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2)

1. 補益

人參,黃耆(蜜炒),白朮(炒),甘草(炙,各一錢半),當歸(一錢),陳皮(五分),柴胡,升麻(各二分)

上銼一劑。薑棗水煎,空心午前服。

六味丸,一名地黃丸。一名腎氣丸。治腎虛作渴、小便淋閉、氣壅痰涎、頭目眩暈、眼花耳聾、咽燥舌痛、腰腿痿軟等症,及腎虛發熱、自汗盜汗、便血諸血、失喑、水泛為痰之聖藥,血虛發熱之神劑。又治腎陰虛弱、津液不降、敗濁為痿,或治咳逆。又治小便不禁,收精氣之虛脫。為養血滋腎、制火導水,使機關利而脾土健實。

熟地黃(八兩,杵膏,忌鐵器),山茱萸(酒蒸,去核),乾山藥(各四兩),牡丹皮,白茯苓(去皮),澤瀉(各三兩)

上各另為末,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空心滾水送下。

八味丸,治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以致脾胃虛寒,飲食少思、大便不實;或下元冷憊,臍腹疼痛,夜多漩溺。即前方加肉桂、附子各一兩。而《經》云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即此藥也。

加減八味丸,治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發熱作渴,口舌生瘡,或牙齦潰蝕,咽喉作痛,或身體憔悴,寢汗發汗,五臟齊損。

即六味丸加肉桂一兩、五味子四兩。

加減金匱腎氣丸,治脾腎虛,腰重腳腫、小便不利,或肚腹脹痛、四肢浮腫,或喘急痰盛,已成蠱症,其效如神。此症多因脾胃虛弱,治失其宜,元氣復傷而變症者,非此藥不能救。

白茯苓(三兩),川牛膝(酒洗,去蘆),肉桂,澤瀉,車前子,山茱萸(酒蒸,去核),山藥牡丹皮,附子(制,五錢),熟地黃(四兩,拍碎酒浸,杵膏)

上為細末,和地黃加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加味八珍丸,大補血氣、壯脾胃、益虛損。

當歸(酒洗,二兩),南芎(一兩二錢),白芍(酒炒,一兩半),熟地黃(酒蒸曬乾,二兩),人參(去蘆,二兩),白朮(去蘆,炒,二兩),白茯苓(去皮,二兩),粉草(蜜炙,七錢),陳皮(二兩)

驚悸怔忡,加遠志(甘草水泡,去骨,二兩),酸棗仁(炒,一兩);陰虛火動,屬虛勞者,去人參一兩,加黃柏、知母(俱酒炒)各一兩。上為細末,用首男胎衣一具,長流水洗淨;次入麝香二、三分,再揉洗,用布絞乾;以好酒二升,煮極爛如泥,和前藥,如干,再入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空心鹽湯送下,或酒亦可,晚上米湯下。

天真丸,治一切虛損,形容枯槁,四肢羸弱,飲食不進,腸胃溏瀉,津液枯竭。久服,生血補氣,暖胃和脾,駐顏延壽。

羊肉(二斤五兩四錢,去筋膜皮,用竹刀劈開),肉蓯蓉(三兩四錢),鮮山藥(三兩四錢),當歸(酒洗,四兩),天門冬(去心,三兩四錢),無灰好酒(十壺)

白話文:

[補益]

六味丸(地黃丸、腎氣丸): 治療腎虛引起的口渴、小便不利、氣滯痰多、頭暈目眩、耳鳴眼花、咽喉乾燥疼痛、腰腿無力等症狀,以及腎虛導致的发热、自汗盗汗、便血、失音、水肿等症。也是治療腎陰虛弱、津液不足、肌肉萎縮,或咳嗽逆氣,以及尿失禁等症的良方。此方能滋陰補腎、清熱利水,使臟腑功能正常,脾胃強健。 藥方:熟地黃(八兩,搗成膏狀,忌用鐵器)、山茱萸(酒蒸,去核)、山藥(各四兩)、牡丹皮、茯苓(去皮)、澤瀉(各三兩)。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與熟地黃膏混合,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用滾水送服。

八味丸: 治療命門火衰,導致脾胃虛寒,食欲不振、大便不成形;或下焦虛寒,臍腹疼痛,夜尿頻多。藥方:在六味丸的基础上,加入肉桂、附子各一兩。此方遵循“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”的原則。

加減八味丸: 治療腎水不足,虛火上升,導致發熱口渴、口舌生瘡、牙齦潰爛、咽喉疼痛,或身體消瘦、盜汗,以及五臟俱損。藥方:在六味丸的基础上,加入肉桂一兩、五味子四兩。

加減金匱腎氣丸: 治療脾腎虛弱引起的腰部沉重、腳部腫脹、小便不利,或腹部脹痛、四肢浮腫、呼吸急促、痰多,甚至發展成嚴重疾病。此方常用于脾胃虛弱,治療不當導致元氣受損而病情加重的患者。藥方:茯苓(三兩)、川牛膝(酒洗,去根)、肉桂、澤瀉、車前子、山茱萸(酒蒸,去核)、山藥、牡丹皮、附子(炮制,五錢)、熟地黃(四兩,拍碎酒浸,搗成膏狀)。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與熟地黃膏混合,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七、八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加味八珍丸: 大補氣血,健脾胃,益氣養陰。藥方:當歸(酒洗,二兩)、川芎(一兩二錢)、白芍(酒炒,一兩半)、熟地黃(酒蒸曬乾,二兩)、人參(去蘆,二兩)、白朮(去蘆,炒,二兩)、茯苓(去皮,二兩)、甘草(蜜炙,七錢)、陳皮(二兩)。 若出現驚悸怔忡,加遠志(甘草水泡,去骨,二兩)、酸棗仁(炒,一兩);若陰虛火旺,屬虛勞者,去除人參一兩,加入黃柏、知母(俱酒炒)各一兩。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與初生男嬰胎衣(經流水清洗後,加入麝香,再清洗,絞乾)及好酒混合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用鹽湯或酒送服,晚上可用米湯送服。

天真丸: 治療一切虛損,表現為形體消瘦,四肢乏力,食欲不振,腸胃不適,津液不足等症狀。長期服用,可以補血益氣,溫胃和脾,延年益壽。藥方:羊肉(二斤五兩四錢,去筋膜皮,用竹刀劈開)、肉蓯蓉(三兩四錢)、鮮山藥(三兩四錢)、當歸(酒洗,四兩)、天門冬(去心,三兩四錢)、無灰好酒(十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