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6)

1. 白薇

畏黃耆、乾薑、大棗、山茱萸、大黃、大戟、乾漆。

白話文:

容易危害黃耆、乾薑、大棗、山茱萸、大黃、大戟、乾漆。

苦、咸、寒。陽明衝任之藥。利陰氣,下水氣。治風溫灼熱,自汗身重,多眠鼻鼾,語言難出,及溫瘧血厥,熱淋遺尿。得白芍,治血淋熱淋,及婦人遺尿。(不拘胎前產後。)配貝母、冬花、百部,治肺實鼻塞。配石膏、竹茹、甘草、桂枝,治胎前虛煩嘔逆。佐人參、當歸、甘草,治血厥。

白話文:

苦、鹹、寒。陽明衝任之藥。幫助陰氣,下降水氣。治療風溫引起的炎熱,自汗身重,多眠鼻鼾,語言難出,以及溫瘧血厥,熱淋遺尿。如果加入白芍,可以治療血淋熱淋,以及婦女的遺尿。(不論是懷孕前還是產後。)與貝母、冬花、百部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肺實鼻塞。與石膏、竹茹、甘草、桂枝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懷孕前虛煩嘔逆。與人參、當歸、甘草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血厥。

(出汗過多,血少陽氣獨上,氣塞不行,故身如死。氣過血還,陰陽復通,故移時方寤。婦人尤多此症。)

去須酒洗,或糯米泔浸一宿,蒸用。血虛氣弱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出汗過多,導致血虛陽氣上升,氣血壅塞不通,所以身體像死了一樣。等氣血恢復正常,陰陽調和,過一會兒才會醒來。女性尤其容易發生這種情況。

2. 白前

一名嗽藥

忌豬羊肉、菘菜、飴糖。

白話文:

避免吃豬肉、羊肉、大白菜、麥芽糖。

辛、甘、微寒。入手太陰經氣分。下胸脅逆氣,咳嗽上氣,呼吸喉中作水雞聲。(痰氣壅盛也。)配紫菀、半夏、大戟,治久咳上氣。(體腫、短氣、脹滿,晝夜不得臥,喉中常作水雞聲。)配桔梗、桑皮,治久嗽吐血。佐蒼朮,治濕腫。焙研為末,溫酒服二錢,治久嗽㗇呷不得眠。

去頭須,以生甘草水浸一宿,焙用。

白話文:

辛、甘、微寒。能入太陰經的氣分。能治療胸脅部的逆氣,咳嗽、上氣,呼吸時喉嚨裡發出像水雞的叫聲。(痰氣壅盛所致。)與紫菀、半夏、大戟配伍,治療久咳上氣。(身體腫脹、呼吸短促、腹脹飽滿,晝夜不得安睡,喉嚨裡常發出像水雞的叫聲。)與桔梗、桑皮配伍,治療久咳吐血。佐蒼朮,治療濕腫。焙乾研末,用溫酒送服二錢,治療久咳、痰鳴,不能入睡。

將生甘草浸泡在水中一夜後,取出烘乾備用。

味苦者非真也。似牛膝粗長而堅直易斷者,白前也。短小柔軟而能彎不斷者,白薇也。氣虛,虛痰,二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的牛膝根不是真正的牛膝。和牛膝類似,但根莖粗大、筆直且容易折斷的是白前。根莖短小、柔軟、可以彎曲且不易折斷的是白薇。如果氣虛、有虛痰的病患,這兩種藥材都禁用。

3. 草部

(芳草類三十一種)

白話文:

芳草類三十一種

一、香附 二、益母草 三、薄荷 四、藿香 五、紫蘇 六、艾葉 七、蔥白 八、款冬花 九、車前草 十、益母草 十一、貫眾 十二、益母草 十三、續斷 十四、地榆 十五、車前子 十六、生地榆 十七、生地黃 十八、青蒿 十九、香附 二十、益母草 二一、益母草 二二、薄荷 二三、藿香 二四、紫蘇 二五、艾葉 二六、蔥白 二七、款冬花 二八、車前草 二九、益母草 三○、貫眾 三一、益母草

4. 當歸

畏菖蒲、生薑、海藻、牡蒙。惡䕡茹、濕面。制雄黃。

白話文:

畏懼菖蒲、生薑、海藻、牡蒙。討厭芹菜、濕面條。能剋制雄黃。

甘,辛,溫。入手少陰、足厥陰、太陰經血分,血中氣藥。行血和血,養營調氣,去風散寒。療瘧痢痘疹,癰疽瘡瘍,止頭痛、心腹、腰脊、肢節,筋骨諸痛。(皆活血之功。)得茯苓,降氣。配白芍,養營。配人參、黃耆,補陰中之陽。配紅花,治月經逆行。(從口鼻出,先以好京墨磨汁服,止之。

白話文:

甘、辛,溫。進入手少陰、足厥陰、太陰經血分,是血中的氣藥。活血化瘀,養營調氣,祛風散寒。治療瘧疾、痢疾、痘疹、癰瘡、瘡瘍,以及頭痛、心腹痛、腰椎痛、四肢關節痛、筋骨疼痛等(這些都是活血的作用)。配伍茯苓,降氣。配伍白芍,養營。配伍人參、黃耆,補陰中的陽氣。配伍紅花,治療月經逆行。(從口鼻中流出,先服用好京墨研磨的汁液,可以止住。)

)君黃耆,治血虛發熱。(症似白虎,但脈不長實,誤服白虎湯即死。)佐荊芥,治產後中風。佐柴、葛,散表。入瀉白散,活痰。入失笑散,破血。合桂、附、吳茱萸,逐沉寒。同大黃、芒硝,破熱結。

白話文:

  1. 黃耆:用於治療血虛發熱。症狀類似白虎湯證,但脈搏不長而實。誤服白虎湯即會死亡。

  2. 黃耆佐荊芥:用於治療產後中風。

  3. 黃耆佐柴胡、葛根:用於散表熱。

  4. 黃耆入瀉白散:用於治療痰濕阻滯。

  5. 黃耆入失笑散:用於破血。

  6. 黃耆合桂枝、附子、吳茱萸:用於治療沉寒。

  7. 黃耆同大黃、芒硝:用於治療熱結。

頭止血,(上行。)尾破血,(下行。)身和血,酒洗。吐血,醋炒。脾虛,粳米或土炒。治痰,薑汁炒。止血、活血,童便炒。恐散氣,芍藥汁炒。大便滑泄,自汗,(辛散氣。)肺虛,(辛歸肺,肺氣散也。)肝火盛,(歸性溫。)吐血初止,(歸動血。)脾虛不食,(恐其散氣潤腸。)六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  • 頭部出血,用上行藥止血。

  • 尾部出血,用下行藥止血。

  • 身體出血,用酒清洗。

  • 吐血,用醋炒。

  • 脾虛,用粳米或土炒。

  • 治療痰,用薑汁炒。

  • 止血、活血,用童便炒。

  • 擔心散氣,用芍藥汁炒。

  • 大便滑泄,多汗,用辛散氣藥。

  • 肺虛,用辛歸肺藥,肺氣散也。

  • 肝火盛,用歸性溫藥。

  • 吐血初止,用歸動血藥。

  • 脾虛不食,擔心它散氣潤腸。

以上六種情況下禁止使用。

當歸,言血之當歸經絡也。正使血之有餘者,不至泛溢於外。如血虛而用之,則虛虛矣。惟得生地、白芍以為之佐,亦有活血之功。

白話文:

當歸,它的名字說明瞭它能使血歸於經絡。適合血多的患者使用,避免血溢出到體外。若是血虛的患者使用,就會虛上加虛。只有搭配生地、白芍輔助,才能發揮活血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