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七 (7)
卷之七 (7)
1. 小兒雜病
乳香散,治盤腸氣痛。
乳香,沒藥(各等分)。共為細末,以木香煎湯調服。
脫肛者,大腸虛滑也。
小兒脫肛,皆因久患瀉痢所致。大腸頭自糞門出而不收。宜用蔥湯熏洗,令軟送上。或以五倍子為末,敷而頻托入;又以五倍子煎湯洗亦可。又以鱉頭燒灰存性,香油調敷;一法,以此物燒灰熏之,久自收。又以東壁土泡湯,先熏後洗亦效。
提肛散,小兒大腸氣虛,肛門脫出。
龍骨(一錢半),訶子(煅去核),沒石子,赤石脂,罌粟殼(去蒂,穰,醋炙。各等分)
上為末,用米飲調,食前服。仍將蔥湯熏洗,令軟,款款托上。
一方,用蓖麻子搗爛,貼頂上,腸收即去之。
脫肛洗藥,苦參,五倍子,陳壁土
上等分,水煎湯洗,次用木賊末搽上。
遺尿者,膀胱冷弱也。
雞膍胵散,治小兒遺尿。
雞膍胵(一具),雞腸(一具,燒存性),豬泡(炙焦)
上為末,每服一錢,黃酒調服。男用雌、女用雄。
破故紙散,破故紙一兩,炒為末,每服一錢,熱湯調下。
桂肝丸,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去者。
官桂為末,雄雞膽一具,等分搗,丸如小豆大。溫水送下,每日進三服。
尿濁者,濕滯脾胃也。
澄清散,治小兒大便白、小便濁,或澄之如米泔。
白朮,茯苓,白芍(炒),黃連(薑汁炒),澤瀉,山楂(去子,各一錢),青皮(四分),甘草(生,二分)
上銼一劑,水煎,空心服。
便血者,熱傳心肺也。
凡初生嬰兒,七日之內,大小便有血出者,此由胎氣熱盛之所致也。因母食酒面炙爆熱毒等物,流入心肺,兒在胎內受之。熱毒傳入心肺,且女子熱入心,故小便有之;男子熱入於肺,故大便有之。治法,以生地黃取自汁,入蜜少許和勻,溫服,男女皆效,或甘露飲兼服尤妙。
甘露飲,治小兒胃中客熱,牙宣口臭、齒齦腫爛、時出膿血、飢煩不欲飲食及目赤腫痛、不任涼藥,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及身面皆黃、肢體微腫、大便不調、小便赤澀並治。
熟地黃,生地黃(酒洗)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枳殼(酒炒),茵陳,黃芩(酒炒),枇杷葉,石斛,甘草(各等分)
上銼一劑,水煎,食後臨臥服。
一方,用生蒲黃、油頭髮燒灰,各一錢,為末,生地黃汁,或米飲、乳汁調,同服。
下淋者,膀胱鬱熱也。
五淋散,治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淋瀝不出,或尿如豆汁,或如沙石,或冷淋如膏,或熱拂便熱。
赤茯苓(六錢),赤芍藥,山梔仁(各二錢),條黃芩(三錢),當歸,甘草(各五分)
上銼一劑,每服三錢,燈芯一團,水煎服。
一方,用生地黃、澤瀉、木通、滑石、車前各二錢。
吐血者,榮衛氣逆也。
白話文:
小兒雜病
乳香散,治療腸絞痛。將乳香、沒藥等量研磨成細粉,用木香煎煮的湯水送服。
脫肛是因大腸虛弱滑脫所致。小兒脫肛大多是因為長期腹瀉所引起,大腸末端從肛門脫出而無法縮回。宜用蔥湯熏洗,使肛門鬆軟後再輕輕托回。或者將五倍子研磨成粉末,敷在脫出的腸管上,並頻頻托回;也可以用五倍子煎湯清洗。還可以用鱉頭燒成灰,用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;或者用鱉頭灰熏患處,久之可自愈。用東壁土泡水,先熏後洗也有效。
提肛散,治療小兒大腸氣虛導致肛門脫出。將龍骨(一錢半)、訶子(煅燒去核)、沒石子、赤石脂、罌粟殼(去蒂、穰,醋炒,各等量)研磨成粉,用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同時用蔥湯熏洗,使肛門鬆軟,然後慢慢地托回。
另一方,用蓖麻子搗爛,貼在肛門上,腸管縮回後便可取下。
脫肛洗藥,將苦參、五倍子、陳壁土等量水煎,清洗患處,再用木賊末塗抹在患處。
遺尿是因膀胱虛弱寒冷所致。
雞膍胵散,治療小兒遺尿。將雞睾丸(一對)、雞腸(一對,燒成灰)、豬膀胱(炙烤至焦)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黃酒送服。男孩用母雞的睾丸,女孩用公雞的睾丸。
破故紙散,將破故紙一兩炒成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熱水送服。
桂肝丸,治療小兒睡夢中遺尿不自覺者。將官桂研磨成粉,與雄雞膽(一對)等量搗碎,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溫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
尿濁是因濕邪阻滯脾胃所致。
澄清散,治療小兒大便發白、小便混濁,或小便澄清後如米湯狀。將白朮、茯苓、白芍(炒)、黃連(薑汁炒)、澤瀉、山楂(去核,各一錢)、青皮(四分)、甘草(生,二分)切碎,水煎,空腹服用。
便血是因熱邪傳入心肺所致。
新生兒七天內大小便帶血,是因胎裡帶熱毒所致。母親孕期食用酒、麵食、油炸、辛辣等熱毒之物,會導致熱毒通過母體傳入胎兒心肺。熱毒入心則小便帶血,熱毒入肺則大便帶血。治療方法:取生地黃汁,加入少量蜂蜜混合,溫服,男女皆可,或同時服用甘露飲效果更好。
甘露飲,治療小兒胃熱,牙齦腫痛、口臭、齒齦潰爛、流膿血、飢餓煩躁不想吃飯、眼睛紅腫疼痛、畏寒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面部及身體發黃、四肢輕微腫脹、大便不調、小便赤澀等症狀。將熟地黃、生地黃(酒洗)、天門冬(去心)、麥門冬(去心)、枳殼(酒炒)、茵陳、黃芩(酒炒)、枇杷葉、石斛、甘草(各等分)切碎,水煎,飯後睡前服用。
另一方,用生蒲黃、油頭髮燒成的灰各一錢,研磨成粉,用生地黃汁或米湯、乳汁送服。
下淋是因膀胱鬱熱所致。
五淋散,治療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排尿困難,或尿液如豆汁、沙石,或小便像膏狀,或尿熱等症狀。將赤茯苓(六錢)、赤芍藥、山梔仁(各二錢)、條黃芩(三錢)、當歸、甘草(各五分)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燈芯草一團,水煎服。
另一方,用生地黃、澤瀉、木通、滑石、車前子各二錢。
吐血是因榮衛氣逆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