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六 (10)
卷之六 (10)
1. 帶下
收帶六合丸(一名益氣固腸丸),治赤白帶下、肚腹疼痛。和脾胃、燥中宮之濕、提下陷之氣、化痰清火。
白朮(米泔浸焙),蒼朮(米泔浸焙),白茯苓(去皮),陳皮(鹽水炒去白),當歸(酒洗),白芍(酒炒。各二兩),熟地黃(酒洗),半夏(薑製。各一兩半),椿根白皮(洗炒),牡丹皮,黃柏(酒炒。各一兩二錢),防風(九錢),甘草(炙,一兩),升麻(八錢)
上為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空心米湯下,鹽湯亦可。一方加香附、枳殼。
滋榮收帶丸,治崩後氣下陷,或白帶,小腹脹滿痛甚等症。
當歸(酒洗),白芍(酒炒),蒼朮(米泔制),白茯苓(去皮),黃柏(酒炒),椿根皮(焙,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,半夏(薑製,八錢),川芎(鹽湯浸,切,七錢),香附米(鹽水浸,炒,六錢),防風,升麻,青皮(醋炒。各五錢),木香,大甘草(炮。各四錢)
上為細末,酒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二十丸,空心,鹽湯、米湯、白湯送下。
雙白丸,治白帶如神。
石灰一兩,白茯苓二兩為末,水丸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,白水送下。
專治赤白帶下,蕎麥麵不拘多少,用雞子清為丸。每服三五十丸,白湯送下即愈。
一婦人頭暈吐痰、胸滿氣喘,得食稍緩,苦於白帶二十餘年,諸藥不應。此氣虛而痰飲也,痰飲愈而帶自愈。遂朝用六君子湯,夕用六味丸,不月而驗。(方見補益。)
一婦人帶下,四肢無力。余曰:四肢者,土也。此脾胃虛弱,濕痰下注。以補中益氣、歸脾二藥治之而愈。
一婦人,年逾六十,內熱口乾,勞則頭暈吐痰、帶下。或用化痰行氣,前症益甚,飲食愈少,肢體或麻;恪服祛風化痰、肢體常麻,手足或冷或熱,日漸消瘦。余曰:症屬脾氣虛弱而不能生肺,祛風之劑復損諸經也,當滋化源。遂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、炮姜,二十餘劑,脾氣漸復,飲食漸加,諸症頓愈。(方見補益。)
白話文:
帶下
收帶六合丸(又名益氣固腸丸),可以治療赤白帶下、腹痛。此方能和脾胃,乾燥中焦濕氣,提升下陷之氣,化痰清火。藥物組成:白朮(用米泔水浸泡後烘乾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後烘乾)、白茯苓(去皮)、陳皮(用鹽水炒至白色去除)、當歸(用酒洗淨)、白芍(用酒炒。以上各二兩)、熟地黃(用酒洗淨)、半夏(用薑汁制)、椿根白皮(洗淨後炒)、牡丹皮、黃柏(用酒炒。以上各一兩二錢)、防風(九錢)、甘草(炙,一兩)、升麻(八錢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酒做成糊狀,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飯前用米湯送服,用鹽湯送服也可以。有一個方子在此基礎上加了香附、枳殼。
滋榮收帶丸,治療崩漏後氣血下陷,或白帶,小腹脹滿疼痛嚴重等症狀。藥物組成:當歸(用酒洗淨)、白芍(用酒炒)、蒼朮(用米泔水處理)、白茯苓(去皮)、黃柏(用酒炒)、椿根皮(烘乾,以上各一兩)、白朮(二兩)、半夏(用薑汁制,八錢)、川芎(用鹽湯浸泡,切片,七錢)、香附米(用鹽水浸泡,炒,六錢)、防風、升麻、青皮(用醋炒。以上各五錢)、木香、大甘草(炮製。以上各四錢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,用酒調成糊狀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一百二十丸,飯前用鹽湯、米湯或白開水送服。
雙白丸,治療白帶效果神奇。藥物組成:石灰一兩,白茯苓二兩,研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前用白開水送服。
專治赤白帶下:用蕎麥麵任意多少,用雞蛋清做成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即可痊癒。
一位婦女頭暈、吐痰、胸悶氣喘,進食後症狀稍緩,患白帶二十多年,服用多種藥物均無效。這是因為氣虛而導致痰飲,只要痰飲痊癒,帶下自然會好轉。於是早晨服用六君子湯,晚上服用六味丸,不到一個月就見效。(方劑見補益部分)
一位婦女帶下,四肢無力。我說:四肢屬土,這是脾胃虛弱,濕痰下注。用補中益氣湯、歸脾湯治療就痊癒了。
一位六十多歲的婦女,內熱口乾,勞累則頭暈、吐痰、帶下。曾用化痰行氣的方法治療,但症狀加重,食慾更差,肢體麻木;服用祛風化痰的藥物,肢體持續麻木,手足時冷時熱,日漸消瘦。我說:這是脾氣虛弱,不能滋養肺部,祛風的藥物又損傷了其他經脈,應該滋養脾胃。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、炮薑,服用二十多劑,脾氣逐漸恢復,食慾增加,諸症都痊癒了。(方劑見補益部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