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0)

1. 胡黃連

惡菊花、玄參、白蘚皮。忌豬肉,恐漏精。解巴豆毒。

大苦,大寒。入足厥陰、少陰經血分。大伐臟腑邪熱,善殺蟲,搜窠毒。消果積,療瀉痢,退胎蒸,除溫瘧,小兒盜汗驚疳,大人傷寒咳嗽。得川連、硃砂,治疳熱霍亂。得鵝膽、雞子清,調塗痔瘡腫痛不可忍。配梔子、豬膽,治傷寒勞復。配烏梅、灶下土,治血痢。配黃連為末,用黃瓜一個,去瓤留蓋,入藥合定,麵裹煨熟,去面,搗丸綠豆大,量兒大小溫水下,治小兒黃疸。同豬𦚠、當歸、甘草,治黴瘡。

米泔浸,柳木火焙乾用。

白話文:

胡黃連

性質惡菊花、玄參、白蘚皮。服用期間禁忌豬肉,可能導致遺精。可以解巴豆的毒性。

味道極苦,藥性極寒。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和少陰腎經的血分。能強烈清除臟腑的邪熱,善於殺滅寄生蟲,並能找出其巢穴的毒素加以清除。可以消除食積,治療腹瀉痢疾,退除胎兒的熱毒,去除溫瘧(一種瘧疾),也能治療小兒盜汗、驚風疳積,以及大人因傷寒引起的咳嗽。如果與黃連、硃砂一同使用,可以治療疳積發熱、霍亂。若與鵝膽、雞蛋清一同調和外敷,可以治療痔瘡腫痛難耐。與梔子、豬膽搭配,可以治療傷寒痊癒後復發。與烏梅、灶心土搭配,可以治療血痢。與黃連一起研磨成粉末,取一條黃瓜,挖空瓜瓤,保留瓜蓋,將藥粉填入,用麵團包裹後煨熟,去掉麵團,將瓜肉與藥粉一起搗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根據小孩年齡大小,用溫水吞服,可以治療小兒黃疸。與豬𦚠(豬的睪丸)、當歸、甘草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梅毒。

使用方法:用米湯浸泡後,再用柳木火烘乾即可使用。

2. 黃芩

舊根中空而枯者名片芩,又名枯芩。新根內實者名子芩,又名條芩。

龍骨、山茱萸為之使。畏丹砂、牡丹、藜蘆。惡蔥。

苦,寒。入手太陰、少陽、陽明經氣分。瀉三焦實火,祛肌表邪熱,利氣鬱,消膈痰,解喉腥,化斑疹,治瘡瘍,通腸閉,止熱痛,涼血安胎。得黃耆、白蘞、赤小豆,治鼠瘻。得厚朴、川連,止腹痛。得白芍,治下痢。得桑白皮,瀉肺火。得白朮,安胎。得米醋浸,炙七次為末,水服,治吐衄崩中下血。

得酒炒為末服,治灸瘡出血。(一人灸至五壯,血出不止如尿,手冷欲絕,服此即止。)配人參為末,治小兒驚啼。配白芷、細茶,治眉眶痛。酒炒,上行。生用,下行。豬膽汁炒,瀉肝膽火。片芩瀉肺胃上焦之火,子芩瀉大腸下焦之火。痘疹灌漿時,大腸無火,肺氣虛弱,血虛胎動,皆禁用。

黃芩、山梔、甘菊、知母、麥冬、沙參、桑皮、地骨皮、花粉、紫菀,皆制肺金之火。蓋肺本清肅之府,最畏者惟火。故氣熱而欲泄之,桑皮、地骨皮之類。邪火而欲泄之,山梔、黃芩之類。金枯於火而欲泄之,沙參、麥冬之類。痰火而欲泄之,紫菀、花粉之類。木火侮金而欲泄之,甘菊、黃芩之類。

腎火爍金而欲泄之,知母、地骨皮之類。其餘各經之火,皆能侵犯肺金,務在各祛其火,不治肺而肺無不治,勿得專用黃芩以治肺火。

白話文:

黃芩,老根內部空心且乾枯的叫做片芩,又名枯芩。新根內部充實的叫做子芩,又名條芩。

龍骨和山茱萸可以增強黃芩的藥效。它害怕丹砂、牡丹和藜蘆,討厭蔥。

黃芩味道苦,藥性寒涼。歸入手太陰肺經、少陽三焦經和陽明胃經的氣分。能瀉三焦的實火,去除體表的邪熱,疏通氣鬱,消除胸膈的痰液,緩解喉嚨的腥臭感,化解斑疹,治療瘡瘍,疏通腸道閉塞,止熱痛,涼血安胎。與黃耆、白蘞、赤小豆同用,可以治療鼠瘻。與厚朴、黃連同用,可以止腹痛。與白芍同用,可以治療下痢。與桑白皮同用,可以瀉肺火。與白朮同用,可以安胎。用米醋浸泡後,再用火烤七次後磨成粉末,用水服下,可以治療吐血、鼻血、崩漏和下血。

用酒炒過後磨成粉末服用,可以治療燒傷出血(有個人灸療五個壯點,出血不止像小便一樣,手腳冰冷快要昏厥,服用後就止住了)。與人參一起磨成粉末,可以治療小兒驚啼。與白芷、細茶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眉眶痛。酒炒後,藥性向上走。生用,藥性向下走。用豬膽汁炒過,可以瀉肝膽火。片芩可以瀉肺胃上焦的火,子芩可以瀉大腸下焦的火。當痘疹正在出漿時,大腸沒有火,肺氣虛弱,血虛導致胎動不安,這些情況都不能使用黃芩。

黃芩、山梔子、甘菊、知母、麥冬、沙參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、花粉、紫菀,都能夠抑制肺金的火。因為肺本來是清淨肅靜的臟器,最害怕的就是火邪。所以,氣熱想要宣洩出來的,用桑白皮、地骨皮之類的藥物。邪火想要宣洩出來的,用山梔子、黃芩之類的藥物。金因火而枯竭想要宣洩出來的,用沙參、麥冬之類的藥物。痰火想要宣洩出來的,用紫菀、花粉之類的藥物。木火欺侮金想要宣洩出來的,用甘菊、黃芩之類的藥物。

腎火灼傷金想要宣洩出來的,用知母、地骨皮之類的藥物。其他各經的火,都會侵犯肺金,所以務必各自去除其火,不需要只治療肺,肺自然就會好,不要單獨使用黃芩來治療肺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