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五 (15)
卷之五 (15)
1. 牙齒
上為末,每日擦牙,咽吐任意。不唯烏鬚髮固牙齒,且終身絕無齒痛矣。
清胃湯,治牙床腫痛、動搖、黑爛、脫落,皆屬二陽明大腸與胃二經之火。
山梔(炒),連翹(去心),牡丹皮,條芩(各一錢),石膏(二匙),生地黃(酒洗),黃連(炒,各八分),升麻,白芍(煅),桔梗(各七分),藿香(五分),甘草(二分)
上銼一劑,水煎,食遠服。
毛宗伯,胃經虛熱,齒牙作痛。用補中益氣加熟地、丹皮、茯苓、芍藥尋愈。(方見補益。)
楊考功,齒動作痛,屬脾胃虛弱、陰火熾甚。用補中益氣加酒炒黑黃柏四劑,又服加減八味丸,諸症頓愈。又用補中益氣而痊愈。
王侍御,齒搖齦露,喜冷飲食,此胃經濕熱。先用承氣湯以退火,又用清胃散以調理而齒固;繼用六味丸以補腎而痊。(方見補益。)
一男子,晡熱內熱,牙痛齦潰,常取小蟲,此足三陰虛火、足陽明經濕熱。先用桃核承氣湯(方見傷寒)二劑,又用六味丸而愈(方見補益。)
白話文:
牙齒
上面是牙齒保養的方法,每天刷牙,漱口後吐掉即可。不僅能讓頭髮烏黑亮麗,還能讓牙齒堅固,終生不再牙痛。
清胃湯,用於治療牙齦腫痛、牙齒鬆動、牙齦發黑腐爛、牙齒脫落等症狀,這些都屬於大腸經和胃經的陽氣過盛。
處方:炒山梔子、去心連翹、牡丹皮、黃芩(各一錢)、石膏(二匙)、酒洗生地黃、炒黃連(各八分)、升麻、煅白芍藥、桔梗(各七分)、藿香(五分)、甘草(二分)。
將藥材磨成粉末,一劑量用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
毛宗伯,胃經虛熱,牙齒疼痛。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熟地黃、丹皮、茯苓、白芍藥治療而痊癒。(方劑請參考補益篇)
楊考功,牙齒疼痛,屬於脾胃虛弱、陰虛火旺。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酒炒黑黃柏四劑,又服用加減八味丸,症狀立刻痊癒。再次服用補中益氣湯也痊癒了。(方劑請參考補益篇)
王侍御,牙齒鬆動,牙齦外露,喜歡吃冷飲,這是胃經濕熱。先用承氣湯瀉火,再用清胃散調理,牙齒就穩固了;接著用六味丸補腎。(方劑請參考補益篇)
一位男子,午後發熱,體內燥熱,牙痛牙齦潰爛,經常吐出小蟲,這是足三陰經虛火和足陽明經濕熱。先用桃核承氣湯(方劑請參考傷寒篇)兩劑,再服用六味丸而痊癒。(方劑請參考補益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