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七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5)

1. 琥珀

甘,平。入手少陰、足厥陰經氣分。達命門,利水道。散瘀破堅,寧神定魄。得硃砂,治胎驚。配硃砂、全蠍,治胎癇。佐大黃鱉甲,下惡血。和鹿蔥,治淋瀝。

白話文:

甘味,性質平和。歸入手少陰經、足厥陰經氣分。疏通命門,利於排尿。散瘀血、破堅積,安神定魂。與硃砂同用,治療胎兒驚嚇。與硃砂、全蠍同用,治療胎癇。與大黃、鱉甲同用,排出身體中的惡血。與鹿蔥同用,治療淋病。

手心摩熱能拾芥者真。研粉,滾水泡候冷,凝如石花,沖藥用。腎虛溲不利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手心摩擦到很熱,能撿起針芥草的,就是真的蟾酥。把蟾酥研磨成粉末,用滾燙的熱水沖泡後放涼,會凝固成像石花一樣。用來入藥服用。但如果是腎虛小便不利的人,則禁用蟾酥。

2. 豬苓

淡、苦。入足少陰、太陽經。去心中水濕之懊憹,分瘧疾陰陽之交併。(能於陽中降陰。)目昏,無濕而渴,二者禁用。(瀉水故也。)

白話文:

淡、苦。歸屬於足少陰和太陽經脈。消除心臟中的水濕,區分瘧疾的陰陽交併。(能在陽中減少陰氣。)視物昏花,沒有濕熱卻感到口渴,這兩種情況都禁止使用。(因為瀉水。)

王損庵治瘧,每加豬苓於湯藥中。以陰陽上下交爭,遂致寒熱更作,用升、柴升陰中之陽,用知、苓降陽中之陰。外加豬苓一味,理上焦而開腠理,使邪氣外達也。

白話文:

王損庵治療瘧疾,總是在湯藥中加入豬苓。因為陰陽上下交戰,於是寒熱交替出現,用升麻、柴胡升舉陰中的陽氣,用知母、豬苓降低陽中的陰氣。另外再加豬苓,調理上焦並疏通腠理,讓邪氣外達排出。

3. 雷丸

厚朴芫花、荔實為之使。惡葛根萹蓄

白話文:

厚朴、芫花、荔實這幾種藥材是用來引導藥力。忌諱與葛根、萹蓄一起服用。

苦,寒。有小毒。入手足陽明經。燥脾除熱,消積殺蟲。(濕熱除,蟲之巢穴自倒。)甘草汁浸,酒拌蒸,或泡用。色赤者殺人。

白話文:

苦,寒涼,有小毒。歸入手足陽明經。乾燥脾胃,去除熱毒,消除積食,殺蟲。(濕熱消除,寄生蟲的巢穴自然被破壞。)用甘草汁浸泡,用酒拌蒸,或直接泡著使用。顏色是紅色的會害死人。

怪症:皮肉生蟲,行如蟹走,聲如孩啼,此筋肉之化。用雷丸雄黃各一兩,為末,摻豬肉上炙熟食之。

白話文:

怪症:皮肉生蟲,爬行如同螃蟹般,發出的聲音像是嬰兒啼哭,此為肌肉組織的變化。將雷丸與雄黃各一兩研磨成末,將它混合在豬肉上烘烤熟食用。

4. 桑上寄生

忌火。

苦,平。入足厥陰經。去風濕,益血脈。主崩漏,散瘡瘍,安胎下乳,兼治胎產余疾。配阿膠,治胎動腹痛。配芎、防,治下痢膿血。

白話文:

苦,性味平和。歸屬於足厥陰經。能祛風除濕,益養血脈。主治崩漏,散腫潰瘍,安胎下乳,兼治產後剩餘的疾病。與阿膠配伍,能治療胎動腹痛。與川芎、白芷配伍,能治療痢疾膿血。

桑上節間生出,纏附桑枝者,名寄生。折斷有深黃色者真。雜樹上生者多害人。

白話文:

在桑樹的枝節間生長,纏繞在桑枝上的,名為寄生草。折斷後有深黃色汁液的纔是真正的寄生草。生長在其他樹木上的寄生草大多會對人體有害。

5. 柳上寄生

苦,平。搗汁服,治膈氣刺痛。

白話文:

苦,平。搗碎後取汁液服用,可以治療膈肌氣脹刺痛。

6. 竹部

(二種)

7. 淡竹葉

皂刺、油麻。

白話文:

皁角刺、油麻。

甘、淡,微涼。入手太陰、少陰、足陽明經。清咳氣上衝,除風邪煩熱,止吐血,利小水。得芍藥,清肝膽之火。得橘皮,治上氣發熱。佐小麥石膏,治時行發黃。苦竹不入藥。

白話文:

甘,微涼,性平。歸太陰、少陰、足陽明經。能清肺氣,止咳嗽,除煩熱,止吐血,利小便。配伍芍藥,可以清肝膽之火。配橘皮,可治療上焦氣分發熱。配小麥、石膏,可治療流行性黃疸。苦竹不入藥。

竹根

苦,寒。能下五臟熱毒氣。氣虛者禁用。

竹衣

清肺火,通肺氣。虛火傷金,失音不出者,用此治之。

竹內白衣如紙者。

竹茹

畏皂刺、油麻。

白話文:

竹根

苦、寒。能消除五臟內的熱毒之氣。氣虛者不可使用。

竹衣

清肺火,暢通肺氣。適合虛火傷肺,導致失音不出聲者使用。

竹子內部白色的薄膜。

竹茹

忌用皁角刺、油麻。

甘,微寒。入足少陽、陽明經。清上焦之火,消虛熱之痰。療驚悸、止胎動、嘔啘噎膈、吐血崩中、因內火致者,非此不治。得雞子,治飲酒頭痛。配蔞仁,治婦女勞復如中風狀。

白話文:

甘味,微寒。歸經為足少陽、陽明經。清楚上焦的火,消減虛熱的痰。治療驚悸、停止胎動、嘔吐噎膈、吐血崩中,都是因為內火引起的,非此藥無法治療。加入雞蛋,治療飲酒引起的頭痛。加入蔞仁,治療婦女勞復症狀像中風的狀況。

肉薄,節間起白霜者。刮去青皮,用第二層。

竹瀝

薑汁為之使。畏皂刺、油麻。

白話文:

竹子外層較薄,節間有白色粉霜者。

去除外層青色表皮,使用第二層。

竹瀝液,薑汁作為引子。

忌諱與皁角、胡麻一起食用。

甘,寒。治狂悶,利九竅。療破傷中風,止因觸胎動,養血明目。凡痰在經絡四肢胸膈及皮裹膜外,非此不達不行。和薑汁,治中風熱鬱之痰。合地黃,治時症陰虛之熱。

白話文:

甘草味甘、寒。能治狂悶,疏通九竅。能治療破傷風,止因觸胎動而引起的胎動,滋養血液,明目。無論痰在經絡、四肢、胸膈,甚至在皮膜包裡,非用此藥不能達到治療效果並使其通暢。與薑汁合用,可治療中風熱鬱之痰。與地黃合用,可治療時症陰虛之熱。

腸胃寒濕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腸胃寒濕者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