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6)

1. 妊娠

子煩者,心神悶亂也。白茯苓(去皮,二兩),防風(一錢),麥門冬(去心),黃芩(各一錢半),上銼一劑,竹葉五片,水煎服。

子癇者,目吊口噤也。當歸,川芎,防風,獨活,茯苓,五加皮,薏苡仁,杏仁,酸棗仁,木香,羚羊角,甘草,上銼一劑,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

子懸者,心胃脹痛也。(胎前諸病,總宜此方加減。)當歸,川芎,白芍,人參,紫蘇,陳皮,大腹皮(水洗),甘草,上銼一劑,生薑五片、蔥白七寸,同煎服。腹痛加香附、木香;咳嗽加枳殼、桑白皮;熱加條芩;嘔加砂仁;瀉加白朮、茯苓。

子腫者,面目虛浮也。當歸,川芎,白芍,地黃,茯苓,澤瀉,白朮,條芩,梔子,麥門冬,厚朴,甘草,上銼劑,水煎溫服。

子氣者,兩足浮腫也。天仙藤(即青木藤洗略炒),紫蘇,陳皮,香附,烏藥,木香,甘草,上銼,生薑煎服,加蒼朮尤良。

子淋者,小便澀少也。麥門冬,赤茯苓,木通,淡竹葉,上銼水煎,空心服。

轉胞者,卒不得小便也。冬葵子(五錢),山梔子(五錢),木通(三錢),滑石(五錢),上銼一劑,水煎溫服,外用山梔子、冬葵子、滑石為末,田螺肉搗膏,或生蔥汁調膏貼臍中,立通。

崩漏者,屬血虛漏下也。

芎歸湯,治胎漏下血不止,或心腹脹,一服立效。

當歸尾,川芎(各五錢)

上銼一劑,酒煎,入童便一盞,同煎服。

膠艾四物湯(一名安胎飲,治胎漏下血腹痛。)

當歸,川芎,白芍(酒炒),熟地,阿膠(炒),條芩,白朮(去蘆),砂仁,香附(炒),艾葉(少許)

上銼劑,糯米一撮,水煎,空心服。

胎動者,因有所傷也。

佛手散,治妊娠五七個月,因事築磕著胎,或子死腹中,惡露下、痛不已、口噤欲絕。用此藥探之,若不損,則痛止,子母俱安;若胎損,即便遂下。

當歸(六錢),川芎(四錢),益母草(五錢)

上銼一劑,水煎,入酒一盞,再煎一沸,溫服;如人約行五里,再進一服。

胎逆喘急者,火動也。條芩,香附,上各等分為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。

妊娠傷寒護胎法,井底泥,青黛,伏龍肝,上為末攪勻,塗於孕婦臍中二寸許;如干,再塗上,以保胎孕也。

一妊婦下血,服涼血之藥,下血益甚,食少體倦,此脾氣虛而不能攝血。余用補中益氣湯而愈。後因怒而寒熱,其血仍下,此肝火旺而血沸騰。用加味逍遙散血止;用補中益氣湯而安。

一妊婦下血,發熱作渴、食少體倦,屬脾氣虛而肝火所侮。用四君加柴胡、山梔,血止。因怒復作,用六君加柴胡、山梔、升麻而安。

一妊婦胎六月,體倦懶食、面黃晡熱而胎不長,因勞欲墜,此脾氣不足也。用八珍湯倍加參、朮、茯苓三十餘劑,脾胃漸健,胎安而長矣。

白話文:

[妊娠]

孕婦心煩,是指心神煩悶不安。藥方:白茯苓(去皮,二兩)、防風(一錢)、麥門冬(去心)、黃芩(各一錢半)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另加竹葉五片同煎。

孕婦子癇,是指眼睛上吊,嘴巴緊閉。藥方:當歸、川芎、防風、獨活、茯苓、五加皮、薏苡仁、杏仁、酸棗仁、木香、羚羊角、甘草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另加生薑五片同煎。

孕婦子懸,是指心胃脹痛。(孕期各種疾病,都可根據此方加減藥物。)藥方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人參、紫蘇、陳皮、大腹皮(水洗)、甘草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另加生薑五片、蔥白七寸同煎。若腹痛,加香附、木香;若咳嗽,加枳殼、桑白皮;若發熱,加黃芩;若嘔吐,加砂仁;若腹瀉,加白朮、茯苓。

孕婦子腫,是指面部浮腫。藥方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黃、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黃芩、梔子、麥門冬、厚朴、甘草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溫服。

孕婦子氣,是指雙腳浮腫。藥方:天仙藤(即青木藤,洗淨略炒)、紫蘇、陳皮、香附、烏藥、木香、甘草,將藥材切碎,用生薑水煎服,加蒼朮效果更好。

孕婦子淋,是指小便澀少。藥方:麥門冬、赤茯苓、木通、淡竹葉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

孕婦轉胞,是指突然無法小便。藥方:冬葵子(五錢)、山梔子(五錢)、木通(三錢)、滑石(五錢)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溫服。外用山梔子、冬葵子、滑石研磨成粉,與田螺肉搗成膏狀,或用生蔥汁調成膏狀,貼在肚臍中央,即可通便。

孕婦崩漏,是指因血虛導致出血不止。

芎歸湯:治療胎漏下血不止,或心腹脹痛,服用一劑即可見效。藥方:當歸尾、川芎(各五錢),將藥材切碎,用酒煎服,加入童便一盞同煎。

膠艾四物湯(又名安胎飲):治療胎漏下血腹痛。藥方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(酒炒)、熟地黃、阿膠(炒)、黃芩、白朮(去蘆)、砂仁、香附(炒)、艾葉(少許),將藥材切碎,加糯米少許,用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

胎動:是因為受了外力衝擊。

佛手散:治療懷孕五到七個月時,因外力衝擊到胎兒,或胎兒死於腹中,出現惡露不止、疼痛難忍、口緊閉欲死的症狀。服用此藥後,如果胎兒沒有損傷,疼痛就會停止,母子平安;如果胎兒受損,則會自然排出。藥方:當歸(六錢)、川芎(四錢)、益母草(五錢),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加入酒一盞,再煎沸一次,溫服;如需行走約五里路,再服用一劑。

胎逆喘急:是因為肝火旺盛。藥方:黃芩、香附,等量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開水送服。

妊娠傷寒護胎法:井底泥、青黛、伏龍肝,研磨成粉混合均勻,塗抹在孕婦肚臍周圍二寸左右;如果乾燥,再塗抹,以保胎。

案例一:一位孕婦下血,服用涼血藥物後,出血更嚴重,食慾不振,身體疲倦,這是脾氣虛弱,不能攝血所致。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痊癒。後來因為生氣而出現寒熱症狀,出血再次出現,這是肝火旺盛,血液沸騰所致。用加味逍遙散止血;用補中益氣湯調理。

案例二:一位孕婦下血,發熱口渴、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,這是脾氣虛弱,被肝火所傷。用四君子湯加柴胡、山梔子,止血。因為生氣再次發作,用六君子湯加柴胡、山梔子、升麻治療痊癒。

案例三:一位孕婦懷孕六個月,身體疲倦,食慾不振,面色發黃,午後發熱,胎兒發育不良,因為勞累而有流產的風險,這是脾氣不足所致。用八珍湯加倍人參、白朮、茯苓,服用三十多劑,脾胃漸漸強健,胎兒平安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