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七 (15)
卷七 (15)
1. 琥珀
甘,平。入手少陰、足厥陰經氣分。達命門,利水道。散瘀破堅,寧神定魄。得硃砂,治胎驚。配硃砂、全蠍,治胎癇。佐大黃、鱉甲,下惡血。和鹿蔥,治淋瀝。
手心摩熱能拾芥者真。研粉,滾水泡候冷,凝如石花,沖藥用。腎虛溲不利者禁用。
白話文:
味甘,性平和。歸入手少陰心經和足厥陰肝經的氣分。能通達命門,疏通水道。可以散瘀化結,安定心神、鎮定魂魄。如果與硃砂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胎兒驚嚇。與硃砂、全蠍搭配,可以治療胎兒癲癇。輔助大黃、鱉甲,可以清除產後惡露。與鹿蔥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小便淋漓不暢。
手心摩擦發熱後能拿起芥菜籽的,才是真品。將琥珀研磨成粉末,用滾水沖泡,等冷卻後會凝結如石花狀,可以用來沖服藥物。腎虛導致小便不利的人禁用。
2. 豬苓
淡、苦。入足少陰、太陽經。去心中水濕之懊憹,分瘧疾陰陽之交併。(能於陽中降陰。)目昏,無濕而渴,二者禁用。(瀉水故也。)
王損庵治瘧,每加豬苓於湯藥中。以陰陽上下交爭,遂致寒熱更作,用升、柴升陰中之陽,用知、苓降陽中之陰。外加豬苓一味,理上焦而開腠理,使邪氣外達也。
白話文:
豬苓,味道淡薄且帶苦味。主要歸屬於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。它能去除心中因水濕停滯而引起的煩悶不適,也能分辨瘧疾發作時陰陽交錯的狀況。(它能夠在陽氣中使陰氣下降。)對於眼睛昏花,以及沒有濕氣卻感到口渴的情況,這兩種情況都不能使用豬苓。(因為豬苓是瀉水的藥物。)
王損庵治療瘧疾時,經常在藥方中加入豬苓。他認為瘧疾是因陰陽上下交戰而導致寒熱交替發作,所以他會用升麻、柴胡來升發陰中的陽氣,用知母、茯苓來降低陽中的陰氣。另外加入豬苓這一味藥,是為了調理上焦(胸膈以上部位)並打開毛孔,使邪氣能夠向外發散。
3. 雷丸
厚朴、芫花、荔實為之使。惡葛根、萹蓄。
苦,寒。有小毒。入手足陽明經。燥脾除熱,消積殺蟲。(濕熱除,蟲之巢穴自倒。)甘草汁浸,酒拌蒸,或泡用。色赤者殺人。
怪症:皮肉生蟲,行如蟹走,聲如孩啼,此筋肉之化。用雷丸合雄黃各一兩,為末,摻豬肉上炙熟食之。
白話文:
雷丸這種藥材,需要搭配厚朴、芫花、荔枝的果實一起使用,它會與葛根和萹蓄產生不良反應。
味道苦,藥性寒涼,帶有少量毒性。主要作用於手足陽明經脈。能夠燥濕健脾,清除體內熱氣,消除積食,並殺死寄生蟲。(體內的濕熱去除後,蟲子的巢穴自然就會瓦解。)可以將雷丸用甘草汁浸泡,再用酒拌勻後蒸熟,或者直接浸泡使用。如果雷丸呈現紅色,則會導致中毒死亡。
奇特的病症:皮膚肌肉長出蟲子,在皮膚上像螃蟹一樣爬行,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啼哭,這是肌肉組織變異所造成的。可以使用雷丸和雄黃各一兩,研磨成粉末,撒在豬肉上烤熟食用。
4. 桑上寄生
忌火。
苦,平。入足厥陰經。去風濕,益血脈。主崩漏,散瘡瘍,安胎下乳,兼治胎產余疾。配阿膠,治胎動腹痛。配芎、防,治下痢膿血。
桑上節間生出,纏附桑枝者,名寄生。折斷有深黃色者真。雜樹上生者多害人。
白話文:
不要接觸火。
味道苦,性平和。歸肝經。可以去除風濕,補益氣血。主要治療婦女崩漏(經血不止)、散去瘡瘍腫痛、安胎、下乳,還可以治療產後其他疾病。配阿膠可以治療胎動不安引起的腹痛。配川芎、防風可以治療痢疾膿血。
寄生長在桑樹的節間,纏繞在桑枝上的,才稱為寄生。將其折斷後,內部呈深黃色的才是真品。長在其他樹上的,大多對人有害。
5. 柳上寄生
苦,平。搗汁服,治膈氣刺痛。
白話文:
味苦,性平和。搗爛取汁服用,可以治療胸膈氣滯引起的刺痛。
6. 竹部
(二種)
白話文:
竹類有兩種。
7. 淡竹葉
畏皂刺、油麻。
甘、淡,微涼。入手太陰、少陰、足陽明經。清咳氣上衝,除風邪煩熱,止吐血,利小水。得芍藥,清肝膽之火。得橘皮,治上氣發熱。佐小麥、石膏,治時行發黃。苦竹不入藥。
竹根
苦,寒。能下五臟熱毒氣。氣虛者禁用。
竹衣
清肺火,通肺氣。虛火傷金,失音不出者,用此治之。
竹內白衣如紙者。
竹茹
畏皂刺、油麻。
甘,微寒。入足少陽、陽明經。清上焦之火,消虛熱之痰。療驚悸、止胎動、嘔啘噎膈、吐血崩中、因內火致者,非此不治。得雞子,治飲酒頭痛。配蔞仁,治婦女勞復如中風狀。
肉薄,節間起白霜者。刮去青皮,用第二層。
竹瀝
薑汁為之使。畏皂刺、油麻。
甘,寒。治狂悶,利九竅。療破傷中風,止因觸胎動,養血明目。凡痰在經絡四肢胸膈及皮裹膜外,非此不達不行。和薑汁,治中風熱鬱之痰。合地黃,治時症陰虛之熱。
腸胃寒濕者禁用。
白話文:
淡竹葉
害怕皂莢刺和芝麻。
味道甘淡,性質微涼。進入手太陰肺經、手少陰心經、足陽明胃經。能清降因咳嗽而向上衝的氣,驅除風邪引起的煩熱,止吐血,利小便。與芍藥同用,可以清除肝膽的火氣。與橘皮同用,可以治療因氣上逆而引起的發熱。佐以小麥、石膏,可以治療時疫引起的黃疸病。苦竹的葉子不能入藥。
竹根
味道苦,性質寒涼。能瀉五臟的熱毒之氣。氣虛的人禁用。
竹衣
能夠清除肺火,疏通肺氣。對於因虛火損傷肺部導致聲音嘶啞,發不出聲音的情況,用竹衣來治療。
指的是竹子內層白色如紙的薄膜。
竹茹
害怕皂莢刺和芝麻。
味道甘,性質微寒。進入足少陽膽經、足陽明胃經。能清除上焦的火氣,消除因虛熱引起的痰。能治療驚悸、止胎動不安、嘔吐、呃逆、噎膈、吐血崩漏等因內火引起的疾病,這些病非用竹茹不能治好。與雞蛋同用,可以治療飲酒引起的頭痛。與蔞仁同用,可以治療婦女產後勞累復發,症狀像中風一樣。
指的是肉質薄,節間有白色霜狀物質的竹茹。刮去青皮,使用第二層。
竹瀝
需要用薑汁來引導藥效。害怕皂莢刺和芝麻。
味道甘,性質寒涼。能治療狂躁、煩悶,疏通九竅。能治療外傷引起的抽搐,止因碰觸引起的胎動不安,養血明目。凡是痰在經絡、四肢、胸膈以及皮膚包裹的膜外等部位,非竹瀝不能使之到達病所,發揮藥效。與薑汁同用,可以治療因中風引起的熱鬱之痰。與地黃同用,可以治療時疫病中陰虛引起的發熱。
腸胃虛寒濕重的人禁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