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2)

1. 經閉

婦人壯盛經閉者,此血實氣滯,宜專攻也。

通經丸,治經閉並乾血氣。

斑蝥(二十個,糯米炒),大黃(五錢),桃仁(四十九個)

白話文:

斑蝥(20 隻,用糯米炒製) 大黃(5 錢) 桃仁(49 顆)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空心,酒下五七丸;甚者十五丸。如血枯經閉者,四物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把藥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。空腹時,用酒送服五到七粒;病情嚴重的,可以服用十五粒。如果是血虛經閉,可以用四物湯送服。

通經甘露丸,治婦人經血不通,崩漏腸風,赤白帶下,血氣五淋,產後積血,男女五勞七傷及小兒骨蒸勞熱,夫婦陰血陽精不交,諸疾神效。

白話文:

通經甘露丸

功效: 治療婦女經血不通暢、崩漏帶下、赤白帶下、血氣五淋、產後積血,男女因過度勞累或受傷導致的身體虛弱和過熱,夫婦之間陰陽不協調導致的各種疾病,具有神奇的療效。

大黃(四兩,用頭紅花四兩,入水取汁浸一日,不用紅花;四兩,童便入鹽二錢,浸一日取出曬乾,不用童便;四兩,用好酒浸一日,令軟,切片如杏核大,曬乾,入巴豆,去皮,三十五粒,同炒黃色,去巴豆不用;四兩,用當歸四兩,入淡醋浸一日,曬乾,不用當歸),上四分共合一處,入南木香二兩、百草霜五錢,共為細末,以當歸、醋紅花水煮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

白話文:

大黃(120 克):

  • 四兩(60 克)用紅色花頭浸泡在水中一天,然後取出紅色花頭不用。
  • 四兩(60 克)浸泡在加了鹽的童便中一天,然後取出曬乾,不用童便。
  • 四兩(60 克)浸泡在好酒中一天,使之變軟,切成杏仁大小的薄片,曬乾,加入巴豆(去除外皮,35 粒),一起炒至金黃色,去掉巴豆不用。
  • 四兩(60 克)用當歸四兩(60 克)浸泡在淡醋中一天,曬乾,不用當歸。

把以上四種處理好的大黃共一處混合,加入南木香二兩(30 克)、百草霜五錢(7.5 克),全部研磨成細粉末。用當歸和醋紅花水煮成的米糊作為丸子基底,將粉末混合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

用法: 每次服用 30-40 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

反經丸,治婦人經閉不通,不論新久。

乳香沒藥孩兒茶,巴豆(去殼),蔥白(各五分),斑蝥(五個)

白話文:

乳香、沒藥、孩兒茶、巴豆(去殼)、蔥白(各 5 克),斑蝥(5 個)

上為末,共搗為丸,綿裹三層,系放筒上,將線繫住,送入陰戶內三四寸許,俟一炷香時,經水即下。

一粒仙丹,治婦人乾血癆,並赤白帶下,種子如神。

巴豆(一百二十個,去殼,用新磚一塊,將豆紙包放磚上,捶去油,令淨如面白,方好用),斑蝥(六十個,去翅足為末),穿山甲(五錢,油煎過,為末),皂角(一兩,刮粗皮,火炮為末),苦葶藶(末,一兩),大黃(末,一兩)

白話文:

巴豆(120 顆,去除外殼,用一塊新磚頭,用紙將巴豆包起來放在磚頭上,敲打去除油脂,直到乾淨得像麵粉一樣白,纔可以用) 斑蝥(60 個,去除翅膀和腳,磨成粉末) 穿山甲(5 錢,用油煎過,磨成粉末) 皁角(1 兩,颳去粗皮,用火爆過,磨成粉末) 苦葶藶(粉末,1 兩) 大黃(粉末,1 兩)

上合一處,以棗煮,去皮、核,丸藥如彈子大。用綿繭張開裹藥在內,穿入三寸竹簡上,頭後仍留系二三寸余,挽一轉,不令藥氣出外。用時先以溫水洗陰內,令潔淨拭乾;卻以蔥汁浸濕藥頭,送入子宮極深處整一日一夜取出,藥不用。此藥用後,少間耳,冷氣下行,發寒發熱如傷寒之狀不怕,飲食任意食用無妨,半日即通,或鮮血,或死血,一切惡物悉下。忌生冷發物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集中在一處,用大棗煮沸,取出果皮和果核,將藥材搓成如彈珠大小的丸藥。

用棉繭展開,包住藥丸,用三寸長的竹籤從中穿過,竹籤後端留出兩三寸長,打個結,防止藥氣外洩。

使用時,先用溫水清洗陰道內部,擦拭乾淨;用蔥汁浸濕藥丸一端,將藥丸送入子宮深處,放置一整天一夜取出,藥丸無需繼續使用。

使用此藥後,很快就會感到一股寒氣向下流動,會出現寒戰發熱,類似傷寒的症狀,不必擔心。飲食不受限制,半日後會排出體液,可能是鮮血或暗紅色血,其他有害物質也會一併排出。

使用期間避免食用生冷、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。

自此,子宮和暖而交媾則有孕矣。

婦人虛弱經閉者,此血脈枯竭,宜補,經自通也。

通經調氣湯,治婦人經閉虛弱者。

當歸(酒洗),川芎白芍(酒炒),生地黃(酒浸),香附(童便炒,各一兩),牡丹皮(八錢),柴胡(六錢),黃柏(酒炒),知母(酒、童便炒,八錢),黃芩(酒炒,六錢),牛膝(去蘆酒洗,八錢),桃仁,紅花(二味量入)

白話文:

當歸(用酒洗), 川芎, 白芍(用酒炒), 生地黃(用酒浸泡), 香附(用童便炒,各一兩), 牡丹皮(八錢), 柴胡(六錢), 黃柏(用酒炒), 知母(用酒和童便炒,八錢), 黃芩(用酒炒,六錢), 牛膝(去掉蘆頭,用酒洗,八錢), 桃仁, 紅花(這兩種藥材酌量添加)

上銼作十劑,水煎,空心一服,臨臥一服。

牡丹皮湯,治室女經閉,咳嗽發熱。

牡丹皮(一錢半),當歸(一錢半),川芎(八分),白芍,生地黃,陳皮白朮,香附(各一錢),柴胡,黃芩(各一錢),甘草(四分)

白話文:

牡丹皮(15克),當歸(15克),川芎(8克),白芍(10克),生地黃(10克),陳皮(10克),白朮(10克),香附(10克),柴胡(10克),黃芩(10克),甘草(4克)
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
養真湯,治婦人經閉不通,臍下一塊,已經三載,顏色如故,百藥無功。服此數劑經行,又投數服而塊消矣。

白話文:

養真湯,用於治療婦女經閉不通長達三年,臍下有一塊硬塊,顏色正常,服用其他藥物無效。服用幾劑後,經血開始流出,再服用幾劑,硬塊就消除了。

當歸(酒洗),川芎,白芍(酒炒),益母草,香附(酒、醋、米泔、童便同浸,炒),熟地(薑汁炒),山茱萸(去核),白茯苓(去皮),梔子(炒),小茴(酒炒),陳皮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當歸(用酒清洗),川芎,白芍(用酒炒過),益母草,香附(用酒、醋、米泔、童便浸泡後炒過),熟地(用薑汁炒過),山茱萸(去掉果核),白茯苓(去掉外皮),梔子(炒過),小茴香(用酒炒過),陳皮(以上各味藥材等量)

上銼六劑,水煎服盡。經通後,此作丸服。

六味地黃,治婦女經閉發熱或咳嗽等症。

婦人半虛半實經閉者,宜攻補兼施也。

通經湯,治婦女經閉者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,生地黃,大黃,官桂,厚朴枳殼枳實,黃芩,蘇木,紅花,烏梅

白話文:

**當歸:**滋補氣血,活血化瘀 川芎: 活血行氣,散瘀止痛 白芍: 柔肝斂陰,緩急止痛 生地黃: 滋陰清熱,養血涼血 大黃: 瀉熱通便,清熱解毒 官桂: 溫補陽氣,補火助陽 厚朴: 消食化痰,理氣和胃 枳殼: 理氣寬中,消食導滯 枳實: 理氣消積,下氣行滯 黃芩: 清熱燥濕,清肝降火 蘇木: 活血止血,行氣止痛 紅花: 活血化瘀,通經止痛 烏梅: 收斂固澀,安神止痛

上銼一劑,薑棗煎服。

調經養血丸,治婦女經脈不行或不調,或前或後,赤白帶下,久不成孕。服此有孕,任服。

白話文:

調經養血丸

治療女子經絡不通暢或不規律,經期提前或延後,有白帶或血帶,長期不孕。服用此藥後有懷孕的可能,可以持續服用。

香附(十二兩,酒、醋、鹽湯、童便各浸三日,取出,炒),當歸(酒洗),白芍(酒炒。各二兩),川芎(一兩),生地黃(酒洗,二兩),茯苓(去皮),白芷(一兩),牡丹皮(酒洗,二兩),乾薑(炒,一兩),肉桂(一兩),紅花(一兩),桃仁(泡去皮、一兩),玄胡索(六錢),沒藥(一兩),半夏香油炒,一兩),甘草(蛤粉炒成珠,一兩),小茴(炒,三錢),莪朮(煨,醋炒,五錢),阿膠(炙,五錢)

白話文:

香附(12兩,分別浸泡在酒、醋、鹽湯、童便中三天,取出後炒) 當歸(用酒清洗) 白芍(用酒炒,各2兩) 川芎(1兩) 生地黃(用酒清洗,2兩) 茯苓(去皮) 白芷(1兩) 牡丹皮(用酒清洗,2兩) 乾薑(炒,1兩) 肉桂(1兩) 紅花(1兩) 桃仁(泡去皮,1兩) 玄胡索(6錢) 沒藥(1兩) 半夏(用香油炒,1兩) 甘草(用蛤粉炒成珠,1兩) 小茴(炒,3錢) 莪朮(煨,用醋炒,5錢) 阿膠(炙,5錢)

上為末,醋糊丸。每服八十丸,空心,白湯、黃酒任下。

婦女經閉有積塊者,宜養血破積也。

四物調經湯,治婦女或十五六歲經脈不行,日夜生寒熱,,手足麻痹,飲食少進,頭痛惡心嘔吐,腹中忽然結一塊。衝動痛者宜。此誤食生冷感而致也。

白話文:

四物調經湯

適用於女性在十五、十六歲時,出現經脈不通暢、晝夜發冷發熱、手腳麻痺、食慾不振、頭痛、噁心嘔吐、腹部突然結塊、疼痛難忍的情況。通常是吃了生冷食物導致的。

當歸(酒洗),川芎,白芍(酒炒),柴胡,枳殼(去穰麩炒。各八分),黃芩,熟地黃(酒浸),陳皮,莪朮(醋炒),三稜(醋炒),白朮(去蘆),白芷,小茴(鹽水炒),玄胡索(各五分),香附(童便炒,一錢二分),青皮(麩炒),砂仁,紅花,甘草(各四分)

白話文:

  • 當歸(用酒洗過)
  • 川芎
  • 白芍(用酒炒過)
  • 柴胡
  • 枳殼(去除瓤、麩,炒過。各 8 分)
  • 黃芩
  • 熟地黃(用酒浸泡過)
  • 陳皮
  • 莪術(用醋炒過)
  • 三稜(用醋炒過)
  • 白朮(去除蘆)
  • 白芷
  • 小茴香(用鹽水炒過)
  • 玄胡索(各 5 分)
  • 香附(用童便炒過,1 錢 2 分)
  • 青皮(用麩炒過)
  • 砂仁
  • 紅花
  • 甘草(各 4 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、蔥白三根,水煎溫服。若有塊不通,須與調經丸間服;遍身疼痛加羌活獨活;咳嗽加杏仁五味子各五分;肚痛加炒乾漆七分,瘧疾加草果常山;泄瀉去枳殼,加肉蔻。

白話文:

第一劑藥:

  • 生薑片 3 片
  • 蔥白 3 根

用清水煮沸後,趁溫熱服用。

其他注意事項:

  • 如果有結塊不暢通的情況,需要同時服用調經丸。
  • 全身疼痛時,可加入羌活和獨活。
  • 咳嗽時,可加入杏仁和五味子,各 5 分。
  • 肚子痛時,可加入炒乾漆 7 分。
  • 瘧疾時,可加入草果和常山。
  • 腹瀉時,要去除枳殼,加入肉蔻。

調經丸

當歸(酒洗,二兩),川芎,熟地黃(薑汁炒),青皮(麩炒),陳皮,枳殼(去瓤炒),白朮(去蘆),厚朴(薑汁炒),小茴香(炒),艾葉(去筋,各一兩),香附(醋炒,五兩),三稜(煨醋炒),莪朮(煨醋炒),砂仁,白芷,牛膝(去蘆,酒洗),玄胡索(各一兩),粉草,琥珀(各五錢,另研入)

白話文:

當歸(用酒清洗,二兩),川芎,熟地黃(用薑汁炒過),青皮(用麩皮炒過),陳皮,枳殼(取出果瓤炒過),白朮(去除蘆葦),厚朴(用薑汁炒過),小茴香(炒過),艾葉(去除筋脈,各一兩),香附(用醋炒過,五兩),三稜(用醋煨過並炒過),莪朮(用醋煨過並炒過),砂仁,白芷,牛膝(去除蘆葦,用酒清洗),玄胡索(各一兩),粉草,琥珀(各五錢,研碎後加入)

上為末,醋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八九十丸,米湯下,酒亦可。若肚痛加蒼朮、白朮。

白話文:

將中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醋糊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果實。每次服用八九十丸,以米湯或酒送服。如果出現腹痛,可以加入蒼朮和白朮。

婦人經通之後,宜調理之劑也。加減四物湯加香附、陳皮之類。(方見補益。)

白話文:

月經結束後,建議進行調養身體的治療。可以調整四物湯,加入香附、陳皮等藥材。(詳細治療方法請參閱增補藥品部分。)

滋陰百補丸,治女人勞傷,氣血不足,陰陽不和,乍寒乍熱、心腹疼痛、不思飲食、尩羸乏力。

白話文:

滋陰百補丸,用於治療女性因勞累受傷導致的氣血不足,陰陽失調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心臟和腹部疼痛,食慾不振,身體虛弱無力。

香附(一斤,炒去毛,分四制,酒、醋、鹽湯、童便各浸四兩,俱炒焙乾),益母草(八兩,搗末),當歸(六兩,酒浸),熟地黃(酒洗),白朮(去蘆,各四兩),人參(去蘆),茯苓(去皮),玄胡索(各二兩),白芍(三兩,炒),甘草(炙,一兩),川芎(二兩)

白話文:

香附(一斤,炒去毛,分四份,分別用酒、醋、鹽湯、童便各浸泡四兩,全部炒乾)

益母草 (八兩,搗成粉末)

當歸 (六兩,用酒浸泡)

熟地黃 (用酒洗淨)

白朮 (去蘆,各四兩)

人參 (去蘆)

茯苓 (去皮)

玄胡索 (各二兩)

白芍 (三兩,炒過)

甘草 (炙過,一兩)

川芎 (二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六十丸,空心,宿砂湯下,或酒、醋、白滾水任下。

一婦人胃氣素弱,為哭母,吐血咳嗽、盜汗發熱、經水三月不行。余以為悲則傷肺,思則傷脾,遂朝服補中益氣湯(方見補益)加桔梗、貝母、知母;夕用歸脾湯(方見健忘)服六味丸而愈(方見補益。)

白話文:

有一位女性的胃氣本來就比較弱,因為哭泣而思念她的母親,導致她吐血、咳嗽、盜汗、發熱,並且月經已經三個多月沒來了。我認為悲傷會損傷肺部,思念會損傷脾髒,所以早上服用「補中益氣湯」(詳見補益類藥方),並加入桔梗、貝母、知母;晚上服用「歸脾湯」(詳見健忘類藥方),同時服用「六味丸」(詳見補益類藥方),最終治癒了她。

一婦人久患瘧疾,作則經不行,形虛脈大、頭痛懶食、大便泄瀉、小便淋瀝、口乾唇裂、內熱腹脹,蓋由久瘧,正氣已虛,陰火獨旺。用補中益氣湯治之尋愈。唯不時頭痛,乃加蔓荊子而痛止;又兼六味地黃丸而經行。(方見補益。)

白話文:

一位女子長期患有瘧疾,發作時月經就會停止,身體虛弱,脈搏強而有力、頭痛懶得多吃東西、大便溏瀉、小便淋漓,口乾脣裂、內熱腹脹,這是因為瘧疾纏綿日久,正氣已經虛弱,陰虛火旺導致的。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後,病情很快痊癒。只是偶爾頭痛,於是加蔓荊子才止住了疼痛;又兼用六味地黃丸,月經才正常來潮。(具體藥方見補益類)。

魏憲副寵夫人,患逆經吐血不止。予診六脈微澀有力,此血虛火盛也。以四物去熟地、用生地共一兩,加酒蒸大黃一兩同煎,入童便服之。服後,血止經通矣。

白話文:

魏憲的副寵夫人,得了月經不調,吐血不止。我診斷後發現六脈跳動微弱卻有力,這是血虛火旺的徵兆。於是我開了四物湯,去掉了熟地,用了 生地共一兩,加入了用酒蒸過的 大黃一兩一起煎煮,用小孩的尿液送服。服藥後,血止了,月經也正常了。

徐憲副寵夫人,患經閉,人皆擬有孕。乃七八個月漸覺黃瘦,腹中左右有塊如鼓,發熱面赤,不思飲食。余診六脈微澀,此血枯氣鬱也。以四物湯加香附、牡丹皮、白朮之類十數服,又加桃仁、紅花又數服,方與四炒枳殼丸,不三四服,打下血塊若許,始愈。

白話文:

徐憲的妾室生病了,她的月經停止,大家都猜測她懷孕了。幾個月後,她逐漸感到身體發黃消瘦,腹部兩側有一個鼓包,發熱面色潮紅,不想吃東西。我診斷她的六脈有些澀滯,這是血虛氣滯引起的。我用四物湯加上香附、牡丹皮、白朮等十多帖藥,又加上了桃仁、紅花等幾帖,然後再給她服用了四炒枳殼丸。不到三四帖藥,就排出了一個很大的血塊,這才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