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雲林暇筆(凡十二條) (3)

回本書目錄

雲林暇筆(凡十二條) (3)

1. 雲林暇筆(凡十二條)

不遵大聖之成言,且悖文公之家禮;不唯取譏於達者,抑且貽笑於大邦。端書茲數句,謹白世人一覽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。暗室虧心,神會搜檢,禍福報應,不錯半點。言雖不文,意思浮淺,世病可革,古風可遷,慎之!戒之!愚言可覘。

一、放肆訓:

嘗見世人負少年豪氣,胸襟高傲,言語剛強,將謂無人,唯知有己;眼空四海,欺侮一方;好儀人之醜態,不責己之過失;口勝魚腸利劍,舌賽吹毛快刀,尤善於拒諫餙非,難逃乎鄉間輿論。一日時衰運去,禍起蕭牆,常抱造次之驚,恆懷顛沛之厄,陷入重典,淹禁縲紲。浪費萬貫,難求一生,蓋為不仁之所召也。

嗚呼!豈若遵禮懼法,屈己右人,存心恭敬,安分修德,使鄉黨稱為端人乎。

一、鬥訟訓:

竊見今人,偶因一言之忿不忍,或錙銖之利不均,則然鬥毆構訟。夫我欲求勝於彼,則彼欲求勝於我矣。仇讎相結,怨怨相報,遭官刑考訊,身罹重罪,久禁囹圄,苦不堪言,以致父母憂泣、兄弟愁悲、妻子驚哭、朋友嘆息,損千金而身命不保,盡百計而無隙可脫,破家蕩產,禍貽兒孫,尚未已也。

鳴呼!豈若念忍一時,後退一步,饒讓一著,庶幾安家樂業,得享康福,使鄉里稱為善人乎。

白話文:

雲林暇筆(凡十二條)

不聽從聖賢的教誨,又違背先賢的禮儀規範;不僅會招致賢達之士的批評,更會讓整個國家的人恥笑。特地寫下這幾句話,謹慎地讓世人看看,有錯就改,沒有錯的就更要勉勵自己。暗中做壞事,神明都會查察,禍福的報應,一點也不會差。雖然文字不華麗,意思淺顯,但世上的毛病可以革除,古風可以恢復,要謹慎!要戒慎!我的愚見可以參考。

一、放肆訓:

經常看到有些人憑著年輕氣盛,胸襟傲慢,言語強硬,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,只知道自己;眼界狹隘,欺負一方的人;喜歡揭露別人的缺點,卻不責備自己的錯誤;嘴巴像鋒利的魚腸劍,舌頭像吹毛求疵的快刀,尤其擅長拒絕勸諫、粉飾錯誤,難以逃脫鄉里的輿論。有一天時運不濟,禍患從家裡產生,經常抱著驚恐不安的心情,總擔心遭遇顛沛流離的困境,落入嚴厲的法律制裁,被關押起來。浪費掉大量的錢財,卻難以保全一生,都是因為不仁慈所招致的。

唉!難道不如遵從禮儀、敬畏法律,謙虛禮讓,存心恭敬,安分守己,修養品德,讓鄉里稱讚為正直的人嗎?

二、鬥訟訓:

我私下觀察現在的人,因為一句話的憤怒忍耐不住,或者因為微不足道的利益分配不均,就發生打架鬥毆、互相控告的事情。你想要勝過對方,對方也想要勝過你。仇恨糾纏,怨恨不斷報復,遭受官府的刑罰審訊,身陷重罪,長期被關在監獄裡,苦不堪言,以致父母憂傷哭泣、兄弟愁眉苦臉、妻子驚慌哭喊、朋友嘆息惋惜,損失大量的金錢,性命難保,想盡各種辦法卻沒有脫身的機會,家破人亡,禍害延及子孫後代,還沒有結束。

唉!難道不如忍耐一時,退讓一步,寬容一些,才能夠安居樂業,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,讓鄉里稱讚為善良的人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