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配本草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草部
(山草類五十種)
白話文:
山草類共有五十種,它們都是來自山野的植物,具有不同的藥用功效,可以治療各種疾病。
2. 甘草
朮、苦參、乾漆為之使。惡遠志。反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。忌豬肉。
白話文:
使用朮、苦參、乾漆作為輔助藥物。惡遠志。同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相反。忌諱吃豬肉。
甘。入手少陰、足陽明、太陰、厥陰經氣分。益精養氣瀉火和中,健脾胃,解百毒,和絡血,緩肝急,祛邪熱,堅筋骨,長肌肉,療瘡毒。得豬膽汁炙為末,米泔調,灌嬰兒月內、目閉不開,或腫羞明,或出血者,名慢肝風。得桔梗,清咽喉。配大豆汁,解百藥毒,奇驗。佐陳皮,和氣。
白話文:
甘草:
-
歸經:手太陰肺經、足陽明胃經、太陰脾經、厥陰肝經氣分。
-
功效:補氣養精、瀉火和中、健脾胃、解百毒、活血化瘀、緩肝急、祛除邪熱、強筋骨、生肌肉、治療瘡毒。
-
配伍應用:
(1) 得豬膽汁炙為末,用米湯調和,灌服於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內,患有眼閉不開,或眼睛腫脹疼痛,或出血的,稱為慢肝風。
(2) 得桔梗,清咽喉。
(3) 配合大豆汁,可以解百藥之毒,效果奇特。
(4) 佐陳皮,可以理氣和中。
佐茯苓,泄脹。入汗劑,解肌。入涼劑,瀉熱。入峻劑,緩正氣。入辛熱藥,溫散血中之結。入潤劑,養陰血。入辛涼藥,行肝胃汙濁之血。(宜用頭。)
白話文:
佐茯苓,消除脹氣。入汗藥,發散肌表之寒。入涼藥,解除熱症。入峻藥,緩和正氣。入辛熱藥,溫散血液中的瘀結。入潤藥,滋養陰血。入辛涼藥,疏通肝胃中的瘀血。(宜用茯苓的頂端)
大而結緊斷文者為佳,謂之粉草。瀉心火,敗火毒,緩腎急,和絡血,宜生用。梢止莖中痛,去胸中熱。節能消腫毒。和中補脾胃,粳米拌炒,或蜜炙用。酒家、嘔家、酒痢初起、中滿者,禁用。
白話文:
顆粒大而緊密,斷裂處光滑整齊者爲上品,稱爲粉草。具有瀉心火、敗火毒、緩腎急、和絡血的功效,宜生用。梢止莖中疼痛,去除胸中熱氣。節能消腫毒。和中補脾胃,與粳米拌炒,或用蜜炙用。酒家、嘔家、酒痢初起、中滿者,禁用。
3. 黃耆
茯苓為之使。惡白蘚皮、龜甲。
白話文:
茯苓為引導藥物。惡白蘚皮、龜甲。
甘,微溫。入手太陰經,兼入足太陰氣分。助氣補血。固腠理,益脾胃,托瘡瘍,止盜汗。(固氣之功。)得棗仁,止自汗。配乾薑,暖三焦。配川連,治腸風下血。配茯苓,治氣虛白濁。配川芎、糯米,治胎動、腹痛、下黃汁。佐當歸,補血。使升、柴,發汗。
白話文:
甘草,微溫,歸經為肺與脾經,兼入足太陰氣分。它可以幫助人體的氣通暢,補血,固氣,強健脾胃,推託瘡瘍,止盜汗。(它的固氣功能。)與棗仁一起使用,可以止自汗。與乾薑搭配使用,暖三焦。配川連,治腸風下血。配茯苓,治氣虛白濁。配川芎、糯米,治胎動、腹痛、下黃汁。佐當歸,補血。使升、柴,發汗。
補虛,蜜炒。嘈雜病,乳炒。解毒,鹽水炒。胃虛,米泔炒。暖胃,除瀉痢,酒拌炒。瀉心火,退虛熱,托瘡瘍,生用。恐滯氣,加桑白皮數分。血枯(助氣生火,血愈枯也。)中風,(陽氣升,風益疾,痰益盛。)火動生痰,內臟虛甚,(升氣於表也。)上熱下寒,(氣升,上益熱,下益寒。
白話文:
-
補虛:用蜂蜜拌炒。
-
嘈雜病:用牛乳拌炒。
-
解毒:用鹽水拌炒。
-
胃虛:用米泔水拌炒。
-
暖胃,除瀉痢:用酒拌炒。
-
瀉心火,退虛熱,託瘡瘍:生用。
-
擔心滯氣,可加入少量桑白皮。
-
血枯(幫助氣生火,血更加枯竭):中風,(陽氣上升,風病加重,痰液增多。)火動生痰,內臟虛弱嚴重,(將氣提升到體表)。
-
上熱下寒:(氣上升,上部增熱,下部增寒)。
)痘色不潤,(助氣,血愈枯。)肝氣不和,(黃耆能動三焦之火。)皆禁用。怪症:四肢節脫,但有皮連,不能舉動,此筋解也。用黃耆三兩,酒浸一宿,焙研,酒下二錢,至愈而止。
白話文:
(痘色)痘色不潤澤,(助氣,血越枯萎。)肝氣不調和,(黃耆能調動三焦之火。)都禁用。怪病:四肢關節脫離,但有皮膚相連,不能活動,這是筋骨關節鬆散了。用三兩黃耆,浸泡在酒中一夜,烘乾研磨,用酒送服二錢,直到痊癒為止。
黃耆補氣,而氣有內外之分。氣之衛於脈外者,在內之衛氣也。氣之行於肌表者,在外之衛氣也。肌表之氣,補宜黃耆。五內之氣,補宜人參。若內氣虛乏,用黃耆升提於表,外氣日見有餘,而內氣愈使不足,久之血無所攝,營氣亦覺消散,虛損之所以由補而成也。故內外虛氣之治,各有其道,不諳其道而混治之,是猶盲人之不見黑白也。
白話文:
黃耆可以補氣,但氣有內外之分。脈絡以外的氣,是內在的衛氣;皮膚肌肉間的氣,是外在的衛氣。皮膚肌肉表面的氣,補宜用黃耆;五臟六腑內的氣,補宜用人參。如果內氣虛弱,用黃耆升提於體表,外氣日見有餘,而內氣愈使不足,時間久了,血液失去攝養,營氣也會消散,這是虛損由補而成的道理。所以對於內外虛氣的治療,各有其方法,如果不諳其道而混治之,猶如盲人看不見黑白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