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8)
卷二 (8)
1. 丹參
一名赤參,一名奔馬草。
畏鹽水。反藜蘆。苦,微寒。入手少陰、厥陰經血分。養血活血,生新血,去宿血。治風邪留熱,除產後煩熱,開心腹結氣,調女人經脈,有孕能安,死胎可落,愈冷熱癆,止骨節痛。配白芷、芍藥、豬脂,敷乳癰。配查炭、益母草,酒炒,清血瘀。丹參、茯神、犀角、川連辰炒、赤石脂、淡竹葉、玄明粉,俱治心經之火,而用之各有攸當。心血不足以養神,神不安而虛火動者,丹參補之。
心怯弱而火氣欲發者,茯神鎮之。心怯甚而虛火上炎、驚悸畢見者,辰砂降之。心血虧而心火橫發者,赤石脂斂之。心受暑熱而脈來混濁者,淡竹葉清之。熱邪熾盛而心脈勁急者,川連平之。心火鬱結而心脈沉急者,犀角發之。心火燔灼而病多狂躁者,玄明粉滌之。若不分輕重以治,非但治之無效,抑且陰受其殃。
白話文:
丹參,又名赤參,也叫奔馬草。
它怕鹽水。不能和藜蘆一起使用。味道苦,性微寒。主要作用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血分。能滋養血液、活絡血脈,促進新生血液生成,去除舊有的瘀血。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發熱不退,消除產後煩躁發熱,疏通心腹的氣結,調理女性月經,懷孕時可以安胎,也能幫助排出死胎,治癒因虛勞引起的發冷發熱,止骨節疼痛。搭配白芷、芍藥、豬油,可以外敷治療乳房腫痛。搭配查炭、益母草,用酒炒過後,可以清除血瘀。丹參、茯神、犀角、用黃連在辰時炒過的川連、赤石脂、淡竹葉、玄明粉這些藥物,都能治療心經的火熱,但它們的用途各有側重,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。
心血不足以滋養心神,導致心神不安而出現虛火,這時要用丹參來補養心血。
心氣虛弱,虛火將要發作時,要用茯神來鎮靜心神。心氣虛弱到極點,虛火上炎,出現心悸驚慌等症狀時,要用辰砂來降低虛火。心血虧虛導致心火旺盛時,要用赤石脂來收斂心火。心臟受到暑熱侵擾,脈象混亂不清時,要用淡竹葉來清心熱。熱邪過盛,心脈急促有力時,要用川連來平息熱邪。心火鬱結,心脈沉伏而急促時,要用犀角來發散鬱結的火氣。心火極度旺盛,病人出現狂躁不安等症狀時,要用玄明粉來清除心火。如果不能區分輕重緩急而用藥,不僅治療無效,反而會傷害身體的陰氣。
2. 紫參
一名牡蒙
畏辛夷。苦,寒。入足厥陰經血分。破結逐瘀。通九竅,利二便,退寒熱,除瘧痢。(瘧有蓄血則狂,腸胃濕熱,致血瘀而成血痢。)配阿膠、烏梅,治吐血。配甘草、龍芽草,治血痢。
白話文:
紫參,又名牡蒙。
它害怕辛夷。味道苦,屬性寒涼。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的血分。能破除體內凝結的腫塊,驅散瘀血。能疏通身體的九個孔竅,使大小便順暢,退除寒熱症狀,治療瘧疾和痢疾。(瘧疾若是因為體內有蓄積的瘀血,可能會導致精神狂亂;腸胃濕熱也會導致血瘀,進而形成血痢。)搭配阿膠和烏梅,可以治療吐血。搭配甘草和龍芽草,可以治療血痢。
3. 紫草
苦,寒。入手足厥陰經血分。主血中鬱熱,去心腹邪氣。利二便,解黃疸,消腫脹,托痘疹,化紫斑,利九竅,通脈絡,達皮毛。配木香,治痘毒血熱。配栝蔞仁,治癰疽便秘。配藍葉、黃連、木香,治火黃身熱。(身有赤黑點者不可治。)去根髭,取嫩茸,以甘草水浸炒用。血熱者生用。脾虛者酒淨焙,或同糯米炒用。脾氣虛、便滑者,禁用。
白話文:
紫草,味苦,性寒。主要作用於手足厥陰經的血分。能治療血液中鬱積的熱邪,去除心腹部的邪氣。可以使大小便順暢,消除黃疸,消退腫脹,幫助痘疹透發,化解紫斑,疏通九竅,暢通經脈,使藥力到達皮膚毛髮。
搭配木香,可以治療痘毒引起的血熱。搭配栝蔞仁,可以治療癰疽引起的便秘。搭配藍葉、黃連、木香,可以治療火黃(一種黃疸病)引起的身熱。(但如果身上有紅色或黑色斑點的患者,則無法治療。)
使用紫草時,要去除根部的鬚毛,取其嫩的部分,用甘草水浸泡後炒製使用。血熱的患者可以直接生用。脾虛的患者,則要用酒洗淨後焙乾,或與糯米一同炒過再用。如果脾氣虛弱、容易腹瀉的患者,則禁止使用。
4. 白頭翁
得酒良。蠡實為之使。
苦,寒。入手足陽明經血分。治熱毒血痢,療吐血衄血,祛溫瘧陽狂,消癭瘤瘰癧,塗疔瘡疽癰,圍毒氣散漫。配川連、木香,治下痢咽痛。配陳皮、川連、川柏,治挾熱痢。
白頭翁臨風偏靜,又能驅風。
白話文:
可以搭配酒服用,效果更好。使用蠡實可以增強白頭翁的藥效。
味道苦,藥性寒涼。主要作用於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血液部分。可以治療因熱毒引起的血痢(腹瀉帶血),可以治療吐血、流鼻血,可以驅除溫瘧(一種發熱性疾病)和陽狂(躁狂症),可以消除癭瘤(甲狀腺腫大)、瘰癧(淋巴結核),外敷可以治療疔瘡、疽、癰等皮膚病,可以控制毒氣擴散。搭配黃連、木香可以治療腹瀉和咽喉疼痛。搭配陳皮、黃連、黃柏可以治療夾雜熱邪的痢疾。
白頭翁這種植物在風中顯得特別安靜,也能夠驅散風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