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46)
第五冊 (46)
1. 多臥
《靈樞》大惑篇黃帝曰:人之多臥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,而分肉不解焉。腸胃大則衛氣留久,皮膚濕則分肉不解,其行遲。夫衛氣者,晝日常行於陽,夜行於陰,故陽氣盡則臥,陰氣盡則寤。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,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。留於陰也久,其氣不精則欲瞑,故多臥矣。
其腸胃小,皮膚滑以緩,分肉解利,衛氣之行於陽也久,故少瞑焉。黃帝曰:其非常經也,卒然多臥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邪氣留於上焦,上焦閉而不通,已食若飲湯,衛氣留久於陰而不行,故卒然多臥焉。運氣多睡,皆屬內熱。經云:陽明司天之政,初之氣,陰始凝,氣始肅,病中熱善眠是也。
酸棗仁一兩,生用,臘茶二兩,以生薑汁塗,炙微焦,搗羅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七分盞,煎六分,溫服無時。灸法,無名指第二節尖一壯,屈手指取之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人為什麼會那麼愛睡覺?岐伯回答說:這種人通常腸胃比較大,皮膚濕潤,肌肉組織也不夠結實。腸胃大,會使衛氣停留在體內的時間變長;皮膚濕潤,肌肉組織不結實,則會使衛氣運行遲緩。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體表的陽氣之中,夜晚則進入體內的陰氣之中。當陽氣耗盡時,人就會想睡覺;陰氣耗盡時,人就會醒來。因此,腸胃大會使衛氣停留的時間變長,皮膚濕潤、肌肉鬆散則會使衛氣運行遲緩。衛氣長時間停留在陰氣之中,運行不順暢,人就會感到睏倦,所以就容易多睡。
相反的,腸胃小,皮膚光滑且鬆弛,肌肉組織結實且運行順暢的人,衛氣在陽氣中停留的時間會比較久,因此比較不會想睡覺。黃帝又問:如果不是身體常態,而是突然變得嗜睡,又是什麼原因呢?岐伯說:這是因為邪氣滯留在上焦(胸腔部位),導致上焦閉塞不通,吃完飯就像喝水一樣無法消化,使得衛氣長時間停留在陰氣中無法運行,所以才會突然變得嗜睡。而體內運氣不佳,導致內熱的人也容易多睡。像是《黃帝內經》說的,陽明經主導時令的時候,在初氣階段,陰氣開始凝聚,氣開始收斂,這時如果生病,體內發熱,就會容易想睡覺。
這裡提供一個助眠的藥方:酸棗仁一兩,生用;臘茶二兩,用生薑汁塗抹後稍微烤焦,然後搗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七分盞煎煮至六分,溫服,服用時間不拘。另外還有一個穴位灸法:灸無名指第二節指尖一壯(一炷艾絨),彎曲手指取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