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10)
卷之七 (10)
1. 麻疹
麻疹,乃六腑腸胃之熱蒸於肺,外感內傷併發。與痘疹表似同裡實異。初熱三日,出脹共三日,出而又沒,沒而又出,一周時許。重者,遍身繃脹,眼亦封閉。有赤白微黃不同,仍要紅活,最嫌黑陷及面目、胸腹稠密,咽喉攢纏者逆。發不出而喘者,即死。與大科癮疹相似,又與發斑相似,如錦紋,有空缺處,如雲頭狀。
麻即如麻,遍身無空,但疏密不同耳,仍有夾斑、夾丹、夾瘡同出者。
白話文:
麻疹是由於六腑腸胃的熱氣蒸發到肺部,外感和內傷一起發作所致。它的症狀和痘疹相似,但實際上並不相同。
一開始發熱三天,出現腫脹持續三天,腫脹時有時無,反覆出現,大約會持續一週左右。病情重的,全身腫脹發緊,眼睛也會腫閉。
發疹時,顏色可能有赤紅、白色或微黃,但一定要紅潤鮮活,最忌諱黑色凹陷,以及面目、胸腹處疹子密集,咽喉堵塞逆氣。如果發疹不出,出現喘氣,就會死亡。
麻疹的症狀和麻疹嚴重型(癮疹)相似,也和發斑相似。發疹呈錦紋狀,之間有空缺的地方,像雲的形狀。
初起,呵欠、發熱、惡寒、咳嗽、噴嚏、流涕、頭眩,宜升麻葛根湯加紫蘇、蔥白以解肌。切忌大汗。斑不紅者亦宜。乃麻痘初起之神方。潮熱甚,加芩連地骨皮;譫語調辰砂、六一散;咳嗽加麻黃、杏仁、麥冬、石膏;咳甚,另用涼膈散加桔梗、地骨皮;泄瀉宜四苓散;便血合犀角地黃湯;吐、衄血加炒山梔;不便赤加木通;寒熱似瘧,小柴胡湯。
初起全類傷寒,但面赤、中指冷為異耳。
白話文:
麻疹初期,會出現打哈欠、發燒、怕冷、咳嗽、打噴嚏、流鼻涕、頭暈等症狀。此時應服用升麻葛根湯,再加入紫蘇、蔥白,以發散表邪。注意避免大量出汗。沒有出疹子時,也適合使用這種方法。這是麻疹初期的特效方。
如果發燒嚴重,可加入黃芩、連翹、地骨皮;出現胡言亂語,可加入硃砂、六一散;咳嗽加重,可加入麻黃、杏仁、麥冬、石膏;咳嗽非常嚴重,另用涼膈散,再加入桔梗、地骨皮;腹瀉,服用四苓散;便血,合用犀角地黃湯;嘔吐或鼻血,加入炒山梔;大便不通且發紅,加入木通;寒熱交替類似瘧疾,使用小柴胡湯。
已出煩躁作渴者,解毒湯合白虎湯;喘便閉者,前胡枳殼湯加赤茯苓、大黃、甘草、五味,水煎服;便閉三四日者,小承氣湯、防風通聖散;譫語尿閉者,導赤散;如泔者,四苓散加車前、木通;諺語如狂者,解毒湯調辰砂六一散;大便血、小便亦見血者,犀角地黃湯合解毒湯;吐血衄血,解毒湯加炒山梔、童便;泄瀉,解毒湯合四苓散;喘兼泄瀉溺澀者,柴苓湯;煩渴、吐、作瀉者,白虎湯加蒼朮、豬苓湯;熱盛乾嘔,解毒湯;傷食嘔吐,四君子湯;夏月因暑作嘔,四苓散加人參。忌用豆蔻、木香、薑、桂熱藥。
白話文:
煩躁作渴者:
- 治療方法:解毒湯和白虎湯。
喘息且便祕者:
- 治療方法:前胡枳殼湯,加入赤茯苓、大黃、甘草、五味,用煎服。
便祕四天以上者:
- 治療方法:小承氣湯、防風通聖散。
譫妄語、小便閉塞者:
- 治療方法:導赤散。
吐出來的像泔水者:
- 治療方法:四苓散,加入車前草和木通。
語言錯亂、行為如狂者:
- 治療方法:解毒湯,加入辰砂六一散。
大便帶血、小便也有血者:
- 治療方法:犀角地黃湯和解毒湯。
吐血、衄血者:
- 治療方法:解毒湯,加入炒山梔子和童便。
腹瀉者:
- 治療方法:解毒湯和四苓散。
既喘息又腹瀉且小便澀者:
- 治療方法:柴苓湯。
煩渴、嘔吐、作瀉者:
- 治療方法:白虎湯,加入蒼朮和豬苓湯。
熱盛乾嘔者:
- 治療方法:解毒湯。
因飲食不消化而嘔吐者:
- 治療方法:四君子湯。
因暑熱而嘔吐者:
- 治療方法:四苓散,加入人蔘。
忌用藥物:
- 豆蔻、木香、薑、桂等熱性藥物。
麻症初起,已出已沒及一切雜症,與痘毒大同,但始終藥宜清涼。雖麻喜清涼、痘愛溫暖,不易常道,虛則補,實則瀉,醫家活法。故治麻亦有血虛而用四物湯,氣虛用四君子湯,天寒傷冷則溫中、理中之藥,一時之權變用也。
白話文:
麻疹的初期症狀,與其他各種雜症一樣,都與痘毒很相似,但治療時始終要使用寒涼的藥物。儘管麻疹喜歡寒涼、痘疹喜歡溫熱,但並不能一概而論,虛弱的人要補強,實熱的人要瀉火,這是醫家應有的靈活應變。因此,治療麻疹也有補血的人服用四君子湯,補氣的人服用四物湯的情況;如果天氣寒冷受了風寒,也可以權宜使用溫中、理中的藥物。
麻症沒後,餘熱內攻,循衣摸床、譫言妄語。神昏喪志者死。如熱輕,餘毒未除,必先見諸氣色,雖預防之始終,以升麻葛根湯為主,或消毒飲、解毒湯,隨症選用。仍忌魚腥蔥蒜之物。
白話文:
麻醉手術後,殘留的熱毒向內攻入,患者會不斷撫摸衣物和牀鋪,並胡言亂語。神志昏迷喪失的患者會死亡。如果熱症較輕,殘留毒素尚未清除,必定會先出現在氣色上。在預防和治療初期,應以升麻葛根湯為主,或根據症狀選擇消毒飲、解毒湯等中藥方劑。仍需忌口,避免食用魚腥、蔥蒜等食物。
升麻葛根湯(方見痘瘡。)
辰砂六一散(即益元散,方見中暑。)
涼膈散(方見火證。)
四苓散(即五苓散,方見中暑。)
犀角地黃湯(方見吐血。)
小柴胡湯(方見傷寒。)
解毒湯(方見傷寒。)
白虎湯(方見傷寒。)
白話文:
升麻葛根湯用於治療痘瘡,辰砂六一散(即益元散)用於治療中暑,涼膈散用於治療火證,四苓散(即五苓散)用於治療中暑,犀角地黃湯用於治療吐血,小柴胡湯用於治療傷寒,解毒湯用於治療傷寒,白虎湯用於治療傷寒。
小承氣湯(即大黃、枳實,厚朴、水煎服。)
防風通聖散(方見中風。)
白話文:
小承氣湯(由大黃、枳實、厚朴煎煮而成)
導赤散(即生地、木通、甘草、淡竹葉七個,水煎服。)
白話文:
導赤散
(由七味藥材組成:生地、木通、甘草、淡竹葉)
將上述藥材放入水中煎煮,服用湯液。
柴苓湯(即小柴胡湯合五苓。)
四君子湯(方見補益。)
四物湯(方見補益。)
理中湯(方見中寒。)
白話文:
柴苓湯(即是小柴胡湯加上五苓散。)
四君子湯(配方請見補益藥方。)
四物湯(配方請見補益藥方。)
理中湯(配方請見治療中寒的藥方。)
清毒飲(牛蒡子、防風、荊芥、甘草,水煎服。)
白話文:
排毒飲(牛蒡子、防風、荊芥、甘草,水煮後服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