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五 (14)
卷之五 (14)
1. 牙齒
走馬牙疳者,上焦濕熱也。當歸連翹飲(方見前。)
消疳散
花椒,細辛,硼砂,枯礬,銅綠,黃連,青黛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先用涼水漱口,後將藥末擦在牙齒縫處。
蘆薈散,治走馬牙疳。
黃柏(五錢),人言(五分,用紅棗破去核,每用人言一分,燒存性)、蘆薈(一錢)
上為末,先將米泔漱淨疳毒,卻摻上此藥即愈。
蟾蜍散,治走馬疳、齦潰侵蝕唇鼻。
干蚵蚾(黃泥裹燒焦,一分),黃連(一分),青黛(一錢)
上為末,入麝香少許,摻敷,干則油調搽。
齒動搖者,腎元虛也。
固齒丹
生地黃(二兩),白蒺藜(炒去刺、二兩),香附(四兩,炒),青鹽(一兩半),破故紙(一兩,炒),沒石子(大者四個。)
上為細末,早晨擦牙,津液嚥下。久用,自然能固齒烏須。
牢牙固齒明目散,用槐枝葉、柳枝葉不拘多少,切碎,水浸三日,熬出濃汁,去條、葉、渣、梗,入青鹽二斤、白鹽二斤,同汁熬干,研末。擦牙漱口吐出洗眼,神效。
固齒牢牙散
虎骨(一兩,火煅),青鹽(用嫩槐枝等分同炒黃色,一兩),細辛(五錢末)
上三味合勻擦牙。
擦牙止痛固齒方
石膏(一斤,煅),青鹽(四兩),白芷(二兩),細辛(一兩)
上為細末,擦牙。
牙宣膏,治牙齒動搖不牢、疼痛不止,齦肉出血。
麝香(一字),白龍骨(二錢半),官粉(二錢半,另研。)
上先將二味為末,後入麝香研勻;用黃蠟一兩,瓷器化開,入藥於內,又攪勻;用無灰咨呈紙裁作方片,於藥內度過剪作條。臨臥於齒患處齦肉門封貼一宿。治疳蝕、去風邪、牢牙齒,大效。
鬥齒方
點椒(五錢),天靈蓋,紅內銷,白芷(各二錢)
上為末,齒動摻上即安。或已落有血絲未斷者,亦可摻藥於齒齦間,鬥之即穩。
擦牙石鹽散,用此藥久擦牙,永久堅固,再無牙疰牙疼之症。
白軟石膏(一斤),遼細辛(十二兩五錢),川升麻(二兩五錢),川芎(一兩),白芷(三兩),饅頭炒成黑炭(半斤),白鹽(十二兩,入炭火煅紅半日。)
右為極細末,用絹羅篩過,擦牙甚妙。
滋陰清胃丸,治陽明經血熱,上下牙床紅爛,肉縮齒齦露者。
當歸(酒洗),生地黃(酒洗),牡丹皮(去骨),梔子仁(鹽水炒。各一兩),軟石膏(煅醋淬,二兩),黃連(酒炒),知母,葛粉,防風(各七錢),升麻,白芷(各五錢),生甘草節(四錢)
上為細末,湯泡蒸餅攪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百丸,臨晚米湯送下。
灸,牙痛,百藥不效,用艾炷如麥大,灸兩耳當三壯,立止。固齒散
鼠骨(一付,將鼠一個,不用毒死,只用打死者,麵裹炮熟去肉,將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乾,以黃色為度,研為末,全用),花椒(炒,二兩),乳香(二兩,以竹葉焙),香附(一兩,炒),白蒺藜仁(微炒,一兩),青鹽(一兩,麵包煅)
白話文:
牙齒
走馬牙疳(牙齦潰爛)是上焦濕熱引起的。可以用當歸連翹飲治療(處方見前)。
消疳散:花椒、細辛、硼砂、枯礬、銅綠、黃連、青黛等分研末,先用涼水漱口,再將藥粉擦在牙齒縫隙處。
蘆薈散:治走馬牙疳。黃柏五錢、人言(紅棗去核,每次用一分,燒成炭)、蘆薈一錢研末。先用米湯漱口去除疳毒,再將藥粉塗上即可痊癒。
蟾蜍散:治走馬疳、牙齦潰爛侵蝕唇鼻。幹蟾蜍(用黃泥包裹燒焦,一分)、黃連一分、青黛一錢研末,加入少許麝香,塗敷患處,乾燥後用油調勻再塗。
牙齒鬆動是腎元虛弱引起的。
固齒丹:生地黃二兩、白蒺藜(炒去刺,二兩)、香附(炒,四兩)、青鹽一兩半、破故紙(炒,一兩)、沒石子(大者四個)研末,早晨用此藥擦牙,並將口中津液吞下。長期使用,就能使牙齒堅固,頭髮烏黑。
牢牙固齒明目散:槐樹葉、柳樹葉適量,切碎,水浸三日,熬出濃汁,去除枝葉渣滓,加入青鹽、白鹽各二斤,與汁液一起熬乾,研末。用此藥擦牙漱口,並用其清洗眼睛,效果極佳。
固齒牢牙散:虎骨(火煅,一兩)、青鹽(與嫩槐枝等分同炒至黃色,一兩)、細辛(五錢)研末混合,用來擦牙。
擦牙止痛固齒方:石膏(煅,一斤)、青鹽四兩、白芷二兩、細辛一兩研末,擦牙。
牙宣膏:治牙齒鬆動疼痛、牙齦出血。麝香一字、白龍骨二錢半、官粉(另研,二錢半)。先將白龍骨、官粉研末,再加入麝香研勻;用黃蠟一兩,瓷器中熔化,加入藥末攪拌均勻;用無灰紙裁成小片,沾藥後剪成條狀。睡前貼在患處牙齦上過夜。能治療牙齦潰爛、去除風邪、使牙齒堅固,療效顯著。
鬥齒方:點椒五錢、天靈蓋、紅內消、白芷各二錢研末。牙齒鬆動時,將藥粉塗在患處即可固定。如果牙齒已脫落,但還有血絲未斷,也可將藥粉塗在牙齦間,使其固定。
擦牙石鹽散:長期使用此藥擦牙,可使牙齒堅固,永不再受牙病牙痛之苦。白軟石膏一斤、遼細辛十二兩五錢、川升麻二兩五錢、川芎一兩、白芷三兩、饅頭炒成黑炭半斤、白鹽(入炭火煅紅半日,十二兩)研成極細末,用絹篩過,擦牙效果很好。
滋陰清胃丸:治陽明經血熱,上下牙床紅腫爛痛,牙齦萎縮露出牙根。當歸(酒洗)、生地黃(酒洗)、牡丹皮(去骨)、梔子仁(鹽水炒)、軟石膏(煅醋淬)、黃連(酒炒)、知母、葛粉、防風、升麻、白芷、生甘草節等量研末,用湯泡蒸餅攪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晚上用米湯送服。
灸法:牙痛,百藥無效者,用艾炷如麥粒大小,灸兩耳穴位三次,即可止痛。
固齒散:鼠骨(取一隻未中毒而被打死的鼠,麵裹烤熟去肉,將骨與麵一起焙乾至黃色,研末,全部使用)、花椒(炒,二兩)、乳香(用竹葉焙,二兩)、香附(炒,一兩)、白蒺藜仁(微炒,一兩)、青鹽(麵包煅,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