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9)

1. 川牛膝

辛、酸、苦。入肝經。去風治痹。配茄皮,治風痛。

白話文:

味辛辣、酸澀、帶苦。藥性歸肝經。可以祛除風邪、治療痹症(肢體關節痠痛麻木)。與茄子皮一同使用,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疼痛。

2. 土牛膝

即天名精根

去風破血。春夏用葉,秋冬用根,葉汁尤速。

白話文:

土牛膝,就是天名精的根。

它能祛除風邪、活血化瘀。春夏時節使用葉子,秋冬時節使用根部,葉子的汁液效果尤其快速。

3. 紫菀

款冬為之使。畏茵陳。惡天雄、瞿麥、藁本、雷丸、遠志。

苦、辛、平、微溫。入手太陰、少陰經血分。泄上炎之火,散結滯之氣。治痰血,利小便,開喉痹,退驚癇。(氣痛諸症悉退。)配生地、麥冬,入心以寧神。配丹皮、白芍,入胃以清熱。配款冬、百部、烏梅,治久嗽。配白前、半夏,治水氣。去頭須,洗淨,蜜水浸,焙乾用。

肺氣結滯,鬱而為熱,致肺葉焦枯,久嗽不止,用紫菀散之,則肺竅通而鬱熱自除。若陰虛肺液乾枯,服散氣走液之劑,為害不淺。人何以此為癆嗽之聖藥,不究其源而妄用之,致陰受其害而不之知也。若滋陰重劑內,加紫菀四五分以通其滯,亦可。

白話文:

款冬是紫菀的輔助藥。紫菀害怕茵陳。它厭惡天雄、瞿麥、藁本、雷丸、遠志。

紫菀味道苦、辛,性平,稍微偏溫。它進入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的血分。它可以洩掉上部發炎的火氣,疏散鬱結的氣滯。它能治療痰血,利小便,開通喉嚨腫痛,消除驚嚇和癲癇。(各種氣痛的症狀都能消除。)搭配生地、麥冬,可以進入心經以安定心神。搭配丹皮、白芍,可以進入胃經以清除熱邪。搭配款冬、百部、烏梅,可以治療久咳。搭配白前、半夏,可以治療水腫。使用時要去除頭部和鬚根,洗乾淨,用蜜水浸泡後,烘乾使用。

肺氣鬱結停滯,鬱積久了會化熱,導致肺葉乾燥枯萎,久咳不停,用紫菀來疏散它,就能使肺的通道暢通,鬱積的熱邪自然消除。如果屬於陰虛肺液乾枯的情況,服用這種疏散氣機、消耗津液的藥物,危害不小。人們為什麼把它當作治療虛勞咳嗽的聖藥呢?不去探究病因就亂用,導致陰液受損卻不知道。如果滋陰補液的藥方中,加入紫菀四五分來疏通氣滯,也是可以的。

4. 麥門冬

地黃、車前為之使。畏苦參、青葙、木耳。惡款冬、苦芙、苦瓠。忌鯽魚。伏石鐘乳。

甘平、微苦,涼。入手少陰、太陰經氣分。生上焦之津液,清胸膈之渴煩。治嘔吐止吐衄,消痰嗽,止泄精,療痿厥,去支滿,散結氣。得烏梅,治下痢口渴。得犀角,治乳汁不下。得桔梗,清金氣之郁。得荷葉,清膽腑之氣。佐地黃、阿膠,潤經血。佐生地、川貝,治吐衄。

心能令人煩,去心,忌鐵。入涼藥,生用。入補藥,酒浸,糯米拌蒸亦可。氣虛胃寒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麥門冬的藥效:

需要地黃和車前子來引導藥效。害怕苦參、青葙子、木耳。厭惡款冬花、苦芙、苦瓠。忌與鯽魚同食。不能與鐘乳石一起服用。

味道甘甜平和,帶點微苦,藥性偏涼。歸入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陰肺經,作用在氣分。能夠滋生上焦的津液,清除胸膈的口渴煩躁。可以治療嘔吐、止吐血、消除痰嗽、制止遺精、治療痿厥、消除肢體脹滿、疏散結聚的氣。與烏梅同用,可以治療下痢和口渴。與犀角同用,可以治療產後乳汁不下。與桔梗同用,可以清肺氣的鬱滯。與荷葉同用,可以清膽腑的氣。與地黃、阿膠同用,可以滋潤經血。與生地黃、川貝同用,可以治療吐血和鼻出血。

心臟功能不佳會使人煩躁,使用時要去除心部,並忌用鐵製器皿。用於清涼藥方時,直接生用。用於補藥時,可以用酒浸泡後,再用糯米拌勻蒸過。氣虛、胃寒的人禁用。

5. 萱草

即鹿蔥

甘,涼。入手足太陰二經。上清胸膈,以除煩熱。下走陰分,以治尿赤。安五臟,解酒疸。

花亦可用。

根,甘,涼。治大熱大衄,利水通淋,止帶療疸。得生薑,治大便後血。配席草,治通身水腫。酒疸,取汁服。吐衄,稍加薑汁。乳癰,和酒服,渣可敷。

白話文:

萱草,又名鹿蔥。

味道甘甜,屬性偏涼。藥性作用於手太陰肺經與足太陰脾經。向上能清熱胸膈,消除煩悶燥熱;向下能走入陰分,治療小便赤黃。能安和五臟,解除因飲酒造成的黃疸病。

花朵也可以入藥使用。

萱草根,味道甘甜,屬性偏涼。能治療高熱導致的流鼻血,利尿通淋,止帶下,治療黃疸。搭配生薑,能治療大便後出血。配合席草,能治療全身水腫。若是酒疸,則取汁液服用。若是吐血或流鼻血,可稍微加入薑汁服用。若是乳房癰腫,可用酒調服,藥渣可以敷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