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一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4)

1. 礬石

即白明礬

甘草為之使。畏麻黃、紅心灰藋。惡牡蠣。

酸、咸、澀。入肝肺二經。燥濕解毒,殺蟲墜濁,追涎化痰,除風去熱,止血定痛,蝕惡肉,生好肉,除痼熱在骨髓。治驚癇喉痹,風眼齒痛,鼻中息肉,脫肛漏下,陰挺陰蝕,疔毒惡瘡,瘰癧疥癬,虎犬蛇蟲咬傷。得肉桂,治木舌腫強。得皂角末,吐中風痰厥。得甘草,水磨,洗目赤腫痛。

得硃砂,敷小兒鵝口。得銅綠,泡水,洗爛弦風眼。得蓖麻仁、鹽梅肉、麝香,杵丸錦裹,塞鼻中息肉。得細茶葉五錢、生白礬一兩,蜜為丸如梧子大,治風痰癇病。(一歲十丸。)配黃丹,搽口舌生瘡。配好黃蠟,溶化為丸,治毒氣內攻,護膜止瀉,托裡化膿。配鹽,搽牙關緊急,並點懸癰垂長。

配牡蠣粉,酒下,治男婦遺尿。配黃蠟、陳橘皮,治婦人黃疸。(如經水不調,或房事觸犯致此疾者,用調經湯下。)研生白礬吹喉痹腫閉。蘸石榴皮擦皮癬。

生用解毒,煅用生肌。煅過即為枯礬。多服損心肺、傷骨。

怪症:遍身生瘡,狀如蛇頭,此熱毒鬱於內,寒氣包於外,久之從皮肉攻出,故外形如此。

用蠟礬丸服之自愈。

白話文:

礬石,也就是白明礬。

甘草可以使其藥性更好發揮,但忌與麻黃、紅心灰藋同用,也不宜與牡蠣同用。

其味酸、鹹、澀,歸肝肺二經。具有燥濕解毒、殺蟲墜濁、化痰、除風去熱、止血止痛、腐蝕壞死組織、促進傷口癒合、清除骨髓深處的頑固熱邪等功效。可用於治療驚癇、喉痹、風眼、牙痛、鼻息肉、脫肛、子宮脫垂、陰道潰瘍、疔瘡、惡瘡、瘰癧、疥癬、以及虎、犬、蛇、蟲咬傷等。若與肉桂同用,可治療舌腫強硬;與皂角末同用,可治療中風痰厥;與甘草同用研磨成水劑,可洗治眼赤腫痛;與硃砂同用,可敷治小兒鵝口瘡;與銅綠同用泡水,可洗治爛弦風眼;與蓖麻仁、鹽梅肉、麝香同用研磨成丸劑,可塞治鼻息肉;與細茶葉、蜂蜜製成丸劑,可治療風痰癇病(一歲兒童每次服用十丸);與黃丹同用,可塗擦口舌生瘡;與黃蠟同用溶化成丸劑,可治療毒氣內侵,保護腸黏膜,止瀉,並促進膿液排出;與鹽同用,可塗擦牙關腫痛,並點敷懸癰(指懸掛在皮膚上的腫塊)及垂長(指下垂的腫塊);與牡蠣粉同用,酒送服,可治療男女遺尿;與黃蠟、陳橘皮同用,可治療婦女黃疸(若因月經不調或房事不慎引起,需配合調經湯服用)。研磨生白礬吹入喉嚨,可治療喉痹腫塞;用白礬蘸石榴皮擦拭,可治療皮癬。

生用白礬具有解毒作用,煅燒後則具有生肌的作用,煅燒後的即為枯礬。服用過量會損傷心肺,並傷及骨骼。

一種怪病:全身長滿像蛇頭一樣的瘡,這是因為體內熱毒鬱結,寒氣外襲,時間久了,從皮肉中向外攻出,所以瘡瘍形狀如此。

服用蠟礬丸可以自愈。

2. 綠礬

一名皂礬,一名青礬,煅赤者名礬紅。

畏醋。

酸、涼。消積滯,燥脾濕。治喉痹、口疳、蟲牙、惡瘡疥癬。得平胃散,治黃疸。得紅曲、山楂,消肉積。得大棗,去核入礬燒研,搽小兒甜瘡,及耳生爛瘡。

醋拌入瓷瓶煅過用。服此終身忌蕎麥。

昔人往往以青礬為膽礬,誤矣。

白話文:

綠礬,也叫皂礬或青礬,燒成紅色則稱為礬紅。

它怕醋。

性味酸涼,能消積滯,乾燥脾胃濕氣。主治喉嚨腫痛、口腔潰瘍、蟲牙、惡瘡疥癬等。配合平胃散,可以治療黃疸;配合紅曲、山楂,能消散肉積;配合大棗(去核後與綠礬一起燒制研磨),可以治療小兒的甜瘡及耳部潰爛。

使用時,需用醋拌勻後放入瓷瓶中煅燒。服用後終身忌食蕎麥。

古人常常把青礬誤認為膽礬,這是錯誤的。

3. 膽礬

即石膽

水英為之使。畏菌桂、芫花、辛夷、白薇。

辛、酸,寒。有毒。入足少陽經。湧吐風熱痰涎,發散風木相火。殺蟲消癰,療咽喉口齒瘡。得醋,灌百蟲入耳。(漱喉吐痰涎,喉痹立效。)得蜜調,敷諸痔腫痛。配龍膽草,煅煙盡紅透,出火氣,研細末,搽走馬牙疳臭爛極急者,神效。

配炒白殭蠶,研吹喉痹喉氣。入黑棗內煅研,敷牙疳。

塗銅鐵上燒之,紅者為真。明亮如翠琉璃,似鴨嘴色者為上。

白話文:

膽礬,就是石膽。

水銀能使其效力增強。它畏忌菌桂、芫花、辛夷、白薇。

性味辛、酸,性寒,有毒。歸入足少陽膽經。能湧吐風熱、痰涎,發散風熱邪氣。能殺蟲、消癰腫,治療咽喉、口齒瘡瘍。若用醋調和,可灌入耳中殺蟲。(用其漱喉吐出痰涎,治療喉嚨阻塞效果很好。)用蜂蜜調和,可敷治各種腫痛的痔瘡。與龍膽草配合,煅燒至煙盡色紅,去除火氣,研成細末,治療走馬牙疳(一種兒童口腔疾病),效果神奇。

與炒白殭蠶研磨後吹入喉嚨,治療喉嚨阻塞。將其放入黑棗內煅燒後研磨,可敷治牙疳。

將膽礬放在銅或鐵器上燒灼,燒至紅色者為真品。顏色明亮如翠綠琉璃,像鴨嘴顏色者為上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