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四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7)

1. 木通

古名通草

苦、淡、平。入手厥陰、手足太陽經氣分。泄三焦之邪熱,而歸小腸。通九竅之血脈,而利關節。治水腫浮大,療君火上炎,催生下乳,退喉痹,去脾疸,理鼻齆,開耳聾,散癰腫。配生地黃、炙甘草、竹葉,治心熱尿赤。

腎氣虛,心氣弱,汗不徹,口舌燥,孕婦,皆禁用。此藥昔所不用,以其大泄心腎之氣。素染虛症,或病久氣血兩虧者,用之元氣衰脫,多無救藥。節酒洗曬乾,治痘後發癰。

白話文:

木通,古時候又稱通草。

味道苦、淡,藥性平和。主要作用於手厥陰心包經、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的氣分。能疏泄三焦的邪熱,並歸屬於小腸。能疏通全身的血脈,使九竅通暢,並能使關節靈活。可以治療全身水腫,以及因為心火旺盛引起的上火症狀。還能促進生產、幫助產後分泌乳汁、緩解咽喉腫痛、治療黃疸、改善鼻塞、治療耳聾、消散癰腫。搭配生地黃、炙甘草、竹葉,可以治療心熱引起的尿液發紅。

腎氣虛弱、心氣不足、汗出不暢、口乾舌燥、孕婦,都不能使用此藥。這個藥以前很少用,因為它會大量耗損心腎的氣。原本體質虛弱,或者久病導致氣血兩虛的人,使用此藥會導致元氣衰竭而難以救治。將木通切段後用酒浸泡、洗淨曬乾,可以用來治療痘疹痊癒後出現的癰瘡。

2. 鉤藤鉤

甘、苦、微寒。入手足厥陰經。平肝風,除心熱,祛肝風而不燥。小兒客忤瘛瘲,大人頭旋目眩,能通心胞於肝木,風靜火息,則諸症自除。相火為病者,可用以為使。得硝石、炙甘草,治驚熱。得甘草,治驚癇。配紫草,發斑疹。

純用鉤力大,久煎力薄。

白話文:

味甘、苦,性微寒。歸入足厥陰肝經。能平息肝風,消除心熱,祛除肝風且不會過於乾燥。對於小兒驚嚇抽搐、大人頭暈眼花等症狀,能使心包與肝木之氣相通,當風平息、火氣消退時,這些症狀自然就會解除。如果是相火引起的疾病,可以使用它來引導藥效。與硝石、炙甘草同用,可以治療驚恐發熱。與甘草同用,可以治療驚癇。與紫草配伍,可以使麻疹透發。

單獨使用鉤藤的力量較大,但如果煎煮太久,藥力就會減弱。

3. 絡石

杜仲、牡丹為之使。畏貝母、菖蒲。惡鐵落。殺殷孽毒。

苦,溫。入足厥陰經氣分。強筋骨,利關節,療風熱癰腫。配射干、山梔,治毒氣攻喉。配參、苓、龍骨,治白濁已甚。(腎虛土邪干之,謂之土淫,如冬則土堅水清,夏則土燥水濁也。俾水火既濟,源潔而流自清矣。)

貼石而生,或生於牆。葉如茶匙,有尖葉、圓葉,功用相同。洗淨,甘草湯浸,曬乾用。絡木生者勿用。

白話文:

杜仲、牡丹是它的輔助藥。它害怕貝母、菖蒲。討厭鐵落。能解殷孽的毒。

味苦,性溫。進入足厥陰肝經的氣分。能強健筋骨,使關節靈活,治療風熱引起的癰腫。搭配射干、山梔子,可以治療毒氣上攻咽喉。搭配人參、茯苓、龍骨,可以治療嚴重的白濁。(腎虛導致脾土功能失調,稱為土淫,就像冬天土堅硬而水清澈,夏天土乾燥而水混濁一樣。要使水火平衡,源頭清澈,水流自然就清澈了。)

它貼著石頭生長,或者生在牆上。葉子像茶匙,有尖葉和圓葉,功效相同。洗淨後,用甘草湯浸泡,曬乾後使用。生長在樹木上的絡石不要使用。

4. 木蓮

一名木饅頭,一名薜荔。

甘、酸、寒。入手太陽、足陽明經血分。下乳消腫,固精止血。得小茴香,治陰潰囊腫。配茯苓、豬苓,治大腸脫下。配棕皮、烏梅、粉草,治酒痢。入豬前蹄煮食,通乳汁。

揩去毛,研細,黃酒溫服,治癰疽。(用四十九個。)

活血,生用。止血,煅用。

葉,搗汁,和蜜飲數升,治發背,以渣敷之,必愈。

藤,搗汁,塗白癜風、癧瘍、惡瘡、疥癬。

白話文:

木蓮,又名木饅頭,也叫薜荔。

味道甘甜、酸澀,性質寒涼。主要進入手太陽小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血液部分。有助於疏通乳汁、消除腫脹,並且可以固攝精氣、止住出血。如果搭配小茴香,可以治療陰囊腫脹潰爛。配伍茯苓、豬苓,可以治療大腸脫垂。搭配棕櫚皮、烏梅、甘草,可以治療因飲酒引起的痢疾。將其與豬前蹄一起煮食,可以促進乳汁分泌。

將木蓮的絨毛去除,研磨成細末,用溫熱的黃酒送服,可以治療癰疽(一種毒瘡)。(一次使用四十九個。)

木蓮生用可以活血,煅燒後使用可以止血。

木蓮葉,搗爛取汁,加入蜂蜜調和飲用數升,可以治療發背(一種背部毒瘡),將藥渣敷在患處,一定能痊癒。

木蓮藤,搗爛取汁,可以塗抹在白癜風、瘰癧(淋巴結核)、惡瘡、疥癬等皮膚病上。

5. 忍冬藤花

一名金銀藤

伏硫。制汞。

甘,平、微寒。入足陽明、太陰經。去風火,除氣脹,解熱痢,消腫毒。得黃耆、當歸、甘草,托癰疽。得粉草,解熱毒下痢。研末調糖常服,能稀痘。研爛拌酒,敷瘡毒。煎取濃汁和溫酒服,治五種屍疰。(飛屍,遊走皮膚,洞穿臟腑。遁屍,附骨入肉,攻鑿血脈。風屍,淫躍四末,不知痛之所在。

沉屍,纏結臟腑,沖引心脅。屍注,舉身沉重,精神錯雜。)藤、葉,皆可用,花尤佳。酒煮服,搗汁和酒飲亦可。

人將癰毒,半載前常口燥思飲水,食過即飢,宜先服淨銀花膏解之。

白話文:

一名叫做金銀藤。

可以制伏硫磺,也可以用來煉製水銀。

味道甘甜,性平,略帶寒性。歸屬於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。可以去除風火之邪,消除腹部脹氣,緩解熱性痢疾,消散腫毒。與黃耆、當歸、甘草一同使用,可以托舉癰疽,使其膿液順利排出。與甘草粉一同使用,可以解除熱毒引起的下痢。將其研磨成粉末,加入糖調勻後經常服用,能夠使痘疹稀少。將其搗爛後拌入酒中,敷在瘡毒患處。煎煮取濃汁,加入溫酒服用,可以治療五種屍疰病。(飛屍,病邪在皮膚游走,甚至侵入臟腑。遁屍,病邪附在骨頭和肌肉,侵蝕血脈。風屍,病邪在四肢跳躍,不知疼痛部位。沉屍,病邪纏繞臟腑,沖擊心脅。屍注,全身沉重,精神錯亂。)藤蔓和葉子都可以使用,但以花的效果最好。可以用酒煎煮服用,也可以搗爛取汁和酒一起飲用。

如果有人得了癰毒,在半年前常常感到口乾想喝水,吃過東西很快就餓,應該先服用純銀花膏來解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