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17)
卷二 (17)
1. 芎藭
一名川芎
白芷為之使。畏黃連。伏雌黃。
白話文:
以白芷為引導藥。忌諱黃連。搭配雌黃。
辛,溫。入手足厥陰經氣分,血中氣藥。上行頭目,下行血海。散風寒,療頭痛,破瘀蓄,調經脈。治寒痹筋攣,目淚多涕,痘瘡不發,血痢滯痛,心脅諸痛。得細辛,治金瘡。得麥曲,治濕瀉。得牡蠣,治頭風吐逆。得臘茶,療產風頭痛。配地黃,止崩漏。(血不滯。)配參、耆,補元陽。
白話文:
辛、溫。進入手足厥陰經氣分,血中氣藥。向上運行至頭目,向下運行至血海。散風寒,治療頭痛,破除瘀血積蓄,調和經脈。治療寒痹筋攣,眼淚多鼻涕多,痘瘡不發,血痢滯痛,心脅諸痛。配伍細辛,治療金瘡。配伍麥曲,治療濕瀉。配伍牡蠣,治療頭風嘔吐。配伍臘茶,治療產後風頭痛。配伍地黃,止崩漏(血不滯留)。配伍人參、黃耆,補元陽。
(理氣之功。)配薄荷、朴硝,為末,少許吹鼻中,治小兒腦熱,目閉赤腫。佐槐子,治風熱上衝。佐犀角、牛黃、細茶,去痰火、清目疾。
白話文:
(治療氣鬱不順。)將薄荷、朴硝研磨成粉末,少量吹入鼻子中,可治療小兒腦熱,眼睛閉著發紅腫脹。添加槐子,治療風熱上衝。添加犀牛角、牛黃、細茶,去除痰火,治療眼疾。
川產,里白不油、辛甘者良。上行,少用。下行,多用。白芷同蒸,焙乾去芷用。單服久服,肝木反受金氣之賊。(辛歸肺,肺氣偏勝,肝反受刑,久則偏絕而猝死。)氣升痰喘,火劇中滿,脾虛食少,(辛散氣。)火鬱頭痛,皆禁用。
白話文:
產於四川的白芷,表面白色、不油膩、辛辣甘甜的品質較好。上行藥效(通達上焦頭面)應少用。下行藥效(通達下焦肝膽)應多用。與白芷一同蒸後焙乾,去掉白芷再使用。單獨服用的時間一久,肝木會受到金氣的損害。(辛味歸肺,肺氣過於旺盛,肝臟反而受制約,時間一久,就會過度偏衰而突然死亡。)氣上逆痰喘,火氣旺盛胸中滿悶,脾氣虛弱食慾不振,(辛散氣。)肝火鬱結導致頭痛,以上情況都應禁用。
怪症:產後兩乳忽長,細小如腸,垂過小腹,痛不可忍,危亡須臾,名曰乳懸。川芎、當歸各一斤,以半斤銼散,於瓦器內用水濃煎頻服,以一斤半切片燒煙,令將口鼻吸菸。用盡未愈,再作一料,仍以蓖麻子一粒,貼其頂心。
白話文:
罕見的疾病:生完孩子後,乳房突然變長,又細又小像腸子,垂到小腹部,疼痛難忍,很快就要死了,這種病叫做「乳懸」。用川芎、當歸各一斤,其中半斤切碎研成粉末,放在瓦器中加水煎煮後頻頻服用,另外一斤半切成片燒成煙,讓病人用口鼻吸煙。用完後如果沒有痊癒,再做一劑藥,仍然用一顆蓖麻子貼在病人的頭頂。
2. 撫芎藭
郁在中焦,用此以開提其氣,氣升則鬱自降,為通陰陽血氣之使。(與川芎不同。)
白話文:
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中焦,用此方藥來疏通提升其氣,氣升則鬱結自然消散,具有通暢陰陽血氣的作用。(與川芎的藥性不同。)
當歸為行氣動血之藥,多服久服,則血氣消耗,筋力漸馳,猶漸成虛弱者。況芎藭走散真氣,與細辛、辛夷不遠,豈得為常服之劑。出江南者為撫芎。
白話文:
當歸是促進氣血流動的藥物,長期服用過量,就會消耗氣血,筋力逐漸疲弱,如同慢慢地變成虛弱的人。何況川芎具有疏散真氣的作用,與細辛、辛夷的藥性很相近,豈能當作經常服用的藥物,產於江蘇的川芎,故稱作「撫芎」。
3. 蛇床子
惡牡丹、貝母、巴豆。伏硫黃。
白話文:
惡牡丹、貝母、巴豆、伏硫黃。
辛、苦、溫。入石腎命門、手少陽經氣分。開鬱滯,祛風濕。療瘡癬諸痹。煎湯洗浴,立除皮瘡及大風瘙癢。得烏梅,洗陰脫陰痛。(寒氣散也。)得川連、輕粉,吹耳內濕瘡。配白礬,煎湯洗婦人陰癢。(能殺蟲。)佐菟絲子,療陽痿。(寒濕去也。)
白話文:
辛、苦,性溫。進入腎臟、命門和手少陽經絡氣分。具有疏通氣滯、祛除風濕、治療瘡癬和諸痹的功效。還可以用來煎湯洗澡,可以快速消除皮膚潰瘡和因大風引起的瘙癢。若再加烏梅,可治療男性因寒邪導致的陰莖無法勃起,無法完成性交(中醫將這種狀況稱為「寒氣散也」)。若是再加川連和輕粉,則可以治療耳朵內濕瘡。如果再加白礬,則可以煎湯治療女性的陰道瘙癢(可以殺死陰道內的蟲子)。如果再加菟絲子,則可以治療陽痿(中醫認為,陽痿是因寒濕引起的)。
去殼取仁,微炒殺其毒則不辣,酒浸曬乾,以地黃汁拌蒸,焙乾用。或用濃藍汁、百部汁同浸,漉出曬乾,再以生地汁拌蒸,曬乾用。若作湯洗瘡,生用。
白話文:
去除果殼,取仁,微炒可以去除它的毒辣,泡浸在酒裡,曬乾,再用生地黃汁拌勻,蒸熟,焙乾後就可以使用。或者可以用濃藍汁、百部汁一起浸泡,濾除,曬乾,再用生地黃汁拌勻,蒸熟,曬乾後就可以使用。如果用來燉湯清洗傷口,則直接生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