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五 (9)
卷之五 (9)
1. 耳病
上銼作二劑,姜煎,入竹瀝同服。
清聰丸,治耳鳴及壅塞至於聾者。
橘皮(鹽水洗,去白,一兩半),赤茯苓(去皮),半夏(薑製,一兩),青皮(醋炒),柴胡梢,酒黃芩,玄參,蔓荊子,桔梗,全蠍(去毒),菖蒲,黃連(酒炒。各一兩五錢),生甘草(五錢)
上為細末,酒糊丸,綠豆大。每服一百二十丸,臨臥茶清送下。
清聰化痰丸,治耳聾耳鳴,壅閉不聞聲音,乃飲食厚味,夾怒氣以動肝胃之火,宜清竅也。
橘紅(鹽水洗,去白),赤茯苓(去皮),蔓荊子(各一兩),枯芩(酒炒,八錢),黃連(酒炒),白芍(酒浸,煨),生地黃(酒洗),柴胡,半夏(薑汁炒。各七分),人參(六錢),青皮(醋炒,五錢),生甘草(四錢)
上共十二味為細末,蔥湯浸蒸餅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百丸,晚用薑湯茶清任下。
治耳聾耳鳴方,甘草、生地胭脂包,甘遂、草烏白綿包。日夜換塞兩耳,常塞其耳自通。
腎虛耳聾,用六味丸加黃柏、知母、遠志肉、石菖蒲。(方見補益。)
耳鳴用六味丸,以全蠍二十枚,炒去毒為末。每用三錢,調酒送下百丸,空心服。
李少宰耳如蟬鳴,服四物湯耳鳴益甚。余以為足三陰虛。五更服六味丸,食前服補中益氣湯頓愈。(方見補益。)
黎司馬因怒耳鳴吐痰,作嘔不食,寒熱脅痛,用小柴胡湯(方見傷寒),合四物湯(方見補益)、加山梔、茯神、陳皮而痊。
白話文:
耳病
第一方:取藥材研磨成粉末,分成兩劑,用薑汁煎煮,再加入竹瀝一起服用。
第二方(清聰丸):治療耳鳴和阻塞導致聽力下降。
藥材包括:橘皮(用鹽水洗淨,去除白色部分,1.5兩)、赤茯苓(去皮)、半夏(用薑汁炮製,1兩)、青皮(醋炒)、柴胡梢、酒黃芩、玄參、蔓荊子、桔梗、全蠍(去毒)、菖蒲、黃連(酒炒,各1.5兩)、生甘草(0.5兩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120丸,睡前用茶水送服。
第三方(清聰化痰丸):治療耳聾耳鳴,因飲食過於肥甘厚味,加上怒氣導致肝胃火旺而引起的聽力障礙。
藥材包括:橘紅(用鹽水洗淨,去除白色部分)、赤茯苓(去皮)、蔓荊子(各1兩)、枯芩(酒炒,0.8兩)、黃連(酒炒)、白芍(酒浸,煨)、生地黃(酒洗)、柴胡、半夏(薑汁炒,各0.7兩)、人參(0.6兩)、青皮(醋炒,0.5兩)、生甘草(0.4兩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蔥湯浸泡蒸餅後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100丸,晚上用薑湯或茶水送服。
第四方:治療耳聾耳鳴,用甘草、生地黃作成胭脂狀包裹,甘遂、草烏也用白棉布包裹。日夜交替塞入兩耳,持續使用直到耳鳴痊癒。
第五方:腎虛引起的耳聾,使用六味地黃丸,並加入黃柏、知母、遠志、石菖蒲。(具體配方參考補益類藥方)
第六方:耳鳴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,另加全蠍20枚,炒去毒性後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3錢,用酒送服,空腹服用。
第七方:李少宰耳鳴如蟬鳴,服用四物湯後耳鳴加重。醫生認為是足三陰經虛弱。於是五更服用六味地黃丸,飯前服用補中益氣湯,很快痊癒。(具體配方參考補益類藥方)
第八方:黎司馬因生氣導致耳鳴、吐痰、噁心嘔吐、寒熱、脅痛,使用小柴胡湯(具體配方參考傷寒類藥方),配合四物湯(具體配方參考補益類藥方),並加入山梔子、茯神、陳皮而痊癒。(具體配方參考補益類藥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