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4)

1.

《病源論》云:癬發之狀,皮肉癮疹有如錢文,漸漸長胤,或圓或斜,癢痛有匡欄,癬內生蟲,搔之有水,此由風濕邪氣客於腠理,復值寒濕與血氣相搏,血氣閉澀則發此疾。風癬者,是惡風冷氣客於皮,折於血氣所生,亦作圓文匡欄,但抓搔頑痹,不知痛癢,內亦有蟲。又有逸風瘡,生則遍體狀如癬疥而癢,此由風氣逸於皮膚,因名為逸風瘡也。

乾癬者,但有匡欄,皮枯索癢,搔之白屑起是也,亦是風濕邪氣客於腠理,復值寒濕與血氣相搏所生。若風毒氣多,濕氣少,故風沉入深,故無水而為乾癬,中亦有蟲。又有白癬,其狀白色而癢,皮由腠理虛而受風,風與氣並,血澀而不能榮肌肉故也。濕癬者,亦有匡欄如蟲行,浸淫赤濕,遇癢搔之多水成瘡,蓋風毒氣淺,濕氣偏多而為濕癬,中亦生蟲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記載,癬的症狀是皮膚和肌肉出現像銅錢一樣的疹子,逐漸蔓延,形狀或圓或斜,奇癢難耐,周圍有紅色邊緣,癬裡面會生蟲,抓撓時會流出水。這是因為風濕邪氣侵襲皮毛腠理,又遇到寒濕與血氣交戰,血氣阻塞而引起的。風癬是由於惡風寒氣侵入皮膚,與血氣相搏而生,也呈圓形,周圍有紅色邊緣,但抓撓時麻木僵硬,感覺不到疼痛或癢,裡面也生蟲。還有一種逸風瘡,發作時全身遍布像癬疥一樣的疹子,並且奇癢難耐,這是因為風氣逸散於皮膚而得名。

乾癬只有紅色邊緣,皮膚乾燥、瘙癢,抓撓時會掉下白色皮屑,也是風濕邪氣侵襲皮毛腠理,又遇到寒濕與血氣交戰而引起的。由於風毒氣盛,濕氣少,所以風氣沉入深層,因此不流出水而形成乾癬,裡面也生蟲。還有一種白癬,症狀是白色疹子,並且瘙癢,這是因為腠理虛弱,受風邪侵襲,風氣與氣血交合,血氣阻塞,無法滋養肌肉而導致。濕癬也有紅色邊緣,像蟲子爬過一樣,浸淫潮濕,發癢抓撓時會流出大量水液,形成瘡瘍,這是因為風毒氣淺,濕氣偏多而導致,裡面也生蟲。

丹溪云:癬瘡用防風通聖散,去芒硝、大黃,加浮萍、皂角刺。

又方,治癬用

浮萍(一兩),蒼耳,蒼朮(二兩),苦參(一兩半),黃芩(半兩),香附(二兩半)

上為末。酒調服,或酒糊丸。

何首烏散(羅氏),治脾肺風毒,攻腫遍身,癬變成癮疹,搔之成瘡,或肩背拘急,肌肉頑痹,手足酸裂,風氣上攻頭面生瘡,及治紫癜、白癜、頑麻等風,並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:

癬瘡可以用防風通聖散,去除芒硝和大黃,再加入浮萍和皂角刺。

另外一個方子,治療癬:

浮萍(一兩),蒼耳、蒼朮(各二兩),苦參(一兩半),黃芩(半兩),香附(二兩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,或製成酒糊丸服用。

羅氏的何首烏散,用於治療脾肺風毒,導致全身浮腫,癬變成癮疹,搔抓後變成瘡,或是肩背僵硬緊繃,肌肉麻木僵硬,手足酸痛龜裂,風氣上攻頭面長瘡,以及治療紫癜、白癜、頑麻等風症,都適合服用。

荊芥穗,蔓荊子,威靈仙,何首烏,甘草(炙),防風,蚵蚾草(各等分)

上搗羅為末。每服一錢,食後溫酒調下,沸湯亦得。

白蒺藜散,治一切癬及疥,風癢瘑瘡等疾。

白蒺藜,秦艽(去蘆土),枳殼(麩炒,去瓤),獨活,防風(並去蘆,各二兩),人參,苦參,玄參,丹參,沙參(各去蘆),甘菊花,梔子仁,黃芩,茯神(去木),茱萸,細辛(去苗),麻黃(去節,各二錢半),烏蛇(四兩,酒浸取肉,)

白話文:

將荊芥穗、蔓荊子、威靈仙、何首烏、甘草(炙)、防風、蚵蚾草等藥材,各取等量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溫酒送服,用熱水也行。此方名為白蒺藜散,主治各種癬、疥瘡、風癢瘑瘡等疾病。

另外,將白蒺藜、秦艽(去蘆土)、枳殼(麩炒,去瓤)、獨活、防風(並去蘆,各二兩)、人參、苦參、玄參、丹參、沙參(各去蘆)、甘菊花、梔子仁、黃芩、茯神(去木)、茱萸、細辛(去苗)、麻黃(去節,各二錢半)、烏蛇(四兩,酒浸取肉)等藥材,也可用作治療癬、疥瘡等疾病。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食前,溫酒調下。

苦參丸,治肺毒邪熱生瘡疥鮮,並宜服之。以苦參一味為細末,粟米飯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,溫水、飲湯送下。

苦參丸,治一切癬,皮膚瘙癢。

苦參(去蘆,一斤半,銼),菖蒲(四兩),烏蛇(八兩,酒浸取肉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三五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熟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三神丸,治一切癬。

蒺藜(炒),海桐皮(銼,草烏頭(鹽炒熟,去鹽不用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飯前用溫酒調服。

苦參丸可以治療肺部毒邪熱氣導致的瘡疥,也適合服用。用苦參一種藥材磨成細粉,用粟米飯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溫水或湯藥送服。

苦參丸可以治療各種癬症和皮膚瘙癢。

將苦參(去掉蘆根,用量一斤半,切碎)、菖蒲(四兩)、烏蛇(八兩,用酒浸泡後取肉)

磨成細粉,用煉蜜混合搗勻三百到五百次,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熟水送服,不拘時間。

三神丸可以治療各種癬症。

將蒺藜(炒熟)、海桐皮(切碎)、草烏頭(用鹽炒熟後去除鹽,不用鹽的部分,每種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麵糊和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,溫酒、鹽湯送下。

胡粉散,治一切癬瘡,瘙癢甚者。

胡粉(別研),雄黃(別研),硫黃(別研,各一錢半),大草烏(三錢,生用),斑蝥(一錢),砒(五分),蠍梢(三錢),麝香(三分)

上為細末。先用羊蹄根蘸醋擦動,次用藥少許,擦患處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麵糊混合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,溫酒或鹽湯送服。胡粉散可治療各種癬瘡,特別適合瘙癢嚴重的患者。將胡粉、雄黃、硫黃、大草烏、斑蝥、砒、蠍梢和麝香分別研磨成粉,取羊蹄根蘸醋擦拭患處,再用少許藥粉塗抹患處。

銀粉散,治一切頑癬。

輕粉,黃丹,白膠香,瀝青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麻油調。拭淨或抓破,竹篦挑搽。二次便乾,數次剝去殼也,治牛皮癬如神。

八寶散,治風癩、松皮頑癬,久不愈者。一鄉人患此疾數年不愈,後得此方,試用有效。

藿香,破故紙,檳榔,大腹皮,雄黃,輕粉,硫黃,白礬(枯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銀粉散能治各種頑固的癬。將輕粉、黃丹、白膠香、瀝青等份研成細末,用麻油調勻,塗抹在患處,或先將患處清潔或抓破,再用竹篦挑塗。塗抹兩次就會乾燥,多次塗抹後癬殼就會脫落,治療牛皮癬效果極佳。八寶散能治風癩、松皮頑癬等久治不愈的皮膚病。一位鄉民患此病多年未愈,後來得到這個方子,試用後有效。將藿香、破故紙、檳榔、大腹皮、雄黃、輕粉、硫黃、白礬(枯)各一兩研成細末使用。

上為細末。小油調擦,日上三五次,癢則擦之。

五倍子散,治癬,久不瘥。

五倍子(一兩,火燒煙盡),黃柏(銼),當歸(銼,炒),膩粉,漏蘆,白礬(煅,各一分)

上為細末。先用鹽漿水洗,拭乾敷之。

丁香散,治一切癬。

丁香(研),蛤蟆灰(各一兩),麝香(研,二錢半),白礬(熬令汁枯,研),五倍子(研),膩粉(研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少許油調和後塗抹患處,每天塗抹三到五次,癢時就塗抹。五倍子散可以治療久治不愈的癬。

五倍子散的組成:五倍子一兩,用火燒至無煙,黃柏切碎,當歸切碎並炒,膩粉,漏蘆,白礬各一分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先用鹽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將藥粉敷在患處。

丁香散可以治療各種癬。丁香散的組成:丁香研磨,蛤蟆灰各一兩,麝香研磨二錢半,白礬熬至汁液乾涸後研磨,五倍子研磨,膩粉研磨各半兩。

上研勻。干敷癬上,以瘥為度。

水銀膏,治一切癬。

水銀(二錢半),蕪荑仁(研末),薑黃(研末,各半兩),酥(二兩)

上先將酥和水銀,以柳椎研攪。候水銀散即下蕪荑、薑黃末,攪勻,瓷盒盛。旋取塗癬上,日三二次。

定粉膏,治干、濕癬,風癬,不拘年月。

定粉,水銀,蕪荑,胭脂(各一分)

上同研勻。用陳豬脂一兩,同研成膏。先用湯洗,後以膏子臨臥塗之。一上便瘥。本法豬脂須用三年以上者,今若無,但陳者亦可。仍用後方淋洗。

白話文:

將研磨均勻的藥粉敷在患處,直到痊癒為止。水銀膏可以治療各種癬症。將水銀、蕪荑仁、薑黃各研磨成粉末,與酥一起混合研磨,直到水銀散開,再加入蕪荑、薑黃粉末,攪拌均勻,放入瓷盒中。每天塗抹患處兩到三次。定粉膏可以治療乾癬、濕癬和風癬,不論病程長短。將定粉、水銀、蕪荑、胭脂研磨均勻,再加入三年以上陳年豬油,一起研磨成膏狀。先用溫水洗淨患處,然後在睡前塗抹膏藥。一次塗抹即可痊癒。如果沒有三年以上的陳年豬油,也可以使用普通的陳年豬油,但之後可以用其他方法清洗。

楝實(半升,如無實,以根皮代之),楝葉及嫩枝(細銼),凌霄花及藤(銼細,各一升),枳殼(去瓤),蛇床子,地榆,丹參,皂莢,苦參(並細銼,各三兩)

上同煎濃汁,熱洗患處。

黃連膏,治一切久癬,積年不瘥。四畔潛侵,復發成瘡,瘡疱赤黑,癢不可忍。搔之出血。

黃連(去須),黃柏(去粗皮),豉(細研),蔓菁子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細研,各半兩),水銀(一錢)

白話文:

將楝實(若沒有實,就用根皮代替),楝葉和嫩枝、凌霄花和藤、枳殼(去掉內瓤)、蛇床子、地榆、丹參、皂莢、苦參(全部切碎,各取三兩),這些藥材一起煎煮成濃汁,趁熱洗患處。這種藥方叫做黃連膏,專治各種久治不愈的癬,即使是多年未癒的癬,蔓延至周圍,反覆發作成瘡,瘡疱呈現紅黑色,奇癢無比,抓撓時還會流血,也能有效治療。

黃連(去掉鬚根)、黃柏(去掉粗皮)、豉(研磨成細粉)、蔓菁子、杏仁(用湯浸泡,去掉皮尖和雙仁,研磨成細粉,各取半兩)、水銀(一錢),這些藥材也是黃連膏的組成部分。

上先以水銀,於掌中唾研如泥。次入乳缽內下生油一合和勻,次入藥末同研成膏,瓷盒盛。日三五度塗瘡上。

癬瘡方,槿樹皮,不犯銅鐵。每二兩入蘆薈三錢,白芨三兩,細研為末。刮癬出血,用好醋調敷,雖痛卻一敷可愈。

一方用蘆薈,大黃,輕粉,雄黃,蛇床子,槿樹皮,檳榔

上先刮破癬,用醋調藥末塗之。

頑癬,用槿樹皮加巴豆、斑蝥為細末;又加生砒少許,水調敷。

治癬積年不瘥者。

上用斑蝥一個,去頭翅足,以針扎燈焰上燒,米醋內淬,如此三兩次,就燒成存性黑灰,研為細末。用紅棗一個,湯泡剝去皮、核,與斑蝥一處同研爛。先以手抓或生布擦動癬,然後搽藥,不可侵好肉,恐有毒。

白話文:

上療法一:在手掌中加入水銀,並用唾液研磨至成泥狀。接著,將一合生油加入乳鉢內混合均勻,再加入藥粉一同研磨,製成膏狀,放入瓷盒保存。每日三次或五次,塗抹於傷口上。

治療皮膚癬病的方法:首先使用水銀,在手掌中研磨至成泥狀。接著,加入一合生油混合均勻,再加入藥粉一同研磨,製成膏狀,存放在瓷盒中。每日三次或五次,塗抹於癬病上。

另一個治療皮膚癬病的方法:使用蘆薈、大黃、輕粉、雄黃、蛇牀子、槿樹皮、檳榔等材料。

首先,刮除皮膚上的癬病,然後用好醋調和藥粉,敷於患處,即使有疼痛感,但一次敷藥後就能痊癒。

對於久治不癒的頑固性癬病:

首先,取斑蝥一個,去掉頭、翅、腳,用針在燈焰上燒烤,然後放入米醋中淬火,如此進行兩到三次,直至斑蝥燃燒成黑色灰燼,研磨成細末。再取紅棗一個,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核,與斑蝥一起研磨成糊狀。先用手或生布輕擦癬病部位,然後塗抹藥物,避免觸及健康的皮膚,以防藥物毒性對健康組織造成傷害。

治牛皮癬,用清香油一兩,入全蠍七枚,巴豆二十枚,斑蝥十枚同熬。候色焦者先去之。去了,入黃蠟一錢候熔,收起。朝擦暮愈,不損皮肉。

又方

綠蘺根(不拘多少),花椒(一兩),信(些少),防風,白芨,百部,白蘞(各半兩),江子(十五粒)

上各為末。和綠蘺根搗熟成團。將藥於癬上擦之,候痛過洗浴。

又方,一味綠蘺根,去粗皮,取細皮貼肉者,搗爛。用醋調塗癬上。立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牛皮癬,可以用清香油一兩,加入全蠍七枚、巴豆二十枚、斑蝥十枚一起熬煮,等到顏色焦黑後先將焦黑的藥渣去除,然後再加入黃蠟一錢,等到融化後收起。每天早晚塗抹患處,效果顯著,不會損傷皮肉。

另外,也可以用綠蘺根、花椒、信石、防風、白芨、百部、白蘞各半兩,江子十五粒,研磨成粉末。將藥粉與綠蘺根搗碎成團狀,塗抹在患處,等到疼痛後清洗。

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單用綠蘺根,去除粗皮,取細皮貼肉的部分,搗爛,用醋調和後塗抹在患處,可以立即治癒。

治癬,用黎蘆細搗為末,生油調敷。

治癬神效方

藜蘆根(半兩),輕粉(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涼水調搽癬上。

《簡要濟眾》治癬疥久不瘥。羊蹄根搗絞取汁,用膩粉少許,調如膏。塗敷患處,三五遍即瘥。如干,即用豬脂調和敷之。

取楮皮枝中白汁,塗癬甚妙。

治癬濕癢。用楮葉半斤,細切,搗敷癬上。

經驗方,治五種瘡癬。以韭根炒存性,旋搗末,以豬脂調敷之三五度瘥。又方,患癬瘡,搗山豆根末,臘月豬脂調塗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癬病,可以用藜蘆細細研磨成粉末,用生油調和敷在患處。

治療癬病的有效方法:

取藜蘆根半兩,輕粉二錢半,

將它們研磨成細粉,用涼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
《簡要濟眾》記載治療癬疥久治不愈的方法:將羊蹄根搗碎,擠出汁液,加入少許膩粉,調和成膏狀。塗抹患處,三五次即可痊癒。如果乾燥了,就用豬油調和敷在患處。

取楮皮枝中的白色汁液塗抹癬病效果非常好。

治療癬病濕癢:取楮葉半斤,切碎,搗碎後敷在患處。

經驗方,治療五種瘡癬:將韭根炒至乾脆,研磨成粉末,用豬油調和敷在患處,三五次即可痊癒。另一個方法:患癬瘡,將山豆根搗碎成粉末,用臘月豬油調和塗抹患處。

半夏散,治一切癬。

上以半夏三兩,搗為末。以陳醬汁調和如糊。摩塗癬上,日兩三度即瘥。

東坡先生家藏方

決明子(不以多少,為細末)

上用水銀、輕粉少許,與藥末同研為膏散,以物擦破癬上,用藥敷之立瘥。

鯽魚膏,治諸癬瘡,或干或濕,癢痛不可忍。

鯽魚(中者,一尾),亂髮(如雞子大,二枚),豬脂(半斤),雄黃(一兩半),硫黃(一兩)

白話文:

半夏散可以治療各種癬。將三兩半夏搗成粉末,用陳醬汁調成糊狀,塗抹在癬患處,每天塗抹兩到三次,就會痊癒。

東坡先生家傳秘方:將決明子研磨成細粉,加入少許水銀和輕粉,混合研磨成膏狀,用東西將癬患處擦破,再敷上藥膏,就能立即痊癒。

鯽魚膏可以治療各種癬瘡,無論是乾燥還是潮濕,瘙癢疼痛難忍。取一條中等大小的鯽魚,兩個雞蛋大小的亂髮,半斤豬脂,一兩半雄黃,一兩硫黃,混合製成藥膏。

上件藥,先煎豬脂令沸,即下魚煎令煙盡,次下發令銷,濾去渣。下雄黃、硫黃末,攪令勻,於瓷器中。不拘時候塗之,以瘥為度。

凌霄花散,治風濕兼熱,生諸癬久不愈。

凌霄花,黃連,白礬(各二錢半),雄黃,天南星,羊蹄根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。抓破,用生薑汁調藥擦之。如癬不癢,只用清油調藥,立效。

昨葉荷草散,治一切癬,無問風濕氣血,與夫相染而生,並宜用之。

昨葉荷草(即瓦松曬乾,一兩),枯白礬(一錢),雄黃(半錢)

白話文:

先將豬油煮沸,然後加入魚肉煎至煙消,再加入發酵的藥物使其融化,過濾掉渣滓。接著加入雄黃和硫黃粉末,攪拌均勻,放入瓷器中。不分時辰塗抹患處,直到痊癒為止。

凌霄花散,用於治療風濕熱症和久治不愈的各種癬症。

凌霄花、黃連、白礬各二錢半,雄黃、天南星、羊蹄根各半兩。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抓破患處,用生薑汁調藥塗抹。如果癬症不癢,可以用清油調藥,效果顯著。

昨葉荷草散,用於治療各種癬症,不論是風濕、氣血、或是因接觸而導致的癬症,都適用。

昨葉荷草(即瓦松曬乾,一兩)、枯白礬(一錢)、雄黃(半錢)。

上為細末。用羊蹄菜根,先蘸醋擦癬上,令癢破。即用藥末乘濕塗敷。不過兩三次即愈。

是齋治諸癬

貫眾,吳茱萸,官桂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先用手抓破,用藥擦之,米醋調敷亦得。

砒霜散,治諸癬,不問乾溼,積年不瘥。

砒霜(二錢半,研),硫黃(研),密陀僧(研),膩粉(各七錢半,研)

上件同研令勻。如癬干即用生油調塗,若癬濕即用藥摻之。

治癬疥瘡,癢不可忍。

白話文:

將羊蹄菜根沾醋擦在患處,使其發癢並破裂,然後將藥粉趁濕塗抹,只需兩三次就能痊癒。

這是治療各種癬病的方劑。

將貫眾、吳茱萸、官桂等量研磨成細粉。先用手抓破患處,再用藥粉塗擦,也可以用米醋調和後敷用。

砒霜散可以治療各種癬病,無論是乾癬還是濕癬,即使是多年不愈的舊病也能治癒。

將砒霜、硫黃、密陀僧、膩粉等量研磨成細粉。如果癬病乾燥,就用生油調和後塗抹;如果癬病濕潤,就用藥粉直接撒在患處。

此方可以治療癬病和疥瘡,有效緩解難忍的瘙癢。

皂角(三錠,煨,去皮子),黃連(半兩,為末),膩粉(二錢半)

上將皂角為末,用米醋二大盞同煎如稀湯,用綿濾去渣。入黃連末、膩粉調令勻,候癬發時,惡水出便可,先用構樹白皮搔破後,塗藥三兩上便愈。

治疥癬用松膠香研細,約入輕粉和勻,凡疥癬上先用油塗了,錯末一日便乾,頑者三兩度。

治癬瘡,取蟾蜍燒灰為末,用豬脂和敷之。

戴院使云:瘡如牛皮模樣,癢甚不可忍者,又疼。用黃連、木香、黃柏皮、杉木節二個,明礬少許,以上各等分為末。用好真香油,調塗大效。

白話文:

將皂角三錠煨過,去皮,研磨成粉末;黃連半兩,研磨成粉末;膩粉二錢半。

將皂角粉末與兩大盞米醋一起煎煮,煮成稀湯,用棉布過濾掉渣滓。加入黃連粉末和膩粉,攪拌均勻,待癬發作,惡水流出時使用。先用構樹白皮輕輕搔破患處,然後塗抹藥物三至兩次即可痊癒。

治療疥癬可用松膠香研磨成細粉,加入適量輕粉混合,患處先用油塗抹,然後塗抹藥粉,一日便會乾燥,頑固者塗抹三至兩次即可。

治療癬瘡,取蟾蜍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豬油調和敷於患處。

戴院使說:患處像牛皮一樣,奇癢難忍,又疼痛。可用黃連、木香、黃柏皮、杉木節各等分,再加上少許明礬,研磨成粉末。用上好的真香油調和塗抹,效果顯著。

〔風癬〕,

烏蛇丸,治一切風癬,多年不瘥者。

烏蛇(酒浸,去骨),白附子(炮),附子(小便浸一宿),天麻(各二兩),全蠍(炒),羌活,乳香,殭蠶(炒,各一兩半),苦參(十兩),槐花(半斤)

上為細末。用生薑汁一斤,蜜一斤,二味同熬成膏,入藥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用溫酒送下;夜晚荊芥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烏蛇丸治風癬

【藥方名稱】 烏蛇丸

【功效】 治療各種風癬,包括多年未癒者。

【藥材】

  • 烏蛇(浸泡於酒中,去除骨頭),二兩
  • 白附子(炮製),二兩
  • 附子(浸泡於小便中一夜),二兩
  • 天麻,二兩
  • 全蠍(炒製),一兩半
  • 羌活,一兩半
  • 乳香,一兩半
  • 殭蠶(炒製),一兩半
  • 苦參,十兩
  • 槐花,半斤

【製作方法】

  1.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。
  2. 用生薑汁一斤和蜜一斤一起熬製成膏狀。
  3. 將藥粉加入膏中,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
【服用方法】

  • 每次服用三四十粒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
  • 夜晚可用荊芥湯送服。

白花蛇丸,治風癬瘡,皮膚瘙癢久不瘥。

白花蛇(三兩,酒浸),苦參(去蘆,二兩),麥門冬(一兩半,去心),黃芩,防風(去蘆),白鮮皮,甘草(炙),枳殼(麩炒,去瓤),梔子仁,赤芍藥,川大黃,蒼耳子,羌活(去蘆),黃耆(銼去蘆),白蒺藜(各一兩)

上件為細末。煉蜜和搗三五百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薄荷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白花蛇丸,治風癬瘡,皮膚瘙癢久不瘥。

藥方組成:

  • 白花蛇(三兩,酒浸)
  • 苦參(去蘆,二兩)
  • 麥門冬(一兩半,去心)
  • 黃芩
  • 防風(去蘆)
  • 白鮮皮
  • 甘草(炙)
  • 枳殼(麩炒,去瓤)
  • 梔子仁
  • 赤芍
  • 川大黃
  • 蒼耳子
  • 羌活(去蘆)
  • 黃耆(銼去蘆)
  • 白蒺藜(各一兩)

製作方法:

  1.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加入煉蜜,反覆搗磨至三百至五百下。
  3. 將藥末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

服用方法:

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薄荷酒送服。

主治:

本方用於治療風癬瘡,以及皮膚瘙癢症,尤其適用於久治不愈的患者。

本事烏頭丸,治風癬妙。(方見紫白癜風。)

宣風換肌散,治一切風癬疥瘡,疙瘩風瘡。

甘草(炙),黃耆,當歸(各一兩),黃連,黃芩(各酒浸,炒),大力子(炒),防風,白芷,荊芥穗,川芎,烏蛇肉(各半兩),羌活,蒼朮,何首烏(各三錢),全蠍(十枚,炒)

上為細末。酒調服、茶清亦可,每服二錢。

雄黃膏,治風毒,疥癬。

雄黃(細研),膩粉(研),白礬(枯),川椒,藜蘆(各二錢半),附子(半兩,炮去皮臍)

白話文:

烏頭丸能有效治療風癬,詳細方劑請參考紫白癜風篇。宣風換肌散則能治療各種風癬、疥瘡、疙瘩風瘡。具體配方如下:甘草(炙)、黃耆、當歸(各一兩)、黃連、黃芩(各酒浸,炒)、大力子(炒)、防風、白芷、荊芥穗、川芎、烏蛇肉(各半兩)、羌活、蒼朮、何首烏(各三錢)、全蠍(十枚,炒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調服,茶水亦可,每次服用二錢。雄黃膏可以治療風毒、疥癬,配方為:雄黃(細研)、膩粉(研)、白礬(枯)、川椒、藜蘆(各二錢半)、附子(半兩,炮去皮臍)。

上為細末,入乳缽內再研如粉。用煉了臘月獵脂半斤,黃蠟二兩,淨鐺內慢火煎。候蠟銷傾於瓷合內,入雄黃等末攪勻。每日四五度取少許,敷塗之。

硫黃散,治風毒癬,遍身皆生,瘙癢。

硫黃(研),雄黃(研),硃砂(細研),麝香(細研),吳茱萸,附子(生用各二錢半),巴豆(去皮,油),川椒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同研令勻。先用新布擦癬令水出,便用醋調塗之,不過三兩上即瘥。

治風癬,及寒熱瘡疥。

韭根(收多年者),藜蘆,瓜蒂,白礬,雄黃,水銀,胡粉(各二錢半)

白話文:

將硫磺、雄黃、硃砂、麝香、吳茱萸、附子、巴豆和川椒研磨成細末,再將臘月獵脂半斤和黃蠟二兩混合,用慢火慢慢煎至蠟融化後,倒入瓷器中,加入研磨好的藥末攪拌均勻。每日塗抹患處四五次,即可治療風毒癬,遍身皆生,瘙癢的症狀。

另外,將韭根、藜蘆、瓜蒂、白礬、雄黃、水銀和胡粉研磨成細末,用新布擦拭患處至出水,再用醋調和藥末塗抹,最多三兩次即可痊癒。此方可治療風癬及寒熱瘡疥。

上先將雄黃、白礬、胡粉研極細。卻入水銀,用柳木槌研勻。用豬脂一斤,將韭根、藜蘆、瓜蒂煮數沸,去渣放溫。調前藥塗瘡,大有神效。

祛風白芷散(見面部面瘡)。

丹參湯,治風癬瘙癢,洗浴。

丹參(去蘆),蛇床子(各三兩),苦參(五兩),白礬(二兩,研細)

上除白礬外,篩為粗散。用水三斗煎取二斗,濾去渣。入白礬攪令勻,乘熱於避風處洗浴用,水冷為度。拭乾了,用藜蘆末粉之,相次用之,以瘥為度。

〔乾癬〕,

治乾癬,癢痛不止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雄黃、白礬、胡粉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接著加入水銀,用柳木槌研磨均勻。取豬油一斤,將韭菜根、藜蘆、瓜蒂煮沸數次,去渣後放溫。將之前研磨好的藥粉加入溫熱的豬油中,塗抹在患處,效果非常顯著。

[祛風白芷散](見面部面瘡)。

[丹參湯],用於治療風癬瘙癢,可以用來洗浴。

丹參(去根部),蛇床子(各三兩),苦參(五兩),白礬(二兩,研磨成細粉)

除了白礬以外,將藥材過篩成粗粉。用水三斗煎煮至剩下二斗,過濾去藥渣。加入白礬,攪拌均勻,趁熱在避風處洗浴,以水溫適宜為度。擦乾後,用藜蘆末粉末塗抹,反覆使用,直到病症痊癒。

〔乾癬〕,

治療乾癬,癢痛不止。

草烏頭,狼毒(各二錢半),斑蝥(七個,去頭足翅)

上件生用為細末,用唾津調。用竹篦子刮破,塗藥熱擦入肉,候出黃水,三兩日即瘥。

又方,斑蝥(五月五日取,十枚),麝香(半錢)

同研為細末,醋調塗癬上,出少黃水瘥。

又方,川烏頭(二枚,生用),乾蠍(五個)

為細末,面油調作膏,塗之。

治乾癬積年生痂,搔之黃水出,每遇陰雨即癢。

巴豆(十粒)

上於炭火燒之,令油出盡。即於乳缽內,用少許酥和研如膏。薄塗之,不過一兩度愈。

又方,用狼毒,醋磨塗之。

又方,斑蝥半兩,微炒研細末,蜜調薄敷,即瘥。

白話文:

草烏頭和狼毒各取二錢半,斑蝥取七個,去掉頭足翅,將這些藥材生用磨成細末,用唾液調和,用竹篦子刮破患處,將藥膏塗抹在患處並用力摩擦,直到皮膚出現黃水,三兩天就會痊癒。

另外,將五月五日取的斑蝥十枚和半錢麝香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和後塗抹在癬患處,出現少許黃水後就會痊癒。

再者,取兩枚生川烏頭和五個乾蠍,磨成細末,用麵油調和成膏狀,塗抹在患處。

此方用於治療多年積累的乾癬,患者會因為搔抓而流出黃水,每逢陰雨天就會奇癢難耐。

將十粒巴豆放在炭火上燒,直到油脂完全流出,然後用少許酥油在乳缽中研磨成膏狀,薄薄地塗抹在患處,通常一兩次就能治癒。

此外,用狼毒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塗抹在患處也能治療癬病。

最後,將半兩斑蝥微炒後研磨成細末,用蜜糖調和後薄薄地塗抹在患處,就能治癒。

羅氏柏脂膏,治乾癬。

柏油(一斤),黃蠟(半斤),杏仁(四十五粒,銼碎),朴硝(一抄)

上件相和,於鐵器內。用老生薑、蔥白三根,一順攪五七次,煎沸濾過成膏,於瘡上搽之。

一抹散,治乾癬不瘥。

天南星,草烏頭(各一枚,生用)

為細末,用羊蹄根搗絞取汁調塗,不過三上瘥。

〔濕癬〕,

癬在頭項間,後延上至耳成濕癬。他治不應,以蘆薈一兩,甘草末半兩,和勻。先用溫漿水洗癬,拭乾,敷之神妙。(劉禹錫方,名蘆薈散。)

白話文:

羅氏柏脂膏可以用來治療乾癬。將柏油一斤、黃蠟半斤、杏仁四十五粒(銼碎)、朴硝一抄混合在一起,放入鐵器中,再用老生薑和蔥白三根,攪拌五七次後煎沸過濾成膏,塗抹在患處。一抹散則是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乾癬,將天南星和草烏頭各一枚(生用)研成細末,用羊蹄根搗絞取汁調和塗抹,通常塗抹三次就能痊癒。濕癬則是指長在頭項間,向後延伸至耳部的濕疹。如果其他方法都無效,可以用蘆薈一兩、甘草末半兩混合在一起,先用溫漿水洗淨患處,擦乾後敷上,效果奇佳。這個方法出自劉禹錫,叫做蘆薈散。

硫黃散,治濕癬癢痛,不可忍。

硫黃(半兩),膩粉(二錢半,研),龍腦(一錢),斑蝥(半兩)

上件藥,同研細如粉,用面油調如泥,癢痛時抓破後,用藥擦之立瘥。

又方

烏梅(十四枚,用肉),大蒜(十四顆),梁上塵(二合)

上件相和,入鹽三合熟搗。用釅醋一升浸一宿,塗於癬上即瘥。

黃連散,治癬,濕癢不可忍。

黃連,黃柏,胡粉(各一兩,研細),雄黃(半兩,研細)

白話文:

硫黃散,專治濕疹癬癢疼痛難忍。將硫黃、膩粉、龍腦、斑蝥研磨成細粉,以面油調和成泥狀,患處抓破後,塗抹藥泥即可止癢。另一方法是用烏梅、大蒜、梁上塵混合,加入鹽巴搗碎,再浸泡在濃醋中一夜,塗抹於患處即可痊癒。黃連散則是用黃連、黃柏、胡粉、雄黃研磨成細粉,可治療濕疹癬癢難忍。

上為細末,同研令勻。先用溫漿水洗瘡,然後取藥敷之。不過四五度即瘥。

治濕癬,白禿。

上取為馬齒莧膏塗之;若燒灰敷之,亦瘥。

孟詵云:蕪荑和蜜,治濕癬。

治濕癬方

黃連,明礬(煅,各半兩),胡粉,黃丹,水銀(各二錢)

上為細末。用豬脂油一兩,來研令水銀星盡散,瓷盒收用。

螺殼散,治濕癬,癢不可忍。

螺殼(一兩),亂髮灰,龍腦,胡粉(研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研勻。以油澱和塗之。

荊芥散,治多年濕癬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先用溫熱的米漿水清洗患處,然後將藥粉敷在患處。通常敷藥四五次就會痊癒。

此方可用於治療濕疹、白禿。

可以用馬齒莧膏塗抹患處,或者將藥材燒成灰敷在患處,也可以治癒。

孟詵說:蕪荑和蜂蜜混合可以治療濕疹。

治療濕疹的處方:

黃連、明礬(煅燒至半兩)、胡粉、黃丹、水銀(各兩錢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一兩豬油,研磨至水銀星完全散開,用瓷盒保存。

螺殼散可以治療濕疹,症狀為奇癢無比。

螺殼(一兩)、亂髮灰、龍腦、胡粉(研磨至半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用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
荊芥散可以治療多年濕疹。

荊芥穗(不拘多少,以瓦罐盛,鹽泥固濟,只留一竅,用炭火燒,候出青煙便去火,用濕紙塞了竅,放冷取出,研細末,半兩),麝香(一錢),膩粉(五錢)

上研勻。先以口含鹽漿水,抓洗瘡令破,帛子搵幹了,以生油調藥敷之。

〔羅〕祛濕散,治多年濕癬,大有神效。

蠶砂(四兩),薄荷(半兩)

為細末。每用不拘多少,乾摻瘡上,或用生油調搽。

〔子和〕,一女子年十五,兩股間濕癬,長三四寸下至膝。發癢時爬搔、湯火俱不解,癢定黃赤水流,又痛不可忍。灸焫熏渫,硫黃、䕡茹、白殭蠶、羊蹄根之藥,皆不效。其父母求療於戴人。戴人曰:能從予言則瘥,父母諾之。以䤵針磨尖快,當其癢時,於癬上各刺百餘針,其血出盡,煎鹽湯洗之。如此四次,大病方除。此方不盡以告後人,恐為癬藥所誤,濕淫於血,不可不砭者矣。

白話文:

將荊芥穗用瓦罐盛裝,以鹽泥封住只留一個小孔,用炭火燒烤,直到冒出青煙就熄火,用濕紙塞住孔,待冷卻後取出,研磨成細粉,取半兩。再取麝香一錢,膩粉五錢,將三者混合研磨均勻。先用含鹽水的嘴漱口,然後抓洗患處使其破裂,用布擦乾後,用生油調和藥物敷於患處。此方能祛濕散寒,治療多年濕癬,效果顯著。

另外,將蠶砂四兩,薄荷半兩研磨成細粉,每次使用不限多少,直接撒在患處,或用生油調和塗抹。

曾經有一位十五歲的女子,兩腿之間患有濕癬,長達三四寸,一直延伸至膝蓋。瘙癢難耐,無論用熱水燙、用火烤都無法緩解,癢止後就流出黃色粘稠液體,疼痛難忍。針灸、熏蒸、硫黃、䕡茹、白僵蠶、羊蹄根等藥物都無效。她的父母求助於戴某人,戴某人說:「只要你肯聽我的話,就能治好。」父母答應了。戴某人用磨尖的針,在瘙癢處各刺了一百多針,直到血流盡,再用鹽水清洗。如此反覆四次,病症才徹底消失。這個方法不能隨便告訴別人,以免被誤認為是治療癬病的藥方。濕邪侵淫於血,不可不以針灸治療。

〔灸法〕,日中時,灸病處影上三炷灸之。咒曰:癬中蟲,毛戎戎。若欲治,待日中。又法,八月八日,日出時,令病人正向東面戶內長跪,平舉兩手,持胸兩邊,取肩頭小垂際骨解宛宛中,灸之。兩火俱下,各三壯若七壯,十日愈。

白話文:

灸法

(一) 在太陽最猛烈的正午時分,將艾灸置於病人患處的影子上方,灸三炷。咒語為:「癬中蟲,毛戎戎。若欲治,待日中。」

(二) 另一個方法是,在農曆八月初八這一天,日出時,讓病人面向東方,站在室內長跪,雙手平舉,置於胸部兩側。然後,找到肩頭下方略微下垂的骨頭,在骨頭交界處的凹陷位置(即肩井穴),進行艾灸。兩側肩井穴同時施灸,每側灸三壯或七壯,連續施灸十天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