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2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27)

1.

一男子,年六十餘,性好酒肉,背疽見膿,嘔逆發熱,蓋其得內托、十宣多矣。醫以嘔逆,於嘉禾散中加丁香以溫胃行氣,時七月大熱,脈洪數有力,予因謂:此脈證在潰瘍尤忌。然形氣實,只與人參膏和竹瀝飲之,盡藥十五斤,竹百餘竿而安。予曰:此病幸安也,不薄味必再作。

仍厚味自若,夏月醉後坐水池中,又年餘,左脅傍生一軟塊如餅,二年後軟塊為疽,本人見膿血淋漓而脈洪數有力,又嘔逆食少,遂自以人參膏,入竹瀝飲之,又十餘斤,百餘竿而安,今八十歲強健如舊。此病兩以老年氣血弱,專服人參、竹瀝而愈。若與內托、十宣,恐未能若是之安全也。

婁全善,治一男子腫瘍嘔,諸藥不止,用獨參湯一服,嘔即愈。

薛新甫治一人,腹癰焮痛,煩躁作嘔,脈實。河間云:瘡瘍者,火之屬,須分內外,以治其本。若脈沉實者,先當疏其內,以絕其源。又云:嘔噦心煩,脈沉而實,腫硬木悶,或皮肉不變,邪氣在內,宜用內疏黃連湯治之,遂用前湯通利二三行,諸證悉去,更以連翹消毒散而愈。

一人患臂毒,焮痛作嘔,服托裡消毒藥愈甚,以涼膈散二劑頓退,更以四物湯,加芩、連,四劑而消。新甫又治一人,年逾四十,患發背已潰,忽嘔而瘡痛,胃脈弦緊,彼以為餘毒內攻。東垣云:嘔吐無時,手足厥冷,臟腑之虛也。丹溪云:潰後發嘔不食者,濕氣侵於內也。

又云:膿出而反痛,此為虛也,今胃脈弦緊,木乘土位,其虛明矣,欲以六君子湯用酒炒芍藥、砂仁、藿香治之。彼自服護心散,嘔愈甚,復邀治,仍用前藥更以補氣血藥,兩月而愈。大抵濕氣內侵,或感穢氣而作嘔者,必喜溫而脈弱,熱毒內攻而作嘔者,必喜涼而脈數,必須辨認明白。

橘半胃苓湯,治癰疽嘔吐不下食,不知味。

橘紅,半夏(薑製,各一錢),蒼朮(米泔浸炒),白朮(炒),厚朴(薑製),甘草(炙),茯苓,人參,澤瀉,茅根(各二錢),薑汁(數匙)

水二盅,煎一盅,入薑汁,煎一二沸。作十餘次飲之。

薛氏曰:前證七惡中之五惡也。用此方後,胃氣將醒,宜用六君子湯兼服之。亦有煩躁飲冷,不食,脈沉實而嘔者,恐不可用此,宜內疏黃連湯。(方見腫瘍。)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治瘡瘍欲嘔作嘔,或外搽內服寒涼,或痛甚,或感寒邪穢氣而嘔,皆胃氣虛也,去白芷、連翹、金銀花,加參朮、藿香。(方見腫瘍內托條)

托裡健中湯,治瘡瘍元氣素虛,或因涼藥傷胃,飲食少思,或作嘔瀉等證。

人參,白朮,陳皮,茯苓(各二錢),半夏,炮姜(各一錢),炙甘草(五分),黃耆(一錢五分),肉桂(三分)

上薑棗,水煎服。

托裡益中湯,治中氣虛弱,飲食少思,或瘡不消散,或潰而不斂。

白話文:

[嘔]

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子,嗜酒肉,背部生瘡並化膿,伴隨嘔吐、發熱。這是內熱鬱結,十宣穴(指十個手指末端穴位)也積熱過多了。醫生因他嘔吐,在嘉禾散中加丁香溫胃行氣。當時正值七月酷暑,脈象洪數有力,我認為潰瘍病人更忌諱這種治療方法。但病人氣血實證,於是只用人參膏和竹瀝飲,共服藥十五斤,竹瀝一百多根,病就好了。我說:「這次病雖好了,但若再嗜酒肉,必定復發。」

他依然嗜酒如故,夏天醉酒後坐在水池裡,一年多後,左肋旁長了一個像餅一樣的軟塊,兩年後軟塊變成膿瘡,膿血淋漓,脈象還是洪數有力,又嘔吐、食慾不振。他自己又服用人參膏和竹瀝飲,十幾斤藥,一百多根竹瀝,病又好了。現在八十多歲,身體依然健壯。這兩種情況,都是老年人氣血虛弱,專靠服用人參和竹瀝治癒的。如果用內托法(指內服瀉火藥物)或針刺十宣穴,恐怕無法達到如此安全的療效。

婁全善治療一位男子腫瘍伴嘔吐,各種藥物都無效,只用獨參湯一劑,嘔吐就止住了。

薛新甫治療一位腹部癰疽腫痛、煩躁嘔吐、脈象實的病人。河間先生說:瘡瘍屬火,必須區分內外,治療其根本。如果脈象沉實,應先疏通內邪,才能斷絕病根。又說:嘔吐呃逆、心煩、脈象沉實、腫塊堅硬、脹悶,或皮膚無明顯變化,邪氣在內,宜用內疏黃連湯治療。於是用內疏黃連湯通利二三次,諸症都消失了,再用連翹消毒散而痊癒。

一人患手臂毒瘡,腫痛嘔吐,服用托裡消毒藥後病情加重,用涼膈散兩劑後症狀迅速減輕,再用四物湯加黃芩、黃連四劑,腫痛消退。薛新甫又治療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,患發背已潰爛,突然嘔吐,瘡痛加劇,胃部脈象弦緊。他認為是餘毒內攻。東垣先生說:嘔吐無常,手足厥冷,是臟腑虛弱。丹溪先生說:瘡瘍潰後嘔吐不食,是濕邪侵襲內臟。

又說:膿液排出反而疼痛,這是虛證。現在胃脈弦緊,木克土,虛證明顯,想用六君子湯加酒炒芍藥、砂仁、藿香治療。病人自己服用護心散,嘔吐加重,又請他治療,仍然用之前的藥方,並加補氣血的藥物,兩個月後痊癒。總之,濕邪內侵或感受穢氣而嘔吐者,脈象必弱而喜溫;熱毒內攻而嘔吐者,脈象必數而喜涼,必須辨別清楚。

橘半胃苓湯,治療癰疽嘔吐、食慾不振、味覺異常。

組成:橘紅、半夏(薑製)、蒼朮(米泔浸炒)、白朮(炒)、厚朴(薑製)、炙甘草、茯苓、人參、澤瀉、茅根(各如方劑比例),薑汁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薛氏說:此證是七惡中的五惡。服用此方後,胃氣將要恢復,宜配合六君子湯服用。如果患者煩躁、喜飲冷水、食慾不振、脈象沉實而嘔吐,恐怕不宜使用此方,宜用內疏黃連湯。(方劑見腫瘍篇)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治療瘡瘍欲嘔或已嘔吐,或因外搽內服寒涼藥物,或疼痛劇烈,或感受寒邪穢氣而嘔吐,都是胃氣虛弱,去白芷、連翹、金銀花,加人參、白朮、藿香。(方劑見腫瘍內托條)

托裡健中湯,治療瘡瘍元氣本就虛弱,或因涼藥傷胃,飲食減少,或嘔吐腹瀉。

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陳皮、茯苓、半夏、炮薑、炙甘草、黃耆、肉桂(各如方劑比例)

用法:加生薑、大棗水煎服。

托裡益中湯,治療中氣虛弱,飲食減少,或瘡瘍不消散,或潰瘍而不收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