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6)

1. 小兒雜病

臘豬油(半生半熟),雄黃,水銀(各等分)

上研三味和勻,先將水洗淨膿汁,後敷藥。

臍瘡者,風濕也。

枯礬散,治小兒因剪臍外傷於風邪,以致臍瘡不幹。

枯礬,龍骨(煨。各五分),共為細末,每用少許,乾摻臍上。

一、小兒臍中汁出並痛,用枯礬末干敷,或黃柏末敷之。又蠶繭空燒灰存性,摻之亦可。

諸蟲痛者,胃氣傷也。

追蟲散,治小兒蟲積痛。凡腹痛,口中出清水者,蟲積也。

使君子(用肉二錢,用殼五分),檳榔(一錢。)

上銼一劑,水煎,食遠服。

一方,用使君子(一錢),檳榔(一錢),雄黃(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苦楝根煎湯調下。

靈礬散,治小兒蟲咬,心痛欲絕。

五靈脂(末,二錢),枯礬(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煎,不拘時服,當吐出蟲即愈。

練陽湯,治小兒蛔蟲。歌曰:

蛔蟲出口有三般,口鼻中來大不堪;

如或白蟲兼黑色,靈丹縱服病難安。

苦楝根皮(二錢),陳皮,半夏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煎服。

錢氏白朮散,治小兒冬月吐蛔,多是胃寒胃虛所致。

人參(去蘆),白朮(去蘆),茯苓(去皮),藿香,甘草(各二錢),木香(二錢),丁香(二粒),乾葛(二錢)

上銼,每劑一二錢,水煎溫服。

尾骨痛者,陰虛痰也。

小兒尾骨痛,乃是陰虛痰火所致。若陰虛而痛者,宜補陰降火湯主之;痰火作痛者,宜化痰降火湯主之。

補陰降火湯,治陰虛尾骨節痛。

當歸(酒洗),川芎,白芍(酒炒),熟地黃(酒蒸),黃柏(炒),知母(酒炒。各等分)

上銼,少用官桂為引,或以前胡、木香為引。如痛不止加乳香、沒藥。

化痰降火湯,治痰火尾骨節痛。

陳皮(去白),半夏(薑汁製),茯苓(去皮),澤瀉,黃柏(酒炒),知母(酒炒)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,必用前胡、木香為引。蓋陰虛,故痰盛也。若痛不止,加乳香、沒藥。

陰腫疝氣者,寒所郁也。

秘方,治小兒偏墜氣痛。

五倍子燒灰存性為末,以好酒調服,出汗立愈。

又方,治小兒外腎腫大。

牡蠣,不拘多少,為末,用雞子清調塗,即消。

又方,治陰囊忽腫,或坐地多時,或風邪、或蟲蟻吹者。

蟬蛻五錢,水一大碗,煎湯洗腫處,其痛立止。若不消,再煎再洗,後服五苓散,燈草煎服。

又方,用蔥園內蚯蚓糞,以甘草汁調,塗腫處,或薄荷汁調亦可。

仙傳方,治風熱,外腎焮赤腫痛,日夜啼叫,不數日,退皮如雞卵殼。愈而復作,用老杉木燒灰,入膩粉,清油調敷患處即效。

盤腸氣痛者,風冷所搏也。

小兒盤腸氣痛者,則腰曲乾啼、額有汗,是小兒為冷氣所搏而然。其口閉腳冷,或大便青色不實、上唇乾者是也。此多因生下洗遲,感受風冷而致也。急用蔥湯淋洗其腹、揉蔥熨臍腹間,良久,尿自湧出,其痛自止,宜服乳香散。

白話文:

小兒雜病

臍瘡: 臍瘡是風濕引起的。用臘豬油、雄黃、水銀等分研磨混合,先用水洗淨膿液,再敷藥。 若因剪臍外傷感染風邪導致臍瘡不癒合,可用枯礬散治療:枯礬、龍骨(烘烤)各五分,研成細末,少量撒在臍上。小兒臍中流出汁液並疼痛,可用枯礬末或黃柏末乾敷,或用蠶繭燒成灰後撒在患處。

蟲積腹痛: 蟲積腹痛是胃氣受損導致的,腹痛並伴隨口中流出清水是蟲積的症狀。可用追蟲散治療:使君子肉二錢,使君子殼五分,檳榔一錢,煎水服用。另一方是用使君子、檳榔各一錢,雄黃五分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苦楝根煎湯送服。若蟲咬導致心痛難忍,可用靈礬散治療:五靈脂末二錢,枯礬五分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煎服,不限時間,吐出蟲子即可痊癒。蛔蟲症可用練陽湯治療,歌訣云:「蛔蟲出口有三般,口鼻中來大不堪;如或白蟲兼黑色,靈丹縱服病難安。」 藥方為:苦楝根皮二錢,陳皮、半夏、茯苓各一錢,甘草五分,用生薑煎服。冬季吐蛔蟲,多是胃寒胃虛,可用錢氏白朮散治療:人參(去蘆)、白朮(去蘆)、茯苓(去皮)、藿香、甘草各二錢,木香二錢,丁香二粒,乾葛二錢,煎水溫服,每次服用一二錢。

尾骨痛: 尾骨痛是陰虛或痰火引起的。陰虛疼痛者,用補陰降火湯治療:當歸(酒洗)、川芎、白芍(酒炒)、熟地黃(酒蒸)、黃柏(炒)、知母(酒炒)等分,加官桂或前胡、木香引藥,疼痛不止可加乳香、沒藥。痰火疼痛者,用化痰降火湯治療:陳皮(去白)、半夏(薑汁製)、茯苓(去皮)、澤瀉、黃柏(酒炒)、知母(酒炒)、甘草等分,加前胡、木香引藥,疼痛不止可加乳香、沒藥。

陰腫疝氣: 陰腫疝氣是寒邪鬱結導致的。可用秘方治療小兒偏墜氣痛:五倍子燒成灰,研末,用好酒調服,出汗即愈。 小兒外腎腫大,可用牡蠣研末,用雞蛋清調敷。陰囊突然腫脹,可能是久坐、風邪或蟲蟻叮咬,可用蟬蛻五錢煎水洗患處,疼痛即止,若腫脹未消,可重複煎洗,再服用五苓散和燈草煎劑。 也可用蔥園蚯蚓糞用甘草汁或薄荷汁調敷。風熱導致外腎紅腫疼痛,日夜哭鬧,脫皮如雞蛋殼,反覆發作,可用老杉木燒灰加膩粉、清油調敷。

盤腸氣痛: 盤腸氣痛是風寒侵襲導致的,症狀為腰部彎曲哭鬧、額頭出汗,口閉腳冷,大便青色稀薄,上唇乾燥。多因出生後清洗延遲,感受風寒引起。可用蔥湯清洗腹部,用蔥熱敷臍腹,待尿液排出,疼痛自止,再服用乳香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