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八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6)

1. 蚯蚓

畏蔥、鹽。

咸,寒。能引諸藥直達病所。解時行熱毒,除風濕痰結。利小便,療黃疸,除腳氣,治跌撲,祛蟲瘕,破血結。得麵粉,炒研吞,治癡癲。配枯礬末,搽齒血。(加麝香更妙。)絞汁,治勞復。(或卵腫,或縮入腹中絞痛,身重頭不能舉,小腹急熱,拘急欲死。)調荊芥汁,治熱狂,(再加白蜜更好。)加乳香末,治驚風。

白頸者佳。水浸一日,酒浸一日,焙乾用。搗汁,井水調下,治大熱。或入鹽化水,或燒炭,或川椒、糯米拌炒,隨方法制。

蚯蚓咬人,形如大風,眉須皆落,以石灰水浸之,或以鹽湯浸之並飲,乃愈。

甘,寒。瀉熱解毒。治赤白久痢,敷陰囊熱腫,腮腫丹毒。配綠豆粉,塗外腎生瘡。入輕粉、清油,調敷臁瘡。

白話文:

蚯蚓

害怕蔥和鹽。

味道鹹,屬性寒涼。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灶。可以解除流行性熱毒,消除風濕引起的痰結。能利小便,治療黃疸,去除腳氣,治療跌打損傷,驅除體內寄生蟲,破除血瘀。將蚯蚓和麵粉一起炒熟研磨後吞服,可以治療癡呆癲狂。配上枯礬粉末,塗擦牙齦出血的地方(如果加入麝香效果更好)。將蚯蚓絞汁服用,可以治療勞累後復發的疾病(例如陰囊腫大,或者陰囊縮入腹部引起絞痛,身體沉重頭抬不起來,小腹急熱,抽搐得快要死了)。將蚯蚓汁調入荊芥汁,可以治療熱病引起的精神錯亂(再加入白蜂蜜效果更好)。加入乳香粉末,可以治療驚風。

以頸部呈現白色的蚯蚓品質最佳。將蚯蚓用水浸泡一天,再用酒浸泡一天,然後烘乾使用。搗爛取汁,用井水調服,可以治療高熱。也可以將蚯蚓放入鹽水化開,或者燒成炭,或者與川椒、糯米一起拌炒,根據不同的方法炮製。

蚯蚓咬人,會產生像麻風病的症狀,導致眉毛和鬍鬚脫落,可以用石灰水浸泡治療,或者用鹽水浸泡並飲用,就能痊癒。

蚯蚓糞

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。可以瀉熱解毒。能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痢和白痢,外敷可以治療陰囊熱腫、腮腺炎和丹毒。搭配綠豆粉,可以塗抹外生殖器上的瘡瘍。加入輕粉和清油,調和塗抹在小腿上的潰瘍。

2. 蝸牛

即負殼蜒蚰

畏鹽。

咸、寒。有小毒。主消渴脫肛,筋急驚癇。入嬰兒藥,大有解熱消毒之功。得蟾酥麝香、藤黃,塗消癰毒。入麝香化水,塗痔瘡腫痛。和麵,搗敷痄腮腫痛。和白梅肉、生礬、枯礬,治喉塞口噤。加麝香,搗貼臍下,治小便不通。

白話文:

蝸牛,又名負殼蜒蚰,很怕鹽。

味道鹹,性寒,帶有微小毒性。主要能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、脫肛,以及筋脈拘攣、驚風癲癇。加入嬰兒藥中,有很好的退熱解毒功效。若與蟾酥、麝香、藤黃等藥材一起調和外敷,可以消除癰瘡腫毒。將蝸牛與麝香一同化在水中,塗抹可治療痔瘡腫痛。和麵一起搗爛外敷,可治療腮腺炎腫痛。與白梅肉、生礬、枯礬等一同調和,可治療咽喉阻塞、牙關緊閉。加上麝香一起搗爛貼在肚臍下方,可以治療小便不通。

3. 蛞蝓

即蜒蚰螺

畏鹽。

咸,寒。主治賊風、喎僻、軼筋,及脫肛、驚癇、攣縮,消痰核。得京墨研,塗痔瘡腫痛。生搗,塗蜈蚣咬傷。

白話文:

蛞蝓,也就是俗稱的蜒蚰螺,這種生物很怕鹽。

味道鹹,性寒。主要可以治療中風、口眼歪斜、筋骨錯位,還有脫肛、驚風癲癇、抽筋,也能夠化解痰核。如果和京墨一起研磨,塗在痔瘡腫痛的地方可以消腫止痛。生搗成泥,可以塗在被蜈蚣咬傷的地方。

4. 鱗部

(龍類四種)

白話文:

(龍的種類有四種)

5. 龍骨

得人參、牛黃、黑豆良。畏石膏、鐵器。忌魚。

甘、平、澀。入足少陰、厥陰經。收浮越之正氣,澀有形之精液。鎮驚定魄,止腸紅,生肌肉,療崩帶,愈溺血,斂瘡口,祛腸毒。(能引治毒之藥黏滯於腸,以治患也。)得白石脂,治泄瀉不止。得韭菜子,治睡即泄精。配桑螵蛸,治遺尿。合牡蠣粉,撲陰汗濕癢。

酒浸一宿,焙乾,水飛三度用。或酒煮焙乾水飛用,或黑豆蒸曬乾,或火煅水飛用。不制著於腸胃,晚年發熱。

龍齒

得人參、牛黃、黑豆良。畏石膏、鐵器。忌魚。

甘、澀、涼。入手少陰、足厥陰經。鎮心神,安魂魄,療煩熱,治驚癇。

法制與龍骨同。龍骨、龍齒,舐之黏舌者良。黑色者勿用。止瀉痢莫若龍骨,攝遊魂不如龍齒。

白話文:

龍骨:

與人參、牛黃、黑豆一起使用效果好。忌與石膏、鐵器一起使用。忌食魚。

味甘,性平,味澀。歸腎經、肝經。能收斂上浮的陽氣,固澀有形的精液。能鎮靜安神,止血,生長肌肉,治療崩漏、白帶,止血尿,收斂瘡口,清除腸道毒素。(能引導治療毒素的藥物黏附在腸道,以治療疾病。)與白石脂同用,可治療久瀉不止。與韭菜子同用,可治療睡覺時遺精。與桑螵蛸同用,可治療遺尿。與牡蠣粉混合,可撲散陰部潮濕搔癢。

用酒浸泡一夜,烘乾,用水磨成粉三次後使用。或用酒煮後烘乾再用水磨成粉使用,或用黑豆蒸後曬乾,或用火煅燒後用水磨成粉使用。不經過炮製就使用會滯留在腸胃,導致晚年發熱。

龍齒:

與人參、牛黃、黑豆一起使用效果好。忌與石膏、鐵器一起使用。忌食魚。

味甘,味澀,性涼。歸心經、肝經。能鎮靜心神,安定魂魄,治療煩躁發熱,治療驚風癲癇。

炮製方法與龍骨相同。龍骨和龍齒,用舌頭舔一下會黏舌的品質較好。黑色的不要使用。止瀉止痢的效果以龍骨較好,收斂遊走的魂魄則不如龍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