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三 (2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29)

1. 積聚

脈:五積屬陰,沉伏附骨,肝弦、心芤、腎沉急滑、脾實且長、肺浮喘卒。六聚結沉,痼則浮結。又有癥瘕,其脈多弦。弦結瘕積,弦細癥堅,沉重中散,食成癖痃。左轉沉重,氣癥胸前,若是肉癥,右轉橫旋。積聚癥瘕,緊則痛纏。虛弱者死,實強者痊。

痞塊者一名癥瘕。不能移動者,是癥塊;能移動,或左或右者,是瘕塊。五臟五積,六腑六聚。積在本位,聚無定處。氣不能作塊成聚,塊乃是有形之物,痰與食積死血而成,此理曉然。且中為痰飲,左為血塊,右為食積,俱用潰堅湯,丸加減,消痰活血、順氣健脾為主也。積者有常所,有形之血也;聚者無定位,無形之氣也;積塊者,痰與食積死血也。

潰堅湯,治五積六聚、諸般癥瘕、痃癖血塊之總司也。

當歸,白朮(去蘆),半夏(薑汁炒),陳皮,枳實(麩炒),山楂肉,香附,厚朴(薑汁炒),砂仁,木香(各等分)

上銼一劑,姜一片,水煎,磨木香調服。左脅有塊加川芎;右脅有塊加青皮;肉食成塊加姜炒黃連;粉面成積加神麯;血塊加桃仁、紅花、官桂,去半夏、山楂;痰塊加海石、栝蔞、枳實,去山楂;飽脹加蘿蔔子、檳榔,去白朮;壯健人加蓬朮;瘦弱人加人參少許。

潰堅丸,依本方加海石、楞子、鱉甲,各為細末,將阿魏用醋煮化和前藥末,薑汁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不拘時服,黃酒送下,清米湯亦可。

真人化鐵湯,治五積六聚、癖痃癥瘕,不論新久、上下左右。

三稜,莪朮,青皮,陳皮,神麯(炒),山楂肉,香附,枳實(麩炒),厚朴(薑製),黃連(薑汁炒),當歸,川芎,桃仁(去皮),紅花,木香(各三分),檳榔(八分),甘草(二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一片、棗一枚,水煎服。

積塊屬熱者,宜清化也。

柴胡湯

柴胡,黃芩,半夏(薑汁炒),蒼朮(米泔浸),厚朴(姜炒),陳皮,青皮(去瓤),枳殼(麩炒),神麯(炒),山楂肉,三稜,莪朮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上銼一劑,姜一片、棗一枚,水煎服

化痞丹,消積塊專攻之劑。

大黃(四兩,米醋浸一七,日曬夜露一七),木鱉子(去油,一兩),穿山甲(土炒,三兩),香附米(童便浸,炒,一兩),桃仁(去皮,研,一兩),紅花(三錢,生),青黛(五分)

上為細末,將大黃醋煮成糊為丸,如豆大。每服五十丸或六十丸,茅根、葛根煎湯送下。忌花椒、胡椒、煎炙、糯米等物。

化鐵金丹,化一切積塊如神。

黃耆,人參,白朮,當歸,川芎,陳皮,青皮(去瓤),香附,烏藥,檳榔,枳殼(麩炒),枳實(麩炒),木香,沉香,蒼朮(米泔浸),山楂肉,神麯(炒),草果,麥芽(炒),草豆蔻,蘿蔔子,蘇子,白芥子,三稜,莪朮,厚朴(薑汁炒),小茴香,白礬,牙皂,黃連,赤芍,柴胡,龍膽草,甘草(以上各五錢),大黃(生用,六錢),牽牛(用頭末,八錢),乳香,沒藥,阿魏,硇砂(用瓷罐煨過。各五錢),皮硝(一兩)

白話文:

積聚

脈象:五種積聚屬於陰性病症,脈象沉伏且緊貼骨頭,肝積的脈象像繃緊的琴弦,心積的脈象空虛,腎積的脈象沉而急促且滑利,脾積的脈象充實且長,肺積的脈象浮而喘促。六種聚結的脈象沉滯,病久則脈象浮且結聚。另外,還有癥瘕,其脈象多數像繃緊的琴弦。脈象像琴弦又結滯的,是瘕積,脈象像琴弦又細小的,是癥堅硬,脈象沉重且中間散漫的,是因為飲食積聚形成的癖疾。脈象在左邊沉重,是氣積於胸前,如果是肉積,則脈象在右邊橫向轉動。積聚癥瘕,如果感到緊繃,就會疼痛纏繞。虛弱的人會因此死亡,身體強壯的人可以痊癒。

腹腔內出現腫塊,又稱為癥瘕。不能移動的腫塊是癥塊;能移動,或左或右的腫塊是瘕塊。五臟有五種積聚,六腑有六種聚結。積聚發生在固定的部位,聚結則沒有固定的位置。氣不會形成有形的腫塊,腫塊都是有形的物質,是由痰、食物積滯和死血形成的,這個道理很明顯。通常來說,中間的腫塊是痰飲所致,左邊的腫塊是血塊,右邊的腫塊是食物積滯。都用潰堅湯或潰堅丸加減,以化痰活血、順氣健脾為主。積是固定位置的,屬於有形的血;聚是沒有固定位置的,屬於無形的氣;積塊是痰、食物積滯和死血形成的。

潰堅湯,是治療五積六聚、各種癥瘕、癖疾血塊的主要方劑。

藥方組成:當歸,白朮(去蘆),半夏(用薑汁炒),陳皮,枳實(用麩皮炒),山楂肉,香附,厚朴(用薑汁炒),砂仁,木香(各等分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生薑一片,用水煎煮,用磨好的木香粉末調服。如果左脅有腫塊,加川芎;右脅有腫塊,加青皮;因為吃肉形成的腫塊,加用薑炒過的黃連;因為吃粉面形成的積滯,加神麯;如果是血塊,加桃仁、紅花、官桂,去掉半夏、山楂;如果是痰塊,加海石、瓜蔞、枳實,去掉山楂;如果腹脹,加蘿蔔子、檳榔,去掉白朮;身體強壯的人加蓬朮;身體瘦弱的人加少量人參。

潰堅丸,是在潰堅湯的基礎上,加入海石、稜子、鱉甲,都磨成細末,將阿魏用醋煮化,與藥末混合,用薑汁製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不拘時間服用,可以用黃酒送服,也可以用米湯送服。

真人化鐵湯,治療五積六聚、癖疾癥瘕,無論病程長短、腫塊位置上下左右都有效。

藥方組成:三稜,莪朮,青皮,陳皮,神麯(炒),山楂肉,香附,枳實(用麩皮炒),厚朴(用薑製),黃連(用薑汁炒),當歸,川芎,桃仁(去皮),紅花,木香(各三分),檳榔(八分),甘草(二分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生薑一片、紅棗一枚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積塊屬於熱性病症的,應該用清熱化積的方法治療。

柴胡湯

藥方組成:柴胡,黃芩,半夏(用薑汁炒),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),厚朴(用薑炒),陳皮,青皮(去瓤),枳殼(用麩皮炒),神麯(炒),山楂肉,三稜,莪朮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生薑一片、紅棗一枚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化痞丹,是專門消除積塊的藥劑。

藥方組成:大黃(四兩,用米醋浸泡七天,白天曬太陽,晚上露水七天),木鱉子(去油,一兩),穿山甲(用土炒,三兩),香附米(用童便浸泡後炒,一兩),桃仁(去皮,磨成粉,一兩),紅花(三錢,生用),青黛(五分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煮大黃成糊狀,做成豆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或六十丸,用茅根或葛根煎湯送服。忌食花椒、胡椒、煎炸、糯米等食物。

化鐵金丹,化解一切積塊效果神奇。

藥方組成:黃耆,人參,白朮,當歸,川芎,陳皮,青皮(去瓤),香附,烏藥,檳榔,枳殼(用麩皮炒),枳實(用麩皮炒),木香,沉香,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),山楂肉,神麯(炒),草果,麥芽(炒),草豆蔻,蘿蔔子,蘇子,白芥子,三稜,莪朮,厚朴(用薑汁炒),小茴香,白礬,牙皂,黃連,赤芍,柴胡,龍膽草,甘草(以上各五錢),大黃(生用,六錢),牽牛(用頭末,八錢),乳香,沒藥,阿魏,硇砂(用瓷罐煨過。各五錢),皮硝(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