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1)
卷之七 (1)
1. 小兒科
小兒神色總斷:
凡小兒病,宜先觀形症神色,然後察脈。假如肝之為病則面青;心之為病則面赤;脾之為病則面黃;肺之為病則面白;腎之為病則面黑。先要分別五臟形症,次看稟受盈虧、胎氣虛實。明其標本而治之,無不可者。
白話文:
對於小兒疾病,應先觀察孩子的外貌、症狀和氣色,再號脈。假設是肝臟出問題,則面容會青綠;如果是心臟出問題,面容會發紅;若是脾臟出問題,面容會發黃;肺臟出問題,面容會發白;腎臟出問題,面容會發黑。首先要分辨出五臟的症狀,接著觀察孩子的先天體質及母體胎氣是否虛弱或強健。瞭解了這些表象和根本原因,再針對病症進行治療,沒有不能治癒的。
入門審候歌:
觀形察色辨因由,陰弱陽強發硬柔;
若是傷寒雙足冷,要知有熱肚皮求;
鼻冷便知是瘡疹,耳冷應知風熱症;
渾身皆熱是傷寒,上熱下冷傷食病。
五指稍頭冷,驚來不可當;
若逢中指熱,必定是傷寒;
中指獨自冷,麻痘症相傳;
女右男分左,分明仔細看。
觀面部五色:
面赤為風熱,面青驚可詳;
心肝形此見,脈症辨溫涼;
脾怯黃疳積,虛寒㿠白光;
若逢生黑氣,腎敗命須亡。
面部觀形察色:
下頦屬腎水,北;左腮屬肝木,東;額上屬心火,南;鼻準屬脾土,中;右腮屬肺金,西。
白話文:
觀察病人的形體和面色可以判斷病因。陰虛的人體質較弱,陽盛的人體質較強,身體表現會有所不同。如果病人手腳冰冷,可能是傷寒;如果病人腹部發熱,可能是熱病。鼻子冰冷可能是瘡疹,耳朵冰冷可能是風熱症。全身發熱可能是傷寒,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冰冷可能是傷食病。
五指尖端冰冷,可能是驚嚇;如果只有中指發熱,可能是傷寒;如果只有中指冰冷,可能是麻痘症。觀察五指時,要注意男女不同,女左男右。
觀察臉部顏色也能判斷病情:臉色發紅可能是風熱,臉色發青可能是驚嚇。心、肝、脾、腎虛弱在臉上會有不同的表現,脈象也能幫助判斷是寒症還是熱症。脾虛的人臉色發黃,可能是疳積;虛寒的人臉色蒼白。如果臉色發黑,可能是腎臟衰竭,性命垂危。
觀察臉部形狀也能判斷病情:下巴屬腎水,位於北方;左臉頰屬肝木,位於東方;額頭屬心火,位於南方;鼻尖屬脾土,位於中央;右臉頰屬肺金,位於西方。
小兒三歲以下有病,須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關。從第二指側看,第一節名風關,第二節名氣關,第三節名命關。辨其紋色,紫者屬熱,紅者屬寒,青者驚風,白者疳病,黑者中惡,黃者脾之困也。若現於風關為輕,氣關為重,過於命關,則難治矣。
白話文:
孩子三歲以下生病,需要看男左女右手手的虎口三關。從第二指側觀察,第一節叫風關,第二節叫氣關,第三節叫命關。辨識條紋的顏色,紫色的表示熱,紅色的表示寒,青色的表示驚風,白色的表示疳病,黑色的表示中惡,黃色的表示脾氣虛弱。如果症狀出現在風關,病情較輕;出現在氣關,病情較重;超過命關,則難以治癒。
三關脈紋主病歌:
紫黑紅傷寒,青驚白是疳,
黑時因中惡,黃即困脾端。
又:
青色大小曲,人驚並四足;
赤色大小曲,水火飛禽撲;
紫色大小曲,傷米麵魚肉;
黑色大小曲,脾風微作搐。
手指脈紋八段錦:
魚刺形,主驚風、痰熱。
懸針形,主傷風、泄瀉、積熱。
水字形,主驚疳、食積、咳嗽。
乙字形,主肝病驚風。
蟲形,主肝蟲,大腸穢積。
環形,主疳積吐逆。
亂紋主蟲。
珠形主死。
虎口三關脈紋圖:
風關第一節,寅位;氣關第二節,卯位,命關第三節,辰位;虎口叉手處是也。
白話文:
紫黑色脈紋代表傷寒,青色代表驚風,白色代表疳積,黑色代表中惡,黃色代表脾虛。
青色脈紋大小不一,形狀彎曲,代表驚風,並伴隨四肢抽搐;紅色脈紋大小不一,形狀彎曲,代表水火攻心,飛禽走獸驚嚇;紫色脈紋大小不一,形狀彎曲,代表飲食不節,損傷脾胃;黑色脈紋大小不一,形狀彎曲,代表脾胃虛弱,四肢抽搐。
魚刺形脈紋主驚風、痰熱;懸針形脈紋主傷風、泄瀉、積熱;水字形脈紋主驚疳、食積、咳嗽;乙字形脈紋主肝病驚風;蟲形脈紋主肝蟲、大腸穢積;環形脈紋主疳積吐逆;亂紋脈紋主蟲;珠形脈紋主死。
虎口三關脈紋分別是風關、氣關、命關,分別位於拇指第一節、第二節、第三節,虎口叉手處是三關脈紋的起始位置。
凡小兒至三歲以上,乃用一指按寸、關、尺三部,常以六七至為率。添則為熱,減則為寒,浮洪風盛,數則多驚,沉遲為虛,沉實為積。
白話文:
對於 3 歲以上的兒童,可以使用一個手指按壓寸、關、尺三部位置,通常以脈搏跳動 6-7 次為標準。
- 如果脈搏次數增加,表示發熱。
- 如果脈搏次數減少,表示虛寒。
- 如果脈搏浮動而有力,表示風氣旺盛。
- 如果脈搏跳動頻率快,表示容易受到驚嚇。
- 如果脈搏沉緩,表示氣血虛弱。
- 如果脈搏沉重有力,表示有積塊或積液。
小兒脈法總歌:
小兒有病須憑脈,一指三關定息數;
遲冷數熱古今傳,浮風沉積當先識;
左手人迎主外證,右手氣口主內疾;
外候風寒暑濕侵,內候乳食痰積致;
洪緊無汗是傷寒,浮緩傷風有汗液;
浮洪多是風熱盛,沉細原因乳食積;
沉緊腹中痛不休,弦緊喉間作氣急;
緊促之時疹痘生,緊數之際驚風至;
虛軟慢驚作瘛瘲,緊實風癇發搐搦;
軟而細者為疳蟲,牢而實者因便閉;
脈芤大小便中血,虛濡有氣兼驚悸;
滑主露濕冷所傷,弦急客忤君須記;
大小不勻為惡候,二至為危三至卒;
五至為虛四至損,六至平和曰無疾;
七至八至病尤輕,九至十至病熱極;
十一二至死無疑,此訣萬中無一失。
小兒死候歌:
眼生赤脈貫瞳人,囟門腫起又作坑;
指甲黑色鼻乾燥,鴉聲忽作肚青筋;
虛舌出口咬牙齒,目多直視不轉睛;
魚口氣急啼不得,蛔蟲既出死形真;
手足擲搖驚過節,靈丹十救一無生。
魚目定睛夜死,面青唇黑晝亡;
啼而不哭是痛,哭而不啼是驚;
嗞煎不安是煩,嗞啀不定是燥。
白話文:
小孩生病要靠把脈來診斷,一根手指頭摸三關,就能定生死。古人傳下脈法,遲緩冷弱代表虛弱,快速熱盛代表實熱。脈浮是外感風寒,脈沉是內積痰食,要先辨別清楚。左手人迎脈主外感,右手氣口脈主內疾。外感風寒暑濕,內積乳食痰積,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。脈洪而緊,無汗,是傷寒;脈浮而緩,有汗液,是傷風。脈浮而洪,多是風熱盛;脈沉而細,是乳食積導致。脈沉而緊,腹痛不止;脈弦而緊,喉間氣急。脈緊而促,疹子要長;脈緊而數,驚風要發作。脈虛而軟,慢驚作瘛瘲;脈緊而實,風癇發搐搦。脈軟而細,是疳蟲;脈牢而實,是因便秘。脈芤,大小便帶血;脈虛濡,有氣又驚悸。脈滑,是露濕冷所傷;脈弦急,是客忤,要牢記。脈大小不勻,是惡兆;脈兩指為危,三指為卒。五指為虛,四指為損;六指平和,表示無病。七指八指,病比較輕;九指十指,病熱很重。十一指十二指,無疑是死期到了。這秘訣萬中無一失。
小孩死亡的徵兆:
眼球生出紅色血絲貫穿瞳孔,囟門腫起又凹陷,指甲變黑,鼻子乾燥,聲音嘶啞像烏鴉叫,肚子上青筋凸顯。舌頭伸出,牙齒咬緊,眼睛直視不能轉動,嘴巴像魚嘴一樣呼吸急促,哭不出聲,肚子裡蛔蟲吐出來,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。手腳亂抖,驚厥不止,十個救一個,也難逃一死。
眼睛定睛,晚上就會死去;臉色青白,嘴唇發黑,白天就會死去。哭不出聲是疼痛,哭聲微弱是驚嚇。聲音嘶啞不安是煩躁,聲音微弱不定是燥熱。
2. 急驚
急驚風症,牙關緊急,壯熱涎潮,竄視反張、搐搦顫動、唇口眉眼牽引、口中熱氣、頰赤唇紅、二便閉結、脈浮洪數緊,此內有實熱、外挾風邪,當截風定搐。若痰熱尚作,仍微下之,痰熱既泄,急宜調養胃氣;搐定而痰熱少退,即宜調補脾氣。此大法也。
白話文:
劇烈驚風症,症狀包括:牙關緊閉,發高燒、流口水,眼神亂飄、全身抽搐顫動,嘴巴、眉毛、眼睛跟著抽動,口中呼出熱氣,臉頰泛紅、嘴脣發紅,大小便不通,脈搏浮大有力且跳動快速。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有熱邪,體外受到風邪侵襲所致。治療時,應先驅風定驚。如果還有痰熱作祟,仍需輕微下行引藥。痰熱祛除後,應立即調理胃氣;驚風平息後,痰熱稍退,則應調補脾氣。這是治療的總原則。
急驚屬肝,風邪、痰熱有餘之症也。急驚者,陽症也,治宜解表,敗毒散主之。若急驚、肚腹脹痛,靈砂丸、萬億丸之類。
白話文:
急驚症屬於肝臟問題,是由於風邪、痰熱過盛所致。急驚症是一種陽症,治療時應該疏散表氣,清熱敗毒。若急驚症伴有肚子脹痛,可以使用靈砂丸、萬億丸等藥物。
敗毒散,治急驚風初起,發熱,手足搐搦、上宮天吊、角弓反張,並一切感冒風寒,頭疼發熱、咳嗽喘急、鼻塞聲重,及瘡疹欲出發搐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敗毒散,用於急驚風發作初期,症狀有發燒、手腳抽搐、牙關緊閉、全身痙攣,以及各種因風寒引起的感冒,症狀有頭痛發燒、咳嗽氣喘、鼻塞聲音沙啞,以及瘡疹發作前肢體抽搐,均適合服用。
人參,羌活,獨活,柴胡,前胡,茯苓(去皮),桔梗(去蘆),川芎,枳殼(去瓤炒),天麻,全蠍(去毒),姜蠶(炒),白附子(煨),地骨皮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,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靈砂丸,治小兒風痰驚積至危篤者,如神。
白話文:
人參、羌活、獨活、柴胡、前胡、茯苓(剝皮)、桔梗(去蘆頭)、川芎、枳殼(去瓤,炒過)、天麻、全蠍(去除毒性)、姜蠶(炒過)、白附子(煨過)、地骨皮(各取等量)、甘草(取一半的量),以上藥材共研為一劑,再加入生薑三片,加水煎煮服用。
南星(泡),半夏(泡),巴豆(去殼酒煮乾二次。各五錢),全蠍,硃砂(一半入藥,一半為衣。各三錢),姜蠶(炒,七分),輕粉(少許)
白話文:
南星(浸泡),半夏(浸泡),巴豆(去殼,用酒煮幹兩次,各 5 錢),全蠍,硃砂(一半入藥,一半做外衣,各 3 錢),姜蠶(炒,7 分),輕粉(少量)
上為末,水和丸如黍米大,每一次三丸。如驚風,金銀湯下。其餘薑湯下。
白話文:
研磨成細末,用少許水混合搓成小米粒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丸。如果是驚風,可以用金銀湯送服。其他情況下可以用薑湯送服。
龍腦安神丸,專治大人、小兒驚風癲癇,男、婦骨蒸勞熱咳嗽,語澀舌強久不瘥者,及傷寒大熱不解,久無汗者。大人服一丸,井花水調雄黃四五分送下,或細嚼,或研下。小兒一歲以下者,四之一;二三歲,三之一;四五歲以上者,二之一。極神效。
白話文:
龍腦安神丸
用途:
專門治療:
- 成人、兒童的驚厥癲癇
- 男女骨蒸勞熱、咳嗽
- 語言不清、舌強發僵且長時間未癒者
- 傷寒高熱不退、長時間不出汗者
服用方法:
- 成人服用一丸,用井花水調和少許雄黃(約四至五分)送服,或直接細嚼,或研磨後服下。
- 一歲以下兒童:服用四分之一丸
- 兩至三歲兒童:服用三分之一丸
- 四歲以上兒童:服用二分之一丸
功效:
極為有效。
牛黃(五分),片腦(三分),烏犀角(二錢),硃砂(飛過,二錢),人參(去蘆,二錢),白茯神(去皮,三錢),地骨皮(二錢),麥門冬(去心,二錢),桑白皮(二錢),麝香(三分),馬牙硝(三分)、甘草(二錢)
白話文:
牛黃(0.5克),冰片(0.3克),犀牛角粉(20克),硃砂(研磨,20克),人參(去蘆頭,20克),茯苓(去皮,30克),地骨皮(20克),麥門冬(去芯,20克),桑白皮(20克),麝香(0.3克),馬牙硝(0.3克),甘草(20克)
上各為末,分兩秤停,合為一處,煉蜜為丸。每兩作十丸,金箔四大張為衣,陰乾,瓷器內放,用黃蠟作蓋,恐泄腦麝之氣。此方百發百中,其功不能盡述。
白話文: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秤量後分成兩份,然後混合在一起,加入蜂蜜搓成丸狀。每兩藥材製成十顆藥丸,用金箔剪成四張大片作為藥丸外衣。將藥丸晾乾後放入瓷器中,用黃蠟封蓋,防止麝香的氣味散發。這個方劑效果顯著,功效無法一一列舉。
千金散,治小兒一切痰喘,急慢驚風,雖至死,但能開口灌下,無不活者。
白話文:
千金散:
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小兒所有的痰喘、急慢驚風,即使到了快要死的程度,只要還能張嘴灌下去,沒有治不好的。
全蠍(炙),姜蠶(各三分),硃砂(四分),牛黃(六釐),冰片,黃連,天麻(各四分),膽星,甘草(各二分)
白話文:
烤全蠍、姜蠶(各三分之一)、硃砂(四分之一)、牛黃(六釐克)、冰片、黃連、天麻(各四分之一)、膽星、甘草(各二分之一)
上為末,每用五七釐,薄荷、燈芯、金銀煎湯,不拘時調下。
白話文:
把它研成細末(用量的單位是小撮),每次取五或七撮,加上薄荷、燈芯、金銀花煎湯,不限時間,隨時喝下。
保生錠,治小兒急慢驚風,痰涎壅盛、胎驚內吊、多啼、夜間恍惚不寧、久患癲癇、咳嗽發熱、夏月中暑發搐皆治。常服,鎮驚安神寧心。
白話文:
保生錠
功效:
- 治療小兒驚風(包括急性和慢性),痰涎阻滯,胎動不安,夜哭不止,晚上驚醒不安,久患癲癇,咳嗽發燒,夏季中暑抽搐。
- 長期服用可以鎮驚安神,安心寧神。
牛黃(三錢),天竺黃,辰砂(各一兩),雄黃(三錢),麝香(五分),片腦(五分),琥珀(一兩),珍珠(五錢),大赭石(三錢,火煅七次),蛇含石(三錢,火煅七次),金銀箔(四帖),天麻,防風,甘草,茯苓(去皮),人參(各三錢),姜蠶,血竭(各五錢),遠志(去心,三錢),陳皮,牛膽星(各一兩)
白話文:
牛黃(15克),天竺黃、硃砂(各60克),雄黃(15克),麝香(2.5克),冰片(2.5克),琥珀(60克),珍珠(25克),赭石(15克,歷經七次煅燒),蛇含石(15克,歷經七次煅燒),金箔、銀箔(各20張),天麻、防風、甘草、茯苓(去皮)、人參(各15克),姜蠶、血竭(各25克),遠志(去心,15克),陳皮、牛膽星(各60克)。
上為細末,用米粉糊為錠,辰砂為衣,用薄荷湯化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米糊做成藥錠,外面裹上一層硃砂,再用薄荷湯送服。
大聖奪命金丹,治小兒急慢驚風,癲癇天吊,客忤物忤中惡,及初生臍風、撮口著噤、胎驚胎癇、牙關緊急、驚風痰熱、搐搦掣顫、反躬竄視、昏悶不醒,但是一切驚風危惡緊急之症並皆治之,其效如神。其他驚藥俱不及此,真起死回生之良劑也。(楊繩雨傳。)
白話文:
大聖奪命金丹,用於治療小兒急性和慢性的抽搐,癲癇、天吊,異物入體和中毒引起的不適,以及新生兒臍部抽搐、牙關緊閉、胎驚、牙關緊閉、抽搐發熱、抽搐顫抖、反弓痙攣、昏迷不醒等所有抽搐危重的緊急症狀,效果神速如靈丹妙藥。其它治療抽搐的藥品都比不上它,是真正的起死回生的良方。(楊繩雨傳)
天麻(泡),全蠍(去毒),姜蠶(炒),膽星,防風(去蘆),羌活,白附子(炮),茯神(去皮木),川芎,遠志(泡去心),桔梗(去蘆,炒),石菖蒲,半夏(薑製),人參(去蘆),白朮(去蘆),茯苓(去皮),酸棗仁(炒),荊穗,細辛(各五錢),川烏(炮去皮臍,一個),烏蛇尾(酒浸、炙,五錢),甘草,大赤頭蜈蚣(一條,薄荷汁浸焙),沉香,犀角,羚羊角,辰砂(水飛),珍珠,琥珀(各一錢),天竺黃(一兩),牛黃(一錢五分),雄黃,麝香(各一錢),金箔(三十片),銀箔(四十片)
白話文:
天麻(泡製)、全蠍(去毒)、炒姜蠶、膽星、防風(去蘆)、羌活、炮白附子、去皮木茯神、川芎、泡去心遠志、去蘆炒桔梗、石菖蒲、薑製半夏、去蘆人參、去蘆白朮、去皮茯苓、炒酸棗仁、荊穗、細辛(各五錢)、炮去皮臍川烏(一個)、酒浸炙烏蛇尾(五錢)、甘草、大赤頭蜈蚣(一條,薄荷汁浸焙)、沉香、犀角、羚羊角、水飛辰砂、珍珠、琥珀(各一錢)、天竺黃(一兩)、牛黃(一錢五分)、雄黃、麝香(各一錢)、金箔(三十片)、銀箔(四十片)
上為末,薑汁打糊為丸,如芡實大,硃砂為衣。每服一丸,用金銀同薄荷煎湯研化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調成糊狀,搓成如芡實般大小的丸子,用硃砂作為外衣。每次服用一顆,用金銀花和薄荷一起煎煮成湯,將藥丸磨碎後加入湯中,不限時間服用。
一小兒潮熱發搐,痰涎上壅,手足指冷,申酉時左腮青色隱白,用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肺,六味丸滋養肝腎而痊。(二方俱見補益。)
白話文:
一位小兒發高燒並抽搐,痰液阻塞上呼吸道,手腳冰冷,下午五點到七點時,左臉頰呈現青紫色帶有蒼白,使用了補中益氣湯來調理脾肺,並使用六味丸滋補肝腎,最後痊癒。(這兩種藥方都記載在補益類中。)
一小兒三歲,因驚搐搦、發熱痰盛,久服抱龍丸等藥,面色或赤或青,此心肝二經血虛、風熱生痰也。用六味丸滋腎生血,用六君、柴胡、升麻調補脾胃而安。(三方俱見補益。)
白話文:
有個三歲小孩,因為受到驚嚇而抽搐抖動、發燒,痰液很多。他長期服用抱龍丸等藥物,但臉色時而紅潤時而發青。這是因為心肝二經血虛,風熱生痰所致。
治療方法是:
- 使用六味丸滋養腎臟生血
- 使用六君、柴胡、升麻等藥物調補脾胃,讓身體安定下來
(這三種藥方都可以在補益類中找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