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一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9)

1. 浮石

一名海石

咸,寒。入手太陰經。除上焦之痰熱,清膀胱之上源。消結核,止乾渴。得牙皂,治老痰橫結。得通草,治疝氣莖腫。得鯽魚膽,治膈消。(善飲水者。)得金銀花,治疳瘡。得輕粉少許,麻油調,塗頭核腦痹。(枕後生痰核,正者為腦,側者為痹。)煅研,水飛過用。

白話文:

浮石,又名海石。

味鹹,性寒,進入手太陰肺經。能清除上焦的痰熱,清利膀胱經的上部。能消散結核,止渴。配合牙皂,能治療陳舊痰液阻塞;配合通草,能治療疝氣和陰莖腫脹;配合鯽魚膽,能治療膈肌消瘦(適用於經常飲水的人);配合金銀花,能治療疳瘡;配合少量輕粉,用麻油調勻,外敷治療頭部及頸部痰核阻塞(枕後長出的痰核,正中的叫腦,側邊的叫痹)。使用前需煅燒研磨,再用水飛法提純後使用。

2. 陽起石

桑螵蛸為之使。畏菟絲子。惡澤瀉、雷丸、菌桂、石葵、蛇蛻皮。忌羊血。咸,溫。入命門。治下焦虛冷,陰痿,腰痹,崩漏,癥結。(腎氣不攝則漏,腎氣不運則結。)配伏龍肝,水調掃纏喉風。(更以涼藥灌入鼻中。)配鍾乳粉、附子,治元氣虛寒。

雲頭雨腳及鷺鷥毛者真,色白滋潤者良。煅赤,酒淬七次,研細,水飛過曬乾用。不入湯。

氣悍有毒,不宜輕用。

白話文:

陽起石以桑螵蛸為輔助藥材,忌與菟絲子同用,也不宜與澤瀉、雷丸、菌桂、石葵、蛇蛻皮搭配使用,更不能與羊血同服。陽起石味鹹性溫,歸入命門(腎臟)經。主治下焦虛寒、陽痿、腰痛、崩漏(月經失調)、腹部腫塊(癥結)。(腎氣不足則會導致漏洩,腎氣運行不暢則會形成腫塊。)與伏龍肝搭配,用水調和後,可治療纏喉風(咽喉腫痛)。(也可搭配涼藥灌入鼻中治療。)與鍾乳粉、附子搭配,則可治療元氣虛寒。

質地似雲頭雨腳,形狀似鷺鷥毛者為上品,色白滋潤者為佳品。需將陽起石煅燒至赤紅,再用酒淬鍊七次,研磨成細粉,用水飛法提煉後曬乾使用。不適合煎湯服用。

陽起石藥性猛烈且有毒性,不宜輕易使用。

3. 磁石

一名㶸鐵石,一名吸鐵石,一名玄石。

柴胡為之使。畏黃石脂。惡牡丹、莽草。伏丹砂。養水銀。去銅暈。殺鐵毒。消金。辛、咸,平。入足少陰經。墜炎上之火以定志,引肺金之氣以入腎。(水得金而自清,火不攻而自伏。)除煩悶,逐驚癇,聰耳明目。得硃砂、神麯,交心腎,治目昏內障。(磁石使精水不外遺,硃砂使邪火不上侵。

)配人參,治陽事不起。佐熟地、萸肉,治耳聾。(相火不上,則氣清而聰。)和麵糊調塗囟上,治大腸脫肛。(入後洗去。)地榆汁煮,火煅醋淬用。入腸恐致後患,紗包入藥煎,但取其氣為妥。

諸石有毒,不宜久用。獨磁石性稟沖和,常服亦可。

白話文:

磁石

磁石又名鐵石、吸鐵石、玄石。柴胡能引導磁石藥力,但畏懼黃石脂,與牡丹、莽草相克,能伏制丹砂,滋養水銀,去除銅中毒,能解鐵毒,能消解金屬。味辛鹹,性平,歸入足少陰腎經。能降伏上衝的火氣以安定心神,引導肺金之氣下降入腎。(水因金而自然清澈,火因不攻擊而自然平伏。)能治療煩悶,驚癇,還能使耳聰目明。與硃砂、神麴同用,能調節心腎功能,治療目昏內障。(磁石能使精氣不外泄,硃砂能防止邪火上犯。)配伍人參,能治療陽痿;輔以熟地、茱萸肉,能治療耳聾。(相火不亢盛,則氣機通暢而聽力清敏。)將磁石和麵糊調勻後塗於囟門上,能治療大腸脫肛。(使用後需清洗乾淨。)可用地榆汁煮沸,再經火煅醋淬處理後使用。若直接入腸道,恐有後患,最好用紗布包裹後煎藥,只取其藥氣即可。

各種礦物藥大多有毒,不宜長期服用。唯獨磁石性情平和,即使長期服用也沒關係。

4. 代赭石

一名土朱

乾薑為之使。畏天雄、附子。

苦,寒。入手足厥陰經血分。鎮包絡之氣,除血脈之熱。療崩帶,止反胃吐衄,治驚癇疳疾。得生地汁,治吐血、衄血、下血。得冬瓜仁湯調下,治慢驚風。(瀉後不乳,目黃如金。)佐半夏,蠲痰飲。煅,醋淬七次,研,水飛過用。氣不足、津液燥者,禁用。

白話文:

代赭石

又名土朱。

以乾薑為其最佳搭配藥物。忌與天雄、附子同用。

味苦,性寒。作用於手足厥陰經的血分。能鎮攝包絡之氣,清除血脈中的熱邪。可治療崩漏帶下,止嘔吐、鼻出血、便血,治療驚癇、疳疾等症。與生地黃汁同用,可治療吐血、鼻出血、便血。用冬瓜仁湯調服,可治療慢驚風。(但服用後若出現產後缺乳、眼睛發黃如金的症狀,則需注意。)與半夏同用,可消除痰飲。需經過煅燒,再用醋淬七次,研磨成粉,用水飛法過濾後再使用。氣虛、津液乾燥者,禁止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