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44)
第五冊 (44)
1. 盜汗
當歸六黃湯治盜汗之聖藥。宜潤劑者,六黃湯。宜燥劑者,正氣湯。無內熱者,防風散、白朮散。肝火,當歸龍薈丸。虛者,黃耆連翹湯。實者,三黃連翹湯。身熱,加地骨皮、柴胡、黃芩、秦艽。肝虛,加酸棗仁。肝實,加龍膽草。右尺實大,黃柏、知母。煩心,黃連、生地黃、當歸、辰砂、麥門冬。
脾虛,人參、白朮、白芍藥、乾山藥、白扁豆、浮麥。亦可用山藥一味為末,臨臥酒調下三錢。經霜桑葉末,茶調服。豆豉微炒,酒漬服。外用五倍子或何首烏為末,津唾調填臍中,以帛縛定。臟腑盜汗皆屬腎。經云:腎病者,寢汗出,憎風是也。運氣盜汗皆屬寒水。經云: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甚則勞汗出,憎風。
又云:太陽所至,為寢汗痙是也。
白話文:
盜汗
當歸六黃湯是治療盜汗的良藥。如果需要滋潤的,用六黃湯;如果需要乾燥的,用正氣湯。沒有內熱的,用防風散或白朮散。肝火旺盛的,用當歸龍薈丸。體虛的,用黃耆連翹湯;實證的,用三黃連翹湯。如果伴隨發熱,可以加入地骨皮、柴胡、黃芩、秦艽。肝虛加酸棗仁;肝實加龍膽草。如果右尺脈有力且大,可以用黃柏、知母。心煩的,用黃連、生地黃、當歸、辰砂、麥門冬。
脾虛的,用人參、白朮、白芍藥、乾山藥、白扁豆、浮麥。也可以單用山藥研磨成粉,睡前用酒送服三錢。也可以用霜後桑葉研磨成粉,用茶送服。豆豉微炒後,用酒浸泡服用。外用五倍子或何首烏研磨成粉,用唾液調和後填塞在肚臍,再用布固定。各種臟腑引起的盜汗都屬於腎虛。經書上說:「腎臟有病的人,睡覺時會出汗,而且怕風。」因季節運氣導致的盜汗都屬於寒邪。經書上說:「年份水氣過盛,寒氣流行,嚴重時會導致勞動後出汗,並怕風。」
又說:「太陽走到某個位置,會導致睡覺時出汗和抽搐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