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7)

1. 陰瘡

陰器屬足厥陰肝經,任脈之會。《素問》云:厥陰之脈絡陰器,繫於肝。《靈樞》曰:筋者聚於陰器,而脈絡於舌本。肝者,筋之會也,又屬督脈。《素問》曰:督脈者,其絡循陰器,合篡間是也。至於足太陽,外合清水,內屬膀胱而通水道,手太陽外合淮水,內屬小腸而水道出焉,則又屬手足太陽也,腎主水,則又屬足少陰也。

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則又屬手太陰也。《素問》又謂:前陰者,宗筋之所聚,太陰、陽明之所合。則又屬脾與胃矣,癰瘡生其間,須細心求而責之,不可專主一厥陰肝經,而惟清肝導濕之為事,斯無誤矣。隱處瘙癢成瘡,挾有耳鳴、目癢、鼻赤、齒浮、指縫白等症,為腎臟風瘡。

白話文:

男性生殖器官屬於足厥陰肝經,也是任脈的交匯處。《素問》中說:厥陰經脈連接生殖器官,並與肝臟相連。《靈樞》中記載:筋脈聚集於生殖器官,並與舌根相連。肝臟是筋脈的匯聚之處,同時也屬於督脈。《素問》中提到:督脈循行於生殖器官,並與會陰部相連。至於足太陽膀胱經,在外與清水相合,在內與膀胱相連,並負責調節水道;手太陽小腸經在外與淮水相合,在內與小腸相連,水道也由此而出,因此生殖器官也屬於手足太陽經。腎臟主水,所以生殖器官也屬於足少陰腎經。

飲入胃中,精氣遊走,向上輸送至脾臟,脾氣散發精氣,再向上歸於肺臟,調節水道,向下輸送至膀胱,因此生殖器官也屬於手太陰肺經。《素問》中還提到:前陰是宗筋的聚集之處,也是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的交匯處,所以生殖器官也屬於脾臟和胃臟。若生殖器官出現癰瘡,需仔細探究病因,不能只針對厥陰肝經,單純清肝導濕,否則會治錯病。生殖器官隱處瘙癢成瘡,伴隨耳鳴、眼睛癢、鼻子發紅、牙齒浮動、手指縫隙發白等症狀,屬於腎臟風瘡。

生於陰頭,為陰頭癰。生於竅口,為下疳瘡。今但生於陰莖者,皆為下疳,姑從之。

〔腎藏風瘡〕,

戴院使云:㿗風因精未調,外為風濕所襲,從陰囊濕汗作癢起,流注四肢,手叉白色,悉生瘡瘍,俗謂之腎臟風。四生飲二兩,以竹刀細切豬腰一對,銀石器中酒漉,煮爛研細,和藥為丸,如梧子大。如不可丸,入酒醋少許。每服五六十丸,鹽酒空心下,又用花蛇散和消風散酒調服;或升麻和氣飲,咽烏頭煮鹽丸及烏荊丸,或花蛇丸。若㿗常濕癢,欲得淋洗,則以蛇床子一味煎湯用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瘡瘍長在陰莖頭部,稱為陰頭癰;長在陰莖開口處,則稱為下疳瘡。現在所有長在陰莖上的瘡瘍都稱為下疳,就暫且這樣稱呼吧。

腎臟風瘡,戴院使說:這種風瘡是因為精氣失調,外受風濕侵襲,從陰囊濕汗發癢開始,蔓延至四肢,手叉出現白色斑點,全身長出瘡瘍,民間俗稱腎臟風。可以用四生飲兩兩,將豬腰切成細條,用銀器酒濾,煮爛研成細末,混合藥材製成丸藥,如梧桐子大小。如果不能製成丸藥,可以加入少許酒醋。每次服用五六十粒,空腹用鹽酒送服。也可以用花蛇散和消風散酒調服;或者服用升麻和氣飲,並吞服烏頭煮鹽丸和烏荊丸,或者服用花蛇丸。如果瘡瘍經常濕癢,想要清洗,可以用蛇床子單味煎湯使用。

三因四生散,治㿗風上攻下注,耳鳴目癢,鼻赤齒浮,或作口瘡;下注陰濕四散搔癢,通體生瘡,及婦人血風等症。

白附子,蒺藜(擦去刺),黃耆(蜜炙),羌活(各等分)

為末。每服二錢,鹽酒調下。有一人將豬腎破開,人鹽摻藥煨,亦妙。㿗屬宗筋,胃陽明養之,故有是證。

治腎臟風,凡指縫白者,只一二服效。

黃耆(一兩),木通,甘草,黑牽牛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「三因四生散」可以用於治療風邪上攻頭面,導致耳鳴、眼癢、鼻赤、牙浮,或出現口瘡;風邪下注陰濕,引起全身瘙癢、遍體生瘡,以及婦女血風等症狀。藥方由白附子、蒺藜(去刺)、黃耆(蜜炙)、羌活(各等分)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鹽酒調服。另外,可以將豬腎剖開,加入鹽巴和藥粉,一起煨食,效果也很好。風邪屬筋骨,而胃陽明經氣滋養筋骨,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。此方對於腎臟風,凡是指縫出現白痕的人,只需要服用一兩次就能見效。另外,可以用黃耆(一兩)、木通、甘草、黑牽牛(各半兩)一起入藥治療。

上四味細銼。用螌蝥七枚,去翅,同藥炒焦黑,去螌蝥,余為末,蒸餅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空心鹽湯下,三十丸。

本事烏頭丸,治腎臟風,上攻下注,生瘡並癬。

川烏頭,草烏頭(二味,以黑豆半升,煮透軟,去皮臍,切、曬,各一兩),天麻,地龍(去土),白附子(各半兩)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食前,鹽酒鹽湯任下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,取七枚芫蝥,去除翅膀,與藥材一起炒至焦黑,去除芫蝥,將剩下的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蒸餅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空腹用鹽湯送服,每次三十丸。

此方名為烏頭丸,主治腎臟風,上攻下注,生瘡並癬。

將川烏頭、草烏頭(兩味藥材各一兩,先用黑豆半升煮透軟,去皮臍,切片曬乾)、天麻、地龍(去土)、白附子(各半兩)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空腹飯前,用鹽酒或鹽湯送服。

腎臟風,甘草節煎湯洗,極效。

腎臟風癢不可當者,吳茱萸、蛇床子等分,煎湯洗神效。治腎臟陰汗生瘡,用莧菜根莖葉,燒灰存性研細,抓破敷之立愈。又蒼耳草、蛇床子煎湯,洗之良。

全蠍散,治腎臟風發瘡癢。

全蠍(三枚,焙),明硫黃(二錢,研),生虢丹(一錢),輕粉(半錢),雞心檳榔(一大個,破、開,好黃丹一錢合內,濕紙裹煨),麝香(少許,研)

白話文:

腎臟風癢可以用甘草煎湯洗,效果很好。如果癢得受不了,可以用吳茱萸、蛇床子等量煎湯洗,效果神奇。腎臟出陰汗長瘡,可以用莧菜根莖葉燒成灰,研磨成粉,塗抹在破損的地方,就能馬上痊癒。另外,用蒼耳草和蛇床子煎湯洗,也很有效。全蠍散可以治療腎臟風引起的發瘡癢。全蠍三枚焙乾,加入研磨好的明硫黃二錢、生虢丹一錢、輕粉半錢,再將雞心檳榔破開,放入一錢黃丹,用濕紙包裹煨熟,最後加入少許研磨好的麝香即可。

上為細末研勻,瓷盒收。每用少許,麻油調抹兩掌,先以鼻嗅,男以兩掌掩外腎,女以兩掌掩兩乳,各睡至醒;次日依前再用藥,屢效。

牡蠣散,治陰囊兩傍生瘡或陰濕水出,其癢甚苦。夜則抓之無足,後必自痛,或兩腋汗,腳板心汗濕,無可奈何,此藥主之。予親得此症,受苦數十年,得此方隨用二三日,如法擦之,二十餘年不發,實為神效。

牡蠣,黃丹(炒,各二兩),枯白礬(四兩)

上為細末。遇夜睡時,用手捏藥於陰癢處痛擦之,不一時又搽之,三四次後頓減。次夜再搽,雖大減又搽,後自然平復。如腋汗亦有頓搽方可,腳汗先搽,後裝藥靴或鞋底上,腳板上塗藥纏腳裹之,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收放在瓷盒裡。每次使用時,取少量藥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雙掌上,先用鼻子聞一聞,男性用雙掌掩住外腎,女性用雙掌掩住雙乳,各自睡到自然醒。第二天依同樣方法再用藥,效果顯著。

牡蠣散,用於治療陰囊兩側長瘡或陰部潮濕流水的病症,症狀是奇癢無比,晚上抓撓止不住,之後必然自痛,或者兩腋出汗,腳板心出汗濕,無計可施。此藥主治此病。我親身患此病,受苦數十年,得到此方後隨用兩三日,依照方法擦拭,二十多年未再發作,確實是神效。

將牡蠣、黃丹(炒過)和枯白礬按照二兩、二兩和四兩的比例混合研磨成細粉。晚上睡覺時,用手捏取藥粉塗抹在陰癢處,疼痛時就擦,不一會兒再擦一次,如此擦三四次後症狀就會明顯減輕。第二天晚上再擦,雖然已大幅減輕,但還是要擦,之後自然就會痊癒。如果腋下出汗,也可以用此法擦拭。腳汗則先擦拭,然後將藥粉裝在靴子或鞋底裡,腳板也要塗抹藥粉,再用布纏起來,效果也很顯著。

浴毒湯,治小腸風,陰瘡癢痛。

木通,藁本,枳殼,貫眾,荊芥,甘松,薄荷,白芷

上銼碎,用藥二兩,水五升,入芒硝半兩,煎至三升,去滓。熱洗浴瘡。

陰瘡膏,治男、女陰瘡。

米粉(一酒杯許),芍藥,黃芩,牡蠣,附子,白芷(各七錢半)

白話文:

浴毒湯

功效: 治療小腸風,陰瘡癢痛。

藥材:

  • 木通
  • 藁本
  • 枳殼
  • 貫眾
  • 荊芥
  • 甘松
  • 薄荷
  • 白芷

製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切碎,取藥材二兩。
  2. 加入水五升,再加入芒硝半兩。
  3. 煎煮至三升,濾去藥渣。
  4. 熱敷患處。

陰瘡膏

功效: 治療男女陰瘡。

藥材:

  • 米粉 (約一杯)
  • 芍藥
  • 黃芩
  • 牡蠣
  • 附子
  • 白芷 (各七錢半)

製法: (詳細做法需根據古代醫書記載補充)

上六味為㕮咀,以不入水豬膏一斤,微火上煎三上三下,候白芷黃膏成,絞滓去,納白粉和。取傳瘡上。

小浴方,治虛勞,陰濕癢生瘡。

川椒,苦參,蛇床子(各一兩半),香附子,白礬,白芷,狗脊,細辛(各一兩),桂心(三分)

上㕮咀。每用藥一兩,以水三升,煎至二升,去滓,傾入盆子內。但乘熱氣坐盆子上熏之,良久,通身便洗患處。甚者不過三兩度。

白話文:

將上列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不沾水的豬油一斤,用小火煎煮三次,每次煎煮時間三上三下,直到白芷變成黃色油膏,然後過濾掉渣滓,加入白粉混合。將混合好的藥膏塗抹在患處。

此方名為「小浴方」,用於治療虛勞導致陰濕瘙癢生瘡的疾病。

配方如下:川椒、苦參、蛇床子(各一兩半)、香附子、白礬、白芷、狗脊、細辛(各一兩)、桂心(三分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藥粉一兩,加水三升,煎煮至二升,濾去渣滓,倒入盆子中。患者乘著熱氣坐在盆子上熏蒸,時間長一點,全身都洗一下患處。病情嚴重者,最多不過三兩次即可見效。

沐浴長春散,治男子下元陰濕久冷,陰囊左右夜癢,抓之則喜,住之則痛,成瘡流水,為害甚苦。此藥見效,及治婦人下部陰濕,胎元久冷。

牡蠣,蛇床子,破故紙,紫梢花,官桂,乾荷葉(各等分)

上㕮咀,每用一兩半,水一小鍋,入蔥白數莖,煎至八分,去滓。先熏後洗,卻用後藥。

枯礬(一兩),黃丹,蛤粉(各半兩)

上件共研為細末,熏洗了後,以手捏藥末搽濕癢處。

白話文:

沐浴長春散

功效: 治療男性下元陰濕久冷,陰囊左右夜癢,抓撓則感到舒服,停住則疼痛,甚至形成潰瘍流膿,痛苦不堪。此藥亦可治療婦女下部陰濕,胎元久冷。

藥方:

  • 牡蠣、蛇床子、破故紙、紫梢花、官桂、乾荷葉(各等分)

製法:

  1.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取藥末一兩半,加入一小鍋水,再放入蔥白數莖,煎煮至八分熟。
  3. 去渣後,先用藥汁熏洗患處,再用藥汁洗滌患處。

後藥:

  • 枯礬(一兩)、黃丹、蛤粉(各半兩)

用法:

  1.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熏洗患處後,以手沾取藥末塗抹於濕癢處。

銅綠散,治男、婦陰部濕淹瘡。

銅綠(少許),白礬(一錢),乳香(半錢),輕粉(一字),五倍子(細研,半兩)

上為細末。洗淨摻之。

青黛散〔寇〕,有一婦人,患臍下腹上連二陰,遍滿生濕瘡,狀如馬刀,他處並無。熱癢而痛,大小便澀出黃汁,食亦減,身面浮腫。醫作惡瘡治,用鰻鱺魚、松脂、黃丹之類塗瘡上,愈熱痛甚,治不對故也。細問之?此人嗜酒,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。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,尋馬齒莧四兩,研爛,入青黛一兩,再研勻,塗瘡上,即時熱減痛癢皆去。仍服八正散日三服,發散客熱,每塗藥一時久即干,又再塗新濕藥,如此二日,減三分之一,五日減二,自此二十日愈。即愈,乃問曰:此瘡何緣至此?曰:中、下焦蓄風熱毒熱氣,若不出,當作腸癰、內痔,仍須禁酒及發風物,後不能禁酒,果患內痔。

白話文:

銅綠散,用來治療男性和女性生殖器部位的濕疹。

將少許銅綠、一錢白礬、半錢乳香、一字輕粉和半兩研磨成粉的五倍子,混合成細末。洗淨患處,將藥粉撒在上面。

青黛散,有一位婦女,患有從肚臍下方到腹部上端,連同兩處生殖器,遍布濕疹,狀似馬刀,其他部位沒有。患處又熱又癢而且疼痛,大小便排泄困難,並伴隨黃色汁液排出,食慾減退,面部和身體浮腫。醫生誤認為是惡瘡,用鰻魚、松脂、黃丹等藥物塗抹在患處,反而導致疼痛加劇。仔細詢問後得知,這位婦女嗜酒,喜歡吃魚、蟹等容易引起風邪的食物。立即用溫水清洗掉膏藥,並取四兩馬齒莧研磨成泥,加入一兩青黛,再研磨均勻,塗抹在患處。很快,熱痛和瘙癢就消失了。同時服用八正散,一天三次,以散發外來的熱邪。每次塗藥一會兒就乾了,就再次塗上新濕的藥物。這樣治療兩天,患處減輕三分之一,五天減輕二分之ㄧ,二十天后完全痊癒。痊癒後,她問道:為何會生出這種病?醫生回答:這是中焦和下焦積聚風熱毒熱氣,若不排出,就會導致腸癰、內痔。還必須戒酒和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風邪的食物。後來,她無法戒酒,果真患上了內痔。

〔世〕,腎臟風瘡,血郄(即百蟲窠,右膝內廉上膝三寸,陷中者)

〔集〕,腎臟風瘡,血郄(即百蟲窠,針入寸半,灸二七壯),三陰交

〔下疳瘡〕

〔薛〕,下疳瘡,屬肝經濕熱下注,或陰虛火燥。治法:腫痛發熱者,血虛而有熱也,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。腫痛寒熱者,肝經濕熱也,小柴胡湯加龍膽草、黃連。腫痛便澀者,濕熱壅滯也,龍膽瀉肝湯。腫痛腐潰者,氣血虛而有火也,八物湯加山梔、柴胡。日晡熱甚者,陰血虛而有熱也,小柴胡湯加參、朮、芎歸。日晡倦怠者,陽氣虛而下陷也,補中益氣湯,其經久不愈而發寒熱者,腎水不能生肝木也,用六味丸。若筋縮縱或為癢痛,或出白津,此筋疝也,用龍膽瀉肝湯。氣虛者,補中益氣加炒山梔、炒龍膽。陰虛火燥者,用六味丸。莖中癢出白津,用補中益氣湯,與清心蓮子飲間服。蓋此證肝經陰虛為本,腫痛寒熱等證為標,須用六味丸以生肝血。凡脾土虛不能生金水,而見一切肝證者,當佐以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以滋化源。

白話文:

「世」篇提到,腎臟風瘡,針灸穴位在血郄,也就是百蟲窠,位於右膝內側膝蓋骨上方三寸的凹陷處。

「集」篇記載,腎臟風瘡,針灸血郄穴,針深一寸半,灸二七壯,並針三陰交穴。

「下疳瘡」篇記載,下疳瘡屬於肝經濕熱下注或陰虛火燥。治療方法:

  • 腫痛發熱者,屬於血虛有熱,可用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。
  • 腫痛寒熱者,屬於肝經濕熱,可用小柴胡湯加龍膽草、黃連。
  • 腫痛便澀者,屬於濕熱壅滯,可用龍膽瀉肝湯。
  • 腫痛腐潰者,屬於氣血虛有火,可用八物湯加山梔、柴胡。
  • 日晡熱甚者,屬於陰血虛有熱,可用小柴胡湯加參、朮、芎歸。
  • 日晡倦怠者,屬於陽氣虛而下陷,可用補中益氣湯。
  • 久治不愈而發寒熱者,屬於腎水不能生肝木,可用六味丸。
  • 若筋縮或癢痛,或出白津,屬於筋疝,可用龍膽瀉肝湯。
  • 氣虛者,可用補中益氣湯加炒山梔、炒龍膽。
  • 陰虛火燥者,可用六味丸。
  • 莖中癢出白津,可用補中益氣湯與清心蓮子飲交替服用。

總而言之,下疳瘡本質上是肝經陰虛,腫痛寒熱等症狀是表象,需要用六味丸滋生肝血。若脾土虛弱不能生金水,出現肝病症狀,則需要佐以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滋化源氣。

〔丹〕,治男子恥瘡,或痛在莖之竅,或痛在莖之標,皆手足太陽不利,熱毒下傳入

足厥陰,故變紫黑色,作蝕瘡毀其莖而死。宜以子和泄水丸,散導濕毒,無不愈者。若已成瘡,先泄其根,次從標而治。外以蔥白、黑豆汁渫洗,拭乾,以黃連、木香、密陀僧、干胭脂之類,細末搽之。如內潰膿不出,以追膿散上之,又用子和和泄水丸。如後竅膿少,可用黃連、木香、胭脂等貼之。,一鄰人,年三十,性狡而躁,素患下疳瘡,或作或止。夏初患白痢,膈上微悶。醫與理中湯四帖,昏悶若死,片時而蘇。予脈之,兩手皆澀,重取略弦似數,予曰:此下疳瘡之深重者,與當歸龍薈丸去麝,四帖而利減,與小柴胡去半夏加黃連、芍藥、川芎、生薑,煎五六帖而安。一男子近三十歲,有下疳瘡,雖屢求治,以其不能忌口卻之,忽一日,頭痛發熱自汗,眾作傷寒陽證,治之反劇。予診其脈,弦甚七至,重按則澀。予曰:此證在厥陰,藥與證不相應。遂作小柴胡湯,加草龍膽、黃連、胡黃連,帶熱服,四劑而病脫然。

白話文:

「丹」可以治療男性生殖器上的瘡,無論是疼痛位於陰莖的開口處,還是位於陰莖的頂端,都屬於手足太陽經絡不暢,熱毒向下傳入足厥陰經所致,因此會出現發紫發黑、潰爛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。治療時應使用子和泄水丸來散解濕毒,效果顯著。如果已經形成了瘡,先要治療根部,然後再針對表面治療。外用蔥白和黑豆汁清洗患處,擦乾後塗抹黃連、木香、密陀僧、干胭脂等藥物研成的細末。如果內部潰爛膿液無法排出,可以使用追膿散,同時配合子和泄水丸。如果肛門部位膿液少,可以用黃連、木香、胭脂等藥物貼敷。

曾經有位三十歲的鄰居,性格狡猾暴躁,長期患有下疳瘡,時好時壞。夏初患上白痢,胸口略微悶熱。醫生給他開了四帖理中湯,結果昏迷不醒,過了一會才恢復。我診斷他的脈象,兩手都滑澀,按壓後略微弦數,我說這是下疳瘡病入膏肓,於是給他開了去掉了麝香的當歸龍薈丸,服用了四帖後病情減輕,接著又給他開了去掉了半夏的小柴胡湯,並加入了黃連、芍藥、川芎、生薑,煎了五六帖後就痊癒了。

還有一位快三十歲的男子,患有下疳瘡,雖然多次尋醫治療,但因為無法忌口而始終沒有治好。突然有一天,頭疼發熱,自汗不止,眾人誤以為是傷寒陽證,治療後病情反而加重。我診斷他的脈象,弦脈非常明顯,按壓後感覺滑澀。我說這種症狀屬於厥陰經病變,治療方法不應與症狀相悖。於是,我開了小柴胡湯,加入了草龍膽、黃連、胡黃連,溫熱服下,服用了四劑後病症全部消失。

〔婁〕,嘗治一男子下疳瘡,每恣飲酒則發,醫與小柴胡湯,加黃連,數帖不效,又與玉燭散,下之反劇。予以甘草節、小建中湯各半煎服之,下咽痛止,後以四物湯、建中、甘草等分,與之遂安。

〔薛〕,庶吉士,劉華甫,或莖中作痛,或竅出白津,或小便秘澀。先用小柴胡湯加

山梔、澤瀉、黃連、木通、膽草、茯苓二劑,以清肝火,導濕熱,諸證漸愈。後因勞倦,忽然寒熱,此元氣復傷也,用補中益氣湯而安,又用六味丸,生肝血,滋腎水而全愈。,州守姜節甫患前證,膿水淋漓,作渴吐痰,午前惡寒,午後發熱。余曰:午前惡寒屬陽氣虛弱,午後發熱屬陰血不足。不信,反服二陳,黃柏、知母之類,飲食益少,大便不實,又日晡熱渴,小腹重墜,患處焮痛,恪用四物,黃柏、知母之類,飲食亦不思。余以脾氣虛而下陷,先用補中益氣湯,調養脾胃,以升陽氣,諸證漸愈。又用六味丸,滋補腎水,以生肝血而痊。一小兒十五歲患前證,雜用消毒之藥,虛證悉具,二年餘矣,詢之乃稟所致。用萆薢湯月餘,諸證漸愈,又用補陰八珍、補中益氣二湯而痊。一儒者,莖中作癢,發熱倦怠,外皮浮腫,二年矣。用八珍加柴胡、山梔,及六味地黃丸而愈;有兼陰毛間生蟲作癢者,用桃仁研爛塗之。一儒者,因勞而患,焮痛寒熱,體倦頭疼,小便赤澀,用補中益氣湯加車前、牛膝、山梔而愈。一儒者,陰莖腐爛,腫痛不止,日晡熱甚,口乾體倦,食少欲嘔,此肝脾血虛也,先用六君子加柴胡、升麻,脾胃醒而諸證退,更以補中益氣加炒山梔,肝火退而腫痛痊。子和泄水丸一名大智丸。)

白話文:

婁曾治療一位男子下疳瘡,每次縱情飲酒就會發作。醫生先用小柴胡湯加黃連治療,但連服幾劑都無效,又用玉燭散治療,結果反而病情加重。我給他用甘草節和小建中湯等量煎服,下咽疼痛止住,之後用四物湯、建中湯、甘草等量給他服用,病症終於痊癒。

薛,庶吉士,名叫劉華甫,患有莖中作痛、竅出白津或小便澀滯等症狀。先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澤瀉、黃連、木通、膽草、茯苓治療兩劑,以清肝火、導濕熱,諸症逐漸好轉。後來因勞倦,突然出現寒熱交替,這是元氣再次受損,用補中益氣湯調理,之後服用六味丸,生肝血、滋腎水,最終痊癒。州守姜節甫患有相同的症狀,膿水淋漓,口渴吐痰,上午惡寒,下午發熱。我說,上午惡寒是陽氣虛弱,下午發熱是陰血不足。他不相信,反而服用二陳湯、黃柏、知母等藥,飲食更加減少,大便不實,而且下午熱渴,小腹墜脹,患處發紅疼痛。他堅持用四物湯、黃柏、知母等藥,飲食也不想吃。我認為是脾氣虛弱下陷,先用補中益氣湯調理脾胃,以升陽氣,諸症逐漸好轉。之後服用六味丸,滋補腎水,以生肝血,最終痊癒。一位十五歲的小孩患有相同的症狀,雜用各種消毒藥物,虛證俱全,持續兩年多了,詢問得知是稟賦不足所致。用萆薢湯治療一個多月,諸症逐漸好轉,之後服用補陰八珍湯、補中益氣湯而痊癒。一位儒者患有莖中作癢、發熱倦怠、外皮浮腫的病症,持續兩年。用八珍湯加柴胡、山梔和六味地黃丸治療而痊癒。有些人還會伴隨陰毛間生蟲作癢,可以用桃仁研碎塗抹。一位儒者因勞累而患病,患處發紅疼痛、寒熱交替、身體疲倦、頭疼、小便赤澀,用補中益氣湯加車前子、牛膝、山梔治療而痊癒。一位儒者患有陰莖腐爛、腫痛不止、下午熱甚、口乾體倦、食少欲嘔的症狀,這是肝脾血虛。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、升麻,脾胃恢復正常,諸症退去。之後用補中益氣湯加炒山梔,肝火退去,腫痛痊癒。

大戟,芫花,甘遂,海帶(洗),海藻(洗),郁李仁,續隨子(各半兩),樟柳根(一兩)

上為細末,水煮棗肉為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熟水下。按:此藥太峻,用者慎之。

治下疳瘡,先用張子和泄水去根,後用此藥幹上。

黃連,滑石(各半兩),定粉(三錢),輕粉(少許),乳香(一錢),密陀僧(二錢)

上細末幹上,或加干胭脂,或加木香、檳榔。

白話文:

將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洗淨的海帶、洗淨的海藻、郁李仁、續隨子(各半兩)、樟柳根(一兩)研成細末,用水煮棗肉做成丸子,大小如小豆。每次服用五、七十丸,用溫水送服。注意:此藥性猛烈,使用需謹慎。

可治下疳瘡,先用張子和的泄水方去除病根,再用此藥來治療。

另外,將黃連、滑石(各半兩)、定粉(三錢)、輕粉(少許)、乳香(一錢)、密陀僧(二錢)研成細末,用於治療上部瘡口,可以加干胭脂,或加木香、檳榔。

大蘆薈丸(一名九味蘆薈丸),治肝火下疳潰爛,或作痛焮腫,或治小兒疳膨食積,口鼻生瘡,牙齦蝕爛等症,並蟲蝕肛門,癢痛。

胡黃連,蘆薈,黃連,木香,白蕪荑,青皮,白雷丸,鶴蝨草(各一兩),麝香(一錢)

為末,蒸餅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一錢,空心米飲下。

八正散,治下疳便毒,小便淋漓,脈證俱實者。

白話文:

大蘆薈丸,又名九味蘆薈丸,用於治療肝火引起的牙齦潰爛、疼痛腫脹,或小兒疳積、口鼻生瘡、牙齦腐爛等症狀,也能治癒蟲蝕肛門引發的瘙癢疼痛。

藥方:胡黃連、蘆薈、黃連、木香、白蕪荑、青皮、白雷丸、鶴蝨草(各一兩),麝香(一錢)。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蒸餅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
八正散,用於治療下疳引發的便毒、小便淋漓,脈象實證。

大黃,車前子,瞿麥,萹蓄,山梔,木通(各二錢),滑石(二兩),甘草(一錢)

上水煎服

洗毒湯,治陰蝕瘡。

苦參,防風,露蜂房,甘草(炙,各等分)

上㕮咀。水煎濃汁,洗瘡。

金銀花散,治下疳瘡。

金銀花,荊芥,朴硝,蛇床子,甘松,白芷,檳榔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大黃、車前子、瞿麥、萹蓄、山梔、木通(各2錢),滑石(2兩),甘草(1錢) - 上述藥物加水煮沸後服用。

「洗毒湯」,用於治療陰部腐爛的傷口。

苦參、防風、露蜂房、甘草(炙,等量分),以上藥物磨碎。加水煮沸後得到濃稠的汁液,用來清洗傷口。

「金銀花散」,用於治療下部腐爛的傷口。

金銀花、荊芥、朴硝、蛇牀子、甘松、白芷、檳榔(各1兩)

這段文字提供了四種中醫方劑的配方,分別對應不同的病症:治療陰部腐爛的「洗毒湯」,以及針對下部腐爛傷口的「金銀花散」。此外,還包含了治療陰部和下部腐爛傷口的常用藥材。使用這些方劑時,請確保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。

上㕮咀。每用五錢,水五碗,加蔥白三根,同煎數沸。盆盛水,先熏後洗,卻上藥。

洗藥,黃連,黃柏,當歸,白芷,獨活,防風,朴硝,荊芥(各等分),入錢(五十文),烏梅(五個),鹽一匙,入水同煎。溫洗,日五七次,敷下項藥。

敷藥,木香,檳榔,黃連,銅青,輕粉,枯礬,海螵蛸,麝香(各等分)

為極細末。洗後至夜,敷上。

《千金》治丈夫陰頭癰,師所不能醫。用鱉甲一枚,燒末以雞子白,和敷良。

白話文:

治療男性陰囊腫痛,可以用五錢上藥,加蔥白三根,水煎後用藥水熏洗患處,再敷藥。洗藥方劑包含黃連、黃柏、當歸、白芷、獨活、防風、朴硝、荊芥等藥材,煎水溫洗,一天洗五到七次,並在患處敷上其他藥物。敷藥方劑包括木香、檳榔、黃連、銅青、輕粉、枯礬、海螵蛸、麝香等,研磨成極細粉末,洗完後晚上敷用。另外,如果用鱉甲燒成粉末,再用雞蛋清調和敷患處,也能治療此病。

〔丹〕,下疳瘡。

蛤粉,腦茶,苦參,青黛,密陀僧

上用河水洗瘡淨。臘豬脂調敷;並治兼瘡。

又方,青黛,海蛤,密陀僧,黃連

共為末,敷上。

治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。用密陀僧、黃柏,各一分半,膩粉一錢,麝香少許。先洗瘡,拭乾敷之。甚者三四次。

治下疳瘡。雄黃、黃連等分為末。濕者乾摻,乾者油調敷。先用荊芥、射干煎湯洗,卻敷之妙。一方,用地骨皮末,敷之神效。

追膿錠子(海藏),膿內潰不出,此藥追之。

白話文:

丹,就是下疳瘡。用蛤粉、腦茶、苦參、青黛、密陀僧,用河水洗淨瘡口,再以臘豬脂調和塗敷,可以治療下疳瘡和其他瘡瘍。另外一種方法是將青黛、海蛤、密陀僧、黃連研磨成粉末,塗抹患處,可治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用密陀僧、黃柏各一分半,膩粉一錢,麝香少許,先洗淨瘡口,擦乾後塗敷,如此反覆三四次。

治療下疳瘡,也可以用雄黃、黃連等量研末,濕瘡乾摻,乾瘡則用油調和塗敷。先用荊芥、射干煎湯洗淨,再敷藥效果更佳。還有一種方法,用地骨皮研末敷患處,效果極佳。

追膿錠子是專門針對膿包內潰爛不出的情況,可以將膿引出。

雄黃(二錢),巴豆(一錢半),輕粉(一字)

《外臺秘要》云:陰頭瘡,蜜煎甘草,敷之安。

又方,用頭髮,用鹽水洗去垢膩淨;再用米泔洗過;又用清湯洗。曬乾,燒灰,敷瘡上,便結靨。

又方,蒼耳葉,為末敷之。

治下疳瘡,黑彤兔(名烏吊土,名孩兒沙。)為末,敷上神效。

七寶檳榔散,治下元玉莖上或陰頭上有疳瘡,漸至蝕透,久不愈者。

檳榔,雄黃,輕粉,密陀僧,黃連,黃柏,朴硝

上為細末,和勻。先以蔥白漿水洗淨,軟帛挹干。如瘡濕乾摻;如干,小油調塗。

玉粉散,治下陰瘡,疼不止。

滑石,密陀僧,寒水石(煅,各半兩),膩粉,麝香(各少許)

上為細末。油調敷,或干貼患處。

蚯蚓散,治陰莖瘡。

蚯蚓(二分),豆粉(一分)

上用水研,塗上,干又敷之。一方,用豉一分。

丹胞散,治玉莖上生瘡,臭爛者。

上以豬胞一個連尿,去一半留一半。用新磚兩口,炭火煆。將豬胞連尿於磚上焙乾。不住手,一向移放於兩口磚上,輪流不歇,莫與火煆著胞,等尿干為度。研為末,入黃丹一錢。先用蔥湯以鵝毛抹洗,以舊帛拭乾,此藥摻三五次,立見效。

地連散,治玉莖上生瘡。

上用地骨皮煎湯洗;以訶子連核,燒存性為末,乾摻。

川連散,治下部注瘡。

上以宣連為細末。漿水調成餅,攤於碗麵上,內用艾及穿山甲三片,燒煙覆碗熏成黑色,再取下,如是者五次,以黃連餅黑色為度,地上出煙毒,再研細。濕則干塗;干則清油調塗,三四次。先用黃柏、藿香、茵陳,煎湯溫洗。

白話文:

地連散,用來治療玉莖上長瘡。

取地骨皮煎湯洗患處;再將訶子連核燒成灰,研成細末,撒在瘡口。

川連散,用來治療下部生瘡。

取宣連研成細末,用漿水調成餅,攤在碗麵上。將艾草和穿山甲三片放在碗中,燒煙熏碗,直到熏成黑色為止,然後取下。如此反覆五次,直到黃連餅熏成黑色,表示地上毒氣已經出來。然後再將黃連餅研成細末。如果患處濕潤,就將藥粉乾燥後塗抹;如果乾燥,就用清油調和後塗抹,反覆三四次。治療前先用黃柏、藿香、茵陳煎湯溫熱清洗患處。

神妙方,治莖頭三五孔小漏瘡,出血微膿。

上用油發,燒作灰存性,研細敷之。干則津唾調敷,仍以米飲調發灰,食前服。

麝香散,治妒精瘡,癢而濕者。

麝香,黃礬,青礬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小便後,用少許敷之。

治陰濕生瘡,黃水流注。

白礬(不以多少)

上研為末。以冷水洗瘡淨後敷之。

津調散,治妒精瘡,膿汁淋漓,臭爛。

黃連,款冬花(各等分),麝香(少許,一方不用)

白話文:

治療莖頭三五孔的小漏瘡,伴隨少量出血和膿液,可以用油發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敷於患處,乾燥後用唾液調敷,並以米水調和發灰,飯前服用。

治療妒精瘡,症狀為瘙癢濕潤,可以用麝香、黃礬和青礬等量研磨成細粉,小便後取少量敷於患處。

治療陰濕生瘡,伴隨黃水流注,可以用白礬研磨成細粉,用冷水洗淨患處後敷於患處。

治療妒精瘡,伴隨膿汁淋漓、臭爛,可以用黃連和款冬花等量,以及少量麝香(亦可不用)研磨成細粉。

上為細末。先以地骨皮、蛇床子煎湯洗,軟帛拭乾。津調敷之,忌生湯洗。

胭脂散,治陰瘡。

坯子胭脂,真綠豆粉(各等分)

上同研勻,敷之。

蛤蟆散,治陰濕欲盡,瘡痛甚者。

蛤蟆(一枚,燒灰),兔糞(一兩)

上同研細。每用少許,敷瘡上,日三四次。

截疳散,治年深疳瘻瘡,大效。

白芨,白蘞,黃丹,密陀僧(各一兩),黃連(半兩),輕粉(一錢),冰片,麝香(各半錢)

白話文:

先用地骨皮和蛇床子煎水洗患處,再用柔軟的布擦乾,然後用唾液調和藥粉敷上,切忌用生水洗。

胭脂散,用於治療陰瘡。將坯子胭脂和綠豆粉等量研磨均勻後敷於患處。

蛤蟆散,用於治療陰濕快要痊癒,但瘡痛嚴重的狀況。將蛤蟆燒成灰燼,再與兔糞研磨成細粉,每次取少量敷於患處,每天敷三次至四次。

截疳散,用於治療多年累積的疳瘻瘡,療效顯著。將白芨、白蘞、黃丹、密陀僧各一兩,黃連半兩,輕粉一錢,冰片、麝香各半錢研磨成細粉,混合使用。

上為細末,和勻。每用或摻、或紝瘡中,以膏藥貼之。

甘石散,治下部疳瘡。

爐甘石,密陀僧(各一錢半),輕粉(一分),橡斗子(燒灰存性,三錢),龍骨(半錢),麝香(少許)

上為細末。先用荊芥、杜仲、川椒,煎湯放溫洗罷;次用藥些少,干貼。

梔子散,治下疳瘡。

上用梔子一枚,去穰,入明礬末,麵糊封合口,火燒存性為末。乾摻上,隨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使用時,可以將藥粉直接撒在患處,或用藥膏將藥粉包裹後貼在患處。

甘石散,用於治療下部疳瘡。

將爐甘石、密陀僧各取一錢半,輕粉取一分,橡斗子燒成灰燼取三錢,龍骨取半錢,麝香取少許,磨成細粉。先用荊芥、杜仲、川椒煎煮成溫水洗患處,然後取少量藥粉敷於患處,待藥粉乾後即可。

梔子散,用於治療下疳瘡。

將梔子去籽,加入明礬粉,用麵糊封住開口,用火燒至藥材變黑,研磨成粉。將藥粉直接撒在患處,觀察效果。

銀粉散,治下疳,陰頭生瘡。

上用牆上白螺螄殼,不以多少,火內煆酥為末,水內飛過,先去土石粗者;次用輕粉,隨分兩入在末內。每以少許,干貼在瘡上。

治下疳瘡

上以孩兒茶,研為細末。先洗瘡淨。干則小油調敷,濕則乾摻之,神效。

博金散,治下疳瘡,臭爛腫痛。

白礬(與密陀僧同為末、相和,入於沙鍋內火上炮,汗盡),密陀僧(以上各五錢),白堊(二錢),黃丹,輕粉(以上各一錢),乳香(五分),麝香(一字)

白話文:

銀粉散可以治療下疳和陰頭生瘡。取牆上的白螺螄殼,數量不限,燒成灰,用火將它烤得酥脆,研成粉末,用水洗去土石和粗糙的部分;再取適量輕粉,混合在白螺螄殼粉末中。每次取少量,乾燥後貼在瘡上。

治療下疳瘡,可用孩兒茶研成細末。先將瘡洗淨,乾燥時用少許油調敷,潮濕時就用乾粉撒在上面,效果顯著。

博金散可以治療下疳瘡,臭爛腫痛。將白礬和密陀僧一起研成粉末,混合後放入沙鍋中,用火烤至汗水蒸發完畢;再取白堊、黃丹、輕粉、乳香和麝香,按比例混合在一起。

上為細末。先須另用槐枝、蔥白、鹽、甘草熬湯,淋溻洗一二時,挹干。摻上項藥。每用藥,先須洗溻,然後摻藥,甚者三五次瘥。

勝金散,治下疳,潰爛或疼痛。

黃連,黃柏,輕粉,銀硃,孩兒茶(各五分),冰片(一分)

上為細末。香油調搽。內服加味瀉肝湯。

治下疳瘡,久不愈。橡斗子二個,各盛黃丹令滿,相合以亂髮纏定,燒煙盡為度,同研為末。先以蔥白、熱漿水洗瘡膿盡;次上藥,甚者不過三次如神。

白話文:

將槐枝、蔥白、鹽、甘草熬成湯,用來洗患處一兩個小時,擦乾後再撒上藥粉。每次用藥前,都要先洗患處,然後再撒藥,嚴重者三到五次就能痊癒。

勝金散用於治療下疳,潰爛或疼痛。

將黃連、黃柏、輕粉、銀硃、孩兒茶各五分,冰片一分研成細末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同時服用加味瀉肝湯。

治療久治不愈的下疳瘡,可將兩個橡斗子分別裝滿黃丹,用亂髮纏緊,燒至煙盡,研成細末。先用蔥白和熱漿水清洗患處的膿液,再敷上藥粉,嚴重者最多三次即可見效。

療人陰生瘡,膿出成坎。取高昌白礬、麻仁等分,研煉豬脂相和成膏。槐白皮煎湯洗瘡,拭乾即塗膏,然後以楸葉貼其上,不過三五度瘥。

下疳瘡,用五倍子末敷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陰部生長的瘡病,膿液排出形成坑洞。取高昌白礬與麻仁按等量比例研磨,加入豬油調和成膏狀。使用槐樹白色樹皮煎湯清洗傷口,擦乾後塗抹膏藥,再覆蓋上楸樹的葉子,通常在三到五次治療後痊癒。

對於下疳(一種性病)所引起的瘡病,使用五倍子粉末敷於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