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3)

1.

嚴子禮云:夫痂疥之為病,雖苦不害人,然而至難可者多矣。《素問》云: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。多由心氣鬱滯,或飲食不節,毒蘊於腸胃;發見於皮膚。古方有所謂馬疥、水疥、乾疥、濕疥種類不一,生於手足乃至遍體。或癢、或痛、或焮、或腫、或皮肉隱嶙,或抓之凸起,或膿水浸淫。

治之內則當理心血,祛散風熱;外則加以敷洗,理無不愈。夫痂疥者,皆由風熱而生,遍體瘙癢,搔之皮起,或血出或水出,結作干痂,其中有蟲,人往往以針頭挑出,狀如水內瘑蟲,此蓋由肌肉之間,深受風邪熱氣之所致也。

〔丹〕,瘡在上多服通聖散,在下多以藏用丸下,腳腫出血,加血分濕熱藥。

白話文:

嚴子禮說:「痂疥這種病,雖然痛苦卻不致命,但難以治癒的卻很多。《素問》中說:各種疼痛、搔癢、瘡瘍,都屬於心。多半是因心氣鬱滯,或是飲食不節,毒氣積聚在腸胃,最終發作於皮膚。古方中所說的馬疥、水疥、乾疥、濕疥等等,種類繁多,會生長在手足乃至全身。症狀表現也不一,或癢、或痛、或發紅腫脹、或皮肉凹凸不平、或抓撓後凸起、或流出膿水浸潤。

治療方法,內治應以理順心血、驅散風熱為主;外治則需配合敷藥清洗,只要方法得當,就能痊癒。痂疥都是因風熱引起,全身瘙癢難耐,抓撓後皮膚會出現紅腫,甚至出血或流出水液,最後結痂乾燥。其中有蟲,人們往往用針頭挑出來,形狀像水中的瘑蟲,這都是因為肌肉之間深受風邪熱氣所致。

根據病灶位置,瘡瘍在上多服通聖散,在下多以藏用丸治療,若腳腫出血,則需加入血分濕熱藥物。」

〔薛〕,疥瘡屬脾經濕毒積熱,或肝經血熱風熱,或腎經陰虛發熱。其體倦食少,為

脾經濕熱,用補中益氣湯。飲冷作痛,為脾經積熱,用清熱消毒散。搔癢發熱,為脾虛風熱,用人參消風散。搔癢作痛為風熱,用當歸飲子。便秘作痛,為熱毒,用升麻和氣飲。熱渴便利,為脾肺虛熱,用竹葉黃耆湯、內熱晡熱,或時寒熱,屬肝經血虛風熱,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丸。體倦少食,或盜汗少寢,為脾氣鬱結,用加味歸脾湯。逍遙散、地黃丸。若發熱盜汗,或吐痰口乾者,為腎經虛熱,用六味丸料煎服。,稽勳李龍岡,遍身患此,腿足為甚,日晡益焮,口乾作渴,小便頻赤,此腎經虛熱,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丸而痊。一儒者善嚏患癢,予以為內有濕熱,腠理不密,外邪所搏也,與補中益氣湯加白芷、川芎治之。不從,自服荊防敗毒散,盜汗、發熱、作渴、焮痛、膿水淋漓,仍用前湯倍加參、耆、五味而痊。一儒者患在臂腳,日晡或癢或脹,形體倦怠,自服敗毒散,痛處發腫,小便赤澀,此肺腎陰虛,予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、麥門冬而愈。一儒者患此,誤用攻伐之劑,元氣虛而不能愈,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,其瘡頓愈。又因調養失宜,日晡益甚,用八珍湯加五味、麥門五十餘劑而愈。一男子,色黯作癢出黑血,日晡益甚,其腿日腫夜消,予以為氣血虛而有熱,朝用補中益氣湯;夕用加味逍遙散而愈。

白話文:

疥瘡是脾經濕毒積熱,或肝經血熱風熱,或腎經陰虛發熱引起的。患者會感到身體倦怠、食慾不振,這是脾經濕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。喝冷飲會疼痛,這是脾經積熱,可以用清熱消毒散治療。搔癢發熱,是脾虛風熱,可以用人參消風散治療。搔癢疼痛是風熱,可以用當歸飲子治療。便秘疼痛是熱毒,可以用升麻和氣飲治療。口渴頻尿,是脾肺虛熱,可以用竹葉黃耆湯治療。內熱下午發熱,或時而寒時而熱,是肝經血虛風熱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丸治療。身體倦怠、食慾不振或盜汗失眠,是脾氣鬱結,可以用加味歸脾湯、逍遙散、地黃丸治療。若發熱盜汗,或吐痰口乾,是腎經虛熱,可以用六味丸煎服。李龍岡全身患疥瘡,腿腳尤其嚴重,下午加重,口乾舌燥,小便頻頻發黃,這是腎經虛熱,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丸治療後痊癒。一位儒者患疥瘡並經常打噴嚏,我認為他體內有濕熱,毛孔不密,被外邪侵入,用補中益氣湯加白芷、川芎治療。他不願意,自行服用荊防敗毒散,結果出現盜汗、發熱、口渴、疼痛、膿水流出,仍然用之前的湯藥,加倍參、耆、五味後痊癒。一位儒者患疥瘡,位於手臂和腳上,下午時而癢時而脹,身體倦怠,自行服用敗毒散,疼痛部位腫脹,小便赤澀,這是肺腎陰虛,我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、麥門冬治療後痊癒。一位儒者患疥瘡,誤用攻伐藥物,元氣虛弱,導致難以痊癒,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治療後,瘡瘍很快痊癒。後來因為調養不當,下午病情加重,用八珍湯加五味、麥門冬五十餘劑後痊癒。一位男子,面色黯淡、搔癢並流出黑血,下午病情加重,腿部白天腫脹晚上消退,我認為他是氣血虛弱伴有熱症,早上用補中益氣湯,晚上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後痊癒。

一男子時疫愈後,所患如之,用前藥補養而愈。有同患用砭法,出血而死。此因陰虛血熱,色黑作癢也,何乃反傷陰血哉!,一婦人久不愈,食少體倦,此肝脾虧損而虛熱,先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、炒山梔,元氣漸復,更以逍遙散而瘡漸愈。若夜間譫語,此熱入血分,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治之。

血虛者四物合小柴胡湯,熱退卻用逍遙散,以補脾胃生陰血。亦有寒熱如瘧,亦治以前藥。

〔丹〕,何小官生瘡。小便黃,用通聖散一錢半煎,下黃精丸。

白話文:

一位男子染疫痊癒後,患處仍有症狀,用之前用來補養的藥物治療後好了。有同樣病患使用砭石療法,結果出血而死。這是因為患者陰虛血熱,皮膚發黑發癢,怎麼可以用傷陰血的療法呢?一位婦人病久不愈,食慾不佳,身體疲倦,這是肝脾虧損導致虛熱。先用補中益氣湯加入川芎、炒山梔子,元氣逐漸恢復,再用逍遙散,瘡瘍漸漸痊癒。若夜間出現譫語,這是熱邪入血,可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治療。

血虛的患者可以用四物合小柴胡湯,熱退後用逍遙散來補脾胃生陰血。也有一些患者出現寒熱交替,如同瘧疾,也可以用之前的藥物治療。

至於小官生瘡、小便黃,可以用通聖散一錢半煎服,然後再服用黃精丸。

防風通聖散,治風熱瘡疥,久不愈。(方見腫瘍。)

麻黃飲,治上體生瘡,或癢或痛,黃水浸淫,結痂推起,蔓延於三陽之分,根窠小帶紅腫,此是濕熱症。

麻黃(去根留節),防風,蒼朮(各半兩),陳皮,紫背萍,黍黏子(各七錢半),黃芩(四錢),滑石(一兩),羌活,石膏(煅,六錢半),縮砂,荊芥(各二錢半),蒼耳草,生甘草(各三錢半),薄荷葉(一錢半)

白話文:

防風通聖散可以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瘡疥,久治不愈的。麻黃飲則用來治療上半身生瘡,有癢痛、黃水浸淫、結痂推起、蔓延到三陽經絡分佈處,瘡根附近有紅腫,這屬於濕熱症。方劑由麻黃(去根留節)、防風、蒼朮(各半兩)、陳皮、紫背萍、黍黏子(各七錢半)、黃芩(四錢)、滑石(一兩)、羌活、石膏(煅,六錢半)、縮砂、荊芥(各二錢半)、蒼耳草、生甘草(各三錢半)、薄荷葉(一錢半)組成。

上㕮咀。每服六錢,水一盅半猛火煎取六分,入好酒四五滴,去滓。熱服須得通身有汗,其瘡自安。甚者服至百服之後,看汗出到何處,若自上而下出過腳曲䐐,其瘡自愈。

消毒散(《局方》)

防風(一兩),甘草(二兩),荊芥穗(三兩),黍黏子(四兩)

為粗末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煎七分,去渣。食後溫服。

子和治潁皋韓吉卿,自髀至足生濕䘌瘡,大者如錢,小者如豆,癢則搔破,水到則浸淫,狀類蟲行褲襪,愈而復生,瘢痕成凹,十餘年不瘥。戴人哂之曰:此濕䘌瘡也,由水濕而得,故多在足下,以舟車、浚川大下十餘行,一去如掃。

白話文:

上㕮咀每次服用六錢,用一盅半水猛火煎煮,取六分藥汁,加入四五滴好酒,濾去藥渣,趁熱服用,直到全身出汗,瘡瘍就會自然痊癒。病情嚴重的患者,服用到百服之後,觀察汗液流出的部位,如果從頭頂流到腳踝,瘡瘍就會自然治癒。

消毒散出自《局方》,由防風一兩、甘草二兩、荊芥穗三兩、黍黏子四兩混合研磨成粗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盞水煎煮七分,去渣,飯後溫服。

子和治療潁皋韓吉卿的濕䘌瘡,從大腿到腳都長了濕疹,大的如錢幣,小的如豆子,奇癢無比,抓破後會流水浸淫,形狀像蟲子在褲襪裡爬行,好了又復發,留下凹陷的瘢痕,十多年未愈。戴人笑著說這是濕䘌瘡,是由水濕引起的,所以大多發生在腳部,建議他乘船、開挖河道,遠離濕氣,十多天後就能痊癒。

升麻和氣飲,治瘡疥發於四肢臀髀,痛癢不常,甚致憎寒發熱,攻刺疼痛,浸淫浮腫;及癩風入臟,陰下濕癢,耳鳴眼痛。

蒼朮(二兩),桔梗(去蘆),升麻,乾葛(各一兩),陳皮(去白,六錢),甘草(炙),芍藥(各七錢半),半夏(洗七次),當歸(去蘆),白芷,茯苓(去皮,各二錢),枳殼(麩炒,去穰),厚朴(薑製),乾薑(炮,各半錢),大黃(蒸,半兩)

白話文:

和氣飲,治療以下症狀:

症狀一: 四肢、臀部、大腿出現瘡疥,伴隨疼痛、瘙癢不定,甚至畏寒發熱,疼痛如針刺般,局部浸潤腫脹。

症狀二: 癩風侵入臟腑,陰部濕癢,耳鳴、眼痛。

藥方:

  • 蒼朮:二兩
  • 桔梗:去蘆,一兩
  • 升麻:一兩
  • 乾葛:一兩
  • 陳皮:去白,六錢
  • 甘草:炙,七錢半
  • 芍藥:七錢半
  • 半夏:洗七次,一兩
  • 當歸:去蘆,二錢
  • 白芷:二錢
  • 茯苓:去皮,二錢
  • 枳殼:麩炒去穰,半錢
  • 厚朴:薑製,半錢
  • 乾薑:炮製,半錢
  • 大黃:蒸,半兩

上為㕮咀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燈心十五莖,煎至七分,去滓。食前服。

枳殼散,治痂疥,瘙癢麻痹。

枳殼(二兩,麩炒,去穰),白蒺藜(半升),苦參(去蘆),蔓荊子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日,進二服。

枳殼丸,治一切風熱生瘡疥。

枳殼(四兩,麩炒去穰),苦參(去蘆,八兩)

白話文:

取藥材,每服四大錢,加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燈心十五莖,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飯前服用。

枳殼散,用於治療痂疥、瘙癢麻痺。

取枳殼二兩,麩炒去瓤,白蒺藜半升,苦參去蘆,蔓荊子各一兩,研磨成細末。每服三錢,溫酒調服,不限時間,一天服兩次。

枳殼丸,用於治療一切風熱所致的瘡疥。

取枳殼四兩,麩炒去瓤,苦參去蘆八兩。

上為細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酒送下。

苦參丸,治痂疥瘙癢。

苦參(一斤,為末),皂角(二斤)

上用皂角,將水一斗浸,揉濃汁濾去渣。用清汁熬成膏子,和苦參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煎荊芥酒送下,或薄荷酒亦得,不拘時候。

赤小豆散,治乾溼疥。

赤小豆(二合,炒乾納醋中,如此七次),升麻,薏苡仁,黃耆(銼,各七錢半),人參,白蘞,瞿麥穗,當歸(切銼),黃芩(去黑心),豬苓(去黑皮),防風(去叉),甘草(炙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。用蜂蜜混合後,反覆研磨三、兩百下,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粒,飯後用溫酒送服。

苦參丸可以治療疥瘡、皮膚瘙癢。

取苦參一斤,研磨成粉末;皂角二斤。將皂角浸泡在一斗水中,反覆揉搓,濾出濃汁,去除渣滓。用清澈的汁液熬煮成膏狀,與苦參粉混合,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粒,用煎煮荊芥酒送服,也可以用薄荷酒送服,不受時間限制。

赤小豆散可以治療乾濕兩種疥瘡。

赤小豆二合,炒乾後放入醋中浸泡,反覆七次;升麻、薏苡仁、黃耆各七錢半,切碎;人參、白蘞、瞿麥穗、當歸切碎;黃芩去除黑心;豬苓去除黑皮;防風去除叉狀部分;甘草炙烤後,各半兩。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匕,空心粥飲調下,日二夜一。

脂調散,治疥瘡,膿窠瘡神效。

蛇床子(二兩),䕡茹,草烏頭,荊芥,花椒,苦參(各一兩),雄黃,硫黃,明礬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豬脂調搽。

掃疥散,治諸疥瘡,熱瘡,遍身瘡癤,神效。

大黃,蛇床子,黃連,金毛狗脊,黃柏,苦參(以上六味,各五錢,同為極細末,入後藥),硫黃,水銀(茶末殺之,各四錢),雄黃,黃丹(各二錢五分),輕粉(一錢),大楓子(去殼),木鱉子(去殼,各五錢,同前六味細末。杵擂勻)

白話文: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匕,空心粥飲調下,日二夜一。

這段古文是在描述一個中藥方劑的用法,意思是每次服用三錢匕(古代量器)的藥粉,應於清晨空腹時,用粥或飲料調和後服用,一天兩次,晚上一次。

脂調散,治疥瘧,膿窠瘡神效。

蛇牀子(二兩),葦茹,草烏頭,荊芥,花椒,苦參(各一兩),雄黃,硫黃,明礬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豬脂調搽。

這個脂調散是治療疥瘧、膿窠瘡的良方,主要成分包括蛇牀子、葦茹、草烏頭、荊芥、花椒、苦參、雄黃、硫黃、明礬等,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後,加入豬脂調和使用。

掃疥散,治諸疥瘧,熱瘡,遍身瘡癤,神效。

大黃,蛇牀子,黃連,金毛狗脊,黃柏,苦參(以上六味,各五錢,同為極細末,入後藥),硫黃,水銀(茶末殺之,各四錢),雄黃,黃丹(各二錢五分),輕粉(一錢),大楓子(去殼),木鱉子(去殼,各五錢,同前六味細末。杵擂勻)

掃疥散是針對各種疥瘧、熱瘡及全身性瘡癤的療法,其配方包含大黃、蛇牀子、黃連、金毛狗脊、黃柏、苦參等六味材料,研磨至極細末,再加入硫黃、水銀、雄黃、黃丹、輕粉、大楓子、木鱉子等材料,所有材料研磨至均勻。

上用生豬脂調,洗浴後搽瘡上。此藥宜曬合之不見火。塗瘡疥效如掃,故名掃疥。

秘傳一擦光,治疥瘡及婦人陰蝕瘡,漆瘡,天火丹,諸般惡瘡神效。

蛇床子,苦參,蕪荑(各一兩),雄黃(半兩),枯礬(一兩二錢),硫黃,輕粉,樟腦(各二錢),大楓子(取肉),川椒(五錢)

上為細末,生豬油調敷。

又方,治證如前,兼小兒癩頭瘡,治之。

蛇床子,硫黃,黃柏(各一兩),大楓子,川椒,雄黃(各半兩),枯礬(二兩),輕粉(另研入,二錢),牛皮岸(熏牛皮煙岸也,如無以香爐岸代之),黃丹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取生豬油調和藥材,洗完澡後塗抹在患處。此藥宜曬乾,不可見火。塗抹在疥瘡上,效果如同掃除一般,因此稱為掃疥。

此方秘傳,專治疥瘡、婦女陰蝕瘡、漆瘡、天火丹等各種惡瘡,效果神效。

取蛇床子、苦參、蕪荑(各一兩)、雄黃(半兩)、枯礬(一兩二錢)、硫黃、輕粉、樟腦(各二錢)、大楓子(取肉)、川椒(五錢),研成細末,用生豬油調敷。

另一個方子,治療上述症狀,還可治小兒癩頭瘡。

取蛇床子、硫黃、黃柏(各一兩)、大楓子、川椒、雄黃(各半兩)、枯礬(二兩)、輕粉(另研入,二錢)、牛皮岸(熏牛皮煙岸,若無可用香爐岸替代)、黃丹(各一兩)。

上為細末,生豬油調敷。

〔丹〕一上散,治諸般疥瘡,或痛或癢,或喜湯火烘洗者。

蛇床子(略炒),雄黃(別研),黑狗脊,寒水石(別研),白膠香(銅銚熬溶過,傾干石頭上放冷,研五味,各一兩),白礬,黃連(各半兩),吳茱萸(三錢),硫黃(二錢半,另研),斑蝥(十四枚,去翅足)

上為細末,香油調敷。治疥瘡先用蒼耳草,或羊不食草藤濃煎湯,洗去瘡痂,然後用前藥敷。可一次愈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,可治療各種疥瘡,無論是疼痛、瘙癢,還是喜歡用熱水或火烤洗的症狀。先用蒼耳草或羊不食草藤煎湯洗去瘡痂,然後用上述藥粉調和香油敷於患處,即可一次痊癒。

又諸般瘡疥加減法:腫多,加白芷開鬱。痛多,加白芷、方解石。癢多,加枯礬。陰囊瘡、加吳茱萸。濕多,香油調。干癢出血多,加大黃、黃連、豬脂調。蟲多,加蕪荑、錫灰,檳榔、藜蘆、斑蝥。紅色,加黃丹。青色,加青黛。

〔羅〕䕡茹散,治疥經年不瘥。

水銀(一錢),好茶(二錢),䕡茹(三錢),輕粉(少許)

上為細末,每服不拘多少,麻油調塗之。

〔本事〕,治疥瘡,不問新久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瘡疥的加減方法:腫脹明顯,加白芷疏解鬱氣;疼痛明顯,加白芷、方解石;瘙癢明顯,加枯礬;陰囊瘡,加吳茱萸;濕潤明顯,用香油調和;乾燥瘙癢且出血多,加黃連、黃柏、豬脂調和;蟲多,加蕪荑、錫灰、檳榔、藜蘆、斑蝥;紅色,加黃丹;青色,加青黛。

羅氏䕡茹散,專治多年不癒的疥瘡。

將水銀一錢、好茶二錢、䕡茹三錢、輕粉少許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不限多少,用麻油調和塗抹患處。

此方能治療新舊疥瘡,效果顯著。

白蕪荑(一兩),檳榔,吳茱萸(各半兩),硫黃(二錢,另研)

上為末,麻油調,抓破揩之。

〔世〕,治疥癬,以臘月豬脂,不拘多少,同生白礬、杏仁加輕粉,搗爛擦之。(陳無擇云:杏仁、輕粉最殺蟲,甚妙)

〔丹〕,疥癩瘡(春天發焦疥,開鬱為主,不宜抓破。)

白礬,吳茱萸,蛇床子(各二錢),黃柏,大黃,硫黃(各一錢),寒水石(二錢半),樟腦(五分),檳榔(一個),輕粉(十盝)

上為末,豬脂油調搽。

丹砂膏,治一切惡瘡疥,瘙癢不止,宜用此藥殺蟲。

白話文:

【白蕪荑(一兩),檳榔,吳茱萸(各半兩),硫黃(二錢,另研)】
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麻油調和後,直接塗抹於患處。

【世】,治療疥癬,可用臘月的豬脂,數量不限,與生白礬、杏仁加上輕粉一起搗碎後擦抹患處。(陳無擇說,杏仁和輕粉對殺蟲效果極佳,非常有效)

【丹】,疥癬瘡(春季易發焦疥,應以開鬱為主,避免抓破皮膚。)

【白礬,吳茱萸,蛇牀子(各二錢),黃柏,大黃,硫黃(各一錢),寒水石(二錢半),樟腦(五分),檳榔(一個),輕粉(十盝)】
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豬脂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
【丹砂膏】,治療所有惡性瘡疥和不斷瘙癢的問題,使用此藥能有效殺蟲。

硃砂,雄黃,雌黃(並研細),亂髮,白蠟,松脂(研末,各一兩),䕡茹(為末,二兩),巴豆(十粒),豬脂(二斤)

上件藥,先以豬脂煎亂髮令消盡;次下巴豆、蠟,松脂,煎十餘沸。用綿濾去渣,候稠即入雄黃、硃砂等末,攪令勻,瓷合內盛。不拘時候,用少許摩塗之,以瘥為度。

巴豆膏,治一切疥瘡有蟲,時作瘙癢。

巴豆(七粒),蕪荑,硫黃(研細),白礬(枯,各半兩),豬脂(三兩)

上為細末。煉豬脂成油,入前藥末調和令勻。每用蓮子大,於手掌內搓塗之。

白話文:

取硃砂、雄黃、雌黃研磨成細粉,再加入亂髮、白蠟、松脂研末,各一兩;䕡茹研末,二兩;巴豆十粒,豬脂二斤。首先用豬脂煎煮亂髮,直至完全溶解;接着加入巴豆、白蠟、松脂,煎煮十餘沸。用棉布過濾去渣,待藥汁濃稠時,加入雄黃、硃砂等細粉,充分攪拌均勻,裝入瓷器容器中。不限時間,取少許塗抹患處,直至痊癒為止。

此方名為巴豆膏,用於治療各種疥瘡,有蟲時會奇癢難耐。取巴豆七粒,蕪荑、硫黃研磨成細粉,白礬枯燥後研磨,各半兩,豬脂三兩。將豬脂煉製成油,加入之前研磨好的藥末,充分攪拌均勻。每次取用蓮子大小的藥膏,於手掌內搓塗患處。

神異膏,治一切瘡疥。

雄黃(細研),蛇床子(三錢),巴豆(七粒),皂角(一定),輕粉(半字),全蠍(七枚),黃蠟(半兩),清油(一兩)

上先用皂角、全蠍、巴豆煎油變色。去了三味,入黃蠟化開取出冷。入雄黃、蛇床子末、輕粉和勻成青。先用苦參湯溫洗,卻以藥擦瘡疥上,神效。

白礬散,治一切疥。

白礬(枯),硫黃,雌黃(並細研),胡粉,黃連(各一兩),蛇床子(七錢半)

白話文:

神異膏:

用途: 治療各種瘡疥。

藥材:

  • 雄黃(細研)
  • 蛇床子(三錢)
  • 巴豆(七粒)
  • 皂角(一定)
  • 輕粉(半字)
  • 全蠍(七枚)
  • 黃蠟(半兩)
  • 清油(一兩)

製法:

  1. 先將皂角、全蠍、巴豆放入油中煎煮,直到油色改變。
  2. 將皂角、全蠍、巴豆三味藥材取出,放入黃蠟使其融化,取出冷卻。
  3. 加入研磨好的雄黃、蛇床子末、輕粉,混合均勻,製成青色藥膏。

用法:

  1. 先用苦參湯溫水洗患處。
  2. 以神異膏塗抹患處,效果顯著。

白礬散:

用途: 治療各種疥瘡。

藥材:

  • 白礬(枯,細研)
  • 硫黃(細研)
  • 雌黃(細研)
  • 胡粉
  • 黃連(各一兩)
  • 蛇床子(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研令勻。以豬膏和如稀麵糊。每以鹽漿水洗,拭乾塗之。

苦參散,治一切疥及風瘙癢,搔之成瘡。

苦參,丹參(各四兩),蛇床子(半斤)

上為細末。先以溫水洗瘡,拭乾後敷之。

治諸瘡著白痂復發。

大蒜(另研),鼠糞

為細末,以蒜研和如膏。塗瘡上,日二三次,甚妙。

苦參湯

苦參,蛇床子,荊芥穗,白礬(各等分)

上為㕮咀,煎湯放溫洗。

治瘡疥,因風致腫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再用豬油調成稀糊狀。每次用鹽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塗抹藥膏。

苦參散可以治療各種疥瘡和風疹瘙癢,抓撓後形成的傷口。

苦參、丹參(各四兩)、蛇床子(半斤)研磨成細粉。先用溫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敷藥。

治療瘡口長出白色痂皮並反复發作。

大蒜(另行研磨)、鼠糞研磨成細粉,再用大蒜汁調成膏狀。塗抹患處,每天兩到三次,效果顯著。

苦參湯:

苦參、蛇床子、荊芥穗、白礬(各等量)研磨成粗粉,煎煮成溫熱的藥液,用來清洗患處。

用於治療瘡疥,因風寒導致的腫脹。

苦參,蛇床子,白礬(各二兩)

上以水三斗濃煮汁,卻入鹽一把漬之,淋洗其瘡腫,日夜數次為妙。

一笑散,治渾身疥癩,搔癢,生惡瘡。

檳榔,藁本,硫黃,蛇床子,枯礬,五倍子,白膠香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濕者干敷,乾者香油調敷。如頭上瘡,便搽上不用剃。甚者不過三五次,平復如故。

神捷散,治諸疥瘡。

吳茱萸,白蒺藜(各一兩),白蕪荑仁,輕粉(各半兩),赤小豆(四十九粒),石硫黃(少許,研)

白話文:

苦參、蛇床子、白礬各兩兩,加水三斗濃煮,再加入鹽一把浸泡,用藥汁淋洗患處,每日數次,效果最佳。此方名為「一笑散」,能治全身疥瘡、搔癢、惡瘡。

檳榔、藁本、硫黃、蛇床子、枯礬、五倍子、白膠香各等份,研成細末。患處潮濕則乾敷,乾燥則以香油調敷。頭部瘡瘍可直接塗抹,不用剃頭。嚴重者最多三五次,即可恢復如初。此方名為「神捷散」,能治各種疥瘡。

吳茱萸、白蒺藜各一兩,白蕪荑仁、輕粉各半兩,赤小豆四十九粒,石硫黃少許研磨。

上為細末,研勻。每用半錢匕,生油調於手心內,摩熱後遍揩周身有疥處便睡。睡覺其疥自愈。

殺疥藥

羊蹄根(生切,一兩),草烏頭(一個),硫黃(一錢),白礬(半錢),生薑(一分)

上以米泔水淹一宿。研極細,入釅醋和勻。入浴時抓破瘡敷之。遲頃,以溫湯洗去妙。

治疥神效

狼毒,細辛,水銀(各一錢),輕粉(半錢)

上為細末。油蠟和劑作兩丸,綿裹。兩手將於周身疥多處擦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取半錢用生油調和在手心,搓熱後塗抹在患處,然後睡覺。睡醒後疥瘡就會自然痊癒。 將羊蹄根、草烏頭、硫磺、白礬和生薑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濃醋拌勻。洗澡時,將藥粉塗抹在患處,稍等片刻,再用溫水洗去,效果很好。 將狼毒、細辛、水銀和輕粉研磨成細粉,用油蠟混合成兩丸,用棉布包裹。用雙手將藥丸擦拭在疥瘡較多的地方。

葛氏療疥瘡方

上取楝根削去上皮切,皂角去皮子等分。熟搗下篩,脂膏和。搔疥去痂以塗之,護風。勿使女人、小兒,雞犬見。

熏疥方

明信,雄黃(各半錢),椒目(一錢)

上研細,用紙以方尺,熟艾攤平,摻勻,捲成長錠。瓦兩口,合紙卷子。火點慢慢煙燻被下,緊擁衾被,油塗眼、耳、目、鼻,小兒只空衣蓋被臥,亦效。宜淨室溫床,牢擁衾被,無令透煙以熏至其人口、鼻,為效。

治瘑疥濕瘡,浸淫日久,癢不可忍,搔之黃水出,瘥後復發。取羊蹄根去皮細切,熟熬,以大醋和。先洗淨敷上一時,再以冷水洗之,日一敷瘥。若為末敷尤妙。(《千金翼》)治疥取羊蹄根,和豬脂塗上,或著鹽少許,即焦。(《外臺秘要》),治遍身風癢,生瘡疥。茵陳煎湯濃洗立安。(《千金翼》)

白話文:

葛氏療疥瘡方

取楝樹根,削去外皮,切成碎塊,與皂角(去皮子)等分,將其一起搗碎過篩,加入豬油或其他油脂,混合成膏狀。患處先將痂皮去除,再塗抹此膏藥,並注意防風,避免接觸。婦女、小孩、雞犬不可接觸。

熏疥方

取明信、雄黃(各半錢)、椒目(一錢),研磨成細粉。取一張方尺大小的紙,平鋪熟艾草,將藥粉均勻撒在上面,捲成一條長條狀。取兩個瓦片,將紙卷放在其中,點火慢慢熏烤被子下方的患處。熏烤時,緊緊裹住被子,並用油塗抹眼睛、耳朵、鼻子,以防熏煙刺激。小孩則只需蓋上空衣被臥床即可,效果相同。熏烤時注意保持房間乾淨溫暖,牢牢裹住被子,不可讓煙氣透出來,熏至患處口鼻處效果最佳。

其他治療疥瘡的方法

  • 治瘑疥濕瘡,浸淫日久,癢不可忍,搔之黃水出,瘥後復發。 取羊蹄根,去皮切碎,用火煮熟後,加入醋混合。先用溫水洗淨患處,再塗敷膏藥,約一小時後再用冷水清洗。每天塗敷一次,直到痊癒。若將藥膏研磨成粉末敷用,效果更佳。
  • 取羊蹄根,和豬脂塗抹患處,或加少許鹽,即可治療疥瘡。
  • 治遍身風癢,生瘡疥。 茵陳煎湯濃洗,即可止癢。

以上方法摘自《千金翼》和《外臺秘要》。

〔衍〕,有人患遍身生熱毒瘡,痛而不癢,手足尤甚,至頸而止,黏著衣被,曉夕不得睡,痛不可忍。有下俚教以菖蒲三斗銼,日乾之,舂羅為末,布席上。使病瘡人恣臥其間,仍以衣被覆之,既不黏衣被,又復得睡。不五七日,其瘡如失,應手神驗。

〔乾疥〕

乾疥者,但搔之皮起,作干痂,此風熱氣深在肌肉間故也。

秦艽丸,治遍身生疥干癢,搔之皮起。

秦艽(去蘆土),黃耆,苦參(各二兩),大黃(各二兩),漏蘆,防風(各去蘆,黃連(各一兩半),烏蛇肉

白話文:

有人全身長滿熱毒瘡,又痛又不會癢,手腳尤其嚴重,一直延伸到脖子才停止,瘡口黏著衣被,整日整夜無法入睡,疼痛難忍。民間流傳著一個方法,就是將菖蒲三斗切碎,曬乾後磨成粉末,鋪在席子上,讓病人躺在上面,再用被子蓋住。這樣就不會黏著衣被,也能睡個好覺。不到七天,瘡就會消失,效果非常神奇。

乾疥是指皮膚發癢,抓撓後會起皮屑,形成乾燥的痂皮,這是因為風熱之氣深入肌肉導致的。

秦艽丸可以用來治療全身長疥瘡,皮膚乾燥發癢,抓撓後會起皮屑。

藥材包括:秦艽(去蘆頭和土),黃耆,苦參(各二兩),大黃(各二兩),漏蘆,防風(各去蘆頭),黃連(各一兩半),烏蛇肉。

上為細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酒送下。

皂角膏,治皮膚風熱,生疥干癢。

豬牙皂角,巴豆(去皮),烏頭(生),吳茱萸,硫黃,膩粉,白礬(枯),黃蠟(以上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研令勻。先入清油二、二合,以慢火消蠟了,攪和令勻,日用二三次塗之。

治疥瘡生干痂,瘙癢不止。

硫黃(二錢半為末),巴豆,黃蠟(各半兩),豬脂(一斤)

上先煎豬脂令沸,入巴豆煎候黃;次下蠟熔開,方下硫黃末攪令勻,盛於瓷合內。日三五度塗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加入蜂蜜,反覆搗磨三百至二百次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溫酒送服。

可以用來治療皮膚風熱,生疥瘡,皮膚乾燥瘙癢。

將豬牙皂角、巴豆(去皮)、烏頭(生)、吳茱萸、硫黃、膩粉、白礬(枯)、黃蠟(以上各二錢半)磨成細粉,研磨至均勻。先加入清油二合,用小火慢慢熔化蠟,攪拌至均勻,每天塗抹兩到三次。

可以用來治療疥瘡導致皮膚乾燥、結痂,並伴有瘙癢不止的症狀。

將硫黃(二錢半研成粉末)、巴豆、黃蠟(各半兩)和豬脂(一斤)混合在一起。先將豬脂煮沸,加入巴豆煎煮至變黃,然後加入蠟使其融化,再加入硫黃粉末,攪拌至均勻。放入瓷器容器中,每天塗抹三到五次。

一上散,治風癢裂折燥瘡。

苦參(一兩),白芷,焰硝,枯礬(各半兩),荊芥穗(三錢),寒水石(二兩,煅),白芨(三錢),

上為末,油調搽。

〔濕疥〕

夫濕疥者,起小瘡,皮薄常有黃水出,此風熱毒氣入皮膚間故也。

烏頭散,治濕疥常有黃水,搔癢不絕。

川烏頭,藜蘆,馬藺根,石菖蒲,杏仁,苦參,硫黃(研細),膩粉,白礬(各半兩,枯用)

上為細末研令勻。用時先以桃湯洗拭乾,後以油漿水和塗之。三日一塗,不過三兩上瘥。

白話文:

「一上散」可以治療風癢、裂口、乾燥瘡傷。

藥方如下:苦參一兩、白芷、焰硝、枯礬各半兩、荊芥穗三錢、寒水石二兩(煅燒)、白芨三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
濕疥是一種皮膚病,會起小瘡,皮膚薄弱,經常有黃水流出。這是因為風熱毒氣侵入皮膚之間所致。

「烏頭散」可以治療濕疥,治癒經常流黃水、搔癢不止的症狀。

藥方如下:川烏頭、藜蘆、馬藺根、石菖蒲、杏仁、苦參、硫黃(研磨成細粉)、膩粉、白礬(各半兩,乾燥後使用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並混合均勻。使用時,先用桃湯清洗患處並擦乾,再用油漿水調和藥粉塗抹。每三天塗抹一次,一般塗抹三到兩次即可痊癒。

黃連散,治濕疥有黃水,皮膚瘙癢。

黃連(二兩),蛇床子(半兩),赤小豆,糯米,胡粉(各一兩),水銀(一兩半)

上件為細末。以生清油和研,候水銀星盡如膏,旋取塗之。

治濕疥遍身

黃柏,綠礬,膩粉,硫黃(細研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研令勻。用生油調塗之。

又方,皂角,硫黃(各二兩),共為細末。以醋二升熬為膏,塗之。

〔暴疥〕

元希聲侍郎,治卒發疥秘驗方,用石灰隨多少,和醋漿水調塗,隨手即減。一法,用石灰炒紅,出火氣,香油調數。

白話文:

黃連散可以治療濕疹,伴隨黃水流出,皮膚發癢。用黃連、蛇床子、赤小豆、糯米、胡粉和水銀混合研磨成膏狀,塗抹患處。若濕疹遍布全身,可用黃柏、綠礬、膩粉和硫磺混合研磨成粉末,以生油調和塗抹。另一個方法是用皂角和硫磺混合,以醋熬成膏狀,塗抹患處。對於突然發作的疥瘡,可以用石灰和醋漿水調和塗抹,也可以用炒紅的石灰混合香油塗抹,效果顯著。

又方,淋石灰汁洗之。(孫真人)

〔久疥〕

木香散(《寶鑑》),治多時不斂,一切惡瘡,此藥能生肌肉,止痛。

木香,檳榔,黃連(各半兩),白芷(三錢)

以上同為細末。先洗淨,每日一遍干貼,有水出,勿怪。未效又貼。又方,同上,加地骨皮為細末。先於瘡口上,用溫漿水洗濕挹干。後上藥治之,效不可述,暨治下疳瘡神效。

〔丹〕,諸瘡疥久年者。千年韭根,炒存性末之,豬油調敷,三次。(《經驗》)

白話文:

另外一個方法,用石灰水洗患處。(孫真人)

久年疥瘡的治療:

木香散(《本草綱目》),用於治療久治不愈、各種惡瘡,此藥能生長肌肉,止痛。

木香、檳榔、黃連(各半兩)、白芷(三錢)
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先將患處洗淨,每日一次,乾燥後敷藥,如果有水滲出,不必擔心。若無效,繼續敷藥。另外一個方法,與上述藥方相同,再加入地骨皮研磨成細末。先用溫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再敷藥,效果不可思議,亦能治療下疳瘡,效果極佳。

久年瘡疥的治療:千年韭根炒至焦黃,研磨成粉末,用豬油調敷,每日三次。(《經驗方》)

多年惡瘡不瘥,或痛癢生釁。爛研馬糞並齒灰敷上,不過三兩遍效。武良相在蜀,足脛有瘡,痛不可忍,得此方便瘥。(《兵部手集》)

〔丹〕,風瘡久不瘥,燒菰蔣末敷之。(按:《本草》菰蔣即野茭白。)〔沙瘡〕

丹溪云:沙瘡,殺蟲為主。

蕪荑,寒水石,黃柏(各二錢),蛇床子(三錢),白礬(飛),明礬,剪草,吳茱萸(各一錢),蒼朮,厚朴,雄黃(各半錢),輕粉(拾盝)

〔世〕,治沙瘡。山蟻窠,黃荊葉,雉雞毛等分,燒存性為末,香油調敷。又方,用陳年船底灰,搗細篩過,桐油調敷立效。又方,治沙瘡。用水萵苣燒灰存性,香油調敷立愈,水多者干敷。(水萵苣如百合狀,生水邊七八月結子,又如野蘇狀)

白話文:

長期潰爛的瘡傷,即使疼痛難忍,也可以用馬糞和牙齒灰研磨成粉末,敷在患處,通常塗抹兩三次就會有效。武良相在蜀地時,腳脛上長了個瘡,痛得受不了,後來用這個方法就治好了。

〔瘑瘡〕

夫瘑瘡者,由腠理虛,風濕之氣入於血氣,結聚所生也。多著手足,還相對如新生茱萸子。痛癢爬抓成瘡,黃汁出浸淫,生長坼裂,時瘥時發,變化生蟲,故名瘑瘡也。

漏蘆散,治風瘑瘡,熱腫。

漏蘆(去蘆),川升麻,木通(去皮),赤芍藥,甘草(炙),防風(各一兩),羌活(去蘆),枳殼(麩炒,去穰),川朴硝(各二兩)

上為㕮咀。每服五錢,水一大盞煎至六分,去滓。食後溫服。

治熱毒風生瘑疥

螺殼(陳腐者,一兩),乳發(燒灰),龍膽草末,胡粉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瘑瘡是因身體腠理虛弱,導致風濕之氣入侵血氣,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疾病。這種瘡多長在手腳上,並且會對稱出現,看起來像新生長出來的茱萸果實。瘑瘡會帶來疼痛和搔癢,患者會忍不住抓撓,抓破後會形成潰瘍,流出黃色膿液,並且會蔓延擴散、裂開,時好時壞,甚至還會長出蟲子,因此稱為瘑瘡。

漏蘆散可以治療風瘑瘡和熱腫。方劑包括:漏蘆(去蘆)、川升麻、木通(去皮)、赤芍藥、甘草(炙)、防風(各一兩)、羌活(去蘆)、枳殼(麩炒,去穰)、川朴硝(各二兩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飯後溫服。

另外,用陳腐的螺殼(一兩)、燒成灰的乳發、龍膽草末、胡粉(各半兩)可以治療熱毒風引起的瘑疥。

上件為細末,研令勻。用清油腳調塗之。

治濕瘑瘡

胡燕窠(一枚,取最大者,用抱兒子處,余處不用)

上為細末。先以水煎甘草,及入鹽少許,淨洗干,便以窠末敷之,三兩上便瘥。若患惡刺,以醋調成膏數貼,日用二度。

又方,

生韭(一握,切研)

上用溫醋五合浸,良久以布絞取汁。塗揩瘡上,日三四度用之。

治干瘑、濕瘑、疥癬。

上取連根生蔥白,豬脂和搗塗之。

夫瘑瘡積久不瘥者,由膚腠虛則風濕之氣停滯,蟲在肌肉之間生長,則常癢痛,故經久不瘥也。

濕熱,治諸瘑瘡,經久則生蟲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清油調和塗抹患處,可治濕瘡。

取胡燕窠一枚,以抱兒子處的部位為佳,其他部位不適用。將其研成細末。先用清水煎煮甘草,加入少許鹽,清洗乾淨後晾乾,再將胡燕窠粉敷於患處,三兩次即可痊癒。若感到刺痛,則以醋調成膏狀敷貼,每日使用兩次。

另外,取生韭菜一握,切碎研磨,用溫醋浸泡一段時間,再以布絞取汁液,塗抹於患處,每日使用三至四次,可治干瘡、濕瘡、疥癬。

再者,取連根生的蔥白,與豬脂混合搗碎,塗抹於患處,亦可治瘑瘡。

長期不癒的瘑瘡,是因皮膚腠理虛弱,導致風濕之氣停滯,蟲在肌肉之間滋生,造成持續瘙癢疼痛,故難以痊癒。

濕熱可致使瘑瘡,久而久之則會生蟲。

藜蘆,松脂(細研),苦參,雄黃(細研),白礬(枯,各用二兩,研)

上件先搗藜蘆、苦參為粗末,入豬脂一斤相和,煎十餘沸,綿濾去渣。次入松脂、雄黃、白礬等末,攪令勻,待冷收於瓷合,旋取塗之,以瘥為度。

治瘑瘡經年久不瘥,宜用之。

薰陸香,杏仁(各半兩),硫黃(細研),膩粉(各二錢半),黃蠟(一兩),油(二合)

上件細研如粉。先熬清油沸,下蠟令消,次入諸藥末,同煎如稀膏。候冷收於瓷器中,旋取塗之。

苦參湯洗方

地榆,桃皮,苦參(各五兩)

上件藥並細銼。以水二斗煮,濾去渣。稍溫每日一度洗之,甚妙。

白話文:

藜蘆、松脂、苦參、雄黃和白礬各取兩兩研磨成粉。首先將藜蘆和苦參搗成粗末,加入一斤豬油一起煎煮十沸以上,用棉布過濾去除渣滓。接著加入松脂、雄黃和白礬的粉末,攪拌均匀,待冷卻後收於瓷器中,需要時取適量塗抹患處,直到痊癒。此方適用於久治不愈的潰瘍。

薰陸香和杏仁各取半兩,硫黃研磨成細粉,膩粉和黃蠟各取兩錢半,油取兩合。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。先將油熬至沸騰,加入黃蠟使其融化,再加入藥粉,一同煎煮成稀膏狀。待冷卻後收於瓷器中,需要時取適量塗抹患處。

苦參湯洗方:地榆、桃皮和苦參各取五兩,切碎。用水兩斗煎煮,過濾去除渣滓。稍溫後每日洗一次,效果顯著。

〔玉〕,手疥,勞宮(灸),太陵(灸)

〔世〕,瘡疥頑癬,絕骨,三里(各寸半,瀉),間使,解谿(各五分),血郄(三寸,瀉)

〔集〕,渾身生瘡疥,曲池,合谷,三里,絕骨,行間,委中

〔甲〕,疥癬,陽谿主之。

白話文:

手部疥疮,可以用艾灸劳宫和太陵穴。

顽固的疮疥和癣,以及骨头断裂,可以用三里穴(各灸一寸半,泻法),间使穴,解溪穴(各灸五分),血郄穴(灸三寸,泻法)。

全身长疮疥,可以用曲池穴,合谷穴,三里穴,绝骨穴,行间穴,委中穴。

疥癣可以用阳谿穴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