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八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8)

1. 烏梢蛇

得酒良。

甘,平,有小毒。入手太陰經。治皮膚不仁,療風淫熱毒,功用與白花蛇同。但白花蛇主肺風,為白癜風之要藥,烏梢蛇主腎風,為紫雲風之專藥。配麝香、荊芥,治小兒撮口。

蘄州烏蛇,頭上有逆毛二寸,腹下有白帶子一條,長一寸者是雄,可入藥。去頭、皮骨,酒浸一宿,酥炙,埋地下一宿用。大者力減。誤用反能引風入骨。

膽敷癘風、木舌腫脹。

白話文:

烏梢蛇,用酒泡過效果更好。

味道甘甜,性平和,但帶有微小毒性。藥效歸於手太陰肺經。可以治療皮膚麻木不仁,能醫治因風邪引起的熱毒,功效和白花蛇相似。但白花蛇主要針對肺部風邪,是治療白癜風的重要藥材;而烏梢蛇則主要針對腎部風邪,是治療紫癜風的專用藥材。搭配麝香、荊芥,可以治療小兒口噤。

蘄州產的烏蛇,頭上有兩寸長的逆生毛,腹部下方有一條一寸長的白色帶狀花紋,有此特徵的是雄蛇,可以用來入藥。使用時,要去除頭、皮和骨頭,用酒浸泡一個晚上,再用酥油烤過,埋在土裡一個晚上後才能使用。體型大的蛇藥力會減弱。如果誤用,反而可能引風邪入骨。

蛇膽可以敷在癩病患處,也可以治療舌頭腫脹。

2. 公蠣蛇

即水蛇

甘、咸、寒。治消渴、煩熱、毒痢。

燒研,治小兒骨疽。

白話文:

公蠣蛇

就是水蛇。

味道甘甜、帶鹹味、性寒。可以用來治療口渴、煩躁發熱、以及中毒性痢疾。

蛇皮

將蛇皮燒過研磨成粉末,可以治療小兒的骨疽。

3. 鱗部

(魚類四種)

白話文:

(魚類有四種)

4. 鯉魚

蜀漆為之使。忌天門冬、硃砂。

甘,平。消水腫,治黃疸,止腸澼,散血滯。配阿膠、糯米,治胎動下血,(魚宜煨炭。)入礬腹內,紙包泥固煨食,治水腫。

多食發風動火。天行病後、下痢、宿症禁用。

祛赤腫青盲,滴耳聾,塗瘡毒。

膽汁滴鏡上陰乾,竹刀刮下用。

白話文:

鯉魚:

蜀漆可以引導鯉魚的藥效。禁忌與天門冬、硃砂一起使用。

味甘,性平。可以消除水腫,治療黃疸,止住腸道出血,散瘀血。搭配阿膠、糯米,可以治療懷孕時胎動不安而下血的情況。(鯉魚適合用炭火煨烤。)將明礬放入鯉魚腹中,用紙包好再用泥土封固煨烤食用,可以治療水腫。

吃太多容易引發風邪、使體內火氣旺盛。流行病之後、拉肚子、有舊疾的人禁用。

鯉魚膽:

可以消除眼睛紅腫、治療青盲(視力模糊),滴入耳朵可以治療耳聾,塗抹在皮膚上可以治療瘡毒。

將膽汁滴在鏡子上陰乾,用竹刀刮下來使用。

5. 鯔魚

甘,平。開胃,利五臟,令人肥健。與百藥無忌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情平和。能增進食慾,對五臟有益,使人身體肥壯健康。和各種藥物一起服用都沒有禁忌。

6. 石首魚鯗

甘,平。入足太陰。治瀉痢,消食,開胃。

酒炙,或煮湯。

即膠

暖少陰之精,又能消瘀解毒。

首中石

治石淋。燒研末,摻聤耳出膿。

白話文:

石首魚鯗

味道甘甜,性平。歸屬於足太陰脾經。可以治療腹瀉痢疾,幫助消化,增進食慾。

可以用酒炙烤過,或是煮湯食用。

魚鰾

也就是魚膠。

可以溫暖少陰腎經的精氣,也能夠消散瘀血,解除毒素。

魚頭中的石頭

可以治療結石病。將它燒過後磨成粉末,可以敷在耳朵裡,治療耳朵流膿。

7. 鯽魚

忌麥冬、沙糖。

甘,平。入足陽明經。和胃實腸,通陰利水。(諸魚屬火,惟此屬土。)得茴香末蘸服,治疝氣。配山藥,搗敷便毒。入赤小豆,煮食,消水腫。填蔥於腹煨研,治膈氣。

利水,取汁煎藥。多食動火。

白話文:

鯽魚,味道甘甜,性平。歸屬於足陽明胃經。能調和脾胃,充實腸道,疏通陰液,利尿消腫。(各種魚類多屬性火,只有鯽魚屬性土。)將茴香磨成粉末,沾著鯽魚肉吃,可以治療疝氣。搭配山藥,搗爛後外敷,可以治療疔瘡等皮膚毒瘡。與赤小豆一同煮食,能消除水腫。將蔥填入鯽魚腹中煨熟後搗爛,可治療胸膈氣滯。

鯽魚有利尿功效,可取汁煎煮入藥。但多食則容易生熱動火。

8. 鱗部

(無鱗魚類八種)

白話文:

(沒有鱗片的魚類,共有八種)

9. 烏鱧魚

頭有七星

能導橫流之勢,以遂敦阜之性。能除陰僻之風,以扶痿弱之體。故虛人,老人,孕婦有風濕水腫者,宜之。

治目與鯉魚膽同。若治喉痹,惟此更勝。

諸魚膽苦,惟此膽甘。臘月收取陰乾。

白話文:

烏鱧魚

頭部有七星狀的斑點。

它能引導橫向流動的氣血,來順應敦厚穩重的本性。能去除陰邪之氣所引起的風症,來扶助虛弱的身體。所以體虛的人、年老的人、孕婦有風濕水腫的人,都適合食用。

烏鱧魚膽

治療眼睛疾病的效果和鯉魚膽相同。如果治療咽喉腫痛,烏鱧魚膽的效果更佳。

各種魚膽都是苦的,只有烏鱧魚膽是甘甜的。在臘月時收集陰乾。

10.

忌銀杏。

甘,平。去風滅蟲。治疰氣、虛損、勞瘵。

孕婦忌食。腹下黑點,背上白點,毒甚不可食。

白話文:

鰻魚,味道甘甜,性平。可以去除風邪,殺滅寄生蟲。可以用來治療疰夏(夏季食慾不振、身體困倦的症狀)、身體虛弱虧損、以及勞損引起的虛勞病。

孕婦忌吃。如果鰻魚腹部有黑點,背部有白點,毒性很強,絕對不可以食用。

11.

甘,溫。補中益血。通經脈,除風濕。凡耳聾鼻衄,痘後目翳,均以血滴之自愈。血和蔥汁,塗赤遊風。血和麝香,塗口眼喎邪。

病後禁用。黑者有毒,不可食。

止痢除痞。

白話文:

鱔魚味甘性溫,能補養身體,增益血液。它能疏通經絡,去除風濕。像是耳聾、流鼻血,以及出痘子後眼睛出現翳障等問題,都可以滴鱔魚血來自行痊癒。鱔魚血和蔥汁混合塗抹,可以治療丹毒(一種皮膚病)。鱔魚血和麝香混合塗抹,可以治療口眼歪斜。

生病後不宜食用鱔魚。黑色的鱔魚有毒,不可以吃。

鱔魚頭

可以止瀉,消除腹部痞塊。

12. 海螵蛸

即烏賊骨

惡白芨、白蘞、附子。伏硇砂。

咸,微溫。入足厥陰、少陰經。通血脈,去寒濕。治血痢,除痰瘧,並治赤白帶下,陰蝕腫痛,驚氣入腹,腹痛環臍。得鹿茸、阿膠,治崩中帶下。配辰砂、黃蠟,治赤翳攀睛。配生地黃,治血淋不休。配乾薑,煎服,治血瘕。配炒蒲黃,敷舌血如泉。配雞子黃,塗重舌鵝舌;研銅綠,治血風赤眼;調白蜜,點浮翳。

(目淚亦除。)拌槐花吹鼻,止衄血。加麝香,吹聤耳。炙黃用。

白話文:

海螵蛸就是烏賊的骨頭。

它與白芨、白蘞、附子這些藥材相剋。如果和硇砂一起使用,會降低藥效。

味道鹹,性質稍微溫和。歸肝經和腎經。能夠疏通血脈,去除體內的寒氣和濕氣。可以用來治療血痢(腹瀉帶血),消除瘧疾引起的痰,也可以治療赤白帶下(女性白帶異常),陰部潰瘍腫痛,驚嚇導致的氣滯腹痛,以及肚臍周圍的疼痛。如果和鹿茸、阿膠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崩漏和帶下。和辰砂、黃蠟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眼睛出現紅翳並向上蔓延的疾病。和生地黃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血淋不止。和乾薑一起煎服,可以治療血瘕(腹中結塊的疾病)。和炒過的蒲黃一起磨成粉敷在舌頭上,可以止住舌頭流血像泉水一樣的狀況。和雞蛋黃混合塗抹在舌頭上,可以治療重舌和鵝口瘡。研磨後與銅綠混合使用,可以治療眼睛充血發紅。與蜂蜜混合後點在眼睛上,可以治療眼睛出現的浮翳(類似白內障的眼疾)。

(也能夠消除眼淚過多的情況。)和槐花粉混合後吹入鼻腔,可以止住鼻出血。加入麝香後吹入耳道,可以治療耳鳴。將海螵蛸炙烤變黃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