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三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7)

1. 川烏頭

即附子母

遠志、莽草為之使。畏飴糖、黑豆、冷水。惡藜蘆。忌豉汁。反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。伏丹砂、砒石。辛,熱。有大毒。除寒濕,行經散風,助陽退陰,功同黑附子而稍緩。黑附子回陽逐寒,川烏頭溫脾去風。配桑白皮,煎乾搗丸,治陰水腫滿。(忌油膩酒面魚肉。)配生梔子研,治濕熱寒鬱,心腹冷痛,疝氣。(加炒茴香蔥酒下,更效。)

製法與附子同。

白話文:

川烏頭是附子的母體。

遠志、莽草可以輔助它的藥效。它害怕飴糖、黑豆、冷水。厭惡藜蘆。忌諱與豆豉汁一起使用。它與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等藥材相剋。它會被丹砂、砒石所壓制。味道辛辣,藥性溫熱,有劇毒。它可以去除寒濕,疏通經絡,驅散風邪,幫助陽氣恢復,退散陰寒,功效與黑附子相似,但藥效稍緩。黑附子主要用於恢復陽氣、驅散寒邪,而川烏頭則主要用於溫暖脾胃、祛除風邪。將川烏頭與桑白皮一起煎煮,然後搗成丸狀,可以治療陰水腫脹滿的病症。(禁忌食用油膩、酒、麵食、魚肉。)將川烏頭與生梔子一起研磨,可以治療濕熱寒鬱、心腹冷痛、疝氣等病症。(如果再加入炒茴香、用蔥酒送服,效果會更好。)

它的炮製方法與附子相同。

2. 側子

一名漏籃子

畏、惡與附子同。

辛,大熱,有大毒。主發散四肢,充達皮毛,為治風之藥。

附烏頭而上出者為側子,散生最小者為漏籃子。製法與附子同。

白話文:

側子,又名漏籃子。

它的特性,和附子一樣都屬於令人畏懼、厭惡的藥物。

味道辛辣,藥性非常熱,且具有劇毒。主要功效是能將藥力散發至四肢,充盈於皮膚毛髮,是治療風症的藥物。

附子植株上端長出的叫側子,散生且最小的則稱為漏籃子。炮製方法和附子相同。

3. 天雄

遠志為之使。惡腐婢。忌豉汁。

辛,熱,有大毒。通九竅,利皮膚。治風痰冷痹,發汗,又能止陰汗,亦風家之要藥。始種不生附子、側子,經年獨長大者,為天雄。製法與附子同。

白話文:

遠志是天雄的輔助藥。它厭惡腐婢這種藥材,並且忌諱與豆豉汁一起服用。

天雄的藥性是辛辣、燥熱,而且有劇毒。它能疏通人體的九個孔竅,使皮膚的氣血運行順暢。可以治療風痰引起的寒性麻痺症狀,能夠發汗,也能夠止住陰部出汗,是治療風症的重要藥物。剛種下去時不會長出附子、側子,經過一年獨自長大的,就稱為天雄。它的炮製方法和附子相同。

4. 草烏頭

畏、惡、反、使,與川烏頭同。

辛,熱,有大毒,為至毒之藥。非風頑急疾,不可輕用。得巴豆,搗點疔毒。(根自拔出。)用醋熬膏,貼疔毒。(次日根出。)

野生於他處者為草烏頭。或生用,或炮用,或以烏大豆同煮去其毒,或以豆腐同煮透亦可。連莖搗,濾汁曬乾取膏,名射罔,作毒箭以射禽獸,十步即倒。中人亦死,宜速解之。中射罔毒,以甘草、藍汁、小豆葉、浮萍、薺苨、冷水解之。

白話文:

草烏頭的性質和川烏頭相同,都害怕、厭惡、反對某些藥物,並且會增強某些藥物的毒性。

草烏頭味道辛辣,藥性溫熱,有劇毒,是毒性最強的藥物之一。如果不是風寒引起的頑固性、緊急的疾病,不可以輕易使用。如果和巴豆一起搗爛,可以點在疔瘡上(能使疔瘡的根自行拔出)。用醋熬成膏狀,貼在疔瘡上(第二天疔瘡的根就會出來)。

生長在其他地方的稱為草烏頭。可以使用生的,也可以炮製過後使用,或是用黑豆一起煮來去除毒性,也可以用豆腐一起煮透來降低毒性。連莖一起搗爛,過濾汁液曬乾取膏,叫做射罔,可以製作成毒箭來射殺禽獸,十步之內就會倒地。如果射中人也會死亡,需要趕快解毒。中了射罔的毒,可以用甘草、藍汁、小豆葉、浮萍、薺苨、冷水來解毒。

5. 白附子

得火良。

辛、甘,大溫,有小毒。入足陽明經氣分。能引藥勢上行。逐風痰,驅寒濕。一切頭面百病,心痛血痹,陰囊濕癢,急慢驚風,痘瘡風寒不解,四肢頭面不起者,用以散解甚效。配南星、半夏,生研豬膽丸,治小兒暑風痰迷搐搦。配殭蠶、全蠍,等分生研為末,熱酒下,治中風口喎。

配藿香,等分為末米飲下,治小兒吐逆不止。炮用。脾虛慢驚,陰虛中風,二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白附子這種藥材,經過火烤效果更好。

它的味道是辛辣、帶點甘甜,藥性非常溫熱,但帶有輕微毒性。主要作用於足陽明經的氣分。它能夠引導其他藥物的藥效往上走。可以驅散風痰、消除寒濕。對於各種頭部和臉部的疾病,像是心痛、血脈不通、陰囊濕疹搔癢、急性和慢性的驚風,以及痘瘡因風寒而無法痊癒、四肢和臉部麻木僵硬等症狀,使用白附子來疏散解除效果很好。如果搭配南星、半夏,一起磨成粉末,再用豬膽汁做成藥丸,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因暑熱引起的風痰迷亂抽搐。如果搭配僵蠶、全蠍,等比例磨成粉末,用熱酒送服,可以治療中風引起的口歪。

如果搭配藿香,等比例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可以治療小兒嘔吐不止。白附子需要經過炮製才能使用。若是脾胃虛弱、慢性驚風,或是陰虛體質導致的中風,這兩種情況都不能使用白附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