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)

1. 發表

一男子潰後,發熱頭痛,脈浮緊,虛而兼表邪也,以補中益氣湯,加川芎、白芷二劑而止,更以托裡藥而愈。一男子風襲瘡口,牙關緊急,腰背反張,以玉真散一服而愈,仍以托裡藥而斂。一男子患癰將斂,遍身作癢,脈浮,以消風散二服而止,更以托裡藥而愈。

白話文:

[發表]

一個男人瘡瘍潰爛後,發燒頭痛,脈搏浮而有力且緊,這是氣虛又兼有外邪入侵。用補中益氣湯,加入川芎、白芷兩劑藥後症狀就停止了,再用托裡藥(溫裏藥)治療就痊癒了。另一個男人,瘡口受風侵襲,牙關緊閉,腰背反弓,服用玉真散一劑就痊癒了,然後也用托裡藥收口。還有一個男人,患癰疽快要癒合了,全身奇癢,脈搏浮,服用消風散兩劑後症狀就停止了,再用托裡藥治療就痊癒了。

2. 攻裡

〔薛〕,一人胸患癰,焮痛煩躁,發熱作渴,脈數而實,時季冬。予謂:此熱毒內蓄,須舍時從證,欲治以內疏黃連湯,彼以時當隆寒,乃雜用敗毒藥愈熾。仍求治,投前湯二劑,後去二次,諸證悉退,以金銀花散加連翹、山梔,四劑出水而消。羅謙甫,治賈倉使父,(見發背。)

白話文:

一位病人胸部患有癰疽,紅腫疼痛、煩躁不安、發熱口渴,脈搏快速有力,時值冬季。我判斷這是體內熱毒積聚,必須根據病情施治,打算用內疏黃連湯治療。但對方認為時值隆冬,便自行添加敗毒藥物,結果病情反而加重。病人再次求治,我便使用了內疏黃連湯兩劑,之後再減去兩味藥,諸症狀都消失了。最後,我用金銀花散加連翹、山梔子,四劑藥後,腫脹消退,膿水排出。羅謙甫也曾治療賈倉使的父親,(患有發背,治療方法類似)。