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6)

1. 紫蘇

忌同鯉魚食。

辛,溫。入手太陰經氣分。溫中發表,散寒去風,行氣和血,止痛安胎。濕熱滯而瀉痢者,少佐三四分疏解其氣,亦頗有效。得香附、麻黃,發汗解肌。得橘皮、砂仁,行氣安胎。得桔梗、枳殼,利膈寬腸。配藿香、烏藥,溫中除痛。配杏仁、蘿蔔子,消痰定喘。配木瓜、厚朴,解暑濕腳氣。

佐川芎、當歸,散血,搗罨傷損出血及蛇犬傷。作羹,解魚蟹毒。痘前乾熱者暫用。氣虛自汗,脾虛滑泄者,禁用。

疏肝利肺,理氣和血,解鬱止痛,定嗽安胎。

去節用。

降氣定喘,寬腸開鬱,利大小便,溫中祛寒,消痰止嗽。得川貝,降氣止嗽。配蘿蔔子、桑白皮,治消渴變水。(服此令水從小便出。)研末,入粳米煮粥,和蔥、椒、薑、豉食,治風寒濕痹。炒熟研碎用。治冷氣,良薑拌炒用。腸滑氣虛,虛氣上逆,嘔吐頻頻者,禁用。

白話文:

紫蘇

不要和鯉魚一起食用。

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。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的氣分。它能夠溫暖身體的中部,幫助身體發汗,驅散寒氣和風邪,促進氣的運行和血液循環,止痛並安定胎兒。對於因濕熱阻滯而引起的腹瀉,少量加入三四分,可以疏通氣機,也頗有效果。與香附、麻黃同用,可以幫助發汗、解除肌肉的酸痛。與橘皮、砂仁同用,可以促進氣的運行、安定胎兒。與桔梗、枳殼同用,可以疏通胸膈、寬暢腸道。與藿香、烏藥同用,可以溫暖身體中部、解除疼痛。與杏仁、蘿蔔子同用,可以消除痰液、平定喘息。與木瓜、厚朴同用,可以解除暑濕引起的腳氣。

搭配川芎、當歸,可以活血化瘀,搗爛外敷,可以治療外傷出血以及蛇、犬咬傷。煮成湯羹,可以解魚蟹的毒。出痘疹前如果身體乾燥發熱,可以暫時使用。氣虛容易流汗、脾虛容易腹瀉的人,禁止使用。

紫蘇梗

可以疏通肝氣、宣暢肺氣,調理氣機、活血化瘀,解除鬱悶、止痛,平定咳嗽、安定胎兒。

使用時要去節。

紫蘇子

可以降氣平喘,寬暢腸道、疏解鬱悶,促進大小便,溫暖身體中部、驅散寒氣,消除痰液、止咳。與川貝同用,可以降氣止咳。與蘿蔔子、桑白皮同用,可以治療消渴病導致的排尿異常。(服用後可以使水分從小便排出。)將紫蘇子研成粉末,加入粳米煮粥,再加入蔥、胡椒、生薑、豆豉一起食用,可以治療風寒濕痹。炒熟後研碎使用。治療寒氣,可以用良薑拌炒後使用。腸胃虛弱容易腹瀉、氣虛導致氣逆、頻繁嘔吐的人,禁止使用。

2. 荊芥

即假蘇。一名姜芥。

反魚、蟹、河豚、驢肉。

辛、苦、溫。入足厥陰經氣分,兼入血分。散瘀破結,通利血脈。祛風邪,清頭目,利咽喉,消瘡毒。治中風口噤,身直項強,口面喎斜,目中黑花,及吐衄崩中,腸風血痢,產風血暈,最能祛血中之風,為風病血病瘡病產後要藥。得童便,治產後中風。配靈脂炭,止惡露不止。

配生石膏,治風熱頭痛。配槐花炭,治大便下血。配縮砂末,糯米飲下,治小便尿血。佐桃仁,治產後血暈。(若喘,加杏仁、炙甘草。)調陳皮湯,治口鼻出血如湧泉。(因酒色太過者。)血暈用穗。止血,炒炭。散風,生用。敷毒,醋調。止崩漏,童便炒黑。表虛有汗者禁用。

風在皮裡膜外者,荊芥主之。風在骨肉者,防風主之。

白話文:

荊芥,又名假蘇,也叫姜芥。

它與魚、蟹、河豚、驢肉相剋。

味道辛辣、帶苦,性溫。主要作用於足厥陰經的氣分,同時也作用於血分。能散開瘀血、破除結塊,使血脈暢通。能驅散風邪,使頭腦清醒,有利於咽喉,消除瘡毒。可以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口噤、身體僵直、脖子強硬、口眼歪斜、眼睛出現黑影等症狀,以及吐血、流鼻血、崩漏、腸風血痢、產後中風、產後血暈等病症。荊芥最能驅除血液中的風邪,是治療風病、血病、瘡病和產後病的重要藥物。如果搭配童便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產後中風。搭配五靈脂炭,可以止住產後惡露不止。

搭配生石膏,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頭痛。搭配槐花炭,可以治療大便出血。搭配縮砂末,用糯米湯送服,可以治療小便出血。配合桃仁,可以治療產後血暈。(如果出現喘,可以加杏仁、炙甘草。)用陳皮湯調和服用,可以治療口鼻出血像泉水一樣湧出的情況。(這種情況多因飲酒或沉迷女色過度所致。)治療血暈時,用荊芥穗效果更好。止血時,需要將荊芥炒炭使用。散風時,使用生的荊芥。外敷瘡毒時,用醋調和。治療崩漏,用童便炒黑的荊芥。體虛多汗的人不宜使用。

風邪侵入皮膚和肌肉之間,可以用荊芥治療。風邪侵入骨骼肌肉深處,可以用防風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