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三 (15)
卷三 (15)
1. 甘遂
瓜蒂為之使。惡遠志。反甘草。
甘、苦、寒。有毒。入足少陰經氣分。直達水結之處,攻決隧道之水。(行十二經,水從穀道而出。)配大黃、阿膠,治血結。配豬苓、澤瀉,治轉脬。配甘草,治心下留飲。(腎主水,凝則為痰飲,溢則為腫脹。泄腎經之濕,治痰飲之本也。)末摻雄豬腰子內,煨熟,日服一片,治洪水腫脹。麵裹煨透。妄用大損元氣,腹脹而死。
白話文:
瓜蒂是甘遂的使藥。它厭惡遠志,與甘草相剋。
甘遂味甘、苦,性寒,有毒。歸屬於足少陰腎經的氣分,可以直接到達水液停聚的地方,攻破水液通道。(它能通行十二經脈,使水液從肛門排出。)與大黃、阿膠合用,可以治療血瘀。與豬苓、澤瀉合用,可以治療小便不通暢。與甘草合用,可以治療心下停滯的痰飲。(腎主管水液,水液凝結就會形成痰飲,水液泛濫就會造成腫脹。甘遂能疏泄腎經的濕氣,是治療痰飲的根本。)將甘遂研成末,放入雄豬腰子內,用火煨熟,每天服用一片,可以治療全身腫脹如洪水般的病症。也可以用麵包裹著煨透後服用。如果隨意濫用,會嚴重損耗元氣,導致腹脹而死亡。
2. 千金子
即續隨子,一名聯步。
辛,溫,有毒。宣一切宿滯,下水最速。腹內諸疾,研碎酒服,不過三顆,當下惡物。去殼取白者,研爛,以紙包壓去油,取霜用。有毒損人,不可輕用。惟在用之得法,亦要藥也。
白話文:
千金子,也就是續隨子,又名聯步。
味道辛辣,性溫,有毒。它能宣散一切積久的停滯,瀉水的效果最快。對於腹部內部的各種疾病,將它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,通常不超過三顆,就能把體內不好的東西排泄出來。去除外殼,取用白色的種仁,研磨搗爛,用紙包裹壓榨去掉油脂,取用剩下的霜狀物。因為它有毒性且會傷害人體,所以不可以輕易使用。但只要使用方法得當,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藥材。
3. 蓖麻子
忌炒豆。伏丹砂、粉霜。
辛、甘、熱。有毒。其力收吸,能拔病氣以出肌表。其性善走,能開諸竅以通經絡。治瘰癧,追瘡膿。配乳香、食鹽,搗餅貼太陽穴,治風氣頭痛。配羊脂、山甲,少加麝香,以油煎膏,日摩數次,治偏風。去殼,取油塗紙,燒煙燻之,治舌上出血及喉痹舌腫等症。一切腫毒,痛不可忍,研敷立止。禁用內服。服之不得食豆,犯之脹死。
怪症:兩乳細小如腸,垂過小腹,痛不可忍,名乳懸。用蓖麻子貼頂,再煎芎歸湯頻服,並此二味燒煙吸之。
白話文:
蓖麻子,味道辛辣、甘甜,性質燥熱,有毒。它的藥力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,能夠將體內的病氣從皮膚表面拔出。它的藥性走竄,能夠打開身體的各個孔竅,疏通經絡。可以用來治療瘰癧,排出瘡瘍中的膿液。
將蓖麻子搭配乳香、食鹽搗成餅狀,貼在太陽穴,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頭痛。搭配羊脂、穿山甲,少量加入麝香,用油煎成藥膏,每天塗抹數次,可以治療半身不遂。
將蓖麻子去殼,取油塗在紙上,燒煙燻,可以治療舌頭出血、喉嚨腫痛等症狀。各種腫毒,疼痛難忍時,將蓖麻子研磨後敷在患處,可以立即止痛。
絕對禁止內服。如果內服,不能吃豆類,否則會腹脹致死。
有一種奇怪的病症,叫做「乳懸」,症狀是兩邊乳房細小像腸子一樣,下垂到小腹,疼痛難忍。可以用蓖麻子貼在頭頂,再煎煮芎歸湯頻繁服用,同時將芎歸這兩味藥燒煙吸入。
4. 常山
畏石乳。忌蔥、菘菜。伏砒石。
辛、苦、寒。有毒。入足厥陰經氣分。能引吐行水,祛老痰積飲,截諸瘧必效。配小麥、竹葉,入心,治溫瘧。(散心火。)配烏梅、穿山甲,入肝。配草果、檳榔,入脾。配秫米、麻黃,入肺。配龍骨、附子,入腎。佐丹砂,劫諸瘧。佐甘草,治肺瘧。(一吐而愈。)佐大黃,治熱瘧。
(一利而愈。)佐川連,治久瘧。佐檳榔,治瘴瘧。(入膜原,除瘧之窠。)佐烏梅,治腎瘧。生用則吐,熟用稍緩。酒浸一宿,曬乾,甘草水拌蒸,或栝蔞汁拌炒用,或醋拌炒。瘧非瘴氣積痰而成者禁用。非好酒浸透炒熟,禁用。(恐令人吐。)
白話文:
常山這種藥材,害怕石乳(一種鐘乳石),不能和蔥、白菜一起食用。它能抑制砒石(一種毒性礦物)。
味道辛辣、苦澀,藥性寒涼,有毒性。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的氣分。它可以引導身體嘔吐,促進水分排出,去除陳舊的痰液和積滯的飲邪,對於各種瘧疾有顯著的療效。
搭配小麥和竹葉,可以進入心經,治療溫瘧(一種發熱型的瘧疾),具有散心火的作用。搭配烏梅和穿山甲,可以進入肝經。搭配草果和檳榔,可以進入脾經。搭配秫米和麻黃,可以進入肺經。搭配龍骨和附子,可以進入腎經。
配合丹砂,可以迅速治療各種瘧疾。配合甘草,可以治療肺瘧,可能只需一次嘔吐就能痊癒。配合大黃,可以治療熱瘧,可能只需一次排泄就能痊癒。
配合黃連,可以治療久病不癒的瘧疾。配合檳榔,可以治療瘴瘧(一種由瘴氣引起的瘧疾),能深入病灶,清除瘧疾的根源。配合烏梅,可以治療腎瘧。
生用常山會引起嘔吐,煮熟後使用藥性會稍微緩和。可以用酒浸泡一夜後曬乾,再用甘草水拌勻蒸過,或用栝蔞汁拌炒後使用,也可以用醋拌炒。
如果瘧疾不是由瘴氣或痰液積滯引起的,就不能使用常山。如果沒有用好酒充分浸泡並炒熟,也不能使用,因為可能會引起嘔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