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人參

一名黃參

茯苓、馬藺為之使。畏五靈脂。惡皂莢、黑豆、滷咸、人溲。反藜蘆。忌鐵器。動紫石英。

甘、微苦。生微涼,熟微溫。入手太陰經氣分。能通行十二經,大補肺中元氣,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,補陽以生陰,崇土以制火。陽氣暴脫,能回之於無何有之鄉。陰血崩潰,能障之於已決裂之後。陽氣虛者,固所必需。陰血虛者,亦不可缺。(有一等真陰虧損,而邪火爍於表裡,神魂躁動,內外枯熱,真正陰虛之證,若過服之,反能助熱,所謂陽旺則陰愈消,當用純甘壯水之品。)得茯苓,瀉腎熱。

(腎臟虛則熱。)得當歸,活血。配廣皮,理氣。配磁石,治喘咳。(氣虛上浮。)配蘇木,治血瘀發喘。配藜蘆,湧吐痰在胸膈。佐石菖蒲、蓮肉,治產後不語。佐羊肉,補形。使龍骨,攝精。入峻補藥,崇土以制相火。入消導藥,運行益健。入大寒藥,扶胃使不減食。入發散藥,驅邪有力。

(宜少用以佐之。)

去蘆,隔紙焙熟用。土虛火旺,宜生用。脾虛肺怯,宜熟用。補元恐其助火,加天冬制之。恐氣滯,加川貝理之。加枇杷葉,並治反胃。久虛目疾者,煎汁頻洗自愈。肺熱,精涸火炎,血熱妄行者,皆禁用。(以其能升五臟之陽。)怪症:遍身皮肉混混如波浪聲,癢不可忍,搔之血出不止,謂之氣奔。用人參、苦杖、青鹽、細辛各一兩,作一服,煎服自愈。

參鬚

下泄虛邪。

參蘆

湧吐痰涎。體虛者可代瓜蒂。丹溪曰:參補陽中之陰,蘆瀉太陰之陽也。

用參之誤,一由於症,一由於脈。陰虛火從內炎,濡潤之劑,填補其內,或半載,或一年,奏功不速。輒疑養陰之藥其力緩,非補氣不足以生陰,必用參其功始速,投人參於滋水之劑,胃氣暫壯,飲食加增,恰有似乎神旺者,因即逐日用之,以祈速效。豈知陰虛火炎者,更非肺熱之謂,肺熱者元陰虧而邪火爍金,用參恐補氣以助火,肺熱還傷其肺。若精液枯涸,譬如天干地燥,溪水斷流,惟有滋水以潤其燥烈而已。

進人參則升氣助火,未有不燥烈而死者。此由外症不愈之誤也。時行外感邪氣,流於隧道,脈絡為邪所窒塞而不通,按之非空虛則細弱,甚至微小如發,漂疾皮毛,略按全無,幾欲脫而未脫。

醫者認作脫症,急用人參以回元氣,反使邪氣內著,火毒鬱於里,寒厥見於外,更用薑、附以助參力,意以元陽復寒氣自除,竟視人參為救人聖藥,自恃為按脈無差,致令胃陰涸竭,五內枯槁,速之死而莫可救藥者。此由脈息虛微之誤也。參之誤傷者甚眾,茲特著其兩端,以為司命者之戒。

白話文:

人參

人參又稱黃參。茯苓、馬藺是人參的輔藥,畏五靈脂,忌與皂莢、黑豆、鹽滷、人尿同用,反藜蘆,忌用鐵器,與紫石英相動。人參味甘微苦,生品性微涼,熟品性微溫,歸入手太陰經氣分。它能通行十二經脈,大補肺臟的元氣,肺氣旺盛則其他四臟的氣也旺盛,能補益陽氣以滋生陰氣,能益土以制火。人參能挽回因陽氣暴脫而危殆的生命,也能阻止陰血大量流失的危急情況。陽氣虛弱者必須服用人參,陰血虛弱者也需要服用人參。(但若屬真陰虧損,而又有邪火灼燒表裡,神魂不安,內外乾燥發熱的真正陰虛證候,過量服用人參反而會助長體內熱邪,因為陽氣過盛會導致陰氣更加衰竭,此時應當使用甘寒滋陰的藥物。)人參與茯苓同用,能瀉腎臟的虛熱(腎臟虛弱則會出現虛熱);與當歸同用,能活血;與廣皮同用,能理氣;與磁石同用,能治療喘咳(氣虛上浮);與蘇木同用,能治療血瘀引起的喘咳;與藜蘆同用,能催吐胸膈之痰;與石菖蒲、蓮子肉同用,能治療產後失語;與羊肉同用,能補益形體;與龍骨同用,能固攝精氣;用於峻補的藥方中,能益土以制心火;用於消導的藥方中,能促進藥物運行,增強藥效;用於大寒的藥方中,能扶助胃氣,避免藥物損傷脾胃;用於發散的藥方中,能有效驅除邪氣。(但需少量使用)。

人參應去除鬚根,隔紙焙乾後再使用。土虛火旺者宜生用,脾虛肺弱者宜熟用。若擔心補益元氣而助長體內火邪,可加入天冬以制約;若擔心氣滯,可加入川貝母以理氣;加入枇杷葉,能治療反胃。久病虛弱導致眼疾者,可將人參煎汁頻頻洗眼,能自行痊癒。肺熱、精液枯竭、火邪熾盛、血熱妄行者,均禁用人參。(因為人參能提升五臟的陽氣)。一種怪病:全身皮肉隱隱作響,像波浪聲一樣,奇癢難忍,搔抓後出血不止,稱為「氣奔」,可用人參、苦參、青鹽、細辛各一兩,作一劑煎服,可自愈。

參鬚:能瀉下虛邪。

參蘆:能催吐痰涎,體虛者可用其代替瓜蒂。丹溪(朱丹溪)說:「人參補益陽中之陰,參蘆瀉去太陰之陽。」

服用人參的錯誤,一是出在疾病的診斷上,一是出在脈象的判斷上。陰虛火旺,內熱灼傷,若使用滋潤的藥物來填補內虛,即使持續半年或一年,療效也未必迅速。因此,常有人懷疑滋陰的藥物療效緩慢,認為只有補氣才能生陰,於是就用人參來快速見效,將人參加入滋陰的藥方中,胃氣暫時強盛,食慾增加,好像氣色變好,於是就每天服用,希望能快速見效。殊不知陰虛火旺,與肺熱不同,肺熱是元陰虧損而邪火灼傷肺臟,服用人參反而會補益肺氣,助長火邪,加重肺熱。若精液枯竭,就像天旱地燥,溪水斷流一樣,只有滋陰潤燥才能治療。

服用人參反而會升發陽氣,助長火邪,導致燥熱而死亡。這是因疾病診斷錯誤所致。若遇到外感邪氣侵犯,流竄於經絡,脈絡受邪氣阻塞不通,按壓脈搏時,不是空虛就是細弱,甚至細小如髮絲,邪氣浮於皮膚毛髮,輕輕按壓就消失,幾乎要脫亡卻尚未脫亡。

醫生誤以為是脫症,急用人參來回補元氣,反而使邪氣內陷,火毒鬱積於內,寒邪外現,又用生薑、附子來增強人參的藥力,以為能恢復元陽,寒邪自然消除。竟將人參視為救命聖藥,自認為脈診無誤,導致胃陰枯竭,五臟萎縮,最終快速死亡,無藥可救。這是由於脈象判斷錯誤所致。因服用人參而受損的人很多,在此特別指出這兩種錯誤,以警戒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