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14)

1. 痘瘡

有寒戰咬牙等症,宜用附子理中湯。

有擦破周身不能回水,急以新瓦椿作粉,摻在破處,立收。此妙法也。

收靨宜:

若解毒不盡,或未經解毒,到當靨而不靨,發熱蒸蒸者,用甘露迴天飲:砂糖半酒盞,百沸湯調一大碗,溫服,立時退熱,痘即靨。萬發萬中,回天之力也。

若痘靨時濕靨,乃外潰之痘淋漓黏沾者,宜以甄陶散敷之:新瓦不拘多少,為細末,篩過,絹袋包,撲患處。若干痂堆積不落,內又窨膿,即以瓦粉用鴨蛋清調敷,立收而落痂矣。

當靨時腹痛不靨,其痛著在中脘,乃熱毒凝滯、瘀血作痛也。

手捻散

牛蒡子,白芍,桃仁,大黃(各一錢),紅花(八分),桂枝(五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溫服。一服立愈。

若將靨時,其痘一時盡黑,非靨也,乃火極攻裡,即凶矣。

結痂宜:

外潰不結痂者,甄陶散敷之。結痂而誤犯風寒,惡寒發熱者,以補中益氣湯主之。

補中益氣湯

當歸,黃耆(各一錢),人參(五分),白朮(八分),柴胡,升麻,乾葛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一片,水煎服。

結痂後虛煩者,宜加味保元湯。

加味保元湯

黃耆(二錢),人參(一錢),麥門冬(去心,二錢半),知母(一錢半),梔子(炒,一錢半),甘草(五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溫服。結痂後有餘熱者,以前藥加牛蒡子(一錢半)、白附子(一錢)。

還元宜:

痂落,血氣尚虛無力者,宜調理,八物湯主之,或十全大補湯。

還元痂落,有餘毒,覺其聚於臟腑,時復作熱,腹內疼痛,宜牛蒡子飲主之。

牛蒡子飲

牛蒡子,前胡,黃連,黃芩,連翹,白附子,玄參,赤芍(各一錢),羌活,防風,甘草(各五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
五福化毒丹,治痘疹後餘毒,神效。(方見前諸熱。)

祖傳經驗秘方,凡痘後,不問癰毒發於何經,初起紅腫時用。

黑、綠、赤三豆,以酸醋浸,研漿,時時以鵝翎刷之,隨手退去,效。

〔補遺秘方〕

治小兒痘疹不起發。用李樹上津膠,每用些須熬水,飲之即起。

復生丸,治小兒痘疹不起發,紫黑陷伏,並痘疹初作,已發未發,服之,其毒即解,五日以前可服,其效如神。(大梁鍾雲山傳。)

當歸,白芍,西芎,升麻,葛根,甘草(各五錢),嫩紫草茸(一兩),辰砂(一兩一錢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丸,冰、雪、雨三水送下。如無,河水亦可;或糯米湯入酒一匙送下亦可。

桃紅痘疔方

雄黃(一錢),紫草(三錢)

上為細末,胭脂汁調,將銀簪挑破黑疔,將藥點入內即效。

發痘方

穿山甲(用錢鋪炒焦黃色),麝香(少許)。

上為細末,六七歲者,熱酒調下三分,不可多用,蓋被片時,通身汗出。

白話文:

痘瘡

患者出現寒戰、咬牙等症狀,宜服用附子理中湯。

若痘瘡擦破全身,體液無法回流,應立即將新瓦片研磨成粉末,敷於破損處,即可止住。此為妙法。

痘疹出疹階段宜:

如果毒素未完全排出,或未經解毒,痘疹該出疹卻不出,並伴有持續發熱者,宜服用甘露迴天飲:將半酒盞砂糖用沸水沖調成一大碗溫水服用,可立即退熱,痘疹即刻出疹。此方療效極佳,如同起死回生。

如果痘疹出疹時濕疹樣出疹,痘液淋漓黏沾,宜用甄陶散敷於患處:將新瓦片研磨成細粉,過篩後用絹布包裹,輕輕撲在患處。若有許多痘痂堆積不脫落,內部又積膿,則可用瓦粉與鴨蛋清調和後敷於患處,痘痂即可立即脫落。

痘疹出疹時伴有腹痛,且疼痛集中在上腹部(中脘穴),這是由於熱毒凝滯、瘀血導致的疼痛。

手捻散:

牛蒡子、白芍、桃仁、大黃(各一錢)、紅花(八分)、桂枝(五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水煎溫服。一劑即可痊癒。

如果痘疹出疹時,痘疹全部變黑,則不是正常出疹,而是毒火攻心,預後不良。

痘疹結痂階段宜:

痘疹潰爛而不結痂者,宜用甄陶散敷之。若結痂後誤犯風寒,出現惡寒發熱等症狀,宜服用補中益氣湯。

補中益氣湯:

當歸、黃耆(各一錢)、人參(五分)、白朮(八分)、柴胡、升麻、乾葛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一片生薑,水煎服。

結痂後出現心煩意亂者,宜服用加味保元湯。

加味保元湯:

黃耆(二錢)、人參(一錢)、麥門冬(去心,二錢半)、知母(一錢半)、梔子(炒,一錢半)、甘草(五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水煎溫服。結痂後仍有餘熱者,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牛蒡子(一錢半)、白附子(一錢)。

痘疹痊癒階段宜:

痘痂脫落後,若氣血仍虛弱無力,則需調理身體,宜服用八物湯或十全大補湯。

痘痂脫落後,若仍有餘毒,感覺毒素積聚於臟腑,時有發熱、腹痛等症狀,宜服用牛蒡子飲。

牛蒡子飲:

牛蒡子、前胡、黃連、黃芩、連翹、白附子、玄參、赤芍(各一錢)、羌活、防風、甘草(各五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水煎服。

五福化毒丹:治療痘疹後的餘毒,療效神奇。(方劑詳見前面熱病篇)

祖傳經驗秘方:凡痘疹後,不論癰毒發生在哪條經脈,初期紅腫時使用。

黑豆、綠豆、赤豆三種豆子,用醋浸泡後研磨成漿,用鵝毛筆經常刷塗患處,即可迅速退腫消炎。

補遺秘方:

治療小兒痘疹不出:取李樹膠汁,取少量熬水服用,即可促使痘疹出疹。

復生丸:治療小兒痘疹不出,痘疹紫黑凹陷,以及痘疹初起,已出未出的情況,服用此丸可解毒,五日內服用效果最佳,療效如神。(大梁鍾雲山傳)

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升麻、葛根、甘草(各五錢)、嫩紫草茸(一兩)、辰砂(一兩一錢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冰水、雪水、雨水送服,如無此水,河水亦可;或用糯米湯加一匙酒送服。

桃紅痘疔方:

雄黃(一錢)、紫草(三錢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胭脂汁調和,用銀簪挑破黑痘,將藥物點入痘內即可見效。

發痘方:

穿山甲(用錢鋪炒至焦黃色)、麝香(少許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六七歲兒童用熱酒調服三分,不可過量,蓋被片刻,全身出汗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