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4)

1. 白蘚皮

一名白膻

惡桔梗、茯苓、萆薢、螵蛸。

苦、寒、性燥。入足太陰、陽明經。除濕熱,治諸黃,利九竅,通關節,祛風痹,行水道,療疥癬鼠瘻,退女人陰腫。酒拌炒。下部虛寒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白蘚皮,又名白膻。

它能與桔梗、茯苓、萆薢、螵蛸等藥材搭配使用。

味道苦、藥性寒涼、性質乾燥。主要作用於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。可以清除體內的濕熱,治療各種黃疸病,使九竅通暢,疏通關節,祛除風濕引起的痹痛,促進水分代謝,治療疥癬和鼠瘻(淋巴結核),並能消退女性陰部腫脹。使用時通常用酒拌炒。如果下半身虛寒的人不宜使用。

2. 延胡索

一名玄胡索

苦、辛、溫。入手足太陰、厥陰經血分。能行血中氣滯、氣中血滯。理一身內外上下諸痛,調月經,止痢疾,利小便,破症癖跌撲凝瘀,善落胎,治產後諸血病。得乳香、鉤藤,治盤腸氣痛。配全蠍,治疝氣危急。配川楝子,治熱厥心痛。(並治小便不通。)配益母草,行產婦惡血。

破血,生用。調血,炒用。行血,酒炒。止血,醋炒。上部,酒炒。中部,醋炒。下部,鹽水炒。虛人血逆,當兼補藥用。經事先期,虛而崩漏,或經血枯少不利,產後虛運,或氣虛作痛者,皆禁用。

白話文:

延胡索,又名玄胡索。

味道苦、辛,藥性溫和。主要作用於手足太陰、厥陰經的血分。能夠疏通行走於血液中的氣滯,以及氣中的血滯。可以調理全身內外、上下的各種疼痛,調順月經,止住痢疾,促進小便,破除積聚的硬塊、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,且能墮胎,治療產後各種與血相關的疾病。搭配乳香、鉤藤,可以治療盤腸氣痛。搭配全蠍,可以治療疝氣的危急情況。搭配川楝子,可以治療熱厥導致的心痛(同時也能治療小便不通)。搭配益母草,可以幫助產婦排出惡露。

生用具有破血的作用。炒過可以調和血。用酒炒過可以活血。用醋炒過可以止血。藥效作用於上部,用酒炒;作用於中部,用醋炒;作用於下部,用鹽水炒。對於體虛、血氣逆亂的人,應該同時搭配補藥使用。月經提前、體虛導致崩漏,或是月經量少不順、產後體虛、或因氣虛而導致疼痛的人,都應該禁止使用。

3. 川貝母

厚朴、白薇為之使。畏秦艽、莽草、礬石。惡桃花。反烏頭。

辛、苦、微寒。入手太陰經氣分。開心胸鬱結之氣,降肺火咳逆之痰。治淋疝乳難,消喉痹瘰癧,解小腸邪熱,療肺痿咯血。得厚朴,化痰降氣。配白芷,消便癰腫痛。配苦參、當歸,治妊娠尿難。配連翹,治癭瘤。配栝蔞,開結痰。(導熱下行,痰氣自利。)配桔梗,下氣止嗽。

川中平藩者味甘最佳,象山者味苦。去時感火痰,去心糯米拌炒,米熟為度,去米用。胃寒者薑汁炒。貝母中有獨顆不作兩片無皺者,號曰丹龍精,不入藥,誤服令人筋脈不收。惟以黃精、小藍汁服之立解。

寒痰停飲,噁心冷瀉,二者禁用。

川貝降肺經之火痰,杏仁行肺經之寒痰,白附去肺經之風痰,蔞仁滌肺經之結痰。肺經之虛痰,非阿膠不下。肺經之毒痰,非硝石不除。若濕痰發於脾經,半夏驅之使不滯。痰氣伏於脾經,旋覆推之使不停。血痰結於脾經,冬花開之使不積。又有濕熱在脾胃而成痰者,槐角理之,痰自清豁而弗生。

實痰留於胃腑而致脹者,玄明蕩之,痰自消歸於烏有。如因痰而胃痛,蠃殼止之。宿痰而成囊,蒼朮除之。豁痰迷於心竅,遠志為功。破心經之痰鬱,賴有蕤仁。礞石滾痰之滯,肺經獨爽。鐵花開痰之結,肝臟自泰。腎經得青鹽,痰火頓息。腎中入蛤粉,痰熱皆除。至於腎經之虛痰,牡蠣逆之而見功。

腎水泛為痰,熟地補之而奏續。膈上之痰,兼火者青黛療之,兼燥者花粉降之。惟大黃能下頑痰於腸胃,枳實能散積痰之稠黏。更有相火逆結之痰,解之者在殭蠶。脅下寒結之痰,豁之者需白芥。經絡中之風痰,南星可祛。鬱則荊瀝導之,結則牽牛散之,熱則竹瀝行之。驚風而生痰飲,非攻之不退,全竭之力也。

風熱多致痰壅,非吐之不平,白礬之力也。常山逐痰積,狼毒開惡痰,檳榔墜痰癖,慈菇吐痰癇,川蓼子決風痰之上壅,馬兜鈴下梅核之痰丸。諸藥各有專治,諸痰別有分消。不知痰所從來,不審藥所職司,動以川、半為治痰之品,一概混施,未有能濟者也。

白話文:

川貝母,以厚朴、白薇作為輔助藥。要避免和秦艽、莽草、礬石一起使用。厭惡桃花,與烏頭藥性相反。

味辛、苦,性微寒。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的氣分。能夠疏通胸腔鬱悶的氣,降低肺火引起的咳嗽痰多。可以治療淋病、疝氣、產婦乳汁不下等問題,消除喉嚨腫痛、瘰癧,解除小腸的邪熱,治療肺虛引起的咯血。和厚朴一起使用,可以化解痰液、降逆氣。和白芷一起使用,可以消除皮膚上的癰腫疼痛。和苦參、當歸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懷孕期間小便困難。和連翹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癭瘤。和栝蔞一起使用,可以化解凝結的痰液。(引導熱氣向下,使痰液和氣自然順暢排出。)和桔梗一起使用,可以降氣、止咳。

產自四川平藩的川貝母,味道甘甜最佳,而產自象山的則味道苦。使用時要去除因感冒引起的火痰,將川貝母和糯米拌炒,待米熟後,去除糯米再用。胃寒的人則用薑汁炒。貝母中有獨顆沒有分成兩片、表面無皺褶的,稱為丹龍精,不可入藥,誤食會使人筋脈抽縮。必須用黃精或小藍汁服用才能解毒。

寒痰停留在體內,引起噁心、冷瀉的情況,禁用川貝母。

川貝母可以降低肺經的火痰,杏仁可以疏通肺經的寒痰,白附子可以去除肺經的風痰,栝蔞仁可以清除肺經的結痰。肺經的虛痰,必須用阿膠才能治療。肺經的毒痰,必須用硝石才能去除。如果濕痰是從脾經引起的,可以用半夏來驅除,使其不再滯留。如果痰氣潛伏在脾經,可以用旋覆花來推動,使其不停留。如果血痰凝結在脾經,可以用款冬花來打開,使其不積聚。另外,如果濕熱停留在脾胃而形成痰,可以用槐角來調理,使痰自然清澈而不再生。

實痰停留在胃腑而引起腹脹,可以用玄明粉來清除,使痰消散而無蹤跡。如果因痰而引起胃痛,可以用蠃殼來止痛。如果宿痰形成囊腫,可以用蒼朮來去除。如果痰迷亂了心竅,可以用遠志來治療。如果心經的痰鬱結,需要用蕤仁來幫助。如果礞石可以滾動痰的停滯,則肺經會感到特別舒暢。如果鐵花可以打開痰的凝結,則肝臟會感到安泰。如果腎經得到青鹽的幫助,則痰火會立刻平息。如果腎中加入蛤粉,則痰熱都會消除。至於腎經的虛痰,可以用牡蠣來治療,效果顯著。

腎水泛濫成痰,可以用熟地來滋補,效果會持續。膈以上的痰,如果是兼有火氣的,可以用青黛來治療;如果是兼有燥氣的,可以用花粉來降火。只有大黃可以將頑固的痰從腸胃中排出,枳實可以化解濃稠黏膩的積痰。另外,如果相火逆結成痰,可以用殭蠶來化解。如果脅下寒氣凝結成痰,需要用白芥子來疏通。經絡中的風痰,可以用南星來祛除。如果是氣鬱引起的痰,可以用荊瀝來引導;如果是痰結引起的,可以用牽牛來疏散;如果是痰熱引起的,可以用竹瀝來疏通。因驚風而引起的痰飲,必須用攻伐的方法才能去除,需要竭盡全力。

風熱多會引起痰壅,必須用吐法才能使之平復,這需要白礬的力量。常山可以驅逐積痰,狼毒可以打開惡痰,檳榔可以使痰癖下墜,慈菇可以吐出痰癇,川蓼子可以解除風痰的上壅,馬兜鈴可以使梅核氣的痰丸下降。各種藥都有其專門的功效,各種痰也都有不同的消除方法。如果不了解痰的來源,不清楚藥物的作用,只是隨意地用川貝母、半夏來治療痰,一概混用,是不可能有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