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一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2)

1. 朴硝

一名皮硝,一名鹽硝。

石葦為之使。畏京三稜。惡麥句姜。

辛、苦、咸、微寒。有小毒。逐六腑積聚,散三焦火鬱。治天行熱疾,除停痰痞滿,療傷寒發狂,利大小便,落死胎。得獨蒜、大黃搗餅,貼痞塊。配殭蠶、硼砂、腦子,吹風熱喉痹。配硫黃、白礬、滑石,治伏暑瀉痢。配礬石、大麥粥,治女勞黑疸。(發熱惡寒,膀胱急,小腹滿,身黃額黑,腹脹如水,大便溏黑,小便黃。)

瓷瓶煅赤,投硝石於內,每四兩,用雞腸草、柏子仁共廿五個,丸如珠子大,以丸煅盡為度。虛極似實等症,勿得誤投。孕婦禁用。朴硝黃者傷人,赤者殺人。

白話文:

朴硝,又名皮硝,也叫鹽硝。

石葦能增強其功效,但忌與京三稜同用,也相克麥句姜。

味辛、苦、鹹,性微寒,有小毒。能治療六腑積聚,散解三焦鬱熱。可治流行性熱病,消除痰滯引起的胸腹脹滿,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狂,以及通利大小便,排出死胎。將其與獨蒜、大黃搗成餅狀,外敷於痞塊處。與殭蠶、硼砂、腦子配伍,治療風熱引起的喉嚨腫痛。與硫黃、白礬、滑石配伍,治療中暑引起的瀉痢。與礬石、大麥粥配伍,治療婦女勞損引起的黃疸(症狀:發熱惡寒、尿急、小腹脹滿、全身發黃、前額發黑、腹部脹滿如水、大便稀溏發黑、小便黃)。

將瓷瓶燒紅,放入朴硝(每四兩),再加入雞腸草、柏子仁(共25個),製成珠子大小的丸藥,燒至藥丸燒盡為止。虛弱卻表現為實證的病症,不可服用。孕婦禁用。黃色的朴硝會傷人,紅色的朴硝則會致死。

2. 芒硝

一名盆硝,一名英硝。

辛、苦、咸,大寒。盪滌三焦腸胃之實熱,消除胸膈壅淤之痰痞。得鼠黏子,治大便癰毒。得水調,塗火焰丹毒。得童便溫服,下死胎。配豬膽汁,塗豌豆毒瘡。和沉香末,破下焦陽結。研末,吹喉痹不通。(並治重舌、鵝口。)

朴硝再煎煉,傾盆凝結,在上有芒者為芒硝,有牙者為馬牙硝。大伐下焦真陰,不宜輕用。

白話文:

芒硝又稱盆硝、英硝,味辛、苦、鹹,性大寒。能清除三焦(上焦、中焦、下焦)和腸胃的實熱,消除胸膈阻塞不通所引起的痰和痞塊。與鼠黏子同用,可治療大便膿腫;用水調和,可塗抹治療火焰灼傷;用童尿溫熱後服用,能排出死胎;與豬膽汁一起,可塗抹治療豌豆引起的瘡毒;與沉香粉末混合,能治療下焦陽氣結聚;研成粉末吹入喉嚨,可治療喉嚨阻塞不通(包括重舌、鵝口瘡)。

經過再次煎煉,倒入盆中凝固,頂端有芒刺狀結晶的稱為芒硝,有牙齒狀結晶的稱為馬牙硝。芒硝會大量耗損下焦的真陰之氣,因此不宜輕易使用。

3. 風化硝

辛、咸、溫。升散三焦之火,消除心肺之痰。治小兒驚熱。得人乳,塗頭面暴熱腫痛。得川連,點目赤腫痛。以芒硝置風日中,硝盡水氣,輕白如粉,為風化硝。無真實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風化硝味辛鹹性溫,能向上升散三焦的熱氣,消除心肺的痰濕。可用於治療小兒驚嚇引起的發熱。若加入人奶,可塗抹於頭面部發熱腫痛處;若加入川連,則可滴入眼睛治療眼紅腫痛。製作方法是將芒硝放在風日下曝曬,直到硝石中的水分完全蒸發,變成輕盈潔白的粉末,這就是風化硝。如果沒有真正風化的芒硝,就不要使用。

4. 玄明粉

辛、甘、冷。去胃中實熱,蕩腸中宿垢。消腫破結,除痰積,洗目腫。得硃砂,治傷寒發狂。和童便,治熱厥心痛。朴硝以長流水煎化,同萊菔煮,再同甘草煎,入瓦罐火煅,去其鹹寒之性,收用。胃虛無實熱者禁用。

朴硝、芒硝、玄明粉,皆通大腸之實結,而虛秘者用之,禍如反掌。然虛實之分,難於審認。七情所傷,怫鬱於內,變為熱壅,結於腸胃則便堅,堅則生火,熾於五內,諸症蜂起,急須通滯,迫不待時。經曰: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。不妨於滋補中佐硝、粉以盪滌其火,豈得拘於內傷之虛,禁用通劑,而遷延待斃耶。

若邪熱傷於陰分,大腸枯燥,秘結不行者,硝、粉甚不相宜。但重滋其陰,以宣其血氣,加麻仁、蔞仁、杏仁、郁李仁之類以利之。如因邪火之熾,用硝、黃推蕩之,末有不重傷其陰而死者也。故虛火反成實結,實邪久成虛秘,務須審之再三,知之確當,應用與否,庶可無誤。

白話文:

玄明粉辛甘寒,能清除胃中實熱,排出腸道宿便,消腫化瘀,消除痰積,治療眼腫。加入硃砂,可治療傷寒引起的狂躁;與童尿混合,可治療熱厥心痛。製作方法:將朴硝用流動清水煎煮溶解,再與萊菔一起煮,然後加入甘草煎煮,最後放入瓦罐中火煅燒,去除其鹹寒之性後方可使用。胃虛無實熱者禁用。

朴硝、芒硝、玄明粉都能通利大腸積滯,但虛秘的人使用則會適得其反。然而,虛實難辨。七情所傷,鬱結於內,轉化為熱邪,阻塞腸胃,導致便秘,便秘則生火,火邪熾盛於五臟六腑,各種症狀一起出現,此時急需通利,刻不容緩。《內經》說:「熱邪在內,要用鹹寒之物治療。」因此,在滋補的同時,輔以硝石、玄明粉等藥物來清除體內火邪,不應拘泥於內傷虛弱而禁用通利藥物,延誤治療。

如果邪熱傷及陰液,大腸乾燥,便秘不通者,則硝石、玄明粉極不適合。應當重點滋養陰液,疏通血氣,並加入麻仁、蔞仁、杏仁、郁李仁等潤腸通便的藥物。如果因邪火熾盛,使用硝石、黃連等藥物瀉火,稍有不慎就會嚴重損傷陰液而致死。所以,虛火也可導致實證便秘,實證久病也可導致虛秘,必須反复審慎判斷,準確掌握病情,才能正確用藥,避免錯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