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 卷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6)

1. 海桐皮

苦,平。入血分,行經絡,達病所。去風濕,殺諸蟲。得蛇床子,擦癬蟲。

血少火熾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味苦,性平和。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,疏通經絡,直達病灶。可以祛除風濕,殺滅各種寄生蟲。如果與蛇床子一同使用,可以擦拭治療癬蟲引起的皮膚病。

血虛火旺的人禁用。

2. 川楝子

即金鈴子

苦,寒。有小毒。入足厥陰經。導小腸膀胱濕熱,引心胞相火下行。除傷寒大熱發狂,止上下熱厥暴痛。得吳萸,療氣痛囊腫。得破故、茴香,除偏墜。配延胡,止熱厥心痛。合芎藭、豬膽,治五疳。

清火,生用。治疝,煨用。氣痛,酒蒸用。用肉,去皮核。用核,槌碎,漿水浸,煮熟去肉用。脾胃虛寒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川楝子,又名金鈴子,味苦,性寒,帶有輕微毒性。它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,能夠引導小腸和膀胱的濕熱往下排出,並將心包的相火引導下行。可以去除因傷寒引起的高熱發狂,並止住因熱引起的上下厥逆劇痛。

如果與吳茱萸同用,可以治療氣滯引起的疼痛和陰囊腫脹。與補骨脂、小茴香同用,可以去除陰囊偏墜的毛病。與延胡索同用,可以止住因熱引起的厥逆心痛。與川芎、豬膽同用,可以治療五疳病(指小兒因營養不良引起的各種病症)。

川楝子生用可以清熱瀉火。煨用則可以治療疝氣。氣痛則適合用酒蒸的方式來服用。使用時,應取果肉,去除外皮和果核。若使用果核,則應將果核敲碎,用米漿水浸泡後煮熟,再去除果肉使用。脾胃虛寒的人禁用此藥。

3. 土楝子

微苦,寒。泄陽明、厥陰之邪熱。專主中焦乳病。配豭鼠糞、露蜂房,治已潰之乳岩。配紅棗,煮汁常飲,治未潰之乳岩。

根白皮

苦,寒。微毒。主殺蟲,利大便。

白話文:

土楝子

味道稍微苦,屬性寒涼。能疏泄陽明經和厥陰經的邪熱。主要治療中焦部位的乳房疾病。搭配豭鼠糞和露蜂房,可以治療已經潰爛的乳癌。搭配紅棗,煮汁頻繁飲用,可以治療尚未潰爛的乳癌。

根白皮

味道苦,屬性寒涼,帶有輕微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殺滅寄生蟲,並能促進排便。

4. 槐蕊

景天為之使。

苦,涼。入手陽明、足厥陰經血分。除五內之邪火,祛皮膚之風熱,除痢殺蟲。得鬱金,解熱結溲血。配桃仁,治疔瘡腫痛。配梔子,治酒毒下血。佐荊穗,除風熱便血。

治喉痹,炒嚼。治舌血,炒研摻。入湯藥,微炒。催生,酒服。

治中風拘攣,齒痛疳䘌,消癰解毒,止痛長肉。

苦,寒。入足厥陰經氣分。脾胃濕熱生痰,內蟲隱見莫測,子臟血熱致痛,肝氣結乳為瘕,非此不能消散。配枳殼、當歸,治腸風。入牛膽陰乾,明眼目。

牛乳拌蒸。脾氣不足者禁用。

苦,平。入足厥陰、陽明經。除牙齒諸風,及疥癬疔毒。凡小兒驚癇壯熱,入藥煎服,無不見效。配桑葉、甘草,治霍亂煩悶。

苦,寒。入足厥陰經。治毒風筋急,療四肢頑痹,兼除身若蟲行,腰背強硬。(破傷風多此症。)煨熟綿裹塞耳,治風熱聾閉。

湯、散、丸,煎俱可。血虛、氣滯,二者禁用。

即木耳

苦、辛、平。祛風破血。燒研水服,除蟲心痛,止腸痔血,療婦人陰瘡。配赤石脂,治月水不斷。酒可拌炒。久服有衰精冷腎之害。

白話文:

槐花,以景天為其藥效的引導。

味苦,性涼。作用於手陽明經和足厥陰經的血分。能清除五臟內的邪火,驅散皮膚的風熱,治療痢疾並殺死寄生蟲。與鬱金同用,可解除熱結導致的小便出血。與桃仁同用,可治療疔瘡腫痛。與梔子同用,可治療酒毒引起的下血。與荊穗同用,可去除風熱引起的便血。

治療咽喉腫痛,可炒過後咀嚼服用。治療舌頭出血,可炒過後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。加入湯藥時,需稍微炒過。用於催生,可用酒送服。

槐樹皮

能治療中風導致的肢體拘攣、牙痛、牙齦潰爛,消腫解毒,止痛並促進傷口癒合。

槐樹子

味苦,性寒。作用於足厥陰經的氣分。對於脾胃濕熱引起的痰、體內寄生蟲隱藏難以察覺、子宮血熱導致的疼痛、肝氣鬱結引起的乳房腫塊,都具有消散的作用。與枳殼、當歸同用,可治療腸風。將槐樹子放入牛膽中陰乾,可明目。

用牛奶拌蒸後服用。脾氣虛弱的人禁用。

槐樹葉

味苦,性平。作用於足厥陰經和陽明經。能去除牙齒的各種風邪,以及疥瘡、癬、疔瘡等毒。凡是小兒驚風、癲癇、高熱等症狀,用槐樹葉煎服,效果顯著。與桑葉、甘草同用,可治療霍亂引起的煩躁。

槐樹膠

味苦,性寒。作用於足厥陰經。能治療毒風引起的筋脈攣急、四肢麻木不仁,還能消除身上如同蟲爬的感覺、腰背僵硬。(破傷風多見這種症狀。)將槐樹膠煨熟後用棉布包裹塞入耳朵,可治療風熱引起的耳聾。

可用於湯劑、散劑、丸劑,煎煮服用皆可。血虛、氣滯的人禁用。

槐樹栭

即木耳

味苦、辛,性平。能祛風破血。燒成灰研磨後用水送服,可清除腹內寄生蟲引起的腹痛,止腸痔出血,治療婦女的陰部瘡瘍。與赤石脂同用,可治療月經不停。可用酒拌炒後服用。長期服用會有損傷精氣、使腎臟虛冷的害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