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四冊 (29)
第四冊 (29)
1. 臂痛
(手氣手腫痛)
臂痛有六道經絡,究其痛在何經絡之間,以行本經藥行其氣血,血氣通則愈矣。以兩手伸直,其臂貼身垂下,大指居前,小指居後而定之。則其臂臑之前廉痛者,屬陽明經,以升麻、白芷、乾葛行之;後廉痛者,屬太陽經,以藁本、羌活行之;外廉痛者,屬少陽經,以柴胡行之;內廉痛者,屬厥陰經,以柴胡、青皮行之;內前廉痛者,屬太陰經,以升麻、白芷、蔥白行之;內後廉痛者,屬少陰經,以細辛、獨活行之。並用針灸法,視其何經而取之。
臂為風寒濕所搏,或飲液流入,或因提挈重物,皆致臂痛。有腫者,有不腫者。除飲證外,其餘諸痛,並可五積散,及烏藥順氣散,或蠲痹湯。若坐臥為風濕所搏,或睡後手在被外為寒邪所襲,遂令臂痛。宜五積散及蠲痹湯、烏藥順氣散。審知是濕,蠲痹湯每服加蒼朮三匙,防己四分,或用五痹湯。
曾有挈重傷筋,以致臂痛,宜琥珀散、劫勞散,或和氣飲,每服加白薑黃半錢,以薑黃能入臂故也。痰飲流入四肢,令人肩背痠疼,兩手軟痹,醫誤以為風,則非其治。宜導痰湯加木香、薑黃各半錢,如未效,輕者指迷茯苓丸,重者控涎丹。(控涎丹加去油木鱉子一兩,桂五錢,治臂痛。
每服二十丸,加至三十丸。)外有血虛不榮於筋而致臂痛,宜蠲痹湯、四物湯各半帖,和勻煎服。有氣血凝滯經絡不行而致臂痛,宜舒筋湯。治臂痛,半夏一錢,陳皮半錢,茯苓五分,蒼朮二錢,威靈仙五分,酒芩、白朮、南星、香附各一錢,甘草少許。紅花、神麯炒為末。
薑黃四兩,甘草、羌活各一兩,白朮二兩。茯苓丸,治臂痛如神。赤茯苓、防風、細辛、白朮、澤瀉、官桂各半兩,栝蔞根、紫菀、附子、黃耆、芍藥、甘草炙各七錢半,生地黃、牛膝、(酒浸)山芋、獨活、半夏、(酒浸)山茱萸各二錢半,為細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溫酒下。
白話文:
(手氣手腫痛)
手臂疼痛有六條經絡,要仔細探究疼痛是在哪條經絡之間,然後使用針對該經絡的藥物來運行氣血,只要氣血暢通,疼痛自然就會好。 將兩手伸直,手臂自然垂下貼近身體,大拇指在前,小指在後,以此來判斷: 如果手臂前側疼痛,屬於陽明經,可以用升麻、白芷、葛根來治療;後側疼痛,屬於太陽經,可以用藁本、羌活來治療;外側疼痛,屬於少陽經,可以用柴胡來治療;內側疼痛,屬於厥陰經,可以用柴胡、青皮來治療;內側前邊疼痛,屬於太陰經,可以用升麻、白芷、蔥白來治療;內側後邊疼痛,屬於少陰經,可以用細辛、獨活來治療。另外,可以配合針灸,根據疼痛所在的經絡來選擇穴位。
手臂會因為風、寒、濕邪侵襲,或是體內水液流注,或是因為提舉重物,都可能導致手臂疼痛。有的會腫脹,有的則不會。除了水飲積聚引起的疼痛外,其他各種疼痛都可以使用五積散、烏藥順氣散或蠲痹湯來治療。如果因為坐臥時受到風濕侵襲,或是睡覺時手伸在被子外面被寒邪侵襲,也會導致手臂疼痛。可以使用五積散、蠲痹湯或烏藥順氣散來治療。如果確定是濕邪引起的,蠲痹湯每次服用時可以加蒼朮三匙、防己四分,或者使用五痹湯。
曾經有人因為搬運重物導致筋骨損傷,引起手臂疼痛,可以使用琥珀散、劫勞散或和氣飲,每次服用時可以加半錢白薑黃,因為薑黃可以入手臂經絡。痰飲流注到四肢,會導致肩背痠痛,雙手軟弱麻木,醫生如果誤認為是風邪,就會用錯藥。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導痰湯,並加入木香、薑黃各半錢,如果效果不佳,病情較輕的可以使用指迷茯苓丸,病情較重的可以使用控涎丹。(控涎丹可以加入去油的木鱉子一兩,桂五錢,治療手臂疼痛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可以增加到三十丸。)還有一種情況是,血虛無法滋養筋脈,也會引起手臂疼痛,可以使用蠲痹湯、四物湯各半劑,混合煎服。如果因為氣血凝滯,經絡不通暢而引起手臂疼痛,可以使用舒筋湯。治療手臂疼痛的藥方,包括半夏一錢,陳皮半錢,茯苓五分,蒼朮二錢,威靈仙五分,酒芩、白朮、南星、香附各一錢,甘草少量。紅花、神麯炒過後研成粉末。
薑黃四兩,甘草、羌活各一兩,白朮二兩,製成茯苓丸,治療手臂疼痛效果很好。 藥方包括赤茯苓、防風、細辛、白朮、澤瀉、官桂各半兩,栝蔞根、紫菀、附子、黃耆、芍藥、炙甘草各七錢半,生地黃、牛膝(用酒浸泡)、山芋、獨活、半夏(用酒浸泡)、山茱萸各二錢半,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溫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