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四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0)

1. 虛煩

《巢氏病源》曰:心煩不得眠者,心熱也;但虛煩不得眠者,膽寒也。虛煩者,心胸煩擾而不寧也。

加味溫膽湯,治病後虛煩不得臥及心膽虛怯,觸事易驚,短氣悸乏。

白話文:

加味溫膽湯

用於治療:

  • 病後出現虛弱煩躁,無法安眠
  • 心膽虛弱膽怯,容易受驚嚇
  • 氣短、心悸、疲勞無力

半夏(泡七次,三錢半),竹茹枳實(麩炒,各一錢半),陳皮(二錢二分),茯苓甘草(各一錢,一分),酸棗仁(炒),遠志(去心),五味子人參熟地黃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  • 半夏(浸泡七次後,取半兩)
  • 竹茹,枳實(用麩皮炒製,各一兩半)
  • 陳皮(二兩二錢)
  • 茯苓,甘草(各一兩,一錢)
  • 酸棗仁(炒過)
  • 遠志(去芯)
  • 五味子
  • 人參
  • 熟地黃(各一兩)

上銼一劑。薑、棗煎服。

竹葉石膏湯,治大病後,表裡俱虛,內無津液,煩渴心躁及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,但不惡寒,身不疼痛,不可汗下,宜服之(方見傷寒)。

白話文:

竹葉石膏湯 用途: 用於重病後,身體虛弱,體內無津液,出現煩渴、心煩躁動等類似傷寒的症狀,但無惡寒、無疼痛,不宜發汗或瀉下。

(具體藥方請見「傷寒」一章。)

2. 不寐

健忘驚悸、怔忡失志、不寐心風,皆從痰涎沃心,以致心氣不足。若用涼劑太過則心火愈微、痰涎愈盛而病益深,宜理痰氣。

白話文:

記憶力減退、心悸、精神恍惚、心情抑鬱、失眠心煩,這些症狀都是由痰液壅塞心臟,導致心氣不足所引起。如果過度使用涼性藥物,會讓心火更弱、痰液更盛,病情會更加嚴重。因此,應當適當調理痰液和氣息。

高枕無憂散,治心膽虛怯,晝夜不睡。

陳皮半夏(薑製),白茯苓(去皮),枳實(麩炒),竹茹麥門冬(去心),龍眼肉石膏(各一錢半),人參(五錢),甘草(一錢半)

白話文:

陳皮、薑製半夏、去皮白茯苓、麩炒枳實、竹茹、去心麥門冬、龍眼肉、石膏(各15克),人參(50克),甘草(15克)

上銼一劑。水煎服。

酸棗仁湯,治多睡及不睡。

酸棗仁(和皮微炒),人參(去蘆),白茯苓(去皮,各等分)

上銼一劑。水煎,如不要睡,即熱服;如要睡,即冷服。

膽虛不眠,寒也。用酸棗仁(炒),為末,竹葉煎湯調服。膽實多睡,熱也。用酸棗仁(生)為末,茶、薑汁調服。

白話文:

膽氣虛弱引起失眠,是因為寒氣。使用炒過的酸棗仁研磨成粉末,用竹葉煎湯沖服。膽氣實盛導致嗜睡,是因為熱氣。使用生酸棗仁研磨成粉末,用茶水或薑汁沖服。

一小兒十五歲,因用心太過,少寐驚悸、怔忡惡寒。先用補中益氣湯、茯苓、酸棗、遠志,惡寒漸止;又用加味歸脾湯,驚悸少安;又用養心湯而痊。

白話文:

一個十五歲的小孩由於用腦過度,導致睡眠不足、驚悸不安、發呆發愣、怕冷。

一開始使用了補中益氣湯、茯苓、酸棗仁、遠志,怕冷的症狀逐漸緩解;接著使用了加味歸脾湯,驚悸的症狀有所改善;最後使用了養心湯,症狀才完全康復。

3. 邪祟

脈:乍疏乍數、乍大乍小,或促或結,皆邪脈也;脈緊而急者遁屍。

丹溪曰:俗云沖惡者,謂沖斥邪惡鬼崇而病也。如此病者,未有不因氣血先虧而致者焉。血氣者,心之神也。神既衰乏,邪因而入,理或有之。按此恐指山谷狐魅而言。若夫氣血兩虛,痰滯心胸,妨礙升降,不得運行,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職,視聽言動皆為虛。妄以邪治之,其人必死,可不審乎?

白話文:

朱丹溪說:俗稱沖煞的人,是說邪惡鬼祟衝散了人體正氣,導致了疾病。患有這種疾病的人,沒有誰不是因為氣血虛虧導致。氣血是心的靈魂。如果心靈虛弱衰竭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,這個道理是存在的。根據這段話,我們可以推測這裡指的是山林中的狐妖鬼怪。如果是氣血雙虛,痰液滯留在心胸,妨礙氣血升降,導致十二臟腑喪失功能,視聽言語動作都變得虛弱。如果胡亂用驅邪的方法治療,患者一定會死亡,難道不值得深思嗎?

秦承祖灸鬼法,治一切驚狂譫妄、逾垣上屋、罵詈不避親疏等症。以病者兩手大拇指用細麻繩扎縛定,以大艾炷置於其中兩介甲及兩指角肉,四處著火。一處不著即無效。灸七壯,神效。

白話文:

秦承祖灸鬼療法

用於治療所有驚嚇狂亂、胡言亂語、攀牆上屋、罵人不分親疏等症狀。用細麻繩將病患兩手大拇指綁緊固定,在大拇指根部內外兩側以及兩指角處的肉上,各放置一顆大艾柱,四個位置同時點火。若有任何一個位置未點著,治療無效。灸七次,效果顯著。

辟邪丹,治沖惡怪疾及山谷間九尾狐貍精為患。

人參茯苓遠志,鬼箭,九節菖蒲白朮蒼朮當歸(各一兩),桃奴(即桃樹上不落者,十二月收者,焙乾,五錢),雄黃(另研),辰砂(另研,各三錢),牛黃(另研,一錢),金箔(二十片),或加麝香(一錢)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遠志、鬼箭、九節菖蒲、白朮、蒼朮、當歸(每種一兩) 桃奴(桃樹上不掉的果實,十二月收取後烘乾,五錢) 雄黃、辰砂(分別研磨成粉末,每種三錢) 牛黃(研磨成粉末,一錢) 金箔(二十片) 可選擇性添加麝香(一錢)

上並以桃奴已上諸藥為細末,入雄黃、辰砂、牛黃三味末子和勻,以酒調米粉打糊為丸,如龍眼大,金箔為衣。臨臥以木香湯化下一丸,諸邪不敢近體;更以絳紗囊盛五、七丸懸床帳中,尤妙。

白話文:

將桃仁、石榴、南星、雌黃、斑蝥等藥物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雄黃、辰砂、牛黃的細末,充分混合。用酒調和米粉製成糊狀,捏成龍眼大小的丸藥,並用金箔包覆。睡前用木香湯送服一丸,各種邪氣都不敢靠近身體。另外,將五到七顆丸藥放入絳紗袋中,懸掛在牀帳中,效果更佳。

有人得病之初,便譫言或發狂,六部無脈。然切大指之下、寸口之上,卻有動脈者,此謂之鬼脈,乃邪崇為之也。不用服藥,但宜符咒治之,或從俗送鬼神亦可。

白話文:

有些人剛生病時,就會胡言亂語或發瘋,而且六部脈搏都摸不到。但如果切大拇指下方、寸口脈上方,卻能摸到脈搏跳動,這就是所謂的「鬼脈」,是邪祟作怪的緣故。這種情況不用吃藥,只要用符咒治療,或者依循習俗送走鬼神就可以了。

4. 厥證

脈:陽厥脈滑而沉實;陰厥脈細而沉伏。

厥者,其脈短也。逆者,手足厥冷也。其症不一,散之方書者甚多。今始撮其大概,且如寒熱厥逆者而為陰陽二厥也。陽厥者,是熱深則厥深,蓋陽極則發厥也。急宜六一順氣湯治之。陰厥者,始得之身冷脈沉、四肢厥逆、足踡臥、唇口青,或自利不渴、小便色白,此其候也。治以四逆、理中之類,仍速灸關元百壯,鼻尖有汗為度。

白話文:

**厥:**脈搏短小。 逆: 手腳冰冷。

厥逆的症狀不一,醫書中記載的方子很多。這裡總結一下大概。

寒熱厥逆是陰陽兩種厥。 陽厥: 熱氣很深,厥也深。因為陽氣過盛就會發厥。要緊急使用六一順氣湯治療。 陰厥: 一開始時身體寒冷,脈搏沉細,四肢冰冷,身體蜷縮著躺下,嘴脣口脣青紫,或者自己拉肚子不口渴,小便顏色發白,這些都是它的症狀。用四逆湯、理中湯等藥物治療,還要快速灸關元穴一百壯,直到鼻尖出汗為止。

凡初得病,身熱頭痛,大小便閉,或畏熱,或飲水,或揚手擲足、煩躁不得安臥、譫語昏憒而厥,此陽厥也。宜大柴胡、六一順氣湯治之。渴者,白虎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剛開始發病時,身體發熱頭疼,大小便不通,或者怕冷,或者愛喝水,或者手舞足蹈、煩躁不安無法躺著睡,胡言亂語神志不清並昏厥,這是陽氣閉塞在體表所致的陽厥證。應該用大柴胡湯、六一順氣湯治療。口渴者,可用白虎湯治療。

如得病後,四肢厥冷,脈沉而細,足攣臥而惡寒,引衣蓋覆不欲水,或下利清穀而厥者,陰逆也,四逆湯;厥逆脈不至者,通脈四逆湯;手足指頭微寒者,謂之清,理中湯;無熱症而厥,當歸四逆湯吳茱萸生薑湯;喘促脈伏而厥,五味子湯;吐利手足厥冷,煩躁欲死,吳茱萸湯

白話文:

如果患病後出現以下症狀:

  • 四肢冰冷
  • 脈搏沉細
  • 足部抽筋、蜷縮,畏寒
  • 喜歡蓋著衣物取暖,不願意接觸水
  • 腹瀉水樣便,同時伴有手腳冰冷

這表明存在陰寒阻滯,使用四逆湯治療。

  • 如果手腳冰冷嚴重,脈搏微弱甚至消失,使用通脈四逆湯治療。
  • 如果手腳指尖微微發涼,稱為「清」,使用理中湯治療。
  • 如果沒有發熱症狀卻手腳冰冷,使用當歸四逆湯,並加入吳茱萸和生薑湯治療。
  • 如果出現氣促、脈搏微弱且手腳冰冷,使用五味子湯治療。
  • 如果出現嘔吐腹瀉、手腳冰冷、煩躁不安,瀕臨死亡邊緣,使用吳茱萸湯治療。

六一順氣湯、大柴胡湯、白虎湯(已上三方俱見傷寒)。四逆湯、理中湯(已上二方俱見中寒)。

白話文:

六一順氣湯、大柴胡湯、白虎湯(以上三種均見於傷寒論)。 四逆湯、理中湯(以上兩方均見於中寒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