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五 (33)
卷之五 (33)
1. 脅痛
脈:兩脅疼痛,脈必雙弦;緊細弦者,多怒氣偏;沉澀而急,痰瘀之愆。
左脅痛者,肝經受邪也。
疏肝散,治左脅下痛,肝積屬血,或因怒氣所傷,或跌撲閃挫所致,或為痛。
黃連(吳茱萸煎汁炒,二錢),柴胡、當歸(各一錢),青皮、桃仁(研如泥),枳殼(麩炒。各一錢),川芎,白芍(各七分),紅花(五分)
上銼一劑,水煎,食遠服。
右脅痛者,肝邪入肺也。
推氣散,治肝邪入肺,右脅痛甚,脹滿不食。
片薑黃,枳殼(麩炒。各二錢),桂心(少許),炙甘草(五分),一方加陳皮(一錢半),半夏(一錢)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水煎,食遠服。
左右脅俱痛者,肝火盛而木氣實也。
柴胡芎歸湯,治肝火盛而木氣實,脅下痛。
柴胡,川芎,白芍,青皮(去穰),枳殼(麩炒。各一錢半),香附,當歸,龍膽草,木香(另研),砂仁,甘草(各五分)
上銼一劑,姜一片,水煎,不拘時服。
當歸龍薈丸,瀉肝火盛之要藥。因內有濕熱,兩脅痛甚,伐肝木之氣。
當歸,龍膽草,山梔仁,黃連,大黃(酒浸濕,火煅),蘆薈加柴胡(五錢),青黛(各五錢),木香(二錢半),麝香(五分,另研),青皮(一兩、去穰,醋炒)
上為細末,神麯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薑湯送下。
兩脅走注痛而有聲者,是痰飲也。二陳湯治痰飲脅下痛(方見痰症)。依本方加枳殼、砂仁、木香、川芎、青皮、蒼朮、香附、茴香,去甘草。
勞傷身熱脅痛者,脈必虛也。補中益氣湯治內傷勞役脅下痛(方見內傷)。依本方加川芎、白芍、青皮、木香、砂仁、枳殼、茴香,去黃耆、白朮、升麻。
咳嗽氣急作熱,脈滑數者,是痰結痛也。久而不治成脅癰。栝蔞枳實湯治痰結脅下痛(方見痰症)。依本方加白芥子、青皮、茴香,去桔梗、片芩,發熱加柴胡。
左脅下有塊,作痛不移者,是死血也。活血湯治死血脅下痛(方見腹痛)。依本方加青皮,去烏藥。
右脅下有塊,作痛飽悶者,是食積也。香砂平胃散治食積脅痛(方見傷食)。依本方加青皮、木香、山楂肉、麥芽、乾薑、檳榔,去藿香、蒼朮。發熱加柴胡,去半夏。
補遺方
平肝流氣飲,治脅痛及小腹至繞臍並疝氣內外疼者。當歸(酒洗,一錢),白芍(酒炒,四分),川芎(六分),橘皮(鹽湯洗,一錢),茯苓(去皮,一錢),半夏(薑製),青皮(醋炒,六分),黃連(酒炒,八分),柴胡(七分),香附(童便浸、炒,八分),厚朴(薑汁炒,七分),梔子(鹽水拌炒,八分),甘草(炙去皮,四分),吳茱萸(煮三次,去水,炒,四分)
上銼一劑,姜三片,水煎,空心熱服。
白話文:
脅痛
脈象診斷:兩側肋下疼痛,脈象必定是雙弦脈;脈象緊細弦滑,多因怒氣所致;脈象沉澀而急促,則是痰瘀積聚的病症。
左肋下疼痛:是肝經受邪氣入侵。
疏肝散:治療左肋下疼痛,肝臟積聚瘀血,可能是因為怒氣損傷、跌打損傷或閃挫所致。
藥方:黃連(用吳茱萸煎汁炒制,二錢)、柴胡、當歸(各一錢)、青皮、桃仁(研磨成泥狀)、枳殼(麩炒,各一錢)、川芎、白芍(各七分)、紅花(五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煎水服用,飯後服用。
右肋下疼痛:是肝邪之氣入侵肺部。
推氣散:治療肝邪入侵肺部,導致右肋下疼痛劇烈,胸腹脹滿,食慾不振。
藥方:片薑黃、枳殼(麩炒,各二錢)、桂心(少量)、炙甘草(五分),另可加陳皮(一錢半)、半夏(一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三片生薑煎水服用,飯後服用。
左右肋下皆疼痛:是肝火旺盛,肝氣鬱結。
柴胡芎歸湯:治療肝火旺盛,肝氣鬱結,導致肋下疼痛。
藥方:柴胡、川芎、白芍、青皮(去瓤)、枳殼(麩炒,各一錢半)、香附、當歸、龍膽草、木香(另研磨)、砂仁、甘草(各五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一片薑煎水服用,不限時間。
當歸龍薈丸:瀉肝火的要藥。因體內濕熱,兩側肋下疼痛劇烈,損傷肝氣。
藥方:當歸、龍膽草、山梔仁、黃連、大黃(酒浸濕後火煅)、蘆薈、柴胡(五錢)、青黛(各五錢)、木香(二錢半)、麝香(五分,另研磨)、青皮(一兩,去瓤,醋炒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神麴糊做成丸藥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兩側肋下疼痛,且伴隨有聲音:這是痰飲導致。二陳湯治療痰飲導致的肋下疼痛(方劑見痰症篇)。依據此方,加入枳殼、砂仁、木香、川芎、青皮、蒼朮、香附、茴香,去掉甘草。
勞累後身體發熱且肋下疼痛:脈象必定虛弱。補中益氣湯治療內傷勞累導致的肋下疼痛(方劑見內傷篇)。依據此方,加入川芎、白芍、青皮、木香、砂仁、枳殼、茴香,去掉黃耆、白朮、升麻。
咳嗽氣急,發熱,脈象滑數:這是痰結引起的疼痛,久治不愈會形成肋下腫瘍。栝蔞枳實湯治療痰結引起的肋下疼痛(方劑見痰症篇)。依據此方,加入白芥子、青皮、茴香,去掉桔梗、片芩,如果發熱則加入柴胡。
左肋下有腫塊,疼痛不移動:這是瘀血。活血湯治療瘀血引起的肋下疼痛(方劑見腹痛篇)。依據此方,加入青皮,去掉烏藥。
右肋下有腫塊,疼痛且感到飽脹:這是食物積滯。香砂平胃散治療食物積滯引起的肋痛(方劑見傷食篇)。依據此方,加入青皮、木香、山楂肉、麥芽、乾薑、檳榔,去掉藿香、蒼朮。如果發熱則加入柴胡,去掉半夏。
額外藥方
平肝流氣飲:治療肋痛以及小腹至繞臍周圍疼痛,包括疝氣內外疼痛。
藥方:當歸(酒洗,一錢)、白芍(酒炒,四分)、川芎(六分)、橘皮(鹽湯洗,一錢)、茯苓(去皮,一錢)、半夏(薑製)、青皮(醋炒,六分)、黃連(酒炒,八分)、柴胡(七分)、香附(童便浸泡、炒制,八分)、厚朴(薑汁炒制,七分)、梔子(鹽水拌炒,八分)、甘草(炙烤去皮,四分)、吳茱萸(煮三次,去水,炒制,四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三片薑煎水服用,空腹溫服。
其他:
-
肋骨脹痛,若大便通暢,咳嗽痰多,是肝火犯肺。使用小柴胡湯加青皮、山梔子清熱(方劑見傷寒篇)。
-
男性因房事過度加上怒氣,導致風府穴脹滿,兩側肋骨脹痛。我認為是房事損傷腎氣,怒氣傷肝。使用六味地黃丸加柴胡、當歸,一劑即可見效(方劑見補益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