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九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4)

1. 外膚

甘,寒。潤肺腎,解虛熱。

尾血

獖豬者良。

和冰片,治痘瘡倒黶。

甘、咸、寒。生精血。除天吊豬癇,及小兒臍風胎驚。(同硃砂、牛乳少許,抹口中,甚效。)

白話文:

外膚

味甘,性寒。可以滋潤肺和腎,解除虛弱引起的發熱。

尾血

公豬的尾血最好。

和冰片混合使用,可以治療痘瘡痊癒後留下的黑色疤痕。

味甘、味鹹,性寒。可以生成精血。能夠去除像癲癇一樣的天吊豬癇,以及嬰幼兒的臍風和胎驚。(和少量硃砂、牛奶混合,塗抹在口中,效果很好。)

2.

畏杏仁。反商陸。忌大蒜。

咸、酸、性熱。入右腎命門。壯元陽,補胃氣,除膝冷,暖五臟。黃者補脾,黑者補腎。白狗一隻,餓數日,飼以粟米,其糞洗淨,取粟米曬乾為末,每二兩加抱出雞子殼炒一錢,滾湯下二錢,治隔食。

陰虛,懷孕,內熱者,禁食。

丹溪先生曰:人之癆怯,多是陰虛。若陽果虛乏,而成癆瘵者,其死甚速。抑且辛熱之品,投之元氣愈散,反使焦燥,狗肉烏足以救其萬一也。且陰虛者食之,則陰火益亢,病更難療,藥更無益,世之人何竟不察其原,而妄食之。

狗實

甘、咸、平。有小毒。治反胃噎食,療癰疽瘡瘍。得龍腦、蟾酥、麝香,酒丸,用蔥酒嚼下,治赤疔。治反胃噎食,以其端降冷痰積結。

氣血枯槁者服之,何殊負薪救火。

生癩狗腹中,狀如白石,帶青色,其理層疊,亦難得之物也。

白話文:

狗肉害怕杏仁,不能和商陸一起食用,也要避免和大蒜一起吃。

狗肉味道鹹、酸,屬性溫熱。主要作用在右腎命門這個部位,可以增強陽氣、補養胃氣、消除膝蓋冰冷、溫暖五臟。黃色的狗肉可以補養脾臟,黑色的狗肉則補養腎臟。可以用一隻白狗,讓牠餓幾天,然後餵食小米,將牠的糞便洗淨,取出小米曬乾磨成粉末,每次用二兩這種米粉,加上一錢炒過的雞蛋殼,用熱水沖泡,服用二錢,可以治療飲食停滯的病症。

但陰虛體質、懷孕、體內有熱的人,不能食用狗肉。

朱丹溪先生說:人的虛弱,大多是陰虛引起的。如果陽氣也虛弱,形成了勞瘵(慢性消耗性疾病),死亡會很快。而且辛辣溫熱的食物,會使元氣更加消散,反而導致身體更加焦躁,狗肉根本無法挽救這種狀況。陰虛的人吃了狗肉,會使虛火更加旺盛,病情更難治療,吃藥也沒什麼效果,世人為什麼不了解這些道理,而盲目地食用狗肉呢?

狗睪丸

味道甘鹹,屬性平和,有輕微的毒性。可以治療反胃、噎食,以及癰疽、瘡瘍等疾病。搭配龍腦、蟾酥、麝香,製作成藥酒丸,用蔥和酒一起咀嚼服用,可以治療赤疔(一種皮膚病)。治療反胃噎食,是因為它能使停留在體內的寒痰降下去。

氣血衰竭的人服用,就像背著柴火去救火一樣,毫無作用。

癩皮狗腹中會長出像白色石頭的東西,帶有青色,紋理層層疊疊,也是一種難得之物。

3.

反半夏、菖蒲。忌銅器煮。

甘,溫。入脾、肺二經血分。滋益虛羸肌肉之氣,眷戀在下欲脫之陽。配生地、當歸,治崩中欲死。同歸、芎、甘草,治產後厥痛。合當歸、生薑,治腎虛寒疝。

可煮汁煎藥。孕婦水腫及骨蒸瘧疾禁用。中羊毒者,甘草湯解之。

脊骨

甘,熱。補腎,通督脈。治腰痛下痢。

頭蹄

甘,平。治腎虛精竭,五勞骨蒸。熱病後宜食,冷病勿食。

水腫者切忌。

即腰子

甘,溫。補腎氣,益精髓,縮小便,止盜汗;得杜仲,治內腎結硬。

一名膍胵

甘,溫。治胃反,止虛汗,補虛羸,止便數。配白朮,治脅下水氣。

忌銅、鐵。

苦,寒。治肝風虛熱,目赤暗痛,熱病後失明。配川連為丸,治翳膜。配決明子,治目暗。

甘,熱。止癆痢,潤肌膚,療產後腹中絞痛。得阿膠、黃蠟、黍米,煮粥,治下痢腹痛。合白蜜、生地汁、薑汁,煎如飴糖,治產後虛羸。

制諸丹石。

咸,平。補血涼血。主治女人血虛風熱。(宜新血熱服。)刺血熱飲,治妊娠胎死不下。蘸醋食,治大便下血。解丹石、胡蔓草、莽草毒。

服地黃、何首烏、諸補藥者忌之。

甘,溫。上通肺氣,下利膀胱。

和鹽豉杵,敷傷寒熱毒攻手足,腫痛欲斷。

甘,溫。治大人乾嘔及反胃,小兒噦啘及舌腫,補寒冷虛乏。解蜘蛛咬毒。

丹溪先生云:反胃人宜時時飲之,取其潤胃脘大腸之燥也。

白話文:

羊肉

不宜與半夏、菖蒲同食。忌用銅製器皿烹煮。

味甘,性溫。歸脾經、肺經血分。能滋養虛弱的肌肉氣血,幫助下墜的陽氣提升。搭配生地、當歸,可治療婦女崩漏到生命垂危的情況。與當歸、川芎、甘草同用,可治療產後氣血虛弱引起的四肢厥冷疼痛。與當歸、生薑合用,可治療腎虛引起的寒疝。

可以煮湯或煎藥服用。孕婦有水腫或骨蒸瘧疾的人禁用。如果中了羊肉的毒,可以用甘草湯解毒。

羊脊骨

味甘,性熱。能補腎,通督脈。可治療腰痛、腹瀉。

羊頭、蹄

味甘,性平。可治療腎虛精竭,五勞骨蒸。熱病後宜食用,寒病則不宜食用。

有水腫的人切記不可食用。

羊腎(腰子)

味甘,性溫。能補腎氣,益精髓,減少小便次數,止盜汗;與杜仲同用,可治療腎臟內部硬塊。

羊肚(又名膍胵)

味甘,性溫。可治療胃氣上逆,止虛汗,補虛弱,減少大便次數。與白朮同用,可治療脅下有水氣。

羊肝

忌用銅、鐵製器皿烹煮。

味苦,性寒。可治療肝風虛熱,眼睛紅腫、視力模糊疼痛,以及熱病後失明。與黃連製成藥丸,可治療眼睛翳膜。與決明子同用,可治療眼睛昏暗。

羊脂

味甘,性熱。能止痢疾,潤澤肌膚,治療產後腹部絞痛。與阿膠、黃蠟、黍米煮粥,可治療下痢腹痛。與白蜜、生地汁、薑汁一同煎成飴糖狀,可治療產後虛弱。

羊血

能調製各種丹石類藥物。

味鹹,性平。能補血涼血。主要治療婦女血虛風熱。(宜用新鮮的羊血趁熱服用。)用針刺出血後趁熱飲用,可治療妊娠胎死不下。蘸醋食用,可治療大便出血。能解丹石、胡蔓草、莽草的毒性。

服用地黃、何首烏等補藥的人忌食。

羊肺

味甘,性溫。能向上疏通肺氣,向下通利膀胱。

羊屎

和鹽豉搗爛,敷在因傷寒熱毒引起的四肢腫痛,疼痛欲裂的部位。

羊乳

味甘,性溫。可治療成人乾嘔、胃氣上逆,以及小兒打嗝、舌頭腫脹,能補身體虛寒。能解蜘蛛咬傷的毒。

丹溪先生說:胃氣上逆的人應該時常飲用羊乳,因為它可以潤澤胃和大腸的燥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