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配本草》~ 卷四 (4)
卷四 (4)
1. 葛根
甘、辛,涼。入陽明,兼入足太陰經氣分。少用,鼓胃生津止渴。多用,解肌發表退熱。治陽明頭痛,煩熱嘔逆,解酒毒,治溫瘧。得蔥白,治陽明頭痛。佐健脾藥,有醒脾之功。佐粟米,治熱渴虛煩。同升、柴,有散火之力。(陽氣鬱於脾胃者,狀如表症,而飲食如常。)生葛汁解溫病,並治大熱吐衄。
白話文:
甘、辛,涼。進入陽明經,也進入足太陰經氣的分佈。少用,可以促進胃腸蠕動,生津止渴。多用,可以發散皮膚表面的風邪,退燒。治療陽明經頭痛、煩熱嘔吐、解酒毒、治療溫瘧。如果加上蔥白,可以治療陽明經頭痛。用於健脾藥物中,有幫助脾胃醒脾的功能。用於粟米,治療熱渴虛煩。與升麻、柴胡一起使用,有散火的作用。(陽氣鬱結在脾胃,狀如表症,但飲食正常。)生的葛汁可以緩解溫熱病,並治療高熱嘔吐、衄血。
(如無鮮者,滾水泡絞汁沖服。)多用傷胃氣。(升散太過。)太陽病初起勿用。(誤用引賊破家。)表虛多汗,痘疹見點後,俱不宜用。花辛、甘,入足陽明經。消酒積,去腸風。因酒已成弱者禁用。
白話文:
如果沒有新鮮的山楂,可以用滾水浸泡山楂汁服下。但山楂過量服用會傷胃氣,而且升散的藥效太強了,所以太陽病初起的人不能服用(誤用會引賊入室,破壞家庭)。表虛多汗、痘疹出現紅點後的人也不適合服用。山楂辛甘,能入足陽明經,有消酒積、去腸風的作用,但酒已經成為弱者的,禁止服用。
2. 天門冬
地黃、貝母、垣衣為之使。畏曾青、浮萍。忌鯉魚、鐵器。制雄黃、硇砂。
白話文:
地黃、貝母、垣衣這些藥材作為使藥。畏懼曾青、浮萍。忌諱鯉魚、鐵器。與雄黃、硇砂等藥物相剋制。
甘、苦,寒。入手太陰、足少陰經氣分。清金降火,滋陰潤燥,治嗽消痰,祛煩解渴。療肺癰,止吐血。除足下熱痛,虛勞骨蒸。麥冬清心降火,天冬滋腎助元,其保肺陰則一也。得紫菀、飴糖,治肺痿咳嗽。得烏藥,治小腸偏墜。得川貝,止吐血。配花粉,治痰熱結胸。
白話文:
甘、苦,寒。能進入太陰、少陰經氣分。清肺火,滋陰潤燥,治療咳嗽、消除痰液,消除煩躁、解渴。治療肺癰,止吐血。消除足底熱痛,虛勞骨蒸。麥冬清心降火,天冬滋腎助元,保肺陰的作用是一樣的。配伍紫菀、飴糖,治療肺痿咳嗽。配伍烏藥,治療小腸偏墜。配伍川貝,止吐血。配伍花粉,治療痰熱結胸。
配人參,定虛喘。佐玄參,治口瘡。佐熟地,補腎水。
去心皮,酒拌蒸,曬用。服此誤食鯉魚者,浮萍汁解之。脾胃虛寒者禁用。
白話文:
配合人蔘,以穩定因體虛而產生的喘氣。佐以玄參,治療口腔潰瘍。佐以熟地,以補腎水。
去皮後,用酒拌著蒸煮,然後曬乾後使用。如果誤食鯉魚服用這個方劑,用浮萍汁解毒。脾胃虛寒的人不可使用。
3. 百部
甘、苦、微溫。入手太陰經氣分。潤肺氣,止咳嗽,殺疳蛔及寸白諸蟲,療疥癬及蟲蠶咬毒。配生薑,治寒嗽。配秦艽,薰衣去蝨。搗取汁,和蜜煎如飴,治三十年嗽。
竹刀劈,去心皮花,酒浸焙用。熱嗽、水虧火炎者禁用。
白話文:
甘、苦,微溫。能入肺經氣分。潤肺氣,止咳嗽,殺死疳積、蛔蟲以及寸白諸種蟲子,治療疥癬和蟲蠶咬傷的毒。與生薑搭配,治療寒咳。與秦艽搭配,薰衣除蝨。搗碎取汁,和蜜煎熬成飴,治療三十年的咳嗽。
將竹刀切成薄片,去掉裡面的花心,用酒浸泡後再烘乾備用。熱性咳嗽、津液不足導致火熱者禁止使用。
4. 何首烏
茯苓為之使。忌蔥、蒜、蘿蔔、諸血、無鱗魚,又忌與燥熱藥同用。伏硃砂。
白話文:
茯苓是它的輔助藥。忌吃蔥、蒜、蘿蔔等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及血類食物和無鱗魚。還忌與燥熱藥物同用。另外,要和硃砂一起服用。
苦、澀、微溫。入足厥陰、少陰經血分。養血補肝,固精益腎。健筋骨,烏髭發,除腹冷,祛腸風,療久瘧,止久痢,瀉肝風,消瘰癧癰腫。治皮膚風痛,薑汁調敷,文火熨之,三次自愈。配胡麻,治癘風。佐牛膝,治軟風。研末,津調封臍中,止自汗。和艾葉煎濃汁,洗疥癬。
白話文:
苦、澀,微溫。歸於足厥陰、少陰經血分。滋補血液,補益肝臟,固攝精液,滋養腎臟。強健筋骨,烏黑鬚髮,去除腹中寒冷,祛除腸道風寒,治療長期瘧疾,止住長期痢疾,瀉除肝風,消除瘰癧癰腫。治療皮膚風痛,用薑汁調和塗敷,用文火熨燙,三次即可自愈。配伍胡麻,治療癘風。佐以牛膝,治療軟風。研成細末,用津液調和,敷於肚臍中,止住自汗。與艾葉一起煎煮成濃汁,清洗疥癬。
白者入氣分,赤者入血分。勿犯鐵器,泔浸,竹刀刮去皮切片,以黑豆拌,蒸曬九次用。生平陽泥土者,服之血塞,令人麻木。
白話文:
白色的藥物歸於肺經,紅色的藥物歸於血脈。不要碰到鐵器,要先用泔水浸泡,用竹刀颳去皮,切成片,用黑豆拌勻,蒸曬九次後服用。生長在平陽土壤中的,服用後會導致血脈不通,使人麻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