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六 (12)
卷之六 (12)
1. 產後
一、產後氣大脫、血虛極,昏暈不醒者,切不可驚哭叫動,則驚散真氣乘昏暈死。可用熱米湯布按元氣復醒。依本方加人參、黃耆,去牡丹皮、益母、烏藥,先將熱醋熏即醒。
一、產後泄瀉,脾虛發腫,依本方加人參、蒼朮、厚朴、砂仁、豬苓、木通、大腹皮、白芍炒,去熟地黃、川芎、烏藥、益母草、牡丹皮;瀉甚不止,加肉蔻、柯子、烏梅,去厚朴;久不愈,成產後脾瀉中滿。
一、產後食傷脾胃,飽悶泄瀉,後變痢者,難治。依本方加砂仁、木香、山藥、蒼朮、厚朴,白芍炒,去熟地、川芎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、烏藥。瀉甚不止,加肉蔻、訶子(煨)、烏梅,去厚朴、木通。
一、產後噁心、嘔噦不止,若去血過多,乃是脾胃虛寒、血少之故。依本方加人參、半夏、烏梅,去益母草、牡丹皮、香附、烏藥。
一、產後惡露去少、嘔噦噁心、胸脹、或胸膈疼痛,是惡血沖胃。依本方加肉桂、砂仁、厚朴、紅花,去熟地、白朮、茯苓。
一、產後因怒傷肝,胸脅刺痛、飽脹、不進飲食、發熱,依本方加砂仁、木香、厚朴、青皮、玄胡索、茴香,去熟地黃、白朮、茯苓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
一、產後血虛,發煩躁、虛驚、睡臥不寧、錯語失神,依本方加人參、酸棗仁、竹茹、炒山梔、麥門冬、辰砂,去烏藥、牡丹皮、益母草、乾薑。
一、產後口眼喎斜、手足牽引,或筋惕肉瞤,或驚悸、戰掉不止,或作寒熱,脈或大無力,或虛細,皆是氣血俱虛,不能榮養筋脈。依本方加人參、黃耆、辰砂,去烏藥、乾薑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若脈來浮緊有力,恐血虛中風,本方去黃耆、辰砂,加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。不可全作風治,以風散氣,誤矣。
有痰加竹瀝、薑汁少許、半夏姜炒,去黃耆,二三服藥除防風、荊芥、羌活,依本方加減調理。
一、產後心血空虛、神無所依,或因悲思鬱結、怒氣憂驚。驚則神舍空,舍空則生痰,是神不守舍,使人驚狂煩亂、時罵欲走、悲歌妄笑,頭搖手戰。依本方加人參、竹茹、酸棗仁、麥門冬、山梔、貝母、枳實、辰砂、竹瀝、薑汁,去川芎、烏藥、乾薑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
產後血少,脾虛生痰,痰迷心竅,使人昏迷,不能言語。依本方加栝蔞、貝母、枳實、人參、菖蒲、桔梗、竹瀝、薑汁少許,去香附、烏藥、乾薑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
一、產後心血空虛,心無血養,口不能言,精神短少,依本方加人參、酸棗仁、石菖蒲、遠志、茯神、生地、桔梗、麥門、竹瀝、薑汁少許,去牡丹、益母、烏藥、乾薑、香附。
一、產後去血過多,血虛發腫者,依本方加砂仁、大腹皮、厚朴、豬苓、木通,去牡丹皮、益母草、烏藥、乾薑。
一、產後惡血去不止,流入脾經,發腫滿者,依本方加紅花、大腹皮、厚朴、砂仁、木香、豬苓、木通,去益母草、烏藥、白朮、茯苓。
白話文:
產後
1.產後氣血虛脫,昏迷不醒時,絕對不能驚嚇、哭喊或移動病人,以免驚散真氣,導致死亡。可用熱米湯浸濕的布敷貼在腹部(元氣部位),幫助恢復意識。此方可加入人參、黃耆,去除牡丹皮、益母草、烏藥。若用熱醋熏也能幫助甦醒。
2.產後腹瀉,脾胃虛弱腫脹,此方需加入人參、蒼朮、厚朴、砂仁、豬苓、木通、大腹皮、炒白芍,去除熟地黃、川芎、烏藥、益母草、牡丹皮;如果腹瀉嚴重不止,再加入肉蔻、訶子、烏梅,去除厚朴;若久治不癒,則演變成產後脾虛洩瀉,腹部脹滿。
3.產後飲食傷及脾胃,導致飽脹腹瀉,甚至發展成痢疾,難以治療。此方需加入砂仁、木香、山藥、蒼朮、厚朴、炒白芍,去除熟地黃、川芎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、烏藥。如果腹瀉嚴重不止,再加入肉蔻、煨訶子、烏梅,去除厚朴、木通。
4.產後噁心嘔吐不止,若伴隨出血過多,是因為脾胃虛寒、氣血不足所致。此方需加入人參、半夏、烏梅,去除益母草、牡丹皮、香附、烏藥。
5.產後惡露量少,伴隨嘔吐噁心、胸悶或胸膈疼痛,是惡血衝擊胃部所致。此方需加入肉桂、砂仁、厚朴、紅花,去除熟地黃、白朮、茯苓。
6.產後因發怒傷肝,導致胸脅刺痛、飽脹、食慾不振、發熱,此方需加入砂仁、木香、厚朴、青皮、玄胡索、茴香,去除熟地黃、白朮、茯苓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
7.產後血虛,出現煩躁不安、虛驚、睡眠不安穩、言語錯亂等症狀,此方需加入人參、酸棗仁、竹茹、炒山梔、麥門冬、辰砂,去除烏藥、牡丹皮、益母草、乾薑。
8.產後口眼歪斜、手足抽搐,或肌肉痙攣、驚悸、顫抖不止,或寒熱交替,脈象或大而無力,或虛弱細小,都是氣血兩虛,無法滋養筋脈所致。此方需加入人參、黃耆、辰砂,去除烏藥、乾薑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如果脈象浮緊有力,可能是血虛中風,需去除黃耆、辰砂,加入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。切勿完全按照中風治療,以免風藥散耗正氣,反而造成錯誤。
若有痰症,可加竹瀝、少量薑汁、炒半夏,去除黃耆。服用二三劑後,去除防風、荊芥、羌活,再依據此方加減調整。
9.產後心血虛弱,精神恍惚,或因悲傷思慮、怒氣驚嚇所致。驚嚇使神氣散失,神氣散失則產生痰濁,導致神志失常,出現驚狂煩亂、時而叫罵想跑、悲歌妄笑、頭搖手顫等症狀。此方需加入人參、竹茹、酸棗仁、麥門冬、山梔、貝母、枳實、辰砂、竹瀝、薑汁,去除川芎、烏藥、乾薑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
產後血虛,脾胃虛弱導致痰濁,痰濁蒙蔽心竅,使人昏迷,不能說話。此方需加入栝樓、貝母、枳實、人參、菖蒲、桔梗、竹瀝、少量薑汁,去除香附、烏藥、乾薑、益母草、牡丹皮。
10.產後心血虛弱,心臟缺乏血液滋養,導致口不能言,精神萎靡,此方需加入人參、酸棗仁、石菖蒲、遠志、茯神、生地黃、桔梗、麥門冬、竹瀝、少量薑汁,去除牡丹皮、益母草、烏藥、乾薑、香附。
11.產後出血過多,導致血虛腫脹,此方需加入砂仁、大腹皮、厚朴、豬苓、木通,去除牡丹皮、益母草、烏藥、乾薑。
12.產後惡露不止,流入脾經,導致腫脹,此方需加入紅花、大腹皮、厚朴、砂仁、木香、豬苓、木通,去除益母草、烏藥、白朮、茯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