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八冊 (10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冊 (10)

1. 鼻淵

酒調服即愈。又方,沉香少許,宿香去白二錢,雄黃、皂角各少許,白牛毛、橙葉焙乾各二錢,上為細末。吹入鼻中。倘有少血出不妨,血出加炒山梔子。灸法,囟會在鼻心直上,入髮際二寸,再容豆是穴,灸七壯。又,灸通天,在囟會上一寸,兩傍各一寸,灸七壯。左臭灸左,右臭灸右,俱臭俱灸。

曾用此法灸數人,皆於鼻中去臭積一塊如朽骨,臭不可言,去此全愈。

白話文:

鼻淵用酒調服即可痊癒。另一個方法是:取沉香少許,宿香(去除白色部分)二錢,雄黃、皂角各少許,白牛毛、曬乾的橙葉各二錢,研磨成細粉,吹入鼻中。如果稍微流血不要緊,流血就加炒過的山梔子。針灸方法:在囟會穴(頭頂正中線髮際上二寸處),再另找一個容豆穴(在鼻尖的正上方,髮際內二寸處),灸七壯。另一個穴位是通天穴(在囟會穴上方一寸,左右各一寸處),也灸七壯。鼻子左側有臭味就灸左側,右側有臭味就灸右側,兩側都有臭味就都灸。

曾用此法灸治過幾個人,他們的鼻腔中都排出像腐爛骨頭一樣的臭物,臭味難聞,去除這些臭物後就完全治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