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11)
卷之七 (11)
1. 痘瘡
小兒痘瘡何以知?腮赤眼泡亦赤時;呵欠噴嚏及驚怖,耳尖手指冰如之;證作三日瘡不見,升發之藥不可遲;敗毒葛根堪選用,解熱表汗最為宜;寒涼之劑慎勿用,臟腑一動致災危。
小兒患痘瘡,臟腑虛寒者見證(忌服寒涼藥):惡寒、寒熱往來、自汗惡風、手足厥冷、面青、面色㿠白、目睛青色、糞色青白;體淨、怠惰嗜臥、二便清利、吐瀉不渴;昏睡、口鼻氣冷、飲食不進、乳食不化;腹脹、聲音微弱、足脛冰冷、精神慢弱;懶言、吐乳瀉清、脈浮細而虛(乃表虛)、脈沉細而遲(乃里虛)。
小兒痘瘡,臟腑實熱者見證(忌服溫熱藥):面赤、大便閉、身體壯熱、毛焦膚燥;唇紫、小便赤、手足熱極、驚悸譫語;眼黃、口氣熱、吐痢而渴、狂亂叫哭;鼻塞、流清涕、大便焦黃、腹脹不食;頭痛、身皆痛、煩躁痰壅、胸膈痞滿;嗆喉、咽乾燥、咳嗽喘促、上下失血;脈浮數而實大(表)、脈沉實而數(里)。
痘有十候:發熱、初出、出齊、起泛、行漿、漿足、回水、收靨、結痂、還元。
初發熱宜:
加味敗毒散,初起發熱即服此藥,神效。
柴胡,前胡,羌活,獨活,防風,荊芥,薄荷,枳殼,桔梗,川芎,天麻,地骨皮。
上古方,除參苓,恐補早助火也。宜加紫草、蟬蛻、蘇葉、麻黃、姜蠶、蔥白帶根解熱。泄瀉加豬苓、澤瀉,去紫草,水煎熱服,出汗為佳。
升麻葛根湯,發熱之初,未分麻痘、傷寒、傷食等症,宜此解散,庶無誤事。
升麻,葛根,白芍(各三錢),甘草(一錢)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水煎熱服。寒月加蘇葉八分;四肢逆冷加桂枝一錢半;腰痛當知是痘,加桂枝錢半;時氣酷烈,發熱太甚,乃是毒氣盛,加牛蒡子一錢半,只服前敗毒散尤妙。
痘初出宜:
神功散,治痘出毒氣太盛,血紅一片,不分地界,如紋蠶種,或諸失血、嘔,吐瀉,七日以前諸症可服解毒。
黃耆,人參,白芍,紫草,生地,紅花,牛蒡子(各等分),前胡,甘草(減半)
上銼,水煎,不拘時服。熱甚加黃連、黃芩各一錢;未退者,再加大黃研入。有驚者,加蟬蛻一個去翅足。若頭粒淡黑者,有寒乘之,加官桂一錢。
胡荽酒,痘初出時,宜用此酒遍噴四面床壁,及與患者服。役人皆飲,能闢穢毒;又以淨胭脂點兩眼角,防痘入眼。
胡荽一束,銅錢大,細切,用好酒熱和與服。須臾,渾身通暢。過一二時,以紙蘸麻油點照於無痘處,又出如珍珠光亮數十顆矣。如無胡荽,即用胡荽子研亦可。
痘出齊宜
保元湯
人參(二錢),黃耆(嫩者二錢),甘草(一錢)
上銼一劑,生薑一片,水煎服。
四日以前有寒症,其色黑慘,宜用保元湯加官桂。五日以後,有寒中里者,用附子理中湯,不甚,只宜保元湯加官桂。
白話文:
小兒的痘瘡要如何辨識呢?當臉頰發紅、眼皮浮腫也發紅的時候;以及打呵欠、打噴嚏、容易受到驚嚇恐懼,還有耳尖、手指像冰一樣冷的時候;如果這些症狀出現三天,痘子卻還沒長出來,就要趕快使用能讓痘子發出來的藥物。此時可以選用敗毒散或葛根湯,這些藥物能幫助退燒、發汗,讓痘子順利發出來。千萬不要使用寒涼的藥物,否則會使內臟功能受損,導致更嚴重的危險。
小兒得痘瘡,如果內臟虛寒,會出現以下症狀(禁止服用寒涼藥物):怕冷、忽冷忽熱、容易流汗又怕風、手腳冰冷、臉色發青、臉色蒼白、眼珠青色、大便青白色;身體虛弱、疲倦想睡、大小便清澈順暢、嘔吐腹瀉但不口渴;昏睡、口鼻氣息冰冷、不想吃東西、吃不下東西、消化不良;肚子脹氣、聲音微弱、腳踝以下冰冷、精神不振、反應遲鈍;不愛說話、吐奶拉稀水、脈象浮細而無力(代表表面虛弱)、脈象沉細而遲緩(代表內在虛弱)。
小兒得痘瘡,如果內臟實熱,會出現以下症狀(禁止服用溫熱藥物):臉色發紅、便秘、身體高燒、皮膚乾燥像燒焦一樣;嘴唇發紫、小便赤黃、手腳燙得厲害、驚嚇、胡言亂語;眼睛發黃、口氣熱、又吐又拉且口渴、發狂亂叫亂哭;鼻塞、流鼻涕、大便焦黃、肚子脹氣不想吃東西;頭痛、全身疼痛、煩躁、痰多、胸悶;喉嚨嗆咳、咽喉乾燥、咳嗽喘氣、上吐下瀉出血;脈象浮數且有力(代表表面實熱)、脈象沉實且快速(代表內在實熱)。
痘瘡的病程有十個階段:發熱、剛開始長、長齊、開始腫脹、生漿、漿液充足、開始消退、結痂、脫痂、痊癒。
發熱初期適合服用:
加味敗毒散,在發熱初期就服用此藥,效果非常好。
藥方包含:柴胡、前胡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荊芥、薄荷、枳殼、桔梗、川芎、天麻、地骨皮。
這是古時候的藥方,去除了人參和茯苓,因為怕太早進補反而會助長火氣。可以加入紫草、蟬蛻、蘇葉、麻黃、僵蠶、蔥白(連根)來幫助退燒。如果腹瀉可以加入豬苓、澤瀉,並去除紫草,用水煎煮熱服,以出汗為佳。
升麻葛根湯,在發熱初期,還無法判斷是麻疹、痘瘡、傷寒還是消化不良時,適合服用此藥來疏散病邪,以免延誤病情。
藥方包含:升麻、葛根、白芍(各三錢)、甘草(一錢)
將上述藥材切碎,加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熱服。寒冷的天氣可加蘇葉八分;四肢冰冷可加桂枝一錢半;如果腰痛表示是痘瘡,可加桂枝一錢半;如果氣候非常惡劣,發燒很嚴重,表示毒氣很盛,可加牛蒡子一錢半,但服用之前的敗毒散效果更好。
痘瘡剛開始長的時候適合服用:
神功散,治療痘瘡毒氣太盛,血色紅成一片,無法分辨界限,像蠶種一樣,或是出現各種出血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,在發病七天內可以服用此藥來解毒。
藥方包含:黃耆、人參、白芍、紫草、生地、紅花、牛蒡子(各等分)、前胡、甘草(減半)。
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不拘時間服用。如果發熱嚴重可加入黃連、黃芩各一錢;如果熱還沒退,可以再加入磨成粉的大黃。如果有驚嚇的症狀,可加入去翅足的蟬蛻一個。如果長出來的痘子顏色淡黑,表示有寒邪入侵,可加入官桂一錢。
胡荽酒,在痘瘡剛長出來的時候,適合用此酒噴灑在床邊和牆壁上,並給患者服用。連帶服侍的人都可飲用,能避開穢氣和毒氣;也可以用乾淨的胭脂點在眼角,預防痘瘡侵入眼睛。
將一把胡荽(約銅錢大小)切碎,用熱酒調和給患者服用。很快就會感覺全身舒暢。過一兩個時辰,用紙沾麻油照在沒有痘子的地方,會發現又長出幾十顆像珍珠一樣光亮的痘子。如果沒有胡荽,也可以用胡荽子磨成粉代替。
痘瘡長齊的時候適合服用:
保元湯
藥方包含:人參(二錢)、黃耆(嫩者二錢)、甘草(一錢)
將上述藥材切碎,加一片生薑,用水煎服。
如果四天以前出現寒症,痘子顏色黑慘,適合用保元湯加官桂。五天以後,如果寒氣侵入內裡,可以用附子理中湯,如果不嚴重,只需用保元湯加官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