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6)

1. 㾦癗

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,汗出當風,風氣搏於肌肉,與熱氣並,則生㾦癗。狀如麻豆,甚者漸大,搔之則成瘡也。

羚羊角散,治風熱,皮膚生㾦癗,癢痛。

羚羊角(屑),烏蛇肉(酒浸),川大黃,玄參(去蘆,各一兩),枳殼(去瓤,麩炒),白蒺藜,甘草(各半兩,炙),秦艽(去蘆,土),防風(去蘆,各七錢半)

白話文:

婦女如果陽氣不足,容易出汗,汗出遇風,風寒就會侵襲肌肉,和熱氣一起作用,就會產生疙瘩,像麻豆一樣,嚴重的會逐漸變大,抓撓就會變成瘡。

羚羊角散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疙瘩,瘙癢疼痛。

藥方:羚羊角屑、烏蛇肉(用酒浸泡)、川大黃、玄參(去除蘆頭)、枳殼(去除瓤,用麩炒)、白蒺藜、甘草(各半兩,炙)、秦艽(去除蘆頭,土炒)、防風(去除蘆頭,各七錢半)。

上件㕮咀。每服五錢,水一中盞煎至七分,去渣。入牛蒡根汁半合,更煎一兩沸。溫服,不拘時候。

秦艽湯,治風熱毒氣,客於皮膚,遍身生㾦癗如麻豆。

秦艽(去蘆,一兩),防風(去蘆),黃芩,麻黃(去節),甘草(炙),玄參(去蘆),犀角屑,牛蒡子(炒),枳殼(去瓤,麩炒),川升麻(各七錢半)

上件㕮咀。每服五錢,水一中盞煎至七分,去渣。溫服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【秦艽湯】,用來治療風熱毒素在皮膚間引起,導致全身出現像芝麻大小的疹子。

秦艽(去除根部,一兩),防風(去除根部),黃芩,麻黃(去除節頭),甘草(炙烤),玄參(去除根部),犀角屑,牛蒡子(炒熟),枳殼(去除果肉,麩炒),川升麻(各七錢半)

以上所有藥物均需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量為五錢,使用一杯中等大小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,然後過濾掉藥渣。最後加入半合牛蒡根汁,再加熱煮沸一兩次。溫和地服用,不限制時間。

當歸飲子,治心血凝滯,內蘊風熱,發見皮膚,遍身瘡疥,或癢或痛,或膿水浸淫,或發赤疹、㾦癗。

當歸(去蘆),白芍藥,川芎,生地黃,白蒺藜,防風(去蘆),荊芥穗(各一兩),何首烏(去蘆),黃耆(去蘆),甘草(炙,各半兩)

上㕮咀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五斤,煎至八分,去渣。溫服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當歸飲子用於治療心血凝滯,體內蘊藏風熱,導致皮膚表面出現各種瘡疥,可能伴隨瘙癢或疼痛,或有膿水浸潤,或出現紅疹、麻風等症狀。配方包括當歸(去蘆)、白芍、川芎、生地黃、白蒺藜、防風(去蘆)、荊芥穗(各一兩)、何首烏(去蘆)、黃耆(去蘆)、甘草(炙,各半兩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盞半水,加入五片薑,煎煮至八分,去渣,溫服,不限時間。

烏蛇散,治風熱,遍身生㾦癗,瘙癢。

烏蛇肉(酒浸,二兩),羌活(去蘆),白鮮皮,桂心,甘草(炙),枳殼(去瓤,麩炒),蒲黃(炒),蔓荊子,芎藭,當歸(去蘆,各半兩),天麻,麻黃(去節),秦艽(去蘆),牛蒡子(炒),藁本(去蘆),白僵,蠶(炒,各七錢半)

白話文:

烏蛇散治療風熱引起全身發癢起疹的症状,藥方包含烏蛇肉、羌活、白鮮皮、桂心、甘草、枳殼、蒲黃、蔓荊子、芎藭、當歸、天麻、麻黃、秦艽、牛蒡子、藁本、白僵蠶等藥材。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。

荊芥散,治風熱,皮膚瘙癢,生㾦癗。

荊芥,赤茯苓(去皮),苦參(去蘆,各一兩),蔓荊子天麻,人參(去蘆),防風,獨活(各去蘆),枳殼(麩炒,各半兩),牛蒡子(炒),黃芩(各七錢半),烏蛇肉(二兩,酒浸)

上為細末。每服同前法。

防風散,治風㾦癗。

防風(去蘆),杏仁(麩炒,另研為泥),白殭蠶(炒,各二兩),甘草(炙,一兩)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兩錢,用溫酒調服,不拘時間。

荊芥散用於治療風熱、皮膚瘙癢、生瘡癗。

藥材包括:荊芥、赤茯苓(去皮)、苦參(去蘆,各一兩)、蔓荊子、天麻、人參(去蘆)、防風、獨活(各去蘆)、枳殼(麩炒,各半兩)、牛蒡子(炒)、黃芩(各七錢半)、烏蛇肉(二兩,酒浸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量及方法同前。

防風散用於治療風瘡癗。

藥材包括:防風(去蘆)、杏仁(麩炒,另研為泥)、白殭蠶(炒,各二兩)、甘草(炙,一兩)。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空心,蜜水調下,或溫酒調服亦得。日進二服。

牛膝散,治風㾦癗。

上用牛膝,酒浸,搗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前,溫酒調下,兼治骨疽,風癩皆效。

蒺藜丸,治風瘙癢,生㾦癗。

白蒺藜,秦艽(去蘆),赤茯苓(去皮,各一兩),羌活,苦參(並去蘆),黃芩,細辛(去苗,各半兩),枳殼(七錢半,去瓤、麩炒),烏蛇肉(三兩,酒浸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蜜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時,用蜂蜜水調和服用,或用溫酒調和服用也可以。每天服用兩次。

牛膝散,用於治療風寒濕痺。

使用牛膝,用酒浸泡後,搗碎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,用溫酒調和服用,也可用於治療骨疽、風癩,都有效。

蒺藜丸,用於治療風瘙癢、生風寒濕痺。

白蒺藜、秦艽(去除根莖)、赤茯苓(去除外皮,各一兩)、羌活、苦參(並去除根莖)、黃芩、細辛(去除苗,各半兩)、枳殼(七錢半,去除果肉和麩皮,用文火炒)、烏蛇肉(三兩,用酒浸泡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混合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蜜湯送服,不限時間。

黑龍丸,治風毒上攻頭面,多生㾦癗。

羌活(去蘆),薄荷葉,蔓荊子,細松煙墨,獨活(去蘆,各一兩),川芎,甘草(炙),白附子(炮),山梔子,白芷,防風(去蘆),荊芥穗,天南星(薑製),草烏頭(生),白殭蠶(炒),川烏頭(炮,去皮,臍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。煉蜜和丸,每一兩作十丸。每服一丸,細嚼,茶湯或溫酒送下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【黑龍丸】,用於治療風毒上侵頭面部,常導致痤瘡出現。

羌活(去除根節)、薄荷葉、蔓荊子、細松煙墨、獨活(去除根節,各一兩)、川芎、甘草(炙烤)、白附子(炮製)、山梔子、白芷、防風(去除根節)、荊芥穗、天南星(薑製)、草烏頭(生長)、白僵蠶(炒製)、川烏頭(炮製,去除皮膚和根節,各半兩)
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。煉製蜂蜜混合成丸,每一兩製成十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細細咀嚼,用熱茶或溫酒送下,飯後服用。

莽草膏,治風瘙癢,皮膚生㾦癗,體腫疼痛。

莽草(一兩),當歸(去蘆),芎藭,大戟(去皮),川椒,附子,細辛(去苗),赤芍藥,芫花,躑躅花,蒴藋(各二兩)

上細銼。用醋三升浸一宿,用豬脂三斤同煎,令附子色黃為度,綿濾去租。每塗摩病處,日三五上。

治風瘙癢,皮膚生㾦癗,搔之成瘡,宜用此粉身即瘥。

白話文:

莽草膏

功效: 治療風瘙癢、皮膚生疥癬、身體腫痛。

配方:

  • 莽草(一兩)
  • 當歸(去蘆頭)
  • 芎藭
  • 大戟(去皮)
  • 川椒
  • 附子
  • 細辛(去苗)
  • 赤芍藥
  • 芫花
  • 躑躅花
  • 蒴藋(各二兩)

製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細細切碎。
  2. 用醋三升浸泡藥材一夜。
  3. 加入豬脂三斤,一起煎煮,直到附子呈現黃色為止。
  4. 用棉布過濾,去除藥渣。

用法:

  • 將藥膏塗抹在患處,每天三次至五次。

特殊用法:

  • 治療風瘙癢、皮膚生疥癬,搔抓後形成瘡傷者,可以用此藥膏全身塗抹,即可治癒。

芎藭,麻黃根(銼),白芷(各三兩),雷丸(五兩),藿香(二兩),藜蘆(一兩半)

上為細末,入英粉五兩,相和令勻。逐日粉身上

治風熱皮膚瘙癢,搔之生㾦癗,粉身。

麻黃根(五兩),蛇床子(四兩),白蒺藜,白礬(各二兩),白米粉(二升)

上為細末,用疏生絹袋盛。癢即粉身。

白話文:

川芎、麻黃根(切碎)、白芷(各三兩)、雷丸(五兩)、藿香(二兩)、藜蘆(一兩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英粉五兩,混合均勻。每天用藥粉塗抹全身。

此方適用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,搔抓後出現疥瘡,可使用藥粉塗抹全身。

麻黃根(五兩)、蛇床子(四兩)、白蒺藜、白礬(各二兩)、白米粉(二升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稀疏的生絹袋盛裝。癢時就用藥粉塗抹全身。

治風瘙,皮膚生㾦癗,搔之腫癢,,柳枝湯,洗之。

嫩柳枝,桃枝,蒴藋,苦參(各五兩),槐白皮(四兩),茵陳,狼毒,青葙葉,麻黃(各三兩)

上細銼和勻。每取一斤,用水五斗煮取四斗,去渣。更入鹽及朴硝各二兩,攪勻。看冷熱,於溫室中洗浴,浴罷衣覆出汗瘥。切慎外風。

治風熱,皮膚生㾦癗,苦癢成疥,,丹參湯,洗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風瘙症,皮膚上長出疥瘡,搔抓後腫癢,可以用柳枝湯洗浴。

藥方:嫩柳枝、桃枝、蒴藋、苦參各五兩,槐白皮四兩,茵陳、狼毒、青葙葉、麻黃各三兩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。每次取一斤藥粉,用五斗水煮沸至四斗,去除藥渣。再加入鹽和朴硝各二兩,攪拌均勻。根據冷熱程度,在溫暖的房間裡洗浴,洗完後穿衣保暖,讓身體出汗,直到病癒。注意要避免外風侵襲。

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疥瘡,瘙癢難耐,可以用丹參湯洗浴。

丹參,苦參(各四兩),蛇床子(生用,三兩)

上件藥,用水一斗五升煎至七升,去渣。乘熱洗之。

治皮膚風熱,生瘡㾦癗,或癢痛。垂柳湯,洗之。

垂楊柳(一斤),杏仁(三兩),白礬(生用,二兩)

上件用水一斗五升,煎去七升,去渣,於無風處洗浴極妙。

白話文:

取丹參、苦參各四兩,蛇床子(生用)三兩,加水一斗五升煎煮至七升,去渣,趁熱用藥汁洗患處。此方可治皮膚風熱,生瘡、疥瘡,或癢痛。另外,用垂楊柳一斤、杏仁三兩、白礬(生用)二兩,加水一斗五升煎煮至七升,去渣,在無風處用藥汁沐浴,效果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