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8)

1. 小兒雜病

胎熱胎寒者,稟受有虧也。

胎熱:小兒生下,面赤、眼間口中氣熱、焦啼煩躁。

白話文:

胎熱和胎寒是因為先天稟賦有所不足。

胎熱:嬰兒出生後,臉色紅赤,眼睛周圍和口腔中有熱氣,哭聲焦躁不安。

甘草(一錢),黑豆(二錢),淡竹葉(五個)

白話文:

  • 甘草:1錢(約3公克)
  • 黑豆:2錢(約6公克)
  • 淡竹葉:5片

上銼一劑,燈草七莖,水煎,頻頻少進,令乳母多服。

胎寒:母孕時受寒,兒生下面色青白、四肢厥冷、大便青黑、口冷腹痛、身起寒慄。

白話文:

上方剉成一劑,用燈心草七根,加水煎煮,多次少量地服用,讓哺乳的母親多喝。

胎寒:母親在懷孕時受寒,孩子出生後面色青白、四肢冰冷、大便顏色青黑、口中冰冷且腹痛、身體發抖畏寒。

當歸(炒),黃耆(蜜炒),桂心,黃芩(炒),細辛,龍骨(細研),白芍(煨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匙,以乳汁調下。

臍風撮口者,胎元有毒也。

白話文:

炒當歸、炒蜜黃耆、桂心、炒黃芩、細辛、研磨後的細龍骨、煨白芍(以上藥材等量)

臍風:多因斷臍之時,被風濕所乘,或者胎元稟有熱毒,則兒下胎時,視按其臍,必硬,直定有臍風,必自臍發出一道青筋,行肚則分兩岔。行至心者必死。於青筋初發,急用燈芯點油燃於燈上,自青筋頭並岔行盡處燎之,以截住,不致攻心;更以外灸中脘三壯,內服萬億丸一二粒,以泄其胎毒也。

五通膏,治小兒臍風撮口。

白話文:

臍風:通常是因為臍帶剪斷時,被風寒濕邪侵襲,或者胎兒先天稟賦有熱毒,導致嬰兒出生後,檢查其肚臍,必定堅硬挺直。如果有臍風,必定會從肚臍發出一條青筋,延伸至肚子時會分叉。如果青筋延伸到心臟,則嬰兒會死亡。當青筋剛出現時,應立即用燈芯點油燃燒在燈上,從青筋的起點到分岔處全部灼燒,以阻斷青筋,防止它攻入心臟;同時,再在中脘穴外灸三壯,內服萬億丸一到兩粒,以祛除胎毒。

生地黃,生薑,蔥白,蘿蔔子,田螺肉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生地黃、生薑、蔥白、蘿蔔籽、田螺肉(份量相等)

上件共搗爛,搭臍四圍一指厚,抱住一時,有屁下泄而愈。

治小兒斷臍不如法,七日內有風出,用直殭蠶二三條,炒去絲,為末,蜜調,敷口或乳頭上、帶下亦可。

香螺膏,治臍風腫硬如盤。

田螺三個,入麝少許,搗爛,搭臍上,須臾,再易,腫痛立消。

宣風散,初生小兒,臍風撮口、多啼不乳、口出白沫。

白話文:

將之前處理好的藥物搗爛,敷在肚臍周圍一指厚的範圍,抱住一會兒,如果有屁排出就痊癒了。

如果小孩斷臍處理不當,七天內出現風邪入侵的症狀,可以用直殭蠶二三條,炒去絲,研成粉末,用蜜調和,敷在口裡或乳頭上,也可以用來治療帶下病。

香螺膏可以治療肚臍風引起的腫脹硬塊。

用三個田螺,加入少許麝香,搗爛,敷在肚臍上,過一會兒再換一次,腫痛就會立刻消失。

宣風散可以治療新生兒臍風引起的口歪、哭鬧不止、不吃奶、口吐白沫等症狀。

全蠍(二十八個,頭尾全者,去毒,用酒炙,為末),麝香(一字,另研。)

上同和勻細末,每用半字,金銀煎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全蠍(28 隻,保留頭尾,去毒,用酒烤,磨成粉末) 麝香(1 字,另研磨)

撮口:由胎氣挾熱,風邪入臍,毒流心脾之經,故令舌強冰片、聚口啼哭不得,當視其連翹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,急以溫水蘸青綿布裹指,輕輕擦破,即開口便安。甚者,用牛黃二分,將竹瀝調,滴入口即愈。

白話文:

撮口:

由於胎兒懷孕時接觸到熱氣,風邪進入臍帶,毒氣流入心脾經絡,導致舌頭僵硬,口脣聚結,哭不出來。這時應觀察孩子的連翹上是否有粟米狀的小水泡。立即用溫水蘸取青綿布包裹手指,輕輕擦破水泡,孩子就會開口而安。情況嚴重的,可以將牛黃(2分)用竹瀝調和,滴入孩子的口中,就會痊癒。

胎驚夜啼者,邪熱乘心也。

胎驚宜

鎮驚散,治小兒在胎受驚,故生下來滿月而驚也。

硃砂(研細入),牛黃(少許),取豬乳汁調稀,抹入口中,加麝香少許尤效。

夜啼宜

花火膏,治邪熱相乘,焦躁夜啼。

燈火三顆,以乳汁調,抹兒口,或抹母乳上,令兒吮之。

一方,用燈芯燒灰,敷乳上,令兒吮之。

一方,加硃砂,共研末,用白蜜調,待兒睡,抹兒口內。

蟬花散,治小兒夜啼不止,狀若鬼祟。

白話文:

嬰兒受到驚嚇,晚上哭鬧不停,這是因為體內熱邪侵入心臟的緣故。

針對嬰兒受到驚嚇,出生後滿月就容易驚嚇,可以服用鎮驚散來治療。

可以使用研磨成細粉的硃砂,加入少許牛黃,用豬乳汁調和成稀糊狀,塗抹在嬰兒口中,再加入少許麝香效果更佳。

針對嬰兒因為熱邪侵襲而焦躁不安、夜間哭鬧不止,可以使用花火膏來治療。

取三顆燈芯,用乳汁調和,塗抹在嬰兒口中,或塗抹在母親乳頭上,讓嬰兒吸吮。

另一種方法是用燈芯燒成灰燼,敷在母親乳頭上,讓嬰兒吸吮。

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硃砂研磨成粉末,用白蜜調和,等到嬰兒睡著後,塗抹在嬰兒口中。

可以使用蟬花散來治療嬰兒夜間哭鬧不止,像是被鬼怪纏身一樣的症狀。

蟬蛻七個,下半截為細末,用薄荷湯調入,好酒少許,食後服。或者不信,將上半截為末,依前法服,復啼如初。古人立法,莫知其妙。小兒觸犯禁忌而夜啼者,宜醋炭熏,服蘇合香丸。

白話文:

用七隻蟬蛻,將下半截弄碎,用薄荷湯沖服,加入少許好酒,喝下後服用。如果你不信,也可以將上半截弄成粉末,按照之前的做法服用,孩子的啼哭就會停止。古人製定的方法,真是妙不可言。小孩觸犯了禁忌而哭鬧不止的,可以用醋炭燻蒸,服用蘇合香丸來緩解。

一方,用火柴頭一個,長四五寸,削平,面用硃砂寫云:撥火杖、撥火杖、將來作神,將捉著夜啼鬼,打殺不要放,急急如律令。

白話文:

降真香、白膠香、沉香、虎頭骨、鬼臼、龍膽草、人參、白茯苓(各 25 克) 小兒夜啼不止,將硃砂書「甲寅」二字,貼床頭即止。

中惡天吊者,冒犯邪氣也。

中惡宜

辟邪膏,治小兒卒中惡毒,心腹刺痛、悶亂欲死等症。

降真香白膠香沉香,虎頭骨,鬼臼龍膽草人參,白茯苓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入雄黃半兩、麝香一錢,煉蜜為丸,乳香湯下。

天吊宜

鉤藤散,治小兒天吊、潮熱。

白話文:

上層是細末,加入半兩雄黃、一錢麝香,用蜂蜜煉製成丸劑。用乳香煎煮的湯汁送服。

鉤藤,人參,犀角(各五錢),全蠍,天麻(各二錢半),甘草(炙一錢半。)
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
鵝口、口瘡者,胃中濕熱也。

白話文:

鉤藤、人參、犀角(各 25 克) 全蠍、天麻(各 12.5 克) 甘草(炙,7.5 克)

牛黃散,治小兒口中百病,鵝口口瘡、重齶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、一切熱毒。

白話文:

牛黃散:

主治兒童口腔各種疾病,例如鵝口瘡、重疊的顎骨導致無法吸吮,以及喉嚨腫脹、一切熱毒造成的疾病。

牛黃,冰片,硼砂,辰砂(研。各一分),雄黃,青黛(各二分),牙硝(一分半),黃連(末八分),黃柏(末八分)

白話文:

牛黃、冰片、硼砂、研磨後的硃砂(各一份) 雄黃、青黛(各兩份) 牙硝(一分半) 研磨後的黃連(八分) 研磨後的黃柏(八分)

上共入乳缽內研勻,每用少許,敷入口內。

瀉心湯,治小兒口瘡。淨黃連為細末,蜜水調服。

一方,治小兒白口瘡。用黃丹、巴豆仁同炒焦,去豆用丹,摻口瘡上立愈。

重舌、木舌者,脾經實火也。(附弄舌。)

重舌,乃舌下生舌也。宜

白話文:

把藥材混合在一起,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許敷在患處。瀉心湯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口瘡,將黃連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水調和服用。另一個方法是用黃丹和巴豆仁一起炒至焦黃,去巴豆仁,留下黃丹,直接塗抹在口瘡上,可以立即見效。舌頭重或木僵,是脾經實火引起的。重舌是指舌頭下方長出另一個舌頭,可以用……

當歸連翹湯,治小兒心脾有熱,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,名曰重舌,及唇口兩傍生瘡。

白話文:

當歸連翹湯,用於治療小兒心脾有熱,舌下長有像舌頭但較小的形狀,稱為重舌,以及嘴脣兩側長瘡。

歸尾,連翹,白芷(各三錢),大黃(煨),甘草(炙。各一錢)

白話文:

歸尾、連翹、白芷(各 15 公克),大黃(乾烤)、甘草(乾烤。各 5 公克)

上銼劑,水煎,食後頻服。

千金方,治重舌。

竹瀝青,黃柏末。二味和勻,無時點舌上即退。

又方,用蒲黃塗之即瘥。

又方,用膽礬研細敷之。

白話文:

服用藥粉,用水煎煮,飯後頻繁服用。這是千金方中治療舌頭腫大的方法。將竹瀝和黃柏粉末混合,隨時塗抹在舌頭上,即可消退。另外,用蒲黃塗抹也可以治癒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膽礬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。

又方,用百草霜、芒硝、滑石,共為末,酒調敷之。

白話文:

另有一個偏方:將百草霜、芒硝、滑石研磨成細末,用酒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
木舌,乃腫硬不柔和也。宜

雪硝散,治木舌。

朴硝(五錢),真紫雪(二分),鹽(半分)

上為末,入竹瀝二三點,用白湯調敷。(咽津無妨。)

瀉黃散,治小兒木舌、弄舌。

白話文:

舌头僵硬肿胀,不柔软,称为木舌,可以用雪硝散治疗。雪硝散由朴硝五钱、真紫雪二分、盐半分组成,研磨成粉末,用竹沥两三滴和白汤调匀敷于舌头,即使咽下一些药汁也没关系。泻黄散可以治疗小儿木舌和玩弄舌头。

藿香葉(七分),山梔(一錢),軟石膏(五分),防風(四分),甘草(七分)

白話文:

藿香葉(0.42克),山梔子(0.6克),生石膏(0.3克),防風(0.24克),甘草(0.42克)

上銼一劑,水煎,不拘時服。

走馬牙疳者,氣虛濕熱也。

立效散,治走馬牙疳。

青黛,黃柏,枯礬,棓子末(各一錢)

上研細末,用米泔水先漱口內,摻貼患處。

清胃升麻湯,治小兒牙腫、流涎腮腫、走馬牙疳,主陽明之熱。

白話文:

先將一劑藥方研磨成粉,用清水煎煮,不限時間服用。走馬牙疳是氣虛濕熱導致的疾病。可以用立效散治療走馬牙疳,將青黛、黃柏、枯礬、棓子末各一錢研磨成細粉,先用米湯漱口,再將藥粉敷在患處。清胃升麻湯可以治療小兒牙腫、流涎腮腫、走馬牙疳,主要針對陽明經的熱症。

升麻,川芎,白芍,半夏(湯泡,各七分),乾葛,防風,黃連(酒炒二次),生甘草(各五分),軟石膏(煨,一錢),白朮(七分),白芷(三分)

白話文:

**主藥:**升麻

佐藥: 川芎、白芍、半夏(用湯浸泡,各 7 克)

引藥: 乾葛、防風、黃連(炒過兩次,各 5 克)

調和藥: 甘草(生用,各 5 克)

輔助藥: 石膏(用火煨過,1 克)、白朮(7 克)、白芷(3 克)

上銼一劑,水煎,食後熱服。能漱即含漱而吐之。漱藥不用白朮、半夏。

白話文:

把上面的藥材磨成粉,一劑用量。用清水煎煮,在飯後熱熱地喝下去。如果能漱口,就把藥液含在口中,然後吐出來。漱口時不用加入白朮和半夏。

愛吃泥土者,脾臟生疳也。

清胃養脾湯,治小兒愛吃泥土,乃脾虛胃熱所致,此藥主之。

黃芩,軟石膏,陳皮,白朮(去蘆),甘草

上各等分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喜歡吃泥土的人,是因為脾臟生了疳積。

清胃養脾湯,治療小兒喜歡吃泥土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和胃熱導致的,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這種情況。

藥方包括黃芩、軟石膏、陳皮、白術(要去掉蘆頭部分)、甘草,

以上藥材等份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砂糖丸,膩粉一錢,和砂糖為丸,如麻子大,米飲送下,瀉出其土立愈。

黃金餅,治小兒好吃泥土。

白話文:

糖丸 用一錢重的一種名為「膩粉」的中藥,與砂糖混合製成如芝麻大的小丸子。用米湯送服。服用後腹瀉而排除體內積滯,便可立即痊癒。

干黃土為末,濃煎黃連汁和為餅,食之立愈。

丹毒者,火行於外也。

赤腫者,遊走遍體也。

白話文:

把乾燥黃土研磨成粉末,濃濃熬煮黃連汁,將它們混合製成藥餅。服用後,疾病就會立刻痊癒。

犀角消毒飲,治風毒赤紫丹瘤、壯熱狂躁、睡臥不安、胸膈滿悶、咽喉腫痛、九道有血妄行、遍身赤毒及痘疹已出未出,不能決透,或已出熱不解,急服此。

白話文:

犀角消毒飲

用於治療:

  • 風毒導致的腫瘤發紫發紅
  • 發高燒、神志不清、坐立不安
  • 胸口發悶、喉嚨腫痛
  • 久咳不止,口中出血
  • 全身發紅發熱,或痘痘已經出現但還沒有完全長出來,或者已經長出來但熱度不退。這種情況下,需要立即服用此藥。

牛蒡子(四錢,微炒),荊芥穗,防風,黃芩(各一錢),犀角(鎊),甘草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牛蒡子(四錢,稍微炒過),荊芥穗,防風,黃芩(各一錢),犀牛角(研磨成末),甘草(各五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,不拘時服。無犀角,以升麻代之。

冰黃散,治赤遊丹毒。

土硝,大黃末(各一錢)。上合一處,新汲水調勻,用雞翎蘸藥,頻頻塗掃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下的藥材製成一劑,用水煎煮,隨時可以服用。如果沒有犀角,可以用升麻代替。

冰黃散,用於治療赤遊丹毒。

土硝和大黃末各一錢。將這些藥材混合在一起,用新汲取的清水調勻,然後用雞毛蘸取藥液,反復塗抹。

又方,用伏龍肝,不拘多少,用雞子清調敷患處,專治赤毒、赤腫、火毒走注。

白話文:

此外,還有一種方法,使用伏龍肝,數量不限;與雞蛋清調和後敷貼於患處。專門治療紅色的毒瘡、紅色的腫脹,以及火熱毒素的流動。

泥金膏,治一切無名腫硬焮赤,但是諸般丹瘤、熱瘰濕爛,大人亦同此治。

陰地上蚯蚓糞,熟皮硝。蚯蚓糞三分之二,共一處研細,新汲水、井水濃調厚敷患處,干則再上。

白話文:

泥金膏

  • **用途:**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腫脹、硬塊、紅腫,包括丹瘤、熱性淋巴結發炎、濕爛潰瘍。
  • **適用人羣:**所有人

喉痹者,熱毒也。會厭兩旁腫者,為雙乳鵝,是易治。一旁腫者,為單乳鵝,是難治。乳鵝差小者,為喉痹。熱結於咽喉,且麻且癢,腫繞於外,高咽喉風。喉痹暴發暴死者,名走馬喉風是也。

甘桔湯,治小兒咽喉腫痛,風熱等毒。

白話文:

喉嚨腫痛是由熱毒引起的。軟骨兩側腫脹的,稱為「雙乳鵝」,容易治療。單側腫脹的,稱為「單乳鵝」,較難治療。腫脹較小的,稱作「喉痺」。熱氣滯結在咽喉,又麻又癢,腫脹會擴散到外面,導致喉嚨痛、咽喉炎。喉嚨腫痛發作劇烈導致暴斃的,稱為「走馬喉風」。

桔梗(二錢),防風,荊芥,薄荷黃,黃芩,甘草(各一錢)

上銼一劑,水煎,食後頻頻溫服。

白話文:

桔梗(12 克),防風(6 克),荊芥(6 克),薄荷(6 克),黃芩(6 克),甘草(6 克)

碧雪,治心肺積熱,上攻咽喉,腫痛閉塞、水漿不下,或生瘡癤、重舌、木舌並治。

白話文:

碧雪

功效: 治療心肺積熱,導致咽喉腫痛、閉塞、無法吞嚥,或產生瘡、重舌、木舌等病症。

碧雪真青黛,硼砂與焰硝,蒲黃甘草末,等分摻咽喉。

眼痛者,火盛也。

拔毒膏,治嬰兒患眼腫痛。

用熟地一兩,以新汲水浸透,搗爛貼腳心,布裹住,有效。

通天散,治天麻暴發腫痛。

芒硝(五錢),雄黃(三錢),共為細末,吹入兩鼻內流水,雙目流淚,即效。

膿耳者,腎氣熱沖也。

羽澤散,治耳中出膿,或痛或疼,或出水。

枯礬(少許),為細末,吹入耳中即愈。

一方,用五倍子燒灰存性為末,吹入耳亦效。

白話文:

碧雪真青黛、硼砂和焰硝、蒲黃、甘草末各取相同份量,混合後吞服,可以治療喉嚨疼痛。眼睛疼痛是火氣旺盛的表現。使用拔毒膏可以治療嬰兒眼腫痛。將熟地一兩浸泡在新鮮的水中,搗碎後貼在腳心,用布包好,可以有效治療。通天散可以治療天麻突然腫痛。將芒硝五錢、雄黃三錢研磨成細末,吹入鼻腔,流鼻涕和眼淚,就能治癒。耳朵流膿是腎氣熱氣上沖的表現。羽澤散可以治療耳朵流膿、疼痛或流水的症状。將枯礬研磨成細末,吹入耳中就能治癒。另一個方法是將五倍子燒成灰,研磨成細末,吹入耳中也能有效。

一方,用抱出雞卵皮,炒黃色,為細末,香油調,灌耳內,即時止疼。

白話文:

一方:將雞蛋殼放在火上烘烤,直到顏色變成微黃,然後研磨成細粉。用香油調和成膏狀,點入患耳中,可以立即止痛。

黃龍散,治停耳。小兒因沐浴,水入耳中,水濕停留,搏於血氣,醞釀成膿耳。

白話文:

黃龍散,用來治療耳中積水。如果小兒洗澡時水進入耳中,積水停留在耳中,與耳中的血氣相搏擊,便會化膿成耳膿。

枯礬,龍骨(煨),黃丹(水飛),胭脂(燒灰),麝香(少許),海螵蛸(煨)

上為細末,先將紙條拭乾膿水,後以藥摻入,勿令入風。

白話文:

  • 枯礬
  • 龍骨(燒焦後使用)
  • 黃丹(用水中研磨提純後使用)
  • 胭脂(燃燒後的灰燼)
  • 麝香(用量極少)
  • 海螵蛸(燒焦後使用)

治停耳、膿耳,不問新久,痛不止。用黃蠟如皂角子大,搓成條,外用好綿艾捶熟,裹蠟條燒著,煙燻患處,痛止住熏。

鼻瘡者,風濕氣攻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耳鳴、膿耳,不論時間長短,疼痛不斷。使用如皁角般大小的黃蠟,搓成條狀,再用上好的艾絨裹起來,點燃蠟條燒著,用煙燻患處,直到疼痛停止為止。

鼻瘡:熱壅傷肺,肺主氣,通於鼻。風濕之氣乘虛客於皮毛,入於血脈,故鼻下兩傍瘡濕癢爛,是名鼻慝。其瘡不痛,但所流處即又成瘡,澤瀉散主之。

白話文:

鼻瘡:

鼻子發生熱毒壅塞而傷害肺臟,肺主導氣息,與鼻子相通。風濕之氣趁虛侵入皮膚和血脈,因此鼻子下方兩側出現濕爛、發癢的瘡,稱為鼻瘡。這些瘡不痛,但流膿或分泌物的地方會再次形成瘡。可用澤瀉散來治療。

澤瀉散(治鼻瘡)

澤瀉,鬱金,山梔仁,甘草(炙。各一錢)

上為細末,用甘草煎湯,食後調服。

頭瘡者,熱毒也。

一掃光,治小兒頭上肥瘡,或多生蝨子,搔癢成瘡,膿水出不止。

白話文:

澤瀉可以治療鼻瘡。

將澤瀉、鬱金、山梔仁、甘草(炙,各一錢)研磨成細末,用甘草煎湯沖服,飯後服用。

頭上的瘡,是熱毒造成的。

一掃光可以治療小兒頭上長出的肥瘡,或頭上生了許多蝨子,抓撓後化膿流水不止。

細茶(三錢、口嚼爛),水銀(入茶內研,一錢),牙皂,花椒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細茶(三錢,嚼碎) 水銀(加入茶中研磨,一錢) 牙皁、花椒(各二錢)

上為細末,香油調搽。

蠟油膏,治小兒頭瘡。

臘豬油(半生半熟),雄黃,水銀(各等分)

上研三味和勻,先將水洗淨膿汁,後敷藥。

臍瘡者,風濕也。

枯礬散,治小兒因剪臍外傷於風邪,以致臍瘡不幹。

枯礬,龍骨(煨。各五分),共為細末,每用少許,乾摻臍上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香油調和,塗抹患處,可用於治療小兒頭瘡。

蠟豬油、雄黃、水銀等量,研磨混合。先用清水洗淨膿汁,再敷藥。

臍瘡是風濕所致。

將枯礬和龍骨(煨過)各五分,研磨成細粉,每次取少量,撒在臍部,可用於治療小兒因剪臍外傷而感染風寒,導致臍瘡不癒合。

一、小兒臍中汁出並痛,用枯礬末干敷,或黃柏末敷之。又蠶繭空燒灰存性,摻之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的肚臍有膿汁流出而且會痛,可以用乾礬粉末敷乾,或黃柏粉末敷上。另外,將蠶繭燒成灰,保存它的藥性,摻在上面也能用。

諸蟲痛者,胃氣傷也。

追蟲散,治小兒蟲積痛。凡腹痛,口中出清水者,蟲積也。

使君子(用肉二錢,用殼五分),檳榔(一錢。)

上銼一劑,水煎,食遠服。

一方,用使君子(一錢),檳榔(一錢),雄黃(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苦楝根煎湯調下。

靈礬散,治小兒蟲咬,心痛欲絕。

五靈脂(末,二錢),枯礬(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煎,不拘時服,當吐出蟲即愈。

練陽湯,治小兒蛔蟲。歌曰:

蛔蟲出口有三般,口鼻中來大不堪;

如或白蟲兼黑色,靈丹縱服病難安。

苦楝根皮(二錢),陳皮,半夏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煎服。

錢氏白朮散,治小兒冬月吐蛔,多是胃寒胃虛所致。

白話文:

如果人有蟲痛,就是胃氣受損。

追蟲散,用來治療小兒蟲積痛。凡是腹痛,口中流出清水,都是蟲積的症狀。

使君子(用肉兩錢,用殼五分)、檳榔(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一劑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另一方,用使君子(一錢)、檳榔(一錢)、雄黃(五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苦楝根煎湯調服。

靈礬散,用來治療小兒蟲咬,心痛欲絕。

五靈脂(研磨成粉,兩錢)、枯礬(五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水煎煮,不拘時間服用,當吐出蟲子就會痊癒。

練陽湯,用來治療小兒蛔蟲。歌曰:

蛔蟲從口中出來有三種情況,從口鼻中出來的,十分難受;

如果同時有白色和黑色蟲子,即使服用靈丹,病也很難治好。

苦楝根皮(兩錢)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一劑,用生薑煎煮服用。

錢氏白朮散,用來治療小兒冬月吐蛔,大多是胃寒胃虛引起的。

人參(去蘆),白朮(去蘆),茯苓(去皮),藿香,甘草(各二錢),木香(二錢),丁香(二粒),乾葛(二錢)

上銼,每劑一二錢,水煎溫服。

尾骨痛者,陰虛痰也。

白話文:

人參(去除根莖),白朮(去除根莖),茯苓(去除外皮),藿香,甘草(各兩錢),木香(兩錢),丁香(兩粒),乾葛(兩錢)

小兒尾骨痛,乃是陰虛痰火所致。若陰虛而痛者,宜補陰降火湯主之;痰火作痛者,宜化痰降火湯主之。

補陰降火湯,治陰虛尾骨節痛。

白話文:

小孩尾骨疼痛,是陰虛火旺所造成的。如果是陰虛導致的疼痛,應該服用滋陰清熱湯來治療;如果是痰熱導致的疼痛,則應該服用化痰清熱湯治療。

當歸(酒洗),川芎,白芍(酒炒),熟地黃(酒蒸),黃柏(炒),知母(酒炒。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當歸(用酒洗過)、川芎、白芍(用酒炒過)、熟地黃(用酒蒸過)、黃柏(炒過)、知母(用酒炒過。各等分)

上銼,少用官桂為引,或以前胡、木香為引。如痛不止加乳香、沒藥。

白話文:

進行上工序時,少用官桂作為引子,或者用前胡、木香作為引子。如果疼痛不止,可以加入乳香、沒藥。

化痰降火湯,治痰火尾骨節痛。

陳皮(去白),半夏(薑汁製),茯苓(去皮),澤瀉,黃柏(酒炒),知母(酒炒)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,必用前胡、木香為引。蓋陰虛,故痰盛也。若痛不止,加乳香、沒藥。

陰腫疝氣者,寒所郁也。

秘方,治小兒偏墜氣痛。

五倍子燒灰存性為末,以好酒調服,出汗立愈。

又方,治小兒外腎腫大。

牡蠣,不拘多少,為末,用雞子清調塗,即消。

又方,治陰囊忽腫,或坐地多時,或風邪、或蟲蟻吹者。

白話文:

化痰降火湯,治療因為痰火導致的尾骨節疼痛。

使用陳皮去掉白色部分、半夏用薑汁處理過、茯苓去掉外皮、澤瀉、黃柏經過酒炒、知母經過酒炒、甘草,這些藥材份量相同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必須用前胡和木香作為引藥。這是因為陰虛,所以痰會增多。如果疼痛不停止,可以加入乳香和沒藥。

陰部腫脹和疝氣,是因為寒氣鬱積所致。

秘方,治療兒童偏側墜氣疼痛。

將五倍子燒成灰後保留其藥性研磨成粉末,用好酒調和後服用,出汗後即可痊癒。

另一個方法,治療兒童外生殖器腫脹。

牡蠣不限量,研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塗抹,立刻可以消腫。

另一個方法,治療陰囊突然腫脹,或者是因為長時間坐在地上,或者是風邪、或者是昆蟲咬傷所致。

蟬蛻五錢,水一大碗,煎湯洗腫處,其痛立止。若不消,再煎再洗,後服五苓散,燈草煎服。

又方,用蔥園內蚯蚓糞,以甘草汁調,塗腫處,或薄荷汁調亦可。

白話文:

蟬蛻五錢,加入一大碗水,熬煮後,用湯液清洗腫脹處,疼痛會立即停止。如果腫脹沒有消退,再煎煮再清洗,之後服用五苓散,用燈草煎服。

仙傳方,治風熱,外腎焮赤腫痛,日夜啼叫,不數日,退皮如雞卵殼。愈而復作,用老杉木燒灰,入膩粉,清油調敷患處即效。

盤腸氣痛者,風冷所搏也。

白話文:

仙傳方,治療風熱導致外腎發紅發腫疼痛,患者日夜啼哭,幾天後皮膚脫落成像雞蛋殼一樣。病癒後復發,可用老杉木燒成的灰燼,加入爽身粉和香油調和,塗抹在患處即可見效。

小兒盤腸氣痛者,則腰曲乾啼、額有汗,是小兒為冷氣所搏而然。其口閉腳冷,或大便青色不實、上唇乾者是也。此多因生下洗遲,感受風冷而致也。急用蔥湯淋洗其腹、揉蔥熨臍腹間,良久,尿自湧出,其痛自止,宜服乳香散。

白話文:

小兒如果肚子痛,腰部彎曲,乾嚎哭泣,額頭有汗,這是因為小兒被寒氣侵襲所致。如果小兒嘴脣發紫腳冰冷,或者大便呈青色且稀爛,上嘴脣發乾,也是寒氣導致的。這多半是因為出生後洗澡太晚,受了風寒所致。

可以緊急用蔥湯淋洗小兒肚子,或者用蔥熨搓肚臍和腹部,揉搓時間長一些,直到小兒尿液自發湧出,疼痛自然就能止住。此時,建議給小兒服用乳香散。

乳香散,治盤腸氣痛。

乳香,沒藥(各等分)。共為細末,以木香煎湯調服。

脫肛者,大腸虛滑也。

白話文:

乳香散,用於治療腸胃氣痛。

使用等量的乳香和沒藥,研磨成細粉,用木香煎湯來調和服用。

脫肛的情況,是因為大腸虛弱且滑脫所致。

小兒脫肛,皆因久患瀉痢所致。大腸頭自糞門出而不收。宜用蔥湯熏洗,令軟送上。或以五倍子為末,敷而頻托入;又以五倍子煎湯洗亦可。又以鱉頭燒灰存性,香油調敷;一法,以此物燒灰熏之,久自收。又以東壁土泡湯,先熏後洗亦效。

提肛散,小兒大腸氣虛,肛門脫出。

白話文:

嬰兒脫肛,通常是由於長期腹瀉痢疾引起的。大腸頂端從肛門脫出而無法收回去。

可以使用蔥湯燻洗患處,使其軟化,然後輕輕送回。也可以將五倍子搗碎,敷在脫肛處,並經常將其推回;或者將五倍子煎煮後,用湯液清洗脫肛處。

此外,可以將鱉頭燒成灰燼,用香油調和後敷在脫肛處;或者將鱉頭灰燼燻洗脫肛處,時間長了,脫肛就會自行收縮。

再者,可以將東牆上的泥土泡在熱水中,先燻洗,後用湯液清洗脫肛處,也有效果。

龍骨(一錢半),訶子(煅去核),沒石子,赤石脂,罌粟殼(去蒂,穰,醋炙。各等分)

白話文:

龍骨(1.5錢) 訶子(烘焙後去除果核) 沒石子 赤石脂 罌粟殼(去掉蒂和花蕊,用醋烘焙。各種材料等量)

上為末,用米飲調,食前服。仍將蔥湯熏洗,令軟,款款托上。

一方,用蓖麻子搗爛,貼頂上,腸收即去之。

脫肛洗藥,苦參,五倍子,陳壁土

上等分,水煎湯洗,次用木賊末搽上。

遺尿者,膀胱冷弱也。

雞膍胵散,治小兒遺尿。

雞膍胵(一具),雞腸(一具,燒存性),豬泡(炙焦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黃酒調服。男用雌、女用雄。

白話文:

上方製成粉末,用米湯調和,在飯前服用。同時用蔥湯熏洗,使其變軟,然後慢慢推上去。

另一個方法,是將蓖麻子搗碎後敷在頭頂,如果腸子收回就去掉。

對於脫肛的洗劑,使用苦參、五倍子、陳舊的牆壁土,這些藥物份量相等,用水煎煮後清洗,接著再用木賊粉末塗抹在上面。

遺尿的情況,是由於膀胱虛寒造成的。

雞膍胵散,用於治療兒童的遺尿症。

雞膍胵一個,雞腸一個且燒至半炭狀態,豬脬炙烤至焦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黃酒調服。男孩子用母雞,女孩子用公雞。

破故紙散,破故紙一兩,炒為末,每服一錢,熱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破故紙散

將故紙(舊紙張)一兩炒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熱湯沖服。

桂肝丸,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去者。

官桂為末,雄雞膽一具,等分搗,丸如小豆大。溫水送下,每日進三服。

尿濁者,濕滯脾胃也。

澄清散,治小兒大便白、小便濁,或澄之如米泔。

白話文:

桂肝丸,治療小兒睡覺時尿床不知道自己去廁所。

將官桂研成粉末,用一個雄雞的膽汁,等量混合搗勻,製成像小豆大小的丸子。用溫水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

尿液渾濁,是因為濕氣停滯在脾胃。

澄清散,治療小兒大便顏色發白、小便渾濁,或者沈澱後像米泔水的樣子。

白朮,茯苓,白芍(炒),黃連(薑汁炒),澤瀉,山楂(去子,各一錢),青皮(四分),甘草(生,二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,空心服。

便血者,熱傳心肺也。

白話文:

白朮:1 錢 茯苓:1 錢 白芍(炒過):1 錢 黃連(用薑汁炒過):1 錢 澤瀉:1 錢 山楂(去籽):1 錢 陳皮:4 分 甘草(生):2 分

凡初生嬰兒,七日之內,大小便有血出者,此由胎氣熱盛之所致也。因母食酒面炙爆熱毒等物,流入心肺,兒在胎內受之。熱毒傳入心肺,且女子熱入心,故小便有之;男子熱入於肺,故大便有之。治法,以生地黃取自汁,入蜜少許和勻,溫服,男女皆效,或甘露飲兼服尤妙。

白話文:

凡是剛出生的嬰兒,七天之內,大小便帶血,這是因為胎兒體內熱氣過盛造成的。由於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酒、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熱毒之物,這些熱毒進入心肺,胎兒在母體內受到影響。熱毒傳入心肺,對於女性來說,熱氣會進入心臟,因此會出現小便帶血;對於男性來說,熱氣會進入肺部,因此會出現大便帶血。治療方法:使用生地黃取汁,加入少量蜂蜜調勻,溫服,對男女皆有效。如果同時服用甘露飲,效果會更好。

甘露飲,治小兒胃中客熱,牙宣口臭、齒齦腫爛、時出膿血、飢煩不欲飲食及目赤腫痛、不任涼藥,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及身面皆黃、肢體微腫、大便不調、小便赤澀並治。

白話文:

甘露飲

功效:

  • 治療小兒胃中積熱導致的牙齦腫脹出血、口臭、牙齦潰爛流膿、食慾不振、目赤腫痛、不耐受寒涼藥物、口腔潰瘍、咽喉腫痛、全身黃疸、肢體輕微水腫、大便異常、小便赤熱刺痛等症狀。

熟地黃,生地黃(酒洗)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枳殼(酒炒),茵陳,黃芩(酒炒),枇杷葉,石斛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,食後臨臥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熟地黃
  • 生生地黃(用酒洗過)
  • 天門冬(去除中心)
  • 麥門冬(去除中心)
  • 枳殼(用酒炒過)
  • 茵陳
  • 黃芩(用酒炒過)
  • 枇杷葉
  • 石斛
  • 甘草(以上各味藥材分量相等)

一方,用生蒲黃、油頭髮燒灰,各一錢,為末,生地黃汁,或米飲、乳汁調,同服。

下淋者,膀胱鬱熱也。

白話文:

一種藥方,使用生蒲黃和燒焦的油頭髮,各取一錢,研磨成粉末。再取生地黃汁、米湯或乳汁調勻,一起服用。

五淋散,治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淋瀝不出,或尿如豆汁,或如沙石,或冷淋如膏,或熱拂便熱。

白話文:

「五淋散」配方,可用於治療膀胱發炎、尿道不通暢,導致小便淋漓不暢,或小便如豆汁般濃稠,或如沙粒般結塊,或小便後感到寒冷,或感覺下體發熱。

赤茯苓(六錢),赤芍藥,山梔仁(各二錢),條黃芩(三錢),當歸,甘草(各五分)

上銼一劑,每服三錢,燈芯一團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赤茯苓(36 克) 赤芍藥(12 克) 山梔仁(12 克) 條黃芩(18 克) 當歸(3 克) 甘草(3 克)

一方,用生地黃、澤瀉、木通、滑石、車前各二錢。

白話文:

一款藥方:生地黃、澤瀉、木通、滑石、車前子,各用二錢。

吐血者,榮衛氣逆也。

黃金丸,治小兒吐血、衄血、下血。

黃芩不拘多少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實大。三歲兒,每一丸,鹽湯化下。

柏枝散,治小兒衄血、吐血。

白話文:

吐血是因為營衛之氣逆亂。

黃金丸,用於治療小兒吐血、鼻血、便血。

將黃芩磨成粉末,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,大小如雞頭實。三歲的小孩,每次服用一丸,用鹽水送服。

柏枝散,用於治療小兒鼻血、吐血。

柏枝(曬乾),藕節(曬乾),各等分為末。三歲者,服半錢,藕汁和蜜一匙調白湯下。

白話文:

曬乾的柏樹枝條和荷藕節,等量磨成粉末。三歲以下的孩童,取半錢重的粉末,用蓮藕汁和蜂蜜一湯匙調和,再用白開水服用。

一方,用山梔子炒黑,每用三錢,生薑煎。

又方,治咯血、吐血、衄血。

用白芍藥為末,磨犀角汁調服愈。

秘方,治小兒吐血不止。

用黃連末一錢、豆豉二十粒,水煎溫服。

小便不通者,膀胱火也。

通神散,治小便緊急不通,或去血。

小便閉塞不堪言,唯用兒茶末一錢;

萹蓄煎湯來送下,霎時溲便湧如泉。

五苓散

豬苓,澤瀉,茯苓,白朮(各等分),官桂(減半)

上銼一劑,水煎,食前服。加車前子、燈草尤效。

大便不通者,臟腑熱也。

萬億丸治大便不通如神。(方見通治。)

沒藥散,治小兒風與熱滯留蓄上焦,胸膈高起、大便不通。

沒藥,大黃,枳殼(炒),桔梗(各二錢),木香,甘草(各一錢,炙。)

上銼,每劑一錢,姜三片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一方,使用炒黑的山梔子,每次用量為三錢,與生薑一同煎煮。

另一方,用於治療咯血、吐血、鼻血的情況。

使用白芍藥研成粉末,用磨好的犀角汁調和後服用可痊癒。

祕方,用於治療小兒不停吐血的情形。

使用一錢的黃連粉末和二十粒豆豉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

如果小便無法排出,這是膀胱有火的表現。

通神散,用於治療小便緊急不通,或是排尿帶血的情況。

小便閉塞無法言喻時,可以使用一錢的兒茶粉末;

用萹蓄煎湯來送服,短時間內尿液就會如泉湧出。

五苓散

包含豬苓、澤瀉、茯苓、白朮(各取等量),以及官桂(量減半)。

將這些藥材混合成一劑,用水煎煮,在飯前服用。加入車前子和燈草效果更佳。

如果大便無法排出,這是臟腑有熱的表現。

萬億丸對於治療大便不通非常有效。(配方詳見通治部分。)

沒藥散,用於治療小兒風熱滯留在上焦,導致胸部脹起、大便不通的情況。

使用沒藥、大黃、炒過的枳殼、桔梗(各取二錢),以及木香、炙過的一錢甘草。

將這些藥材混合,每次使用一錢,加上三片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治新生小兒二三日不大小便,用蔥汁、人乳各半,調勻,抹在口中同乳帶下即通。

掩臍法,治小兒大小便不通。

白話文:

對於出生兩三天未大小便的新生兒,可以將蔥汁和人乳各取一半混合均勻,塗抹在嬰兒口中,讓嬰兒吮吸後,就能通便。

取連根蔥白一莖、生薑一塊、淡豆豉二十粒、鹽一小匙,同研爛、捏作餅子,貼臍中。烘熱貼之,用絹帛扎定。良久,氣透自通。不通,再易一餅。

二妙散,治小兒大小便不通。

白話文:

準備一根連著根部的蔥白、一塊生薑、20顆淡豆豉、一小匙鹽,一起搗爛成泥,捏成一個小餅,貼在肚臍上。用熱水袋熱敷此餅,並用紗布固定。過一段時間,氣就會自動散開了。如果還是不通暢,可以再換一個新的藥餅。

六七月間,尋牛糞中有蜣螂,不拘多少,用線串起陰乾收貯。用時,取一個,要全者,放淨磚上,四面以炭火烘乾,以刀從腰切斷。如大便閉,用上半截;小便閉,用下半截;二便俱閉,全用。為細末,新汲水調服。

白話文:

在六、七月時,尋找牛糞中的蜣螂甲蟲,數量不拘,用線串起來陰乾存放。使用時,取一整隻蜣螂,放在乾淨的磚頭上,四面用炭火烘乾,用刀從腰部切斷。如果大便不通,使用上半截;小便不通,使用下半截;如果大小便都不通,使用整隻蜣螂。將蜣螂磨成細粉,用剛打上來的水調和服下。

水腫者,土虧水旺也。

加味五皮飲,治小兒四肢腫滿,陽水陰水皆可服。

白話文:

水腫的情況,是因為脾虛而水濕過盛。

加味五皮飲,用於治療小孩四肢浮腫,不管是屬於陽水還是陰水的情況都可以服用。

五加皮,地骨皮,生薑皮,大腹皮,茯苓皮(各一錢),加薑黃,木瓜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五加皮、地骨皮、生薑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(各1錢),加上薑黃、木瓜(各1錢)
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一方去五加皮,加陳皮、桑白皮。

牽牛散,治小兒諸般腫脹。

白話文:

上面的藥方是一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另一個藥方去掉五加皮,加入陳皮和桑白皮。

牽牛散,用於治療小兒各種水腫病狀。

黑牽牛(半生半炒),取頭細末,每服一二匙,桑白皮煎湯,磨木香汁調服。

黃疸者,脾胃濕熱也。

白話文:

用半生半炒的黑牽牛,取細末一到兩匙。將桑白皮煎煮成湯,加入磨碎的木香汁,一起服用。

茯苓滲濕湯,治小兒黃疸,寒熱嘔吐而渴欲飲冷水、身體面目俱黃、小水不利、不得安臥、不思飲食。

白話文:

茯苓滲濕湯

治療兒童黃疸,有寒熱嘔吐而想喝冷水,身體和臉部都黃,小便不暢,不得安眠,不想吃東西的症狀。

茯苓,茵陳,山梔,黃連,黃芩,防己,白朮,蒼朮,陳皮,青皮,枳殼,豬苓(各一錢),澤瀉(三分)

白話文:

茯苓、茵陳、山梔、黃連、黃芩、防己、白朮、蒼朮、陳皮、青皮、枳殼、豬苓(各10克) 澤瀉(3克)

上銼,水煎,徐徐溫服。如小便不通加木通;如傷食不思食加砂仁、神麯(炒)、麥芽(炒)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碎屑,用清水煎煮,慢慢溫熱後服用。如果小便不暢,可以加入木通;如果有傷食導致不想吃東西,可以加入砂仁、神麴(炒過)、麥芽(炒過)。

汗者,陰陽偏勝也。

團參湯,治小兒虛汗,或心血液盛亦發為汗。此藥收斂心氣。

新羅人參,川當歸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出汗是因為身體內的陰陽失衡。

團參湯,用於治療小孩的虛汗,或者是因為心血過盛而出汗的情況。這個藥方可以收斂心氣。

用人參和川當歸(各三錢)。

上細銼,用雄豬心一個,切二片。每服二錢,豬心一片,井水一盞半煎,食前作兩次服。

止汗散,治小兒腫而自汗。

故蒲扇灰(如無扇,只將舊蒲燒灰),為末,溫酒調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藥材研磨成細粉末。取用一個雄豬的心,切成兩片。每次服用 2 錢的藥粉,搭配一片豬心,用 1.5 盞井水煎煮,在飯前分兩次服用。

牡蠣散,治小兒盜汗,因食生冷之物過度,或熱水淘飯,大能損土,為水之所傷,不能制其津液,故汗自出也。

牡蠣(煅,二錢),黃耆(蜜炙),生地黃(各一兩)
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
斑者,陰陽毒氣也。

白話文:

牡蠣散,用於治療小兒盜汗,原因是過度食用生冷食物或用熱水煮泡飯,會嚴重損傷脾胃,被水濕所傷,無法控制體液,因此會自發出汗。

治小兒身常發熱風斑,及腳指常紅腫,此脾經風熱也。用防風通聖散去硝黃,加鼠黏子、酒炒黃連,為末,亦用防風、白芷、薄荷、黃連、黃芩、黃耆、黃柏煎湯浴之,宜避風。

解顱鶴節者,胎元不全也。

白話文:

對於兒童經常發燒、皮膚長疹子,而且腳趾經常紅腫的情況,這是脾經有風熱造成的。

治療方法:

  1. 使用防風通聖散,去掉硝石和黃連。
  2. 加入鼠黏子、酒炒黃連,研磨成粉末。
  3. 使用防風、白芷、薄荷、黃連、黃芩、黃耆、黃柏煎湯,讓兒童泡澡。
  4. 注意避風保暖。

解顱宜八物湯。有熱加酒炒黃連、黃耆、甘草,水煎服。外絹帛緊束,及以白芨末敷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頭部瘡瘍宜用「八物湯」。如果發炎厲害,可以加用炒過的黃連、黃耆和甘草,用水煎服。外敷乾淨的絲綢布條緊緊包裹,同時塗抹白芨粉。

人參地黃丸,治小兒顱囟開解、頭縫不合,此乃腎氣不成。胝主腎髓而腦髓海,腎氣不盛,所以腦髓不足,故不能食。

白話文:

人參地黃丸 用於治療小兒囟門未閉合、頭骨縫隙不合,這是因為腎氣不足所致。人參地黃丸中的主藥為人參和地黃,具有滋腎補腎的作用。腎主骨髓和腦髓,腎氣不足,就會導致腦髓不足,於是兒童就無法長好囟門和頭骨縫隙。

人參(二錢),懷熟地(四錢),嫩鹿茸,乾山藥,白茯苓(去皮),牡丹皮,山茱萸(去核。各二錢)

白話文:

人參(12 克),懷生地黃(24 克),嫩鹿茸,乾山藥,白茯苓(去皮),牡丹皮,山茱萸(去核,各 12 克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。用人參煎湯研化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把上層細碎的部分取出,用蜂蜜煉製成藥丸,大小像芡實。用人參煎煮的湯液將藥丸溶解開來,服用後不要馬上進食。

鶴節宜

當歸地黃丸,治小兒血氣不充,故肌瘦薄、骨節呈露如鶴之膝。

白話文:

適合使用當歸地黃丸,治療小兒因為血氣不足,導致肌肉消瘦、骨節突出,像鶴的膝蓋一樣顯著。

懷熟地(酒蒸,八錢),山茱萸(酒蒸,去核),山藥(蒸),澤瀉(去毛),牡丹皮(去梗),白茯苓(去皮),當歸(酒洗。各三錢),一方加鹿茸(酥炙)、牛膝(酒洗。各四錢,去蘆。)

白話文:

  • 生地(用酒蒸過,8錢)
  • 山茱萸(用酒蒸過,去核)
  • 山藥(蒸過)
  • 澤瀉(去毛)
  • 牡丹皮(去梗)
  • 白茯苓(去皮)
  • 當歸(用酒洗過,各3錢)
  • 另加:
  • 鹿茸(用酥油烤過)
  • 牛膝(用酒洗過,各4錢,去蘆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芡實大。每用熱水研化,食前服。仍以大南星炮去皮臍,研細末,入米醋調,敷絹帛上,烘熱貼之,亦良法也。

行遲發遲者,血氣不充也。

行遲宜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細粉,煉成蜜丸,大小如芡實。每次用熱水將蜜丸化開,在飯前服用。另外,用大南星炮製後去除皮和臍,研磨成細粉,用米醋調和,塗抹在絲綢或布料上,加熱後貼敷患處,也是一個好的治療方法。

調元散,治小兒稟受元氣不足,顱囟開解、肌肉消瘦、腹大而脹、語遲行遲、手足如筒、神色昏慢、齒生遲。

白話文:

調理元氣散,治療小兒先天元氣不足,導致頭頂囟門開合不全、肌肉消瘦、肚子大且脹氣、說話走路都慢、手腳細瘦如竹筒、精神萎靡、出牙較晚。

乾山藥(五錢),白芍(炒),茯苓(去皮),茯神(去皮木。各二錢),白朮(二錢半),石菖蒲(一錢),人參(去蘆),熟地,當歸,川芎,黃耆(蜜炙。各二錢半),甘草(炙,一錢半)

上銼生薑三片、棗一枚同煎,不拘時服。嬰兒、乳母同服。

白話文:

將乾山藥、白芍(炒)、茯苓(去皮)、茯神(去皮木)、白朮、石菖蒲、人參(去蘆)、熟地、當歸、川芎、黃耆(蜜炙)各二錢半,甘草(炙)一錢半,再加上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一起煎煮,不分時間服用。嬰兒和乳母都可以服用。

錢氏地黃丸,治肝腎虛弱、骨髓不充、不能行。依本方加酒炙鹿茸、牛膝、五加皮同服,自然髓生而骨強,即能漸漸行也。

語遲者,邪乘心也。

菖蒲丸,治小兒語遲。

白話文:

錢氏地黃丸可以治療肝腎虛弱、骨髓不足、不能行走的病症。在原本方劑的基礎上,再加入藥酒燉煮的鹿茸、牛膝、五加皮一起服用,自然可以生長骨髓、強健骨骼,就能逐漸恢復行走能力。

石菖蒲,人參,麥門冬(炒去心),川芎,乳香,當歸,遠志(甘草水泡去心),硃砂

白話文:

石菖蒲、人參、炒熟去心的麥門冬、川芎、乳香、當歸、甘草水泡後去心的遠志、硃砂

上為末,煉蜜丸,黍米大。每服十丸,食遠,粳米湯飲下。

白話文:

把它研磨成粉末,加蜂蜜製成小米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十粒,飯後用米湯送服。

齒遲者,腎不足也。

芎歸散,治小兒齒遲。

川芎,乾山藥,當歸,白芍(炒),甘草(炙。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,食後服。將此干藥末擦牙齦即生。

龜胸者,肺熱脹滿也。

龜胸丸,治小兒龜胸,高如覆掌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長牙慢,是因為腎氣不足。

可以用芎歸散來治療小孩長牙慢的問題。

藥方包括川芎、乾山藥、當歸、炒白芍、炙甘草,每種藥物用量都是二錢半。

將這些藥物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開水調服,飯後服用。將這藥末擦在牙齦上,牙齒就會長出來。

胸部像龜背一樣拱起,是因為肺部有熱毒導致脹滿。

可以用龜胸丸來治療小孩胸部拱起,形狀如同翻轉的手掌。

川大黃(煨,六錢),天門冬(去心),百合,杏仁(去皮尖,麩炒),木通(去節),枳殼(麩炒),桑白皮(蜜炙),甜葶藶(隔紙炒),軟石膏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川大黃(炒制過,6錢),天門冬(去除中間),百合,杏仁(去除外皮尖端,炒香),木通(去除節點),枳殼(炒香),桑白皮(用蜂蜜炙烤),甜葶藶(用紙包住後炒製),軟石膏(各1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五丸,溫水化下,食後臨臥服。仍宜灸兩乳前各一寸半,上兩行三骨間,六處各灸三壯。春夏從下灸起,秋冬從上灸起。依法灸之。

龜背者,風邪入脊也。

龜背丸,治小兒龜背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蜂蜜製成丸狀,大小如綠豆。每次服用五丸,用溫水送服,飯後睡前服用。還應在雙乳前各一寸半處、上方的兩行三根肋骨之間,六個位置分別灸三壯。春夏從下往上灸,秋冬從上往下灸。按照這個方法灸就可以了。

枳殼(麩炒),防風(去蘆),獨活,大黃(煨),前胡(去蘆),當歸,麻黃(去節。各三錢。)

白話文:

枳殼(用麩皮炒過),防風(去除蘆頭),獨活,大黃(煨熟),前胡(去除蘆頭),當歸,麻黃(去除節)。(各取三錢。)

上為細末,麵糊丸,黍米大。每服十五六丸,看兒大小,以米飲下,食後服。仍灸肺俞穴,在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;心俞穴,在五椎下各一寸半;膈俞穴,在七椎下兩旁各一寸。六處穴各灸三壯。以小兒中指節為一寸。艾炷以小麥大,但灸三壯而已。

白話文:

藥的上半部分是粉末,做成麵糊丸,大小如黍米。每次服十五至十六丸,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服用,用米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同時灸肺俞穴,在三塊椎骨下兩側各一寸半處;灸心俞穴,在五塊椎骨下各一寸半處;灸膈俞穴,在七塊椎骨下兩側各一寸處。六個穴位各灸三壯。以小兒中指的指節長度為一寸。艾灸用的艾炷如小麥大小,每個穴位只灸三壯。

小兒行遲、齒遲、解顱、囟填、五軟、鶴膝、腎疳、龍骨、睛白、多愁,凡此,皆因稟受腎氣不足,當以六味丸加鹿茸補之。若因精氣未滿而御女以通,多致頭目眩暈、口渴吐痰,或發熱足熱、腰腿痠軟,或自汗盜汗、二便澀痛,變生諸疾,難以名狀。余常用六味、八味二丸及補中益氣之劑,加減用之,無不奏效。(方見補益。)

白話文:

對於小孩走路遲緩、長牙遲緩、顱骨閉合、囟門封閉、四肢無力、雙膝彎曲、腎虛消瘦、骨質疏鬆、眼睛發白、多慮等症狀,都是因為先天腎氣不足所造成的。應使用六味丸加上鹿茸來進行補腎治療。

如果因為精氣未足而與女子行房事,會導致頭暈目眩、口渴痰多,或發熱、足部發熱、腰腿痠軟,或自汗、盜汗、大小便不通暢和疼痛等各種疾病,症狀難以名狀。我通常會使用六味丸、八味丸這兩種丸劑,以及補中益氣等方劑,靈活搭配使用,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。(具體方劑見補益類方劑。)

小兒五歲不能言,咸以為廢人也。但其形色悉屬肺腎不足,遂用六味丸加鹿茸及補中益氣湯加五味,兩月餘,形氣漸健;將五月半載,能發一二言;至年許,始聲音明白。(方見補益。)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五歲的小孩說話說不清楚,大家都以為他會有缺陷。但是他的外貌和氣色都顯示出肺腎虛弱,於是使用六味丸加上鹿茸,以及補中益氣湯加上五味子,兩個多月後,他的身體和氣色都逐漸健康;過了一年半載,他能夠說出一兩句話;到了大約一年後,他的聲音才變得清晰明白。(這個方子見於《補益類方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