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三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3)

1. 蓼實

辛,溫。明目溫中,消腫下水,能消酒積。配香薷,治霍亂煩渴。調白蜜、雞子白,塗頭瘡。炒用,消散之氣稍緩。多食損陽。

苗、葉。辛,溫。入手太陽、陽明經氣分。除邪氣,理中焦。配香豉,治霍亂轉筋。

久服令人寒熱,損髓減氣。

白話文:

蓼實:

味辛,性溫。可以使眼睛明亮,溫暖脾胃,消除腫脹、利小便,也能消除飲酒造成的積滯。如果搭配香薷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煩躁口渴。如果調和白蜂蜜和雞蛋白塗抹,可以治療頭上的瘡。炒過之後使用,藥性消散的程度會比較緩和。吃太多會損害陽氣。

蓼的莖苗和葉子:

味辛,性溫。歸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和陽明胃經的氣分。可以驅除體內的邪氣,調理中焦脾胃的功能。如果搭配豆豉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轉筋。

長期服用會讓人忽冷忽熱,損害骨髓、減少元氣。

2. 萹蓄

一名扁竹

苦,平。入足太陽經。去濕熱,治霍亂,殺三蟲,理瘡疥,療黃疸,止赤淋。(蓄能破血。)

醋炒,治蛔攻心痛。煮麵,治痔瘡腫痛。多服泄精氣。

白話文:

一名叫做扁竹的藥材。

味道苦,性平。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。可以去除體內的濕熱,治療霍亂,殺死體內寄生蟲,治療瘡疥皮膚病,治療黃疸,止住小便赤痛。(這種藥材有活血化瘀的功效。)

用醋炒過後,可以治療蛔蟲引起的腹部絞痛。煮麵食用的話,可以治療痔瘡腫痛。如果服用過多會耗損精氣。

3. 沙苑蒺藜

烏頭為之使。

甘,溫。入足少陰經氣分。固腎水之泄,暖少陰之精。其能去燥熱、治煩渴,療尿血、止餘瀝,皆得精之固而並效也。得甘菊,除風熱。入魚膠,攝精髓。入補劑,炒熟。入涼藥,生用。嚼之有豆氣,大如芝麻,狀如羊腎,帶綠色者真。

白話文:

沙苑蒺藜,是烏頭的輔助藥。

味道甘甜,藥性溫和,主要作用於足少陰腎經的氣分。它能夠鞏固腎臟,防止腎水流失,溫暖少陰腎經的精氣。 它之所以能去除燥熱、治療煩渴,以及療治尿血、停止排尿後仍滴瀝不止的狀況,都是因為精氣穩固而產生的效果。 如果和甘菊一起使用,可以去除風熱。 和魚膠一同服用,可以幫助攝取精髓。 作為補藥使用時,要炒熟;作為涼藥使用時,則要生用。 嚼起來會有豆子的氣味,大小像芝麻,形狀像羊腎,帶有綠色的才是真的。

4. 白蒺藜

苦、辛、溫。入足厥陰,兼入手太陰經氣分。去風濕,瀉肺氣。乳閉可通,癥瘕可療,陰潰可消,帶下可止,並治一切咳逆、肺痿喉痹、明目腫毒等症,皆藉此辛散之力也。

如菱角,白色。治風,黃酒拌蒸。清肺,雞子清炒。治目中赤脈,人乳拌蒸。通月水,當歸汁煮。肝虛,受孕,二者禁用。(以破血故也。)

白話文:

白蒺藜,味道苦、辛,性溫。主要歸屬於足厥陰肝經,同時也兼入入手太陰肺經的氣分。它能去除風濕,瀉肺氣。對於乳汁不通可以使其通暢,對於腹部腫塊(癥瘕)可以治療,對於陰部潰瘍可以使其消退,對於婦女帶下病可以使其停止。它還可以治療各種咳嗽、氣逆、肺痿、咽喉腫痛,以及明目、消除腫毒等症狀,這些都是藉助它辛散的藥性。

它的形狀像菱角,是白色的。用來治療風病,可以和黃酒拌合後蒸煮。用來清肺,可以和雞蛋清一起炒。用來治療眼睛中的紅絲,可以和人乳拌合後蒸煮。用來通經,可以用當歸汁煮。如果屬於肝虛體質或正在受孕的人,這兩種情況都禁止使用。(因為它有破血的作用。)

5. 穀精草

甘,平。入足厥陰經。專治頭風目翳,能療疳積傷睛。風濕喉痹,亦可用以為佐。配地龍、乳香薰鼻,治腦痛。配蛤粉、豬肝,治痘後目翳。人乳或童便拌蒸,隨症制之。血虛病目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味甘,性平和。歸肝經。專門治療頭風、眼睛出現翳障(視力模糊),也能治療小兒疳積、損傷眼睛。對於風濕引起的喉嚨腫痛,也可以輔助使用。配伍地龍、乳香薰鼻,可治療腦痛。配伍蛤粉、豬肝,可治療痘疹後遺留的眼睛翳障。用人乳或童子小便拌和蒸煮,可根據不同病情來調整使用。血虛引起的眼疾禁用。

6. 海金沙

一名竹園荽

甘,寒。淡滲。入手足太陽經血分。去臍下滿悶,消膀胱濕熱。得臘茶、生薑,治癃秘。得滑石、甘草梢,治膏淋。得梔子,治熱狂。得白朮、甘草、牽牛,治脾濕腫滿。

真陰不足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海金沙,又名竹園荽。

味甘,性寒。有淡滲的作用。主要進入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血分。能夠去除肚臍下方脹滿悶痛的感覺,消除膀胱的濕熱。如果搭配臘茶、生薑,可以治療小便不通的癃閉。如果搭配滑石、甘草梢,可以治療小便混濁如米泔水的膏淋。如果搭配梔子,可以治療發熱狂躁的症狀。如果搭配白朮、甘草、牽牛子,可以治療脾濕引起的腫脹滿悶。

體內真陰不足的人不可以使用。

7. 紫花地丁

辛、苦、寒。治有名癰疽,無名腫毒,兼治乳癤痘疔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、苦澀,藥性寒涼。可以治療有名字的癰疽,以及沒有名字的腫毒,同時也能治療乳房的癤子和皮膚上的痘瘡、疔瘡。

8. 草部

(毒草類二十七種)

白話文:

(有毒的草類共有二十七種)

9. 大黃

黃芩為之使。惡乾漆。忌冷水。

苦,大寒。入足太陰、手足陽明、厥陰經血分。性沉而不浮,用走而不守。盪滌腸胃之邪結,祛除經絡之瘀血,滾頑痰,散熱毒,痘初起血中熱毒盛者宜之。得杏仁,療損傷瘀血。得生地汁,治吐血刺痛。得牡蠣、殭蠶,治時疫疙瘩惡症。配桃仁,療女子血秘。合芒硝,治傷寒發黃。

同川連,治傷寒痞滿。欲速行、下行,生用。欲緩行,煎熟用。欲上行,酒浸炒用。破瘀血,韭汁炒。加殭蠶、姜糊丸,蜜湯下,治大頭瘟。血枯經閉,血虛便秘,病在氣分、不在血分者,禁用。

怪症:灸瘡瘡肉成片,痛不可忍,此血肉熱極也,用硝、黃各五錢水送,得微利即愈。仲景百勞丸用大黃以理勞傷。蓋內熱既久,瘀血停於經絡,必得將軍開豁其路,則肝脾通暢,推陳而致新,清升而濁降,骨蒸自除,癆症自愈也。然須蒸熟入滋補之劑以治之,庶幾通者通、補者補,兩收其效。

白話文:

黃芩可以輔助大黃的藥效。不能與乾漆同時使用。服用期間忌喝冷水。

味苦,藥性極寒。主要作用於足太陰脾經、手足陽明胃經、足厥陰肝經的血液部分。藥性沉降不浮動,作用迅速且不滯留。能清除腸胃中積聚的邪氣,驅散經絡中的瘀血,化解頑固的痰液,消除熱毒,對於痘瘡初期因血中毒素過盛的情況很適合。與杏仁同用,能治療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。與生地汁同用,可治療吐血時的刺痛。與牡蠣、殭蠶同用,可治療時疫引起的疙瘩惡症。與桃仁同用,可治療女性因血瘀導致的閉經。與芒硝同用,可治療傷寒引起的黃疸。

與黃連同用,可治療傷寒引起的胸悶腹脹。如果想要藥效快速發揮、向下作用,可以使用生大黃。如果想要藥效緩慢,可以使用煎煮過的大黃。如果想要藥效向上作用,可以使用酒浸泡後炒過的大黃。要破除瘀血,可以用韭菜汁炒過的大黃。加入殭蠶、薑糊製成藥丸,用蜂蜜水送服,可以治療大頭瘟。血枯導致的閉經,血虛導致的便秘,以及疾病不在血液部分而是在氣分的情況,都禁止使用大黃。

奇怪的病症:因艾灸導致瘡口上的肌肉成片紅腫,疼痛難忍,這是因為血肉熱到了極點。可以用硝石和生大黃各五錢,用水送服,稍有腹瀉即可痊癒。張仲景的百勞丸使用大黃來治療勞損。這是因為體內積熱過久,瘀血停留在經絡之中,必須使用大黃這種猛藥來疏通道路,才能使肝脾功能暢通,新陳代謝正常,清氣上升濁氣下降,骨蒸潮熱自然消除,勞損病症也會痊癒。但是必須蒸熟後加入滋補的藥劑一同使用,才能達到疏通經絡和補益身體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